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爆炸凸显俄罗斯长期性反恐压力

作者:梅新育 来源:环球视野 2017-04-04 942

圣彼得堡爆炸凸显俄罗斯长期性反恐压力

梅新育

“当前俄罗斯境内恐怖分子活动频繁,且与境外恐怖分子遥相呼应,恐怖袭击不但次数增多且有向莫斯科等大城市蔓延的迹象”——今年131日俄罗斯国家反恐委员会新闻发布会后当地媒体评论余音犹在,圣彼得堡地铁爆炸案就震撼了国际社会,从广袤的俄罗斯国土到法国,世界许多国家闻声而动,迅速提高了警戒等级。应该说,面对冲击,俄罗斯社会和政府表现堪称优良:圣彼得堡居民总体而言表现出了相当高的团结互助精神,俄罗斯官方已将此案定性为恐怖袭击,调查委员会已对涉嫌制造爆炸案的两名嫌疑人签发搜查令,俄罗斯媒体也已经在网上发布了嫌疑人照片,……但从更大背景上看,此案再次表明,俄罗斯面临长期性反恐压力,并因此在经济、国际政治方面产生了一系列影响,我国需要作出相应安排,并汲取俄罗斯教训。

俄罗斯面临的长期性反恐压力可以追溯到苏联解体揭开了极端宗教势力、极端地方民族主义乃至奴隶制复活的盖子,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俄罗斯都不得不面对戈尔巴乔夫这笔致命遗产的威胁。横空出世的强人普京主政之后,苏联解体前后掀起的各联邦主体竞相发布主权宣言的风潮虽然已经平息,创巨痛深的车臣战争正面作战虽然已经结束,成建制的车臣叛匪已被消灭,车臣叛匪绑架贩卖的奴隶中存活者虽然多数已被解救,但俄罗斯武装力量仍需枕戈待旦,时刻准备应对北高加索、中亚极端恐怖势力威胁,极端势力仍然不时能够在莫斯科等城市制造伤亡惨重的恐怖袭击,2008年又与格鲁吉亚大打出手。正因为如此,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0年人类发展报告》中,[]这家知名国际机构就基于丰富的量化资料将俄罗斯列为陷入了小规模内战的国家。[]2011年以来,在伊斯兰教极端主义势力趁阿拉伯世界政治动乱之际崛起的背景下,俄罗斯反社会势力活动有加剧之势:

鞑靼斯坦共和国首府喀山是列宁母亲的故乡,也是列宁父子接受高等教育和生活多年的地方;但这里又是有伊斯兰教背景的鞑靼族聚居地区,当初正是克里米亚鞑靼人伊斯马依勒·普林斯基(西元18151914)提出了系统的泛突厥主义思想而被称作“泛突厥主义之父”,泛突厥主义从一开始就与泛伊斯兰主义紧密结合,又是在商业资本取得了长足发展的喀山鞑靼人中找到了成长的沃土,然后才扩展至中亚的哈萨克人、土库曼人、吉尔吉斯人、乌兹别克人,并输入新疆,成为1930年代以来新疆历次动乱和暴力恐怖事件的思想根源。十月革命后,以米尔·苏丹加列夫为首的一批鞑靼共产党员趁战乱之机主张建立高度自治的“泛突厥斯坦国家”,于1920年被俄共()中央开除。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泛突厥主义与泛伊斯兰主义沉渣泛起;苏联解体后,鞑靼斯坦共和国领导人于1992年趁乱举行全民公决,拒绝加入俄罗斯联邦,叶利钦政府姑息纵容,与其签署《俄罗斯联邦国家权力机关与鞑靼斯坦国家权力机关之间关于划分管辖范围和相互授权的条约》,授予鞑靼斯坦多项超出俄罗斯宪法规定的权力,鞑靼斯坦由此实际上成为俄罗斯联邦内具有特殊地位和特权的“国中之国”,也由此埋下了此地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死灰复燃持续滋长壮大的祸根。20多年来,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瓦哈比教派一直努力在此复制车臣模式,一些当地青年相继奔赴北高加索、阿富汗等地,混迹于当地极端组织之中,更有一些圣战者开始在喀山设立森林密营,发动恐怖袭击。

2012719日,喀山在几分钟之内接连发生两起针对亲中央温和派穆斯林领袖的刺杀案,鞑靼斯坦共和国宗教管理局教育处处长、前副穆夫提提亚库波夫和穆夫提法伊佐夫相继被射杀、炸死,[]曾宣誓效忠车臣匪首乌马罗夫的当地圣战者组织头目明加利耶夫宣称对暗杀事件负责,以此向温和派穆斯林宣战。就在俄罗斯联邦和鞑靼斯坦共和国当地安全部门紧锣密鼓审讯、拘留爆炸案嫌疑人之时,85日,该组织又在喀山组织集会,公然叫嚣要推翻该共和国合法政府,建立独立于俄罗斯的伊斯兰国家。

2012828日,俄罗斯境内非法武装最活跃地区之一、毗邻车臣的达吉斯坦共和国发生一起自杀式爆炸袭击,包括一名宗教领袖在内的6人死亡。同日,达吉斯坦杰尔宾特区边防哨所发生恶性案件,士兵阿利耶夫射杀7名战友后被击毙,据称凶手多次被发现阅读瓦哈比教派材料,并曾因向往瓦哈比教派组织而3次准备退役。

2013415日,美国车臣族恐怖分子察尔纳耶夫兄弟制造波士顿爆炸案,震惊世界。凶手家庭于2002年从达吉斯坦首府马哈奇卡拉移居美国,其母祖贝达特·察尔纳耶娃(Zubeidat Tsarnaeva)2012年因在超市行窃和破坏财物而遭通缉,被保释后迁回达吉斯坦共和国居住,一号凶手塔梅兰·察尔纳耶夫(Tamerlan Tsarnaev)2012年回到达吉斯坦呆了6个月。美俄调查人员认为,塔梅兰·察尔纳耶夫很可能就是在达吉斯坦成为伊斯兰极端主义分子。

20131021日,来自达吉斯坦的30岁人弹阿西亚诺娃在伏尔加格勒(原斯大林格勒)制造公交车爆炸案,造成6人死亡,30多人受伤,成为这座经受过斯大林格勒战役洗礼城市历史上最大的恐怖袭击,地区反恐委员会由此进入15天高度戒备状态。1229日和30日,伏尔加格勒火车站和电车又接连遭遇恐怖分子爆炸袭击,34人死亡、70多人受伤。随着索契冬季奥运会日益临近,车臣恐怖主义武装正日益积极策划恐怖袭击,企图借这个举世瞩目的大舞台让自己一鸣惊人,车臣匪首乌马罗夫20137月就曾通过网站呼吁追随者采取一切可能手段破坏索契冬奥会,称之为“魔鬼般的舞蹈”。

即使首都莫斯科这样的俄罗斯核心地区,也未能幸免于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侵扰:20042008年间历次地铁和列车爆炸案造成了数百人死亡,2010329日莫斯科地铁连环爆炸案又造成了39人死亡。这回“俄罗斯的上海”圣彼得堡遭遇地铁爆炸,并非史无前例。

得手的暴恐袭击案只是极少数,数量大得多的是酝酿发动袭击的暴恐分子及其组织。2013425日,震惊世人的波士顿爆炸案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在莫斯科南部行政区丹尼洛夫滨河街的“达尔乌利-阿尔卡姆”祈祷室一次就抓获了140多名伊斯兰极端分子,其中外国人30名。莫斯科国立设计工艺大学学生普利耶夫正是这个祈祷室接受了伊斯兰极端主义熏陶,而后于20115月加入北高加索匪帮,当年10月被击毙;2011年因策划内务部和地铁爆炸案而被捕的北高加索人也曾多次光顾此地。

20131127日,俄罗斯警方在莫斯科东部地区抓获14名宗教极端组织“希支拉”(维语称为“伊吉拉特”)成员,现场查获自杀式炸弹等不少枪支弹药。与早已被中国、俄罗斯、沙特阿拉约旦、叙利亚、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美国等众多国家取缔和定性为恐怖组织的“伊斯兰解放党”(伊扎布特)一样,该组织源出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穆兄会),被多个国家明确定性为恐怖组织,近年来向中亚和新疆渗透猖獗,2012年新疆和田劫机案就是“希支拉”组织的“杰作”。

……

就总体而言,根据俄联邦调查委员会统计,2013年俄罗斯共发生恐怖犯罪661起,其中恐怖活动31起。

面对伊斯兰恐怖主义运动的威胁,俄罗斯政府付出了巨大努力以求打击遏制,高加索区域尤为打击重点:

2012917日至23日,俄罗斯南部军区举行级别甚高、规模不小的“高加索-2012”战略指挥演习,俄军总参谋长尼古拉·马卡罗夫将军亲自出马指挥,正规军、俄联邦警卫局、内务部、紧急情况部和俄联邦安全局行动小组共同参与。

2012101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反恐怖主义会议上表示,俄罗斯最近数月在高加索的反恐战斗中抓获479名匪徒,击毙313名恐怖分子,其中头目43名。

20131224日,俄罗斯国家反恐委员会发布公告,宣布当年截至当时在北高加索联邦区实施了70次反恐行动和作战行动,防止了78起恐怖犯罪,其中包括12次恐怖袭击,消灭260多名匪徒,其中有42名头目,包括20131021日伏尔加格勒恐怖袭击的策划者。没收320多枚非法流通的自制炸弹,以及大量枪支与其它杀伤武器。

20131229日、30日伏尔加格勒连续遭遇恐怖袭击后,普京总统在元旦亲临该市主持反恐怖会议,当天警方在反恐怖专项行动中逮捕近八百人。

……

根据今年131日俄罗斯国家反恐委员会新闻发布会公布的统计,2016年俄罗斯共阻止恐怖袭击40余起,没收自制爆炸装置199个、枪支800多件,击毙恐怖分子140多名,其中恐怖分子头目24名,还逮捕了超过900名武装分子及其帮凶,合计逾千人。为迎接2018年世界杯足球比赛,俄罗斯还将举行一系列反恐训练。

尽管如此,从整个国际形势来看,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仍将继续蔓延,俄罗斯反恐仍将长路漫漫。一方面,某些国家和地区对极端主义和暴恐行为的支持堪称土壤深厚,以至于有的阿拉伯国家所谓“体面人士”甚至能够堂而皇之表达对俄罗斯性奴女色的垂涎。2011年,科威特电视主持人、女政客穆塔瑞(Salwa al-Mutairi)便公开宣称,为了保护“正直、信仰虔诚且精力充沛”的科威特男性不犯通奸,最佳方法是买入性奴,非穆斯林战俘就是最佳性奴来源,还特别点明应向车臣人购买俄罗斯女俘到科威特作为性奴。

同时,经过长达六年的阿拉伯战乱,世界各国赴阿拉伯参战的恐怖分子组织、技能、斗志都得到了全面提高,他们返回本国制造严重暴恐袭击的风险正在与日俱增。去年12月俄罗斯破获的一起案子就是叙利亚恐怖组织指令所为,一伙恐怖分子受命赴莫斯科准备接受武器或夺取警方枪支,然后在新年和圣诞节期间在莫斯科发动恐怖袭击,只是未及动手就被全部拿获。根据俄罗斯国家反恐委员会副主席库利亚金在131日新闻发布会上所述,近年来国际恐怖组织加大力度渗透俄罗斯,加强了网络宣传力度,改变了以往派遣有经验团队赴俄的做法,而更倾向于在俄临时招募、培训人员来完成单次恐怖袭击。

另一方面,大国之间的“自伤性竞争”仍然在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恐怖主义、分裂主义“三股势力”提供膨胀空间。某些国家某些势力始终没有改变冷战思维,对极端主义及其暴恐活动实行双重标准:发生在本国者命名为“暴恐袭击”,发生在他们看不顺眼的其它国家就是该国政府的错误。由于这些国家至今仍然掌握着国际社会主要话语权,他们的这种双重标准不改变,国际反恐事业将始终面临严重掣肘,三股势力就始终有机可乘,对于这些国家自身也是灾难,因为事实表明,他们的双重标准初衷只是忽悠别人,但随着时间流逝,已经日益变成忽悠自己的“政治正确”,导致他们本国社会面对日益加剧的极端主义威胁丧失了正视问题的勇气,遑论解决问题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极端主义威胁的不仅仅是俄罗斯,而是整个人类文明,其它国家同样要做好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主要资料摘自梅新育:《大象之殇——从印度低烈度内战看新兴市场发展道路之争》引言,中国发展出版社,2015)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梅新育
梅新育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2
0
0
1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