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质问李嘉诚:到底谁该给香港人“网开一面”?

作者:佚名 来源:长安街知事 2019-09-13 496

 网民质问李嘉诚:到底谁该给香港人“网开一面”? 

​​    近日,香港富豪李嘉诚再发声,称政府应该对“未来的主人翁”网开一面。

网民质问李嘉诚:到底谁该给香港人“网开一面”?

法治社会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香港少数“未来的主人翁”在街头非法集会、殴打路人、围攻警察、纵火烧街……种种暴行不一而足。提出对这样的人网开一面,无非就是纵容犯罪。这可不是“为香港着想”,而是看着香港滑向深渊。

针对李嘉诚的言论,香港特别行政区首席行政长官林郑月娥10日说,不评论个别人士的发言,但法治是香港重要核心价值,政府一直坚持,违反法治的行为不应受到认同及支持,政府坚守违法要依法追究的原则。

特首不评论,但网友们可没放过李首富:

有网友回忆起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时,李嘉诚恪守法治契约精神,坚持向小业主追债,他们向李首富发问:怎么当年没见你给香港市民“网开一面”?

 网民质问李嘉诚:到底谁该给香港人“网开一面”?

还有网友更直接:把李家的楼盘打折卖给“未来的主人翁”,这才是真正为香港好。

网民质问李嘉诚:到底谁该给香港人“网开一面”?

这个夏天发生在香港的修例风波,探寻背后的深层的社会根源,高房价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个。

虽然不同地段有不同的价位,但香港的房价基本都在一平米20万港元以上,随便什么房子的租金都是每月1万以上,而香港大学生刚毕业的平均工资,也就是1万多港元。不仅买不起房,就连租房都是一件奢侈的事,大部分人只能与几个朋友合租,或者住在“劏房”中。

“劏(tang)”,在粤语中是割开的意思,“劏房”,顾名思义,就是一套公寓被隔成很多间,对于这种房子,我们有个更为熟悉的名字——群租房。根据2016年的统计数字,仅在逼仄、拥挤的“劏房”中就居住着20万香港市民。除了“劏房”,香港还有“笼房”“鸽房”“棺材房”,看名字,大概就能想象这些香港市民蚁居的状态。

网民质问李嘉诚:到底谁该给香港人“网开一面”?

在当下的香港乱局中,不少香港年轻人把房价高、租金贵的不满甚至愤怒发泄到了政府头上,但不得不说,他们的发泄,也许搞错了对象。

让住者有其居,关乎民生,关乎700多万香港人的生计,翻看自22年以来的施政报告,房屋和土地供应一直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头等大事。如何让更多的香港人住得起房,始终是首席行政长官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最紧迫的那一个。

去年,特区首席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施政报告中提出多项增加土地供应措施,最大的设想有两个:一个是在大屿山周边填海造岛,可新增最多40万个住宅单位,容纳110万人居住,这超过香港总人口的1/8;另一个是开发新界340公顷棕地,提供6万个香港人急需的中小型住宅单位,其中6成为保障住房……

网民质问李嘉诚:到底谁该给香港人“网开一面”?

可以说,任何一个设想如果变为现实,都将极大解决香港市民的居住问题。但是目前设想仍是设想,并没有任何变为现实的迹象,因为来自各方面的阻力——无论是填海造岛,还是开发棕地,总是会有各种环保组织、NGO、反对者站出来,“从香港的未来考虑”“理性发声”,导致这些和香港民生息息相关的议题在相关程序中久议不决,推进得困难重重,希望在一天天的拖延中变得渺茫。

有人说,各种利益集团打着“保护环境”“担心政府财政”之类的旗号出来,其实就是想维持香港的高房价,喊着最高尚的口号,来掩盖自己损人利己的目的。香港楼宇的“天价”对谁有利,答案或许并不难猜

网民质问李嘉诚:到底谁该给香港人“网开一面”?

香港并不是没有地。新界那些大片没有开发的棕地就是最好的例证,实际上,全港棕地大约有4200公顷。有人说香港土地一半是山地不适合搞建设,但如果看看内地的山城重庆就不难发现,山对于建设居民住宅来说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而这些土地上有太多的利益纠葛,在利益集团的阻挠下,计划通过城规委、法院的重重关卡,机会微乎其微。

既然棕地开发有些“水中望月”的感觉,政府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填海建岛上,林郑月娥更是直言,东大屿填海造岛的“明日大屿愿景”是本届政府的重点工作。但造出一片陆地来,也依然遭到了无情的阻挠。

去年香港为了推广这个计划,出了一个宣传片,给宣传片旁白的是我们熟悉的香港明星刘德华。反对者立即蜂拥而至,网上充满对“刘天王”的谩骂。政府想推行的,反对派不问青红皂白一概反对,当时鼓动民众谩骂刘德华和填海计划的人,现在却鼓动着民众把住无所居的愤怒发泄到政府身上。

楼价高企对香港的影响,除了民生和堆积的愤怒,还有更多——

住的问题扭曲了不少人的价值观,很多年轻人的目标就是尽量赚钱买楼供楼,一切都在向钱看,香港人也背上了“目光短浅”的坏名声;

高企的房价扭曲了香港的经济结构,福布斯排行榜上的香港富豪三分之一以上都经营房地产,对金融和房地产的过度依赖让香港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很低;

过度依赖房地产业又进而限制了创新,十年前就有望拉动香港创新提升的“数码港计划”,提出不久就在反对派的抵制下变作了地产项目……

在香港这个充满动荡的夏天,在全球经济这一轮增速放缓的凛冬,回看香港房屋、土地问题,没有一个时候比现在更加紧迫,这关系着香港人的切身利益,关系着香港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关系着香港的未来。

香港民建联近日提出动议,呼吁特区政府援引《收回土地条例》,将目前处于私人名下的部分闲置土地收回并用于公屋建设,弥补普通市民住房的紧迫缺口,以期3年内取得实效。这个动议也是去年林郑月娥的施政报告中所提到的内容。

民建联还在港媒刊登大幅广告,8个字的标语尤为醒目——

收地建屋,刻不容缓!

 网民质问李嘉诚:到底谁该给香港人“网开一面”?

不知“李首富”看到这8个字了没有。不知这次反对派还会不会喊着高尚的口号跳出来,阻挠香港人的生计,把香港的路四面堵死。不知和“李首富”一样的囤地圈钱的房产商们,这次会不会对香港市民“网开一面”,对香港的未来“网开一面”。

最后,还是想再重温一遍刘德华在那个宣传片中富有磁性的声音:

我们见过充满朝气的香港,我们也见过停滞不前的香港。你想下一代,见到一个什么样的香港?

人民锐评

解决住房问题,香港不能再等了

近日,香港民建联在报刊登全版广告,促请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条例》增加土地供应,大量兴建公营房屋,缩短公屋轮候时间,争取达到“3年上楼”的目标。随着香港局势发展,广大香港市民除了进一步呼吁止暴制乱,更多人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影响香港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住房,正是重中之重。

香港的居住问题有目共睹,而且正变得日趋严重。公屋申请平均轮候时间已升至5.4年,有10万人住在“棺材房”和“劏房”。这样的局面,与国际知名大都市格格不入,更与太平山上的豪宅形成鲜明对比。香港人看重人权。但在一般人看来,有房住,有衣穿,有饭吃,正是最基本的人权,是最基本的尊严。香港绝没有理由,一面穿着“全球最有竞争力经济体”等光鲜靓丽的外衣,一面却在住房上露出极为难堪的里子。

网民质问李嘉诚:到底谁该给香港人“网开一面”?

香港住房问题的核心症结在于土地,增加土地供应已经刻不容缓。香港不是没有土地,但政府手里地太少。根据去年底的《长远房屋策略》,未来10年,香港公私营房屋新供应比例定为7:3,但事实上,政府能觅得的土地,仍不足以支撑这一目标。民建联的建议,无疑为特区政府提出了一条解难题的思路。

要援引《收回土地条例》,意味着自有财产与公共利益之间的一次利益平衡。这些土地,主要指囤积于地产商手中长期不开发的土地。由于《基本法》第6条与第105条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外加援引条例或遭旷日持久的司法覆核,特区政府对于是否引用《收回土地条例》有过迟疑。然而,诸路不通后,收回土地是可行之道。根据《基本法》105条,征用土地的补偿“相当于该财产当时的实际价值”,收回是有偿的。为公共利益计,为解决民生计,地产商是时候释放最大善意,而不应只打自己算盘、囤地居奇、赚尽最后一个铜板。什么才是对香港未来负责?什么才是对年轻人“网开一面”?这才是。

这也是调整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一次契机。香港社会被金融地产互相缠绕的发展逻辑捆绑已久,但这一发展模式,既不是永动机,更潜藏着不少危机。我们很能理解,一些香港市民担心,供地增加,或导致资产短期无法快速升值,也理解地产商在商言商。但这恰恰是一次眼前利益与长期利益的重新审视,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发展利益的再权衡。一旦香港社会打上死结、失去竞争力,所有人的房产都会不断贬值;只要东方明珠持续保持竞争力,那么受益者,一定是香港企业与市民。

今天,我们必须全面考虑香港的竞争力。人们一贯认为,自由才是香港的核心竞争力,事实上,民生也是竞争力。保障民生,让社会更加公平,也是积蓄的发展动力。香港历来奉行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模式,在改善民生方面,一直秉承“积极不干预”理念,但这一思路已成历史教训。香港不仅要“有效市场”,更需要“有为政府”。三个月来,“反修例”之所以将许多原本不关心政治的年轻人卷入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他们对未来的无力感,而住房,正是重要根源。对于这一影响香港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需要特区政府有预见力、决断力、执行力,更需要香港全社会凝聚共识。

在住房问题上,香港已错失诸多历史契机,不能再拖延。董建华上任之初提出《八万五计划》,提出每年兴建公屋和私营住房不少于八万五千套,10年内让香港七成家庭能自购住房;梁振英执政时期,也将解决市民住房问题当作首要任务,提出要加速修建公屋;林郑月娥上台后,提出填海造岛的“明日大屿”计划……但这些完全为香港长期公共利益考量的方案,或草草收场,或大打折扣,或至今搁浅,都称得上命途多舛。

究其原因,既有反对派在立法会的拉布,为反对而反对,别说“明日大屿”计划本身,即使是申请研究该计划的拨款议案,还因政治缠斗在立法会搁置;也有地产商为既得利益,不断要挟政府、捆绑民意,这让整个香港社会陷入房子买不起又跌不起、不够住又建不起的泥沼;也因为一些公众,对特区政府改善民生的能力,不了解、不信任。

这一次,香港社会,能否抛开政见,平心静气坐下来思考《收回土地条例》?能否放下偏见,理性看待特区政府为民生作出的努力?能否正视公与私的天平,真心实意为香港“计深远”?

香港不能再等了。

​​​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7
0
0
0
2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