“巴遥一号”2天可完成巴全境扫描 多项技术创新

作者:佚名 来源:新京报 2018-07-11 607

“巴遥一号”2天可完成巴全境扫描

7月9日11时56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我国长征二号丙火箭成功发射巴基斯坦遥感卫星一号(简称“巴遥一号”),并搭载巴方自主研制的技术评估遥感卫星“PakTES-1A”。“巴遥一号”交付后,将成巴基斯坦第一颗光学遥感卫星,终结其遥感图像数据依靠进口的局面。

可观察到农作物病虫害情况

“巴遥一号”是一颗分辨率高、幅宽大的光学遥感卫星,星上相机分辨率优于1米。

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相机研制负责人胡永力介绍,在遥感领域,分辨率和幅宽往往是一对矛盾指标,分辨率高,幅宽就小。我国2012年发射的第一颗出口遥感卫星——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一号,分辨率2.5米、幅宽30公里;去年发射的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二号提升至分辨率1米、幅宽30公里。

“巴遥一号”的相机达到了60公里幅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介绍,目前在国际商业遥感领域,分辨率优于1米、幅宽大于60公里的相机,仅“巴遥一号”这两台。两台相机的对地观测能力,是我国目前出口遥感相机中最强的,可观察到农作物的病虫害情况,精确判断农作物受害程度。

对巴国土快速图像获取仅需2天

相机还拥有灵活的“机动”能力。据研制人员介绍,中方研制者为卫星设计了超大角度侧摆和俯仰能力。形象地说,就是卫星可以自动“抬头”和“扭头”,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摆动,扩大可视范围。这一能力,使卫星2天便可对巴基斯坦国土进行一次快速图像获取。

“巴遥一号”将广泛应用于巴基斯坦农业、国土、城市建设、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规划等领域,有利于巴基斯坦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改善民生,也将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提供空间遥感信息服务。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获悉,至此该院已出口17颗国际卫星。2007年至今,我国已向尼日利亚、委内瑞拉、玻利维亚、白俄罗斯、老挝、阿尔及利亚等国家出口和发射过卫星。

■ 解读

国际发射服务是大国外交重要内容

“巴遥一号”不是中巴两国首次航天合作。2011年8月12日,我国成功为巴基斯坦发射巴基斯坦通信卫星1R。而早在1990年7月16日,我国就曾用长征二号火箭发射了巴基斯坦巴达尔1号科学试验卫星。

2007年起,我国陆续为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巴基斯坦、玻利维亚、老挝、白俄罗斯等国研制、发射和交付了卫星。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告诉新京报记者,为国外提供卫星研制和发射服务,正在成为我国大国外交的重要内容。

中国航天的国际发射服务,主要有整星出口和搭载两种途径。上世纪90年代,我国从搭载服务起步,进入国际商业航天市场。而更完备的商业航天服务模式是整星出口。整星出口是指以火箭、卫星及在轨交付的方式为国际用户提供卫星服务,代表了一国航天为世界提供全产业链卫星服务的能力。

迄今为止,中国进行了近60次国际商业发射,出口了十余颗整星。

“中国帮这些国家研制和发射卫星,可以让这些国家掌握自身信息安全,”王义桅说,“这样也有助于建设一个命运共同体。”

■ 揭秘

卫星“量身定做” 多项技术创新

“巴遥一号”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所属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经过24个月的研制周期。据卫星研制人员介绍,针对巴方的实际需求,研制者进行了一些技术创新。

质量

相机防抖可传回高清“原图”

作为以图像观测为主要功能的遥感卫星,相机是最核心的载荷。

“巴遥一号”的两台相机配备了“防抖”模式。研制人员通过优化相机微振动环境,大幅降低了卫星“抖动”。研制团队还通过特殊设计,确保卫星从稳定的轨道高度观察指定区域,满足用户在特定区域稳定获取高质量图像的要求。

图像质量是遥感卫星在轨应用的核心指标。巴遥一号实现了两台相机独立处理、独立存储、独立下传。地面最终收到的图像,更加接近高质量“原图”。

安全

图像数据与测控信息均加密

卫星数据事关国家安全,巴方因此对“巴遥一号”的信息安全提出了较高的设计要求。

中方研制人员为“巴遥一号”进行了全链路信息安全设计,卫星的遥测、遥控、图像数据等均具加密功能,将星地链路的图像数据与测控的信息安全置于严密保护之下。

研制人员对图像数据采用了国际标准加密算法,具明/密两种工作方式,这种数据保护方法,让巴方用户在使用中更加开放和便捷。

离轨

寿命到期后不会成“太空垃圾”

“巴遥一号”设计寿命为7年。为防止寿命到期后成为漂浮的“太空垃圾”,按照国际空间公约,卫星需要进行离轨设计。

研制人员为此设计了“巴遥一号”的姿轨控分系统,并对燃料进行详细预算,使卫星具备在寿命到期后飞离工作轨道的能力。卫星可充分利用稀薄空气的“被动降轨”特性,逐步降低轨道高度,最终实现降轨后逐渐坠入大气层烧毁。

■ 花絮

巴方30名学员接受中方培训

“巴遥一号”是我国对外合作小卫星中,外方监造程度最深的一颗卫星。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介绍,研制过程中,巴方专门在北京设立监造办公室,全程参与卫星系统层面工作;在关键节点,巴方还邀请法国监造专家参与。

联合研制过程中,中方还对巴方学员进行了AIT(总装、测试与试验)培训和卫星操作培训。2016年10月26日至2017年2月14日,巴方30名学员在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接受了AIT培训。

卫星发射前,中方还对巴方地面测控站、数传站操作人员进行了上岗培训。卫星模拟器在站交付时,中方将分别在伊斯兰堡站和卡拉奇站对巴方进行为期10天的卫模操作培训。

在此过程中,克服语言障碍成为首要难题。为了理解翻译成英文的专业术语,有巴方技术人员利用休息时间,专门去英文培训机构上课。

在合作中,双方设计师逐渐变为亲密朋友。有一次,一名巴方技术人员告诉中方设计师,他奶奶说中国有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动物,叫“龙”,他想去动物园看看。面对这个哭笑不得的请求,中方设计师向他解释了中国的“龙”和传统文化知识。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