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脊灰”,他是一座丰碑:缅怀著名病毒学家顾方舟

作者:田雅婷 来源:光明日报 2019-01-09 577

消灭“脊灰”他是一座丰碑缅怀著名病毒学家顾方舟

田雅婷

2019年1月2日,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医学科学家、病毒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校长顾方舟在京逝世,享年92岁。顾方舟的离去,让医学界、科技界、教育界为之悲恸。

顾方舟是我国组织培养口服活疫苗开拓者之一,为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牵头研制成功了糖丸减毒活疫苗,使数十万名儿童免于致残。

消灭“脊灰”,他是一座丰碑:缅怀著名病毒学家顾方舟

顾方舟 中国医学科学院供图

1.临危受命 不辱使命

1950年,顾方舟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系,1955年毕业于苏联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院校长。他还是英国皇家内科学院(伦敦)院士,欧洲科学、艺术、文学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月6日,“顾方舟先生缅怀会议”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举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院士在会上说,顾方舟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脊灰”这一儿童急性病毒传染病的战斗中。他不辱使命,护佑国人健康,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脊灰”又称小儿麻痹症,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且主要侵犯儿童。一旦患病,就会引起肌肉萎缩、肢体瘫痪、不能自主呼吸等,轻则致残,重则致命。“1955年,该病在江苏南通大规模暴发,全市1680人突然瘫痪,466人死亡,随后疫情迅速蔓延,青岛、上海、济宁、南宁……一时间,全国多处暴发疫情,人人闻之色变。”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介绍,1957年,31岁的顾方舟临危受命,开始对“脊灰”进行研究。他带领研究小组来到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先调查国内几个地区的患者粪便标本,之后又从北京、上海、天津、青岛等十二处患者的粪便中,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并成功定型。这是我国首次分离出“脊灰”病毒,为免疫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更好地研制疫苗,1958年,顾方舟受命远赴云南昆明,在异常艰苦的情况下,筹建起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当时美国和苏联均已研制出“脊灰”疫苗,分为活疫苗和死疫苗两种。但这两种疫苗,都不是尽善尽美:死疫苗安全、低效且昂贵,而活疫苗便宜、高效但安全性仍存疑。到底该采纳哪种方案?

若决定用死疫苗,虽可以直接投入生产使用,但我国当时的经济基础较薄弱,很可能无力生产;若决定用活疫苗,成本虽只有死疫苗的千分之一,但需要回国做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顾方舟根据当时的国情再三思量后,决定走活疫苗路线。他马上向相关部门进行汇报。1959年12月,经原卫生部批准,“脊灰”活疫苗研究协作组成立,顾方舟担任组长。

1960年,首批“脊灰”(Sabin型)活疫苗在我国研制成功,全国正式打响了“脊灰”歼灭战。1960年12月,首批500万人份疫苗成功生产,并在全国11个城市推广开来。投放疫苗的城市,“脊灰”流行高峰纷纷削减。

2.居安思危 转危为安

面对日益好转的疫情,顾方舟居安思危,没有一丝松懈。

疫苗需要冷藏才能避免失去活性导致失效,这给中小城市、农村及偏远地区的疫苗覆盖增加了难度。同时,由于疫苗是液体的,装在试剂瓶中,运输起来非常不方便。加之服用时,家长要将疫苗先滴在馒头上再给孩子吃,稍有不慎,就可能浪费,或者没有全部服用进去。因此,如何生产出既方便运输,又让孩子爱吃的疫苗,成为顾方舟下一个要解决的难题。

顾方舟想到,孩子们都爱吃糖,那能不能索性把疫苗做成糖丸呢?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测试,终于在1962年,顾方舟牵头研制成功糖丸减毒活疫苗。除了好吃之外,糖丸减毒活疫苗也是液体疫苗的升级版,在保存了活疫苗病毒效力的前提下,大大延长了保存期。在常温下,糖丸减毒活疫苗能存放多日,在家用冰箱中可保存两个月之久,大大方便了疫苗的推广。为了让偏远地区也能用上糖丸疫苗,顾方舟还想出了一个土办法进行运输,即将冷冻的糖丸放在保温瓶中。随着这小小的“糖丸”迅速送到祖国的每一个角落,我国“脊灰”的年平均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2000年10月,经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消灭“脊灰”证实委员会证实,中国本土“脊灰”野病毒的传播已被阻断,正式成为无脊灰国家。那一年,顾方舟已74岁。在原卫生部举办的“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上,顾方舟作为代表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曾益新说,顾方舟为“脊灰”防治工作画上了句号,也为后来者留下了一座永恒的丰碑。他固守着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科学家的使命,用一生的奉献与探索,谱写出一曲兼济天下、报效国家的人生战歌。

3.传道授业 桃李成蹊

除了消灭“脊灰”的巨大贡献,顾方舟还兼顾医学教育管理。

他在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期间,创立了协和医学院的护理学院和研究生院,并且坚持八年制医学精英教育,推行临床实习阶段“导师制”,打造“协和精品”,同时实行开放政策,拓展院校资源、增强国际、国内合作,使院校不断发展壮大。在繁忙的行政事务之余,他仍然没有脱离研究生培养工作,69年来,传道授业、悉心培养,桃李成蹊。

回想起曾经参加的一次对顾方舟老校长的探访活动,协和医科大临床学学生赵浩仍深有感触。她说,当时顾方舟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是他亲身经历的一次病理考试。考试后,顾方舟自己觉得考得不错,结果卷子发下来,才60分,还被老师训了一顿。后来才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作为一个医者,光应付考试是不行的,即使是把课堂讲义背得滚瓜烂熟,但没有经过消化吸收,还是变不成自己的东西。只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就还没有学到家。顾方舟还嘱咐学生们,一定得把解剖、生化、药理这些基础课学得扎扎实实。赵浩说,顾方舟就是这样,没有半点架子,他用他自己走过的弯路,来提醒我们学知识要求甚解。

“虽然我无缘成为院校人,近距离领略顾方舟的风采,但我有幸成为小小糖丸的受益者。”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副司长宋树立说,在我心里,顾方舟是一本书,写的是旧中国积贫积弱,以及新中国医疗卫生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不懈奋斗史。顾方舟是一盏灯,他启迪今人,不为利益所惑,不为杂音所扰。顾方舟是一颗启明星,它亘古永恒,无怨无悔,照亮来者的路。如果说“健康中国”建设是一场接力赛,那么每个人都要跑出自己的成绩,顾方舟跑出了他精彩的一棒,现在这一棒就到了我们手里。我们要汇聚更多力量,投入到“健康中国”建设上来,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把我们的国家建得更强大。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说:“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这句话,是对顾方舟人生的最好写照。顾方舟逝世后,很多人自发地在网上凭吊他,很多年轻人亲切地称他为“糖丸爷爷”,而在下面点赞之多,言辞之切,使我们看到社会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我们完全无意于刻意抬高顾方舟先生,但是人们发自内心流淌而出的评价表明,顾方舟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学界楷模、青年榜样、民族英雄、国家脊梁,也是一位科学技术家、战略科学家、卫生管理家、医界领导人。

王辰说,我为中国医学科学界有顾方舟这样一位学者、教师以及科学家,为医科院和协和医学院有这样的一位院校长而自豪。他功在当代,泽被子孙。相信顾方舟以身树起的人生丰碑,会深刻地启示和强烈地感召协和医学院、医科院和中国医学界的后来人,能够传承和发展顾方舟的精神,真正于医、于民、于国、于世界、于人类有所作为。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3
0
0
4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