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语:那宫,那女人,那美国推手

作者:华新语 来源:世界新语 2020-01-21 1954

 华新语:那宫,那女人,那美国推手

二十年前,有一部很感人的电影,名字叫《那山,那人,那狗》。

华新语:那宫,那女人,那美国推手 

故事很简单,讲述一个山区老邮递员,辛苦了一辈子,要退休了,把邮递工作交给儿子,于是,父亲,儿子,还有一条狗,两人一狗,踏上了邮递之路。由于多年在外奔波,儿子对父亲,一直很淡漠,甚至从来都不叫父亲一声。几天的共同生活,经历了许多曲折,儿子逐渐了解了父亲——他以盲人奶奶孙子的身份,给老奶奶写信和寄钱......穿过那些寒冷的峡谷,淌过一条条溪流,在山民朋友的帮助下,翻越险峻的山脊......儿子知道了父亲当年,曾经摔下过山崖,昏迷了很久,捡回了一条性命......渐渐地,父亲模糊低矮的形象,在儿子的眼里,变得清晰高大起来......到了晚上,借住在熟识的乡亲的家里......一路走,一路为崇山峻岭里的老乡们带去信件,带去新的消息,带去大山以外世界的声音......到了后来,儿子终于叫出了,“爸,我们走吧”,从电影刚开始,刚上路之时,极其不情愿的儿子,变成了理解父亲,尊敬父亲,主动背着父亲赶路的男人。年迈的父亲,静静地趴在成长为男人的儿子的脊背上,默默地流下了幸福的泪水。此刻,影片临近结束,看过该片的观众,眼泪水不由得夺眶而出,既为父亲成为了受儿子尊敬的父亲,也为儿子成长为理解父亲并自愿继承了父亲邮递员责任的男人,而由衷的感动。

 华新语:那宫,那女人,那美国推手

二十年很快,如今我们的邮递快递行业,早已经是世界第一了。但是,二十年来,再也没有出现过哪怕一部影片,将镜头对准,将主角设定为普通邮递员。

电影行当,只是冰山之一角。

电影以外的新闻,影视,文学,艺术,演艺,娱乐,游戏,网络,社交,直播等等,不光是邮递快递员,就算是男人,也逐渐被有意无意地弱化。

数亿人玩的游戏,将历史人物荆轲,设定为女人形象,就不多说了。大家同样非常清楚的,是影视剧中的还珠格格,芈月,甄嬛等等形象,剧中的男人们,都成为了女人们的精神配角。

如今影视娱乐领域,乃至整个传媒领域,都是一股子女人气。

伴随着全世界几十个国家同性可以成婚,我们这里男性化妆品销量连年攀升,包括男性整容。

到了2020年初,主流们竟然将传媒机器集体对准了那宫,那女人。

 华新语:那宫,那女人,那美国推手

我的镜头,没有那两个女人

那样的人不配进入我的镜头

那宫,已经刷屏过了。

那女人,主流已不关心了。

那美国推手,即便在主流们集体对着宫里的女人开动舆论机器的时候,也没有人关心过,更不用说宫的热度,已经下降,对女人的关注度,也仅仅停留在八卦版面,所以,就更不会有人去关心美国推手了。

没看过我文章的人肯定不知道那宫那女人背后,还有那美国推手。

推手有两个自媒体公众号。

一个老号,16年名字叫“洛杉矶房东”,改了好几次,18年最后叫“房东经济学”:

 华新语:那宫,那女人,那美国推手

还有一个新的号,刚注册的,名字叫“太平洋时间(1月17日,舆情发酵当日)”,最新(1月20日,今天)改为了叫“太平洋时区”:

 华新语:那宫,那女人,那美国推手

我昨天说了重大舆情背后,推手的三个特征:

1. 一发声就惊天动地:那个新号,第一篇文章,就是这一篇:

 华新语:那宫,那女人,那美国推手

华新语:那宫,那女人,那美国推手

自己的阅读量千万量级以上,点赞都是10万+,无数公众号转载了它,全网阅读至少以几千万量级来计。的确堪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华新语:那宫,那女人,那美国推手

2.只为丑闻发声:那宫那女人事件,显然不是什么美闻。

3.时间点很准:这两天舆情发酵,引发了惊涛骇浪,而那个新号的注册时间,正好在舆情发酵的那天:

 华新语:那宫,那女人,那美国推手

面对丑闻,一发声就惊天动地,时间点拿捏得不是一般的准,而是极其准。

文章末尾,推手写道:

 华新语:那宫,那女人,那美国推手

我们重温推手最后一句感谢:

......感谢美国公开透明的房地产信息系统,让所有东西都暴露在阳光下,让黑暗无处藏身(全文推完)。

我在昨天文章结束时指出:

如果这样的一发声就惊天动地,只为此岸的丑闻发声,时间点拿捏得极其准,这样的推手,而且最后一句还点题彼岸美国月亮更圆的推手,还不算是美国推手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美国推手了。

 华新语:那宫,那女人,那美国推手

那美国推手,不简单。

我把重大舆情,看做打铁。

打铁要先烧。先是黑乎乎的铁,要放到炉子里面去烧;温度逐渐升高,铁变得通红;温度升到最高时,铁近乎于白色。

第一步就是把铁放到炉子里烧。

如果没有第一步,打不了铁。

这个道理,虽然简单,但是,同样的道理,许多人却未必明白。比如,那女人,太平洋此岸,太平洋彼岸,一抓就是一大把。但是,这两天可以搞来刷屏的,却只有一个。

如果主流不集体开足马力,开动所有传媒机器,对准那女人,可能会搞来刷屏吗?这个道理,就好比打铁,如果不把铁放到炉子里烧,铁能打吗?

回答是,不烧,铁是没法打的。同样的道理,主流不集体开足马力开动所有传媒机器对准那女人,那女人不可能这两天搞来刷屏。所以,第一功劳,应归主流。

这个功劳,别人抢不走。

除非,能覆盖全部的人。

除非,每年几百亿随便花。

除非,有实力并且非常任性。

那么,第二功劳,归谁呢?

主流任性完了之后,那天晚上,九点多,一篇文章,关键词为“美国豪宅”,出自美国推手:

 华新语:那宫,那女人,那美国推手

主流“把铁,放到了炉子里烧”,美国推手抛出一篇带“美国豪宅”字眼的重磅文章,相当于“将炉子里的铁一晚上烧得通红”。

全网恐怕不低于几千万量级的阅读,文章自己就10万+点赞,这样的强力推动,直接将那宫那女人事件,像烧铁一样烧得通体红透。

所以,这第二功劳,当归抛出了“美国豪宅”字眼的美国推手。

我们注意到,今天舆情降温了。

但是,我可以预计,类似的事件,类似的舆情,是可能再升级的。只要推手背后的主人需要。只不过,这一回,人家不需要再升级。

因为铁还可以烧得通体发白。

全世界,都不乏一个女人,或者一些女人,牵连出背后一些男人,或者一群男人的新闻。

如果说晒几张那宫的照片,算是第一波舆情,那么,推手晒出“美国豪宅”,就是舆情的第二波。 

我们记得1997年的时候,太平洋彼岸晒出了关于克林顿和莱温斯基的诸多拉链门情节。而全世界,还有些事件弄到最后,晒出了像动物世界一样的视频的诸如此类的事情,这都不足为奇。

所以那宫,那女人,这次还算走运,没有人继续往下深入地晒。

我们许多人,除了看热闹之外,还可以想一想,是不是我们每次都被愚弄,人家想我们看什么,我们就看什么,人家想让我们信什么,我们就要信什么?

我觉得,如此,大可不必。

毕竟,脑袋长在我们脖子上。

除了吃饭,喝水,说说话,我们的脑袋,还是可以思考问题的嘛。

我们来想一想,主流开足马力,传媒机器全部对准了那宫那女人,会不会让我们看不到其他更重要的东西呢?

我以为,是有的,比如:

 华新语:那宫,那女人,那美国推手

1.正好,这几天,我们和太平洋对岸,协议,签署了,但是,2000亿美元(从美国新增进口)当中,有500亿美元的农产品,里面会有多少带“转”性质的农产品呢?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国,当然主要是带“转”性质的大豆,而我们,是美国大豆的最大的进口国。这个事情,很重要。2016年,俄罗斯宣布,全境,禁止“转”性质的农产品与食品(即便搞科研,也须严格审批,且仅允许在实验室中进行)。这么重要的事情,2000亿美元中的500亿美元农产品,究竟有多少,会带“转”性质的呢?反正,主流集体开足马力对准了那宫那女人,我们从主流是得不到任何这方面消息的。

2.也是这两天,我们人口破14亿人了,每年的新生人口,这个关系人口安全的硬指标,前两天我刚详细说过,却跌破了年1500万心理关口,相比最近的2016年1786万,2017年1723万,下跌了200-300万(2019年,相对2016年,新生减少了1786-1465=321万人口)。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人口,在放开了二胎政策的情况下,当年新生人口,依然跌破了1500万心理大关呢?两方面,一是外因,如房价物价家庭条件,二是内因,夫妻二人,生得出来与否,涉及到是否与不孕不育(症)有关。1992年,我国才2.5%的不孕不育率,到了2012年,就猛上升了近5倍,到了约12.5%不孕不育率(国际约15%不孕不育率)。这些问题,涉及:人口安全!无人口,不国家。但是我们的主流,还是集体无视此问题。甚至连俄罗斯年度国情咨文发布,普京总统,上台首先,第一个问题,就谈了人口安全——普京说道:罗斯的命运,和历史前景,取决于,人口!对俄罗斯人口的,悲观预测,让人警觉,应当在下个十年中期之前,保证出生率增长!——这么重要的事情,人口安全,事关生死存亡,我们的主流,依然集体无视!

 华新语:那宫,那女人,那美国推手

3.还有......我就不多说了。

传媒机器,是人控制的。

传媒机器,对准那宫那女人了,自然而然,就对“转”性质的农产品,来自美国的,500亿美元(从美国新增进口)农产品,进入我们的肚子,会是什么后果,集体加以无视了。

传媒机器,对准那宫那女人了,自然而然,就对人口安全——俄罗斯放到了普京国情咨文第一个问题如此重要——同样集体不关心了。

那么,“转”性质的农产品,和健康有没有关系呢?和人口安全有没有关系呢?一连串的问题,我们可以继续追问下去。但是,主流不关心,集体加以无视,非主流也不关心,只有我这样的拿着牙签对抗导弹的人才关心。

昨晚,已经夜深了。

我还是睡不着。仔细看了看那美国推手的往期(老公众号)文章。

我发现,我们被教育,房价高,不能怪李嘉诚:

 华新语:那宫,那女人,那美国推手

华新语:那宫,那女人,那美国推手

我们被教育,不能对首富,落井下石,我们不能批评他的道德,否则,我们就是在展现我们自己人性的卑劣。

我只能呵呵了。

我们还被教育,美国曾经韬光养晦,“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时都站在了自由,民主,和平和正义的一方”:

 华新语:那宫,那女人,那美国推手

华新语:那宫,那女人,那美国推手

果真是这样吗?

二战,就算是吧。

那么一战,美国,也“站在了自由,民主,和平和正义的一方”?

如果那样,我们在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作为战胜国,为何美国为首的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殖民权益,要“转让”给日本帝国主义?难道,这是一战美国“站在了自由,民主,和平和正义的一方”?

美国推手,果然爱美国。

不但爱美国,还爱美联储:

 华新语:那宫,那女人,那美国推手

华新语:那宫,那女人,那美国推手

我们被教育,如果谁,敢质疑美联储,谁就是阴谋论!

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美国,月亮更圆嘛!

前几天,推手在美国:

 华新语:那宫,那女人,那美国推手

先是在纽约跨年。

然后,到旧金山。

从美东,跑到美西。

在美国纽约跨年,美东跑到美西,几天之后,美国推手在太平洋此岸那宫那女人事件发酵当天,注册了新公众号,名字叫“太平洋时间”,时间点拿捏得非常准,一分不差,新号第一篇文章,在主流第一波舆情刚刚结束之时,适时地用“美国豪宅”四个字引发了舆情的第二波。

我注意到,美国推手自称“不知名的段子手,大家的房东”,位置在这个地方:

 华新语:那宫,那女人,那美国推手

不要小看这个地方,复杂。

美国驻有上千名工作人员。

拿美利坚经费的也不少。

近日引发了那宫那女人的重大舆情,除了鸡蛋本身,有缝以外,外部的苍蝇,外部的推手,也是功不可没的。

我能力有限,只能挖掘出一个美国推手。但我相信,一个推手不可能推动全部舆情。舆情背后,内内外外的推手,不光是美国的,可能还有更多的:

 华新语:那宫,那女人,那美国推手

到目前为止,我感觉,自己是:拿着牙签,对抗导弹。

但是,我还是要奋斗。

 华新语:那宫,那女人,那美国推手

中华,我们的父亲!

结束本文前,我讲一个今天的事情,希望读懂上文,以及下文的朋友,我们共同奋斗。

下午,在朋友圈,我发现:

 华新语:那宫,那女人,那美国推手

于是,我与读者交流:

 华新语:那宫,那女人,那美国推手

如果读懂了,

我们共同奋斗!

本文作者华新语70后,航空出身,ICT从业,从技术到战略和投资。曾在海尔、住友、某军工集团负责战略(战略规划主管),对电子信息、信息安全、面向2050信息化及国家安全,有所研判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3
0
0
26
0
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