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木:当年罗斯福是怎样出卖“愤青”丘吉尔的?

作者:张文木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2-10-14 2272

老乡见老乡,背后打黑枪

——当年罗斯福就是这样出卖“愤青”丘吉尔的

张文木

张文木:当年罗斯福是怎样出卖“愤青”丘吉尔的?

1943118日,就在德黑兰第一次会议“前一个小时”,罗斯福像守望已久期盼见面的“恋人”迅速与斯大林约会。对此,丘吉尔——据哈里曼回忆——“显然感到懊恼”,因为“首相曾要求在上午或在午餐时与罗斯福见面,以便事先处理好他们预定于下午四点钟举行的第一次会议上与斯大林讨论的那些军事问题。但罗斯福毫不动摇,他希望首先与斯大林见面,只留两名译员波伦和V.N.巴甫洛夫在旁”。谈话直抄英国的“后路”即印度的前途,据档案记载:

罗斯福表示,最好不和丘吉尔谈印度问题,因为他罗斯福知道,丘吉尔对印度问题没有任何主意。丘吉尔认为,这个问题可留到战争结束以后解决。

斯大林说,印度是丘吉尔的一个病灶。

罗斯福同意这一点,但他认为,英国必须在印度采取某种行动。

罗斯福说,他希望同斯大林随便谈谈印度问题。他认为,议会制政体对印度是不适合的,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印度创立某种类似苏维埃的制度,从下面开始,而不是从上面开始,也许这个就是苏维埃制度。

张文木:当年罗斯福是怎样出卖“愤青”丘吉尔的?

斯大林答,从下面开始——这意味着走革命的路。

罗斯福说,关于印度,局外人比那些同这个问题有直接关系的人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斯大林说,当然,局外人能比较客观地观察事物。[1]

罗斯福说“议会制政体对印度是不适合的,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印度创立某种类似苏维埃的制度”,这言外之意就是印度可以在战后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丘吉尔曾把印度称为“英王皇冠上的那颗真正最为光亮而珍贵的宝石”[2];而现在罗斯福——与1940年底希特勒对莫洛托夫所说“你们应该有通向温暖海洋的出口,将来要像伊朗、印度那样”[3]的话是同一个意思,也是出于同一个目的——要将这颗丘吉尔珍惜并正在为之奋斗的“最为光亮而珍贵的宝石”献给斯大林,而这对正在同一个战壕作战的并准备过69岁生日的丘吉尔来说,是绝妙的戏弄和出卖。这可真是“老乡见老乡,背后打一枪”。丘吉尔曾得意地告诉斯大林,“从母系方面讲,他一半是美国人”[4],可现在同为盎格鲁-撒克逊种族的罗斯福联合斯拉夫人在丘吉尔这位天真的老乡背后真的打了暗枪。多年后在丘吉尔写的回忆录中可以看出他显然对罗斯福和斯大林这次会谈内容一无所知,他说:

1130日是一个忙碌而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是我69岁生日,几乎一整天我都忙于我一直关注的某些最重要事务。罗斯福总统与斯大林元帅[5]保持私人接触,并逗留在苏俄大使馆中。尽管总统与我关系密切,并且我们的重要问题交织在一起,但自从我们离开开罗以后,他一直避免单独与我见面。[6]

张文木:当年罗斯福是怎样出卖“愤青”丘吉尔的?

就在这前两天,也就是在罗斯福与斯大林会谈的时候,丘吉尔“失恋”似的在德黑兰英国公使馆撒疯。据哈里曼回忆:

他(丘吉尔)说他乐于服从命令;他有权担任会议主席,因为他年龄最大,因为他的姓氏是C字打头,因为他所代表的大英帝国具有历史上的重要性。他放弃了这些权利,但他要坚持一件事情,那就是必须让他在30日举行晚宴,这一天是他的69岁生日……他说他要喝得酩酊大醉,准备在第二天开路。[7]

与两年前斯大林对待希特勒承诺的“印度洋”的诱饵[8]无动于衷一样,这次斯大林也没有对印度表现出任何兴趣,他更多地关心的是苏联力所能及的周边,尤其是从波罗的海西岸到黑海区域的控制权这一在张伯伦、希特勒、艾登谈判中始终死咬不放的问题。但不管怎么说,这次私下会晤使斯大林明白了罗斯福愿与他为最终击败英国结成暗盟的底牌。这次“智者的会晤”后,斯大林与罗斯福之间没有“正式协议和宣言”而只有心领神会的反英暗盟,事实上建立了。

此后,罗斯福与斯大林在谈判桌上总是所向披靡。罗斯福曾向担任劳工部长的老朋友柏金斯谈过他在德黑兰期间是如何与斯大林建立起这种准“哥们”友谊的。他说在会上他总是刻意与丘吉尔保持距离,以致“温斯顿脸红气胀地皱眉蹙额;他越是这样,斯大林就越是微笑。最后,斯大林忍不住爆出大笑。三天来,我第一次见到阳光!我先忍住了,后来终于和斯大林笑成一团。这时,我开始称呼他‘约瑟夫’。他笑着走过来和我握手。从此我们的交情又深化为个人关系,我们可以像兄弟般交谈”[9]。在雅尔塔的五天会议中,罗斯福就更是“一直避免单独和丘吉尔见面”。哈里曼认为“这是罗斯福的一种战术,而非对首相的有意轻视”[10]

与丘吉尔相比,让后人讥笑的英国首相张伯伦却对美国人的认识更到位。

19349月,张伯伦就说过:“美国代表在私下强调,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就会给世界带来巨大好处。他们以这种值得赞赏的精神让我们亮牌而他们却不亮自己手中的牌。在我们把所有牌都摊到桌子上以后,他们却悲天悯人地摇摇头并且十分遗憾地表示,他们相信,如果我们不作出更加适应美国国会的要求的允诺,美国国会是不会理睬我们的。”[11]19377月,罗斯福总统邀请英国首相张伯伦到华盛顿共商合作方案,张伯伦拒绝并留下一句名言:“除了甜言蜜语,最好别依靠美国人任何东西。”[12]

张文木:当年罗斯福是怎样出卖“愤青”丘吉尔的?

估计是担心希思重犯丘吉尔的政治幼稚病。1975921日,毛泽东在会见英国前首相希思时说:“美国究竟怎么样啊?会保护欧洲吗?我是怀疑。真要打起来,它会要跑,跑回去,不干涉,然后再回来。”[13]

20221014

注释:

[1]以上资料取自《斯大林与罗斯福的会谈记录》(19431128日),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7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04页。

[2][印度]贾瓦拉哈尔·尼赫鲁:《印度的发现》世界知识出版社1956年版,580页。

[3][苏]费·丘耶夫著,王南枝等译:《同莫洛托夫的140次谈话》,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第25页。

[4]《斯大林与丘吉尔的会谈记录》(19431130日),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7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48页。

[5] 194336日,斯大林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1945627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发布命令授予斯大林苏联大元帅军衔。张磊主编:《难忘二战:硝烟中军衔军服军功章的故事》,军事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7页。

[6][英]温斯顿丘吉尔著,魏群、高虹译:《丘吉尔文集——二战回忆录》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16页。

[7][美]W.艾夫里尔·哈里曼、伊利·艾贝尔著,吴世民等译:《哈里曼回忆录》,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317页。

[8]19401113日,里宾特洛甫与莫洛托夫会谈,会谈结束时,里宾特洛甫提醒莫洛托夫回答:“苏联是否原则上对获得印度洋出海口感兴趣。”参阅《里宾特洛甫与莫洛托夫的会谈德方记录”(19401113日),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4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98页。

[9]转引自[美]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366页。

[10][美]W.艾夫里尔·哈里曼、伊利·艾贝尔著,吴世民等译:《哈里曼回忆录》,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467页。

[11]引自《张伯伦备忘录》,参阅[英]C.A.麦克唐纳(C. A. MacDonald)著,何抗生等译:《美国、英国与绥靖(1936~1939)》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28页。

[12]转引自[美]孔华润主编,王琛 等译:《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下),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44页。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609页。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张文木
张文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
0
0
0
7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