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国重回世界第一,西方该怎么办?

作者:少侠 来源:朝阳少侠 2023-12-27 460

这些年,中国实力强了,地位高了,贡献大了,世界看中国的眼睛也越来越亮了。然而,西方一些旧时代的遗老遗少们,还在居高临下炒作“中国威胁论”,试图把中国捏造成另类和恶霸。这种零和博弈的老把式,正在受到来自西方自己人的批判。

▲ 《包含中国的世界:中国成为第一后的世界政治》,作者凯利·布朗(Kerry Brown)

近期,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凯利·布朗(Kerry Brown)推出新书《包含中国的世界:中国成为第一后的世界政治》,认为西方应跳出二元对立窠臼,学会同日益强大的中国打交道。现奉上该书主要观点,供参考交流。

一、西方应正视中国实力

过去几十年,西方一直未能正确认识中国,导致对中国发展的预测一错再错。中国常以超出预期的方式发展,未来将继续如此。真正理解中国实力应着重关注两方面。

一是正视中国的强大。中国不再是一个弱小、边缘化和落后于西方的国家,其影响力通过供应链、贸易投资和地缘政治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中国阐明“一带一路”“共同富裕”“新时代”等叙事,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中国主导成立上合组织、亚投行等多边机构,在联合国机构中发挥越来越大作用。中国的太空计划也日益比肩美国。

▲ 2023年10月,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强大实力和无限潜力,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里程碑。

二是将中国视为全面参与者。过去中国是陆上强国,如今更是无可争议的海上强国。中国有能力在周边海域宣示历史和战略主张,也有能力在境外建立保障基地。现实表明,中国并不好战,一个强大的中国不必然对外干涉。

二、“威胁别国”不符合中国价值观

中国人的思想和历史文化具有独特性。在语言、治理模式、经济发展、社会塑造等基本问题上,中国有着悠久、复杂的传统,有时会同西方形成鲜明对比。

西方的信仰体系高度统一,中国的传统思想则没有绝对的神,儒、释、道三家相互包容并被广泛接受,鲜有宗教冲突,人们重视抽象的和谐观念。中国强大的历史意识使中国人带有强烈的认同感和根深蒂固的价值观,这也是西方向中国传播价值观失败的重要原因。同时,中国并不希望征服并按自己的形象重塑其他民族。

西方认为中国喜欢制定长期战略,担心中国强大后会寻求报复。这与事实不符。中国1979年后并未对外采取军事行动。而17世纪以来,西方列强在获取权力后一直在进行全球扩张。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上,几乎没有对外扩张的记录。

▲ 美墨战争(又称墨西哥战争)发生于1846年至1848年,战争的结果是墨西哥失去了大约三分之一的领土。

三、中西方应建立正确相互认知

过去欧洲居高临下地认为,中国必须进行政治改革,采取发达国家现有的社会结构和治理方式。但国际金融危机和“阿拉伯之春”接踵而来,使得欧洲外交不得不战术性撤退。

如今,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欧洲却充满不确定、不稳定性。欧洲新的对华战略开始承认二者客观存在的差异,欧洲学到了中国早已明白的道理:成功的关键标准是生存,应该少针对他者计划自己的行动,花更多时间做好自己的决定。

▲ 2023年4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荷兰海牙尼克萨斯研究院发表演讲, 再次提到欧洲保持战略自主的重要性。

西方对中国的需求显而易见。一是获得中国商品、投资和市场。西方对华接触的压倒性目标是赚钱,不是所谓利他主义和善心,也不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2000年以来,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参与者。这表明即使不认同背后的价值观,中国也可以很好地参与到全球商业游戏规则中。目前,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这也让西方愈发渴望获取中国市场。

二是西方既不希望中国崩溃,也不愿意中国成功。西方希望中国改革但又不要超越西方。西方想要的是一个类似日本的“谦逊下属”,遵守全球规则、经济发展良好,并且永远站在西方一边。中国陷入不稳定和分裂不符合西方利益,强大的中国至少是可控、可预测的。

中国则希望身处一个稳定、可预测的世界,需要不搅局、不引起动荡的合作伙伴,同时继续发展自身实力。中国曾在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中受益。美国霸权开始崩溃时,中国对国际体系还没有建设性的替代愿景,一直谨慎避免介入第三国事务,这对各国都是一个重大地缘政治困境。

中国和西方都在寻求自身利益,追求可预测性和稳定性,希望自身地位得到肯定。西方应该清楚,它们对中国有巨大需求,不可能改变中国。中国也应该认识到,自己很难真正得到西方的肯定和认可。中西方虽深陷相互猜疑,但双方均应认识到,最大的挑战不是彼此,而是全人类面临的生存威胁。

四、“新冷战”叙事对西方不利

上世纪 70 年代,美国开启对华接触合作是为制衡苏联作出的战略选择,有明确的经济利益目标。从特朗普政府开始,美国之所以试图遏制中国发展,是因为美国傲慢地认为中国没有按照西方预期的路线发展。

美国认为应该将中国排除在全球体系之外。事实证明,美西方对中国的打压总是晚了5到10年时间。为了应对外界的打压,中国政府提出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一方面依靠国内消费,另一方面实现科技自主,试图摆脱全球“替罪羊”的角色。

▲ 2023年8月,华为终端业务CEO余承东在华为鸿蒙发布会上表示,“经过四年的艰难发展,鸿蒙生态轻舟已过万重山”。

西方提出中美“新冷战”叙事有害无益。

首先,“新冷战”概念有美苏冷战的历史包袱,是一场零和游戏。

其次,中国不同于共产主义苏联,中国的价值观更加复杂。

第三,苏联热衷于输出马列主义,中国则更加关注自身发展。

第四,苏联同西方的经济几乎没有关联,中西方经济则高度相互依赖。中国发展如果受到遏制,也会对世界其他国家经济福祉产生巨大负面影响。

第五,美苏冷战处于全球化萌芽时期,当今世界则休戚与共,气候变化、流行病等全球性挑战离不开相互合作、共同应对。

▲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在海上航行。

最后,今天发生的一切都是过去的重演,但主角和故事情节已大不相同,“新冷战”叙事将会对西方造成致命误导。

五、西方必须学习同更强大的中国打交道

中国在历史上一直对世界有巨大影响,想要将中国排除在全球体系之外是不可能的。当前的问题不是中国是否应该发挥作用,而是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一些西方政客对中国的认知带有民族主义和怀旧情绪,无法理解中国对西方构成挑战的性质、规模和深度,对华政策效果有待检验。不少西方人对“拯救”中国抱有巨大责任感,这是建立在强烈文化优越感之上的高度“控制欲”。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美国国会山骚乱、英国脱欧都表明,西方应该收起“闪亮的盔甲”,更专注自身的事情。

我们即将看到,人类现代史上,世界最大经济体将是共产党领导的亚洲国家,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将宣告结束,拥有全球三分之一以上人口的中国和印度将享有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好的生活条件,更具代表性的世界新秩序即将诞生。

▲ 西方应跳出二元对立窠臼,学会同日益强大的中国打交道。

中国需要面对国际社会的更高期待,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以更积极姿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对于西方而言,必须承认中国的存在和作用,抛弃非黑即白、好坏简单对立的思维模式,不要再“使用石器时代的工具解决太空时代的问题”。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2
0
0
1
2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