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嫌弃祖国,自诩“世界公民”,结果却挨了“自由世界”的铁拳

作者:后沙 来源:后沙月光 2024-08-27 480

据法新社、新华社、路透社、美联社、法国电视一台(TF1)、《费加罗报》等媒体报道,法国当地时间8月24日晚,加密通讯软件“电报”(Telegram)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帕维尔·杜罗夫(Pavel Durov)在巴黎勒布尔歇机场被捕,他将面临宣扬恐怖主义、贩毒、洗钱、欺诈、未成年人色情等多项罪名指控。

他嫌弃祖国,自诩“世界公民”,结果却挨了“自由世界”的铁拳

这一重磅消息在西方舆论场引发轩然大波,马斯克在他的X(推特)上连发两帖讽刺法国,“到2030年,将迎来这样的欧洲:发表情包被判死刑。”

最最讽刺的是,出面营救杜罗夫的只有被他嫌弃的祖国--俄罗斯,而他的法律祖国之一法国,正准备将他送进监狱,如果他不配合的话。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昨天表示,俄方已向法国发出正式照会,要求对杜罗夫进行领事探视。俄方还要求人权组织向法国施压,促使法国释放杜罗夫。

俄罗斯国家杜马副主席达万科夫(Vladislav Davankov)向巴黎提出抗议,呼吁法国政府立刻释放杜罗夫。

有人问,为什么俄罗斯要营救已经十年不回国的杜罗夫?

因为杜罗夫事件,现在是俄罗斯进行舆论反击的最佳武器,可以把西方身上披着的“言论自由、民主、人权……”等双标外衣给撕下来。

同时,也给那些润到或准备润到“自由世界”的俄罗斯富豪们看看。

所以,无论法国当局是否释放杜罗夫,俄罗斯的营救行动都稳赚不赔。

先了解一下这位俄裔超级富豪

帕维尔·杜罗夫1984年10月10日生于圣彼得堡(那时叫列宁格勒)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他在学生时期获得过俄罗斯总统奖学金、政府奖学金和波塔宁奖学金。2006年,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语言学系毕业。

父亲瓦列里是列宁格勒国立大学的语言学系主任。

母亲杜罗娃是该校教师。

他的哥哥尼古拉·杜罗夫是数学家,曾连续获得世界大学生程序设计比赛冠军。2005年兄弟二人共创了VKontakte(简称VK)以及后来的Telegram(电报),尼古拉是技术总监。

他还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哥哥彼得洛夫,是他母亲与第一任老公所生。

他爷爷在二战中三度负伤,获二级卫国战争勋章,1985年追赠一级勋章。

由于父亲到意大利任教(苏意学术交流),他的童年在都灵度过。

他嫌弃祖国,自诩“世界公民”,结果却挨了“自由世界”的铁拳

2006年之后,他成为了一位有才华的程序员和素食主义者,但头发掉了很多。后来有钱了,头发又多了起来,还变成了黑色。

Telegram出现正好赶上了时代风口,2011年,杜罗夫以79亿卢布身价登上俄罗斯亿万富豪榜;

2014年4月21日,他宣布辞去VK首席执行官,随后离开俄罗斯,以示对俄罗斯网络政策的抗议。

8月,它被欧洲媒体评为“最有前途的东欧领袖”

2016年,他首登福布斯富豪榜;

2017年,他成为“世界经济论坛”(WEF,达沃斯论坛)选出的全球青年领袖。

2021年4月6日,他以172亿美元身价排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112位。

在经济方面,他主张完全的“自由意志主义”,一切交给市场和企业,反对国家干预。

在政治方面,他主张“无政府主义”,自己掏钱出版了《无政府资本主义》宣言。

对他来说,俄罗斯这个国家就不应该存在,欧洲也应是一个松散的非国家联盟……其实,这些观念无非是当年巴枯宁、克鲁泡特金这些无政府主义者玩剩下的。

暴富之后,他曾在2012-2014年公开发表“改变俄罗斯”的主张,包括取消签证制度、取消征兵制度、取消数字信息产业领域税收等。

他跟那位俄罗斯“反对派”领袖纳瓦尔尼的最大不同在于,他只是嘴炮,没有组织骚乱。

毕竟,他是要赚钱的,而不是为美国卖命。

2014年,兄弟二人离开俄罗斯,投奔“自由世界”,不再回国。

真正动机是克里米亚事件后,俄美关系急剧恶化,他想摆脱“俄罗斯人”身份标签,以避免公司遭到西方制裁。

这位“世界公民”目前拥有四国国籍。

2015年,杜罗夫兄弟获得了圣基茨和尼维斯国籍。这是一个人口不足10万的加勒比海小岛国,是洗钱和避税的天堂。

2017年起,他定居在阿联酋,并将“电报”总部转移到了迪拜,2021年2月,加入阿联酋国籍。

接着在2021年8月25日,他申请多年的法国国籍也获得了通过。

另外,他还在德国柏林、英国伦敦、新加坡、美国旧金山购买房产,并“定居”这些地方,想获得更多国籍,但并没有成功。

俄罗斯与他产生最大的矛盾是在2017年。

2017年4月3日,圣彼得堡地铁发生恐怖袭击爆炸事件,造成16人死亡,而恐怖分子主要就是通过“电报”群组织策划的。

但杜罗夫以捍卫“言论自由”为名一再拒绝俄情报部门的协助要求(提供密钥,获取涉恐交流信息)

2018年,俄罗斯法院做出了封锁Telegram的裁决。

2020年,杜罗夫同意配合涉恐调查,俄方解除了封锁。

随后,杜罗夫在美国遇到了麻烦。

他去美国时,美国情报部门要求“电报”提供2021年国会大厦骚乱事件参与者的信息,但被他拒绝。

他嫌弃祖国,自诩“世界公民”,结果却挨了“自由世界”的铁拳

他在接受美国记者卡尔森采访时还透露:“电报”公司在美国的程序开发者被美国情报人员要求在应用中植入后门,以便美国特工获取个人数据。美方还威胁这些程序员,如果他们将此事公开,他们将被关入监狱。

俄乌军事冲突爆发后,他就不敢再去美国。

但他没有想到,法国却在准备抓他。

24日晚间,杜罗夫的私人飞机停靠巴黎附近机场是为了加油,他和机上一名未透露姓名的女子准备在巴黎过夜。

飞机是从阿塞拜疆起飞的。从法律上来说,根据俄罗斯与阿塞拜疆1992年引渡协议,如果俄方对他发出通缉令,阿塞拜疆可以将他抓捕并引渡到俄罗斯。

但是,俄罗斯从来没有对他发出过通缉令。反而是他无比向往的法国对他发出了通缉令。

欧洲媒体的疑问是,为什么他在明知遭到法国通缉的情况下,还要过境巴黎?或许法国答应过他什么,但这只是为了诱骗他。

法国抓捕杜罗夫的动机扑朔迷离,大既有这么几种:

一、美国想通过抓捕杜罗夫,迫使“电报”交出核心算法和关键数据,法国只是执行者;

二、法国自己想要获得“电报”的核心算法和关键数据;

三、杜罗夫搞的Toncoin加密货币威胁到了美元利益;

四、北约特工部门想获得“电报”密钥和密码,以便北约可以访问秘密通信,包括军事通信;

五、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地带屠杀平民的血腥画面在“电报”广为传播,杜罗夫惹怒了犹太集团。

……

还有一种离奇说法,就是杜罗夫在2020年之后选择与俄情报部门合作。

无论这些猜测是否合理,但法国这次行动决不是请“喝茶”那么简单。

法国方面最初是说,由于Telegram拒绝在涉恐和网络犯罪问题上合作。法国“预防未成年人暴力办公室”(OFMIN)签发了一份逮捕令,并由法国国家反欺诈办公室(ONAF)执行。

事实上,逮捕行动是一次精心布置的联合执法行动,参加单位有:法国网络宪兵队(COMCyberGEND)、法国航空运输宪兵队(GTA)、国家反欺诈办公室(ONAF)以及边防警察大队(PAF)

网络宪兵,没听说过吧?它跟内政部“司法警察局”(OFMIN)的网警不大一样,它还归法国军方领导。负责涉恐、煽动叛乱等大案,权力不限于“入室搜查、逮捕、远程激活私人手机”。

“自由世界”铁拳就是这么生猛,杜罗夫这种“世界公民”早晚会品尝到。

据法媒最新消息,负责此案的法官已批准在96小时(羁押时限)后继续羁押他。

杜罗夫是位天才,也是一位成功人士,却百般嫌弃自己的祖国。

他因此得到过西方的吹捧,当“电报”放任攻击俄罗斯言论,他就成了“自由斗士”。

西方甚至不在意“电报”存在毒品交易、恐怖袭击策划、爆炸物制造、未成年人色情、杀人直播等极端有害信息。

然而,当“电报”给西方网络信息管控造成麻烦时,有助于西方出现“靓丽风景线”时,他就成了“犯下罪行的俄裔富豪”。

当杜罗夫还沉浸在“世界公民”的幻境中,西方却正在对他磨刀霍霍……

既然他自投罗网,那么法国就决不会轻易放走这只肥羊。

在西方眼中,他始终是俄罗斯人,永远也无法“蜕变”成西方可以信任的自己人。

其次,他以为的西方“言论自由”,实际上从来就没有存在过。

割多少肉,放多少血,收多少买命钱?要看“自由世界”的心情了。

他嫌弃祖国,自诩“世界公民”,结果却挨了“自由世界”的铁拳

杜罗夫应当感到庆幸,毕竟,他没有背后中了八枪“自杀”、也没有在“自杀”时把自己脑袋割掉扔进垃圾桶……

他拼命收集国籍,是为了努力证明自己是“世界公民”。

但美国也在努力证明自己是“世界警察”,这不就撞上了吗?

杜罗夫总是觉得自己国家配不上他,却又看不清西方双标的本质,这才是最可悲的。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1
1
3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