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阳:中国对印度有战略吗?

作者:黎 阳 来源:察网时评 2017-07-22 1399

中国对印度有战略吗?

 

黎阳:中国对印度有战略吗?

  摘要:对于印度,中国说什么也没有用——什么话也敌不过印度自我陶醉的神话。只要中国不放弃藏南、不放弃西藏、不任人四分五裂大卸八块,就休想满足印度。中国要生存就只有一条路: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一、没有战略的战略

  中国对印度有战略吗?

  从客观存在上讲,这是一个“伪命题”:只要印度存在,中国就必然存在某种对印度的战略——相知相交是一种战略,浑然不觉老死不相往来也是一种战略。

  但从主观追求上讲,如果没有战略追求目标或战略追求目标不明确,那就可以说没有战略——哭了半天不知道谁死了,忙活半天不知道到底要忙什么,能说有战略吗?有也跟没有差不多。

  那中国对印度有明确的战略追求目标吗?如果有,是什么?

  从一个角度看,显然不能说没有——保护边境不受侵犯、坚持藏南领土主权、高度警惕、边境设防、排兵布阵、不惜工本修建战略公路铁路、跟巴基斯坦睦邻友好、建设中巴经济走廊、一带一路……所有这些背后都有一个明确的军事战略目标:确保中国领土主权。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似乎又不能说有——普遍对印度作为一个国家整体上不当回事,甚至只当成笑料,一提起印度就津津乐道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的丢盔弃甲,再就是人口爆炸、种姓制度、文盲充斥、工农业落后、脏、乱、差、没有秩序、没有效率、爱吹牛、整天摔飞机、撞军舰、到处买武器到处挨宰……

  然后呢?没有然后。

  也就是说认为印度不过如此,对印度的关注到此为止。这说白了就是对印度的存在和发展满不在乎,完全高枕无忧。这背后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国家整体层面上没有明确追求的战略目标:印度你爱咋咋,爱谁谁,爱崛起不崛起,爱发展成啥样成啥样,好也罢,歹也罢,发展起来也罢,发展不起来也罢,我一概无所谓,毫不关心,毫无作为,消极等待任何既成事实。

  等印军这次在洞朗地区公然越界赖着不走并叫嚣要打“2.5线战争”,有些中国人才突然猛醒:

  “在过去20多年里,我们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低估了印度,忽略了印度:在印度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我们竟然没有给它设过障碍,没有下过绊脚,没有上过眼药。

  可我们再回头看看,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们的发展却是多么的不容易:美国人给我们找了多少麻烦?日本人给我们找了多少麻烦?韩国人给我们找了多少麻烦?越南人给我们找了多少麻烦?印度人给我们找了多少麻烦?就连菲律宾和台湾,也曾给我们找了多少麻烦?”

  回顾历史,人家对中国岂止是找麻烦?从来都要置中国于死地——公然入侵、割地赔款、支持军阀割据、支持内战内乱、阻挠统一、经济封锁、“颜色革命”、煽动动乱、教唆分裂、“七块论”……从不放过任何肢解中国、迟滞中国的机会。中国呢?大有挨整挨惯了逆来顺受的味道,从没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有人说,印度虽大,却一大堆死穴命门,真碰上强敌很容易土崩瓦解,如果与美国为邻恐怕早就被肢解了:本来就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没有统一的历史,没有统一的语言,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没有统一的传统,没有统一的民族凝聚,没有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纯粹是英国为了殖民统治的方便才把几十个相互独立的土邦部落硬捏在一起凑成个大杂烩。西方国家想搞垮它费不了多大劲,随便玩几手搞垮苏联阿拉伯国家的“普世价值”就足以让它分崩离析。之所以一直留着它、吹捧它、不遗余力支持它,完全是为了抗衡中国。一旦把中国搞垮,马上就会把印度肢解掉。

  别人即使无法肢解中国、迟滞中国也硬要向不可能挑战,不遗余力、百折不挠、毫不犹豫、毫不手软,而中国却几十年如一日对足以肢解印度、迟滞印度的历史机遇熟视无睹。这就是有战略追求目标与没有战略追求目标的区别——所有给中国找过麻烦的国家,不分大小,不分远近,对中国都有明确的战略追求目标:我的利益需要中国必须是四分五裂、落后挨打的中国,不管这个目标能否实现,反正我一定要按照这个方向努力,绝不动摇,绝不停止。而百年来吃足了这种苦头的中国却仍然没想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没有也从一开始就明确出“我的利益需要XX国必须是对中国无能为害的XX国”这样的战略追求,包括对印度。这是一种没有战略追求目标或战略追求目标不明确的战略,也就是“没有战略的战略”。

  二、最表面的原因是无知

  为什么会这样?最表面的原因是对印度太不了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许多中国人对印度无知得惊人。

  首先,对印度的野心之大太无知:

  印度统治精英层的人是印度的,脑袋却是英国的——尼赫鲁说:“就我的好恶来说,与其说我是一个印度人,不如说我更像一个英国人。”几百年来,印度一直是英国在亚洲殖民统治体系的核心,被英国人称为“大英帝国皇冠上最明亮的宝石”。英国人的战略构想是以印度为基地,向周边乃至东亚和印度洋沿岸拓展势力范围,建立起一个以印度为中心的大英帝国亚洲殖民统治体系。由英国一手调教出来的印度统治精英层以大英帝国的亚洲继承人自居,原封不动地继承了“印度是亚洲中心”的战略构想,野心勃勃要搞“大印度联邦”:

黎阳:中国对印度有战略吗?

  ——尼赫鲁早在1934年就在自传中写道:

  “我个人对未来远景的看法是这样的:我认为将来会建立一个联邦,其中包括中国、印度、缅甸、锡金、阿富汗和其他国家。”

  后来他又在《印度的发现》一书中作了修正,把他的“大印度联邦”定格在印度洋地区、东南亚和中亚西亚,而印度必将成为该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印度虽然并非一个直接的太平洋的国家,却不可避免地将在那里发挥重要的影响。在印度洋地区,在东南亚一直到中东,印度也将要发展成为经济和政治活动的中心。在那个正将要迅速发展起来的世界的一部分,它的地位在经济上和战略上是有重要性的。如果那些靠着印度洋而在印度两边的那些国家,例如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印度、锡兰、缅甸、马来亚、暹罗、爪哇等等,有一个区域性的集团组织的话,那么,现今的少数民族问题就将消失,或者无论如何,都将在一个完全不同的观点上来加以考虑了”、“小的民族国家是注定要灭亡的。它可能作为一个文化上的自治地区而苟延残喘,但是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单位。”

  ——尼赫鲁一厢情愿地设计出一个“理想边界”,即将克什米尔、尼泊尔、锡金、不丹和阿萨姆作为印度的防务内线,把中国的西藏作为“缓冲国”纳入印度的势力范围,将“麦克马洪线”和“约翰逊—阿尔达线”作为印中理想的边界线。

  ——这种“大印度联邦”的思想并非印度政客独有。一个印度“学者精英”曾当面告诉我,印度是中国文化的祖宗,因为中国最流行的佛教是印度传过去的。历史上从印度次大陆到整个东南亚——泰国、缅甸、柬埔寨、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都是印度的,所以才会叫“印度支那”、“印度尼西亚”。这些国家的文化、艺术、宗教都是印度传过去的。总有一天印度会收回这些地方。那时印度一定会压倒你们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其次,对印度对中国的仇恨之深太无知:

  ——尼赫鲁早在1959年就宣布:

  “一个强盛的中国通常是一个扩张主义的中国。在整个历史上,情形就是这样”、“(中国)人口问题本身,大量的人口,人口的增加比广大世界上几乎任何国家都要快的情况……很可能造成很新奇、很危险的局势,主要不是对印度,但也是对印度”、“那里(中国)的工业方面和人口方面的迅速增长,正在造成具有巨大爆炸性的局势”、“即使我们百分之百地同他们友好,事实仍然是这样: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呆在我们边境上。那种情况的本身改变整个局势……因此,我们在那里彼此对峙,我们目前彼此怒气冲冲地对峙着,我们将要彼此对峙,不是在今天或明天,而是千百年之久”。

  (注:尼赫鲁这番话足以证明即使中国放弃领土,印度也不会饶过中国——只要中国强大又与印度为邻就不行:“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呆在我们边境上。那种情况的本身改变整个局势”,中印就要“怒气冲冲彼此对峙”,而且“不是在今天或明天,而是千百年之久”!)

  ——1962年印度侵犯中国被揍得鼻青脸肿威风扫地,从此恨透了中国,从上到下处处以中国为假想敌和对手,仇华教育几十年不断,一心卧薪尝胆报仇雪恨——年复一年全面扩军,不惜工本全球到处购买先进武器对付中国,加紧进行核试验,大力研制能对付中国的战略导弹;前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曾公然宣布中国为印度的头号敌人,宣称“印度的海上利益范围应该从阿拉伯海北部延伸到南中国海域”,另一个前国防部长雅达夫最近公开扬言“现在是支持西藏du立的时候”;李登辉曾公然号召“日印联合、夹击中国”,印度与美、日、越南的关系日益密切,莫迪上台后加紧与美日事实结盟,军事合作紧锣密鼓,印度宣布南中国海是与印度利益密切相关的地区,要在南中国海常驻舰队……(如果印度目标仅限于中印边界,有陆、空军足矣,何必大力扩充海军,尤其是航空母舰和潜艇?难道是为了用于喜马拉雅山吗?)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在渴望与中国一战的话,那一定是印度。可以说,从1962年大败于中国到现在,印度国内无论是军队还是普通民众无不渴望与中国再战。为了即将到来的与中国决一死战,印度已经准备了整整55年。

  第三,对印度内部的固有矛盾极其后果太无知

  印度内部四分五裂,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尖锐激化无法调和,需要靠反华仇华制造仇恨,转移目标、压制内部矛盾,维持凝聚,保持印度不陷入土崩瓦解。

黎阳:中国对印度有战略吗?

  第四,对印度的狂热蛮横不可理喻和阿Q精神程度太无知

  印度神多,神多了神话就多,神话多了神逻辑就多——历史与神话分不清,现实与神话分不清,未来与神话分不清……一连串的分不清加上统治精英层的利益需要,主流舆论总是神气十足,熊孩子脾气更足,阿Q精神则足上加足,在中印关系上尤其狂热任性蛮横不可理喻——为了与印度保持睦邻友好关系,中国能做的都做了:“不打第一枪”、“后撤20公里”、“不巡逻、不修路”、自卫反击大胜之际主动停火、主动后撤、主动释放全部战俘、主动归还全部缴获武器弹药还先清洗干净、码放整齐、汽车灌满油、如今又让印度加入“上合组织”、邀请印度参加“一带一路”……世界上还有谁能仁至义尽到这个地步?然而毫无用处,印度照样以中国为敌。不管中国如何表达善意委曲求全,印度一概置之不理,一概反咬一口诬为“阴谋”。中国对印度越示好,印度越光火加轻蔑。而且总能把失败说成胜利,把落后说成先进,从来不肯承认自己的无理、失败、落后,总是活在自己想象出来的神话里,从来不肯回到现实世界来。

  第五,对印度的潜力和客观条件的得天独厚太无知:

  ——印度的幅员、人口、资源、潜力都与中国不相上下,自然条件却比中国优越得多——国土面积虽然比中国小,可耕地面积却比中国大得多,气候条件也别具优势。人口已经约13亿,与中国差不多。

  ——印度得到全世界除中国外几乎一切强国的大力支援,购买武器引进技术几乎毫无限制。

  ——许多西方大公司的管理层都为印度籍人士把持,印度引进人才、技术和资金得天独厚。

  ——与印度接壤的大国强国只有中国一个,与中国接壤的大国强国却不止印度一个。印度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全力以赴对付中国,中国却不能毫无后顾之忧全力以赴对付印度。西藏高原的隔阻使中国难以集结重兵,难以维持对印度长期用兵,印度平原却使印度调兵供给轻而易举。因此印度不怕与中国长期消耗,经得起失败。

  如果印度与中国遥隔万里,或微不足道,或落后羸弱,或没有敌意,那把印度不当回事、没有战略追求或许还情有可原。然而这几样印度是一样都不沾。

  许多只知嘲讽印度、无视印度的中国人其实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没看到问题还有另一面:

  ——说印度整天摔飞机撞军舰,但人家摔得多剩下的更多,总数仍然可观。

  ——说印度工业落后产品不行,但人家不差钱,可以全世界到处买,总有的用。虽然经常吃亏上当受骗,但总能买到手,总比三八大盖强——况且就是三八大盖也能打死人。

  ——说印度腐败无能干不成事,但人家得到了全世界强国的偏袒支持,扩张称霸顺风顺水:侵占了中国的藏南,肢解了巴基斯坦,吞并了锡金,控制了不丹、尼泊尔,拉拢了缅甸、越南,豢养着达赖流亡政府,觊觎着中国的西藏,正在跟美国日本联合起来对付中国。

  ——说印度军队不堪一击,但别忘了列宁的话:“失败的军队善于学习”——印度军队从1962年惨败之后大有卧薪尝胆誓雪前仇的架势,念念不忘再跟中国军队较量找回场子,一直拼命整军备战。从1962年以来印军参加的战争都没吃过大亏。今日印军敢叫嚣“印度已不是1962年的印度”、“打2.5线战争”,显然有所倚仗。

  ——说印度老闹笑话干蠢事,但人家并非整天只闹笑话只干蠢事。也在不断发展进步,至少在努力摸索。而只要努力摸索,就总有希望——中国人不是也曾干过蠢事吗?不是曾以为靠吃符念咒就能对抗洋枪洋炮吗?但后来呢?不是摸索出用人民战争打败强敌的办法吗?干蠢事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干了蠢事却不总结教训毫无长进,永远重复干蠢事。人类社会发展就是从干蠢事开始摸索出不干蠢事的道路(用毛泽东的话说,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不能因为印度干了蠢事就假定印度永远只会干蠢事。

  ——说印度内部矛盾重重四分五裂,但正因为矛盾重重才需要靠反华转移矛盾避免四分五裂。印度人口那么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四分五裂,只要拉拢纠集一小撮人参加反华,拉起的队伍力量也够可观。

  ——有人说,印度什么都不比中国差,只比中国少个毛泽东。但中国能把自己未来的安危赌在“印度永远出不了印度的毛泽东”上吗?

  ——“不怕贼偷,就怕賊惦记”——中国人不以印度为对手,印度却始终把中国当对手。中国不想跟印度纠缠,印度却一定要跟中国纠缠到底。对这样一个充满敌意、不可理喻又软硬不吃油盐不进的大块头邻居,中国是和也和不得,打也打不得,置之不理更加要不得。

  ——飞机飞行,最关键最危险的阶段不是起飞,而是降落;中国如与印度作战,最大的难题不是如何开始,而是如何结束——对印度这样一个幅员相当、潜力相当、野心勃勃、充满仇恨、不可理喻、顽固不化、不怕长期消耗、经得起失败、死不认输、不能全力以赴又不能不全力以赴的欢喜冤家死对头,打服比打败更难,胜利结束战争比开战更难。

  毛泽东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弄不清楚印度是敌是友,其他一切什么都谈不上。

  毛泽东说:“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藐视敌人”决不意味着“无视敌人”,更不意味着目空一切目中无人——自古“骄兵必败”。

  三、历史的惰性与“公知”的“顶层设计”

  为什么如此之多的中国人竟然对潜力如此巨大、如此敌视中国、对中国安全如此重要的邻居如此掉以轻心?最关键有二:第一,历史的惰性,第二,“公知”的“顶层设计”。

黎阳:中国对印度有战略吗?

  1、历史的惰性

  把印度只当成笑料,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对印度没有明确追求的战略目标,印度你爱咋咋,爱谁谁,爱发展成啥样成啥样,我一概无所谓,毫不关心,毫无作为,消极等待任何既成事实。直到印度公然侵犯已定边界而且赖着不走,这才大吵大闹吵成一锅粥——这是典型的“黔之驴”战略:自顾自吃自己的草,对周围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哪怕身边出现了老虎,哪怕被虎视眈眈盯上了,哪怕被步步紧逼摸清底细,照样不闻不问。直到被老虎的胆大妄为惹得忍无可忍了,才大发驴脾气忿忿然尥上一蹶子——“驴不胜怒,蹄之”。

  再仔细想想,这似乎是一些中国人的一种历史的惰性:战略上对外总是被动应付,从不知主动追求,更谈不上预见——鸦片战争前中国不就如此吗?只打算关起门来安安稳稳过自己的日子,对外面的一切都不闻不问,任凭周围的战略要地航海要冲全被西方国家一一占领,任凭人家通过传教、经商等进行侦察摸底,甚至大开方便之门,特意安排马尔嘎尼一行从天津入境,纵贯中国而从广州出境,让人家从从容容把中国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看了个透。直到英国兵舰打到门口,道光皇帝及满朝文武大员还不知道这个“大不列颠”位于何处,更搞不清英国人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以为赔几两鸦片银子、割一块边陲之地就能了事。结果就有了“中英南京条约”,然后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日本占领琉球、甲午战争、八国联军……

  这种历史惰性往好了说是爱和平不打别人的歪主意,往坏了说是草食动物的被动性思维──就像那头黔之驴,只要对方没动手,就不假思索认定对方跟自己一样也是草食动物,可以和平共处,于是毫无防范,对虎由远而近的层层战略侦察和战术摸底视而不见无动于衷,既不认真准备点看家真本领又不认清危险形势赶紧逃避,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就知道一天到晚安安稳稳吃自己的草,等到大祸临头才拼命挣扎。结果虽然驴很和平,很善良,很循归蹈矩,从不招惹别人,仍然落了个葬身虎口的可悲下场,外加个难听的评价──蠢驴!

  2、“公知”的“顶层设计”

  如果贯彻毛泽东的主张——“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支持一切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共产党当然要支持共产党”,中国人肯定会彻底摆脱“黔之驴”战略,肯定会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印度的反华倒行逆施针锋相对,大力支持一切受印度压迫的民族和人民的正义斗争。而这些斗争反过来又将支援中国、有助于中国破解印度对华战略的死局(毛泽东早就说过,支援是相互的,支援你们同时也是支援我们自己——当年我对这句话非常不理解,如今联系到印度的现实,才突然明白老人家实在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实在太神了。)

  反毛走火入魔歇斯底里的“公知”当然容不得毛泽东的这一战略思想,拿出了一套针锋相对的“顶层设计”——‘绝不‘输出革命‘”、“放弃阶级斗争”、“和谐世界”、“绝不挑战现行秩序”、“融入世界当乖孩子”、“一心一意谋发展”——不仅把“两耳不闻周边事,一心只吃眼前草”的“黔之驴”精神发扬光大,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年满脑子“天朝上邦”、“GDP世界第一”,对明治维新中的日本一脸瞧不起不当回事;如今满脑子“和平崛起”、“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处处以中国为对手的印度一脸瞧不起不当回事;

  ——当年对日本吞并琉球听之任之;如今对印度吞并锡金听之任之;

  ——对当年举国上下同仇敌忾、一心打败中国报“长崎事件”之仇、连民间小孩子玩游戏都锁定“击沉定远”的日本无动于衷;如今对举国上下同仇敌忾、一心打败中国报1962年惨败之仇、连军队演习都锁定“打败中国54军”的印度无动于衷;

  ——当年日本天皇带头每天只吃一顿饭,举国省吃俭用买军舰买装备一心对付中国时,中国却在砍军费、冻结北洋水师、挪用海军军费修颐和园、歌舞升平为“太后老佛爷”做寿;如今印度不惜工本买航母买装备一心对付中国时,中国“公知”却在大肆鼓吹:

  “不要用我交的税造航空母舰”

  “祈祷天宫一号发射失败”

  “神九上天,公知有权不高兴,也应当不高兴”

  “中国不应该发展航母远程导弹等攻击性武器”

  “中国不该造太空战机应省钱发展经济”

  “解除中国核武装以取信美国”

  “向美国买安全”、

  “中国造大飞机没有市场优势”

  “他妈的奇迹!”

  “死亡快车”

  “飞奔的高铁啊,请停下来等等你的人民”

  “老说两弹一星,那玩意顶什么用呢?根本保护不了这个国家”

  “至于重工业,基本没有用”

  “炸掉南京长江大桥”

  “中国没有粮食安全问题”

  “中国越是追求强大和安全,就越是不安全”

  “一个更加强大的中国可能是一个更不安全的中国”

  “中国没必要连年追加军费,以致暴增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亚军”

  “学习日本,让美国保护中国;国家可以不要,但必须要人权”

  骂领袖、贬英雄、毁长城、夸汉奸、捧戏子、改教材、大骂“爱国贼”、大赞“带路党”,媒体网络最热门的话题净是明星离婚、分手、婚外恋、争财产、“草泥马,祖国”成了“行为艺术”……

  还不仅于此呢。当年的满清尚且想不到干不出的,今日之“公知”全想得到干得出:

  “领土不完整,少了一块,于我何干呢?”

  “那儿的领土压根儿就没人居住,争夺那儿的领土完整,却要百姓付出沉重的代价,有什么必要?”

  “如果那是一块连人都没有的荒岛,争这块领土就毫无意义。或者这块土地上的百姓归属别人管理之后,生活反而提高了,自由反而扩大了,那么这种领土主权的转移,不但不必反对,还值得欢迎”、

  “学者:汉武帝讨伐匈奴是双输交保护费更划算”

  ……

  “卖国并不是什么严重的错误”

  我们要旗帜鲜明地抵制坑害百姓的爱国主义”

  “国家不可爱,何必要爱国”、“国恤民,民方能爱国”

  “先有家才有国,没有家哪有国”

  “传统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逐渐成为明日黄花”

  “爱国主义不是什么天经地义的‘正确’的东西”、“我们的制度设计有那么多的原罪”、“爱国是一个邪恶的字眼”

  ……

  在宪法中删除“惩办卖国贼”

  修改刑法,“阻碍执行军事职务不判死罪”

  “战时造谣惑众不判死罪”

  ……

  “用文明史来代替阶级斗争史”

  “殖民历史是一个文明输入和文明扩展的历史”

  “专家建议不以龙作中国形象标志避免西方误读歪曲”

  “龙在西方形象不好”

  “中国国歌不普世必须修改”

  “删除狼牙山五壮士”

  “岳飞根本不是民族英雄”

  “中国至少需要被殖民三百年”

  “我无所谓爱国、叛国,你要说我叛国,我就叛国!就承认自己是挖祖坟的不孝子孙,且以此为荣”

  “中国文化的危机不仅是民族性的问题,我甚至感到是与人种不无关系”

  ……

  “若谈判无法解决东海可由国际法院裁决”

  “即使菲海军旗舰向我舰开炮也可不回击”

  “中国在钓鱼岛可以对日本妥协”

  “钓鱼岛宁在东京,不给北京”

  “只有宪政才能改善中日关系”

  “中国实现宪政之后钓鱼岛问题就迎刃而解”

  “我们要警惕这种虚张声势的鹰派思潮,向政治家普及国际法,维护世界秩序。到法庭上解决问题。別将国内的强权万能、目无法庭带到国际舞台。国际法院不吃那一套。谁不按国际规则办事,谁必然历史上吃亏”

  “海上运输线主要靠国际法、对外关系和国际合作加以维护”

  ……

  “法律专家:要依法打仗”

  “部队演习中穿上敌军制服实施侦察挨批”

  “使用敌方的旗帜或军用标志

  徽章或制服,是违背战争法的行为”

  “伪装成粮库的高炮阵地、被伪装成蔬菜大棚的简易宿营帐篷等创意看起来匠心独具,却违背了战争法的要求”

  “专家:解放军内务不需要追求叠‘豆腐块’”

  ……

  ——美国在“重返亚洲”、纠集日本、南韩、台独、印度、新加坡、菲律宾、越南、缅甸等组成“新八国联军”、“C形包围圈”,“公知”则在鼓吹“俄罗斯是中国最大敌人”、“朝鲜威胁中国安全”、“对朝鲜自卫还击”、“联合美国对朝鲜采取一致行动”……

  “猎鹰计划在行动”

  “中国鹰派军人遭到网民群殴式围攻”

  “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罗援、戴旭战役意义深远”

  “一大批公共知识份子讨伐罗援”

  “中国鹰派军人惨遭人肉痛骂极端孤立”

  “中共鹰派少将罗援微博遭围剿乱了方寸”

  “围攻罗援的行为体现了高度的爱国责任感”

  “自由民主人士打断了解放军的鹰派脊梁,其意义之深远不可想象”

  “中国自由民主人士再接再励,又把剑锋指向中共du裁堡垒中共军队身上,尤其是那些动辄对美国等民主国家发表强硬言论、试图以民族主义维护中共zhuan制统治的鹰派军人身上”

  “今日对罗援和戴旭的揭露就是清除民族主义病灶的最好时机”

  “无知狂徒”、“狂徒狂言”

  “经常在媒体发表对日强硬言论”、“有益于国际上渲染和营造‘中国威胁’”(复旦冯玮)

  “总是在电视上宣扬战争”(人大张鸣)

  “信口开河,标新立异,对外以好战著称,对内则党同伐异”、“老老实实遵守纪律,别惹是生非!建议中纪委和国防部好好管管他们”(袁伟时)

  “思想抢滩,让文革思维军事化”(吴稼祥)

  “军人干政”、“涉嫌违宪”(“老榕”)

  “应该法办!”“罗援必须受到惩罚”(“何时天明”)

  “不仅是国贼,还是人类公敌!”“请李际均将军闭嘴!”(吴祚来)

  “在为谋反造声势”、“罗援不除,国将有难”(“渭北春树”)

  “法指挥枪”(陈有西)

  ……

  如此“公知”,如此“顶层设计”,如此铺天盖地排山倒海无孔不入喋喋不休的倾向性舆论狂潮的大围剿——要摆脱“两耳不闻周边事、一心只吃眼前草”的“黔之驴”历史惰性谈何容易?

  四、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黎阳:中国对印度有战略吗?

  1、印度是一个由三十多个独立土邦被外在因素硬捏到一起的怪胎国家,自身无凝聚,全靠制造外敌转移矛盾维系存在。中国不反印度不会分裂,印度不反华则难免土崩瓦解。

  2、西方国家需要利用印度消灭中国,所以大力支持印度反华而对导致印度土崩瓦解的一切因素视而不见(印度不反华自己要瓦解,一旦搞垮了中国必将被西方瓦解)。

  3、印度统治精英层继承了英国“印度是亚洲中心”的思想,脱离实际而沉醉于“大印度联邦”的神话中不能自拔。

  4、历史已经证明,不管中国如何示好忍让,印度都决不领情,决不放弃以中国为敌。

  5、有西藏高原的屏障,印度自身无法对中国构成严重威胁。但如今印度事实上放弃了不结盟,正在变成包围中国大战略中的一环,与中国其他方向上的威胁联成了一气——中国周围几乎所有受拉拢挑唆对中国心怀叵测的国家和地区都被中国打怕了,不敢当出头鸟,唯独印度本钱雄厚不怕挨揍。只要印度正式加盟一马当先,立刻就能群狼齐上,台湾、东海、钓鱼岛、南韩、南海诸岛、越南、菲律宾、内部“颜色革命”等等就一下子全活了。这就要对中国的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对于印度,中国说什么也没有用——什么话也敌不过印度自我陶醉的神话。只要中国不放弃藏南、不放弃西藏、不任人四分五裂大卸八块,就休想满足印度。中国要生存就只有一条路: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五、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印军在洞朗地区公然越境赖着不走,平时一贯敌视解放军、大骂“好战鹰派”、大闹“猎鹰计划”、大叫“要打你去打,我们不去”、一贯反对中国加强国防、鼓吹“两弹一星没有用”、“不要用我交的税造航空母舰”、“高铁是他妈的奇迹”等等的“公知”突然一反常态,比谁都强硬,比谁都好战,闹闹嚷嚷大骂中国“软弱无能”、“胆小如鼠不敢打”、“纵容侵略”,吵着闹着逼中国立刻出手。

  比如人大“公知”张鸣,此公一贯“爱好和平”,积极“猎鹰”,坚决反对中国加强国防:

  “每有国际争端,手中无权,从不知兵的一干大嘴就出来叫嚷要打,真的开打,这些人跑得比谁都快”

  “一个从来没有打过仗,且有临阵脱逃嫌疑的将军,总是在电视上宣扬战争”

  “要打,你自己上去打吧,没人拦”

  “和平建设时期弥足珍贵,对一切煽动战争的个人,团体,媒体表示极大的愤慨。真的开战了,你们打算上前线吗?”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所有人都只能共处的世界,斗争也好,战争也好,都已经成为过时的做法。这个世界,只能大家都活,不会你死我活,或者我活你死”

  “当兵出身的人,都接受过学雷锋教育,还不是会毫不犹豫地杀婴?学雷锋,无助于修补缺失的人性”

  “罗援将军跑到微博上来战斗,还没开战呢,怎么就收兵了你?”

  “在文明世界,是没有人会把战争当成胜利凯歌来称颂的,更不消说,把战争描绘成一场好玩的游戏。战争对于普通人,就是灾难,人为的灾难”

  “老说两弹一星,那玩意顶什么用呢?”

  “至于重工业,基本没有用”

  ……

  不过张鸣的“爱好和平”只限于美日和西方国家,对其他国家就完全是一码事了:

  大力宣扬沙俄对中国的侵略,主张中国跟俄罗斯清算历史旧账:“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俄国对中国最恶”

  而骂沙俄侵略中国的同时却为日本侵略中国辩护:“当年的日本,跟东三省也有渊源。日本人可以说,东三省其实就是他们1904年在俄国人手里抢下来的。”

  除了骂俄罗斯就是大骂朝鲜,鼓吹中国对朝鲜采取行动:“朝鲜就是一个溅着粪汁的粪球”、”朝鲜核试验,明显危及中国国家安全“、”一起制止它”、“是该考虑一下朝鲜在中国的第五纵队的问题了”。

  与此同时张鸣一方面叫嚷“中国应该出兵,参与打击伊斯兰国”,一方面又鼓吹“多开办一些由正统教派的阿訇办的教义学校,官方给予财政上的支持”。

  这还不算,张鸣还巴不得中国军队腐败:“有幸的是,尽管中国的军事力量,随着经济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中国的军队,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迅速地腐化了”。

  就是这位“和平公知”,这次迫不及待跳了出来大叫“印度军队入侵,戴将军和他的义勇军该出动”,一副比谁都强硬好战的架势,似乎忘了他自己说过的话:“每有国际争端,手中无权,从不知兵的一干大嘴就出来叫嚷要打”。

  “公知”们这唱的是那一出呢?

  看看当年满清“学者型官员”翁同龢的行径,就不难明白这里边的弯弯绕。

  翁同龢一贯刁难克扣北洋水师的经费,为中国甲午惨败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甲午时这位一贯破坏中国海军建设的翁同龢却最坚决主张对日宣战,好战调门比谁都高。原因很简单:第一,用一时的“好战”姿态来掩盖自己一贯破坏国防建设的事实。第二,如果打赢了,就可以乘机邀功;如果打输了,就正好借机干掉政敌李鸿章——反正自己平时不管练兵战时不管上阵,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一切都可以推给别人。

  如今的“公知”并非简单重复当年翁同龢玩过的那套权谋技俩,而是更阴险更毒辣——第一,用眼前“好战”、“强硬”的姿态掩盖他们一贯破坏国防建设、辱骂军人、配合“猎鹰”、污蔑英雄的斑斑劣迹;第二,如果中国打赢了,他们可以借机邀功,自吹自擂抬高身价;第三,制造倾向性舆论狂潮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逼中国军队在印度选择的时机、印度选择的地方、按印度选择的方式跟印度军队交战——大力鼓吹“腐败次优”、唯恐中国军队不腐败还不够,还要制造声势逼中国军队按照敌人需要的方式打仗,唯恐中国军队不打败仗。第四,只要中国军队失利,就正好把一切推给制度,推给共产党,大闹“颜色革命”,制造动乱。

  这其实是一种普遍的权术规律: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用另一个极端来掩饰以前的极端,同时用眼前这另一个极端为将来再跳回到以前的那个极端创造条件:用眼前一时的极端“强硬”、“好战”的姿态来掩饰平时一贯破坏捣乱加强国防鼓吹投降的行径,逃避被追究责任;同时用现在极端“强硬”、”好战”的姿态逼人出错,一旦出错立刻跳回以前破坏捣乱加强国防鼓吹投降的极端,把一切责任全部推给政敌,自己乘机夺权。

  中国军队凭什么必须在印度选择的时机、印度选择的地方、按印度选择的方式跟印度军队交战?——毛泽东早就说过,“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一切敌人的‘挑战书’,旁人的‘激将法’,都应束之高阁,置之不理,丝毫也不为其所动。抗日将军们要有这样的坚定性,才算是勇敢而明智的将军。那些‘一触即跳’的人们,是不足以语此的。”

  “上兵伐谋”——谋什么?首先谋全局、谋万世:“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中印边界是“一域”,中国国家安全和对印度的整体战略才是“全局”;眼前的印军越界是“一时”,彻底消除印度的对华威胁才是“万世”。

  既然印度的情况是“和不得打不得、置之不理要不得、不能全力以赴又不能不全力以赴”,那就既不能没有军事又不能单纯军事,只能短期靠军事,长期靠政治,“文攻武卫”,用武力保住自己,用非武力搞垮你——“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如果能加大对巴基斯坦援助力度使其国力有更大的增长,则可牵制印度更多的力量。

  ——如果能充分利用印度内部种性、阶级、宗教、种族、贫富等矛盾,直接或间接支持印度内部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力量,让印度计划的“2.5线战争”中的国内战场分量从0.5线变成1线,则胜过大兵压境。

  ——如果能为尼泊尔和不丹提供对外通道,就大大有利于这些国家的人民反抗印度控制的斗争,甚至有可能助长锡金人民复国诉求,即使不能使之变成中国的盟国,也能变成中印之间的缓冲。

  ——如果能争取孟加拉国、缅甸、斯里兰卡、老挝等国靠近中国疏远印度,则这些国家本身就可以为支持印度内部民族独立力量的基地,至少可以牵制印度的力量。

  ……

  军事上具体该如何应对,不懂就别瞎掺和。真要关心国家安全,首先严禁一切妖魔化军人的宣传,切切实实尊重军人、提高军人的威信;其次为在高原上风餐露宿、戍守边关、舍生忘死、上下用命的前线军人做点实事,解决点实际问题——比如高原前线特殊优惠、医疗补贴和医疗费报销、子女就学家属就业、家属探亲费用等等……

  这些事哪怕只做一件,也比大喊大叫纸上谈兵讲战略强得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为军人一件具体小事都不做何以言卫国,什么事都做不成何以谈战略。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4
0
0
1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