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结合

作者:秦 刚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11-20 1749

中国道路: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结合

 

 

中国道路: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结合

从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来看,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唯一出路,而现代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唯一出路与必然走向集中在一点上,这就是: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使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建设成为更加紧密的一体化进程、一体化事业。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预期目标就是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谈论中国的现代化,或离开现代化谈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不恰当的,都是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的。

一、顺应历史与社会发展的要求

社会主义是普世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化是世界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潮流。现代化的进程发端于西方国家,由资本主义率先启动;而社会主义却首先在东方国家成为一种社会实践,由此也就产生了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路径探索。

现代化之所以能在西方由资本主义率先启动,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兴起以及相继在各个领域开展的革命,为现代化的起步创造了充分的条件。由于现代化的进程首先在西方国家开启,而且与资本主义似乎又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所以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国家现代化,被视为一种必然的途径,而且不少国家也确实通过资本主义道路走上了现代化的进程。但因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的社会发展失去了通过资本主义走向现代化的可能。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社会内部已经产生了一些资本主义的萌芽,也有了一定的现代性因素,但还不足以启动现代化的步伐。西方国家的入侵把中国拉入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但西方国家的这种侵入不是要促进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更不是要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相反,“它们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1](P628)因此,面对国家和社会的内忧外患,一些先进士人和社会力量从屈辱中奋起,先后进行了诸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各种各样的现代化探索和尝试。但是,这些探索和尝试大都没有触动封建主义的根基,只是仿效了西方国家的一些做法,照搬了资本主义的各种方案,这就很难使中国真正走上现代化道路。对近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来说,不彻底扫除封建主义的根基,不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就不可有走向现代化的可靠途径和宽广空间。

在中国社会发展陷入困境的时候,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的胜利及其所产生的榜样效应,使探索中国出路的许多先进分子看到了新的希望,有了新的方向。尤其是俄国通过社会主义发展加快了国家工业化进程,使中国更多的先进分子充分认定,“中国的出路只能是社会主义”。[2](P55)中国共产党建立伊始,就提出了用社会主义拯救中国的主张,并逐步开创了一条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这条革命道路带来的结果就是: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结果,为当代中国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由于社会发展的要求所在,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起步一开始就同中国现代化建设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其后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中,社会主义发展的现代化目标,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属性,始终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所坚守。毛泽东指出:“中国的前途,就是搞社会主义”,[3](P124)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他认为,中国共产党担负的一个艰巨历史任务,就是要把贫穷落后的中国建设成为富裕强盛的现代化国家。“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3](P268)后来,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说:“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4](P116)由此,毛泽东首次较完整地提出了关于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后来,根据毛泽东的有关思想,中国共产党明确地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和战略构想。在毛泽东领导时期,中国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同时也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这一特定的历史使命,决定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又要符合中国基本国情。但由于认识上的原因及体制上的制约,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产生了一些偏差和失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也经历了一段曲折过程。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在继续探索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更加明确强调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统一,同时也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命题。邓小平认为,能否实现现代化,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前途命运。没有现代化,中国在世界上就没有应有的地位。他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5](P163)在他看来,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途径,现代化是巩固中国社会主义的必要基础。“不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就没有前途”;[6](P311)只有“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才能更有效地巩固社会主义制度”。[5](P86)他指出:“所谓四个现代化,就是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不但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有所提高,也要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能够恢复符合自己情况的地位,对人类做出比较多一点的贡献。”[5](237)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一条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也是一条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新道路。它的最显著特点,就是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结合。它的关键之点,都是紧紧围绕加快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这样一个目标展开的。

把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结合在一起,通过社会主义建设加快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当代中国展开的一场伟大实践、伟大创造。苏联曾在斯大林领导下把社会主义与工业化结合在一起,创造了加快工业化进程的苏联模式。这一模式在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使苏联的经济社会发展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到后来,由于缺乏内生动力,其弊端日趋显露,优势丧失,与现代化的进程和要求渐行渐远,最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包含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念和原则,蕴含着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同时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特征。它体现着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普适性,也体现着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特殊性。这条道路创新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始终根据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和目标要求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同时也始终从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来考虑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巩固和发展。

二、实践中的显著特点和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通过社会主义发展来加快实现现代化的问题。随着实践的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展现出许多显著的特点及优势。

1.它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具体化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并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升为兴国之要,使其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加快推进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发展是其始终不变的主题。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无论是从基本国情来说,还是从面临的历史任务来看,发展都是最迫切、最根本的问题。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富裕,关键都在于发展。发展首先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升到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上,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就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说,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没有物质生产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长,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从现代化的进程来看,经济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保障。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解决,都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经济发展为后盾、为依托。经济发展不起来,一切问题都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所以,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邓小平特别强调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提到兴国之要的高度,同时也明确强调只有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筑牢国家发展繁荣和人民幸福安康的强大物质基础。无论从中国自身发展的经验来看,还从世界各国发展情况来说,搞好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是头等重要的事情。在当今世界,即使一些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一旦经济发展遇到了问题,出现了困境,都会相继引发其他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并引起社会动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也明确指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7]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显著特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经验。

2.它把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起点和现代化的进程具体化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据此确立了从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到初步达到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反映着人民的愿望,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其本身就是一个实现理想、实现愿望的具体过程。中国共产党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政党,也是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党的宗旨和目标追求很高,人民群众对党的期待也自然很高。而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建设是有规律的,理想目标的实现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不能立足基本国情,从实际出发,而只是从理想和愿望出发,很容易产生急于求成、超越阶段的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立足点、为发展进程,可以使宏大理论具体化、远大理想现实化。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中国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实现现代化,就是中国共产党在这个阶段的历史使命。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的目标体系,就是从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到初步达到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这样的目标体系,不仅连接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和人民群中的愿望,也使理想目标的追求成为贴近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有助于加深人们对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过程性的理解,也有助于避免产生急于求成、盲目攀比的偏差。

3.它把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现代化的创新要求具体化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并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激发社会发展活力,引领当代中国追赶时代潮流,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开创的,也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拓展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显著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生动力。改革是全面的,它所带来的最重要变化,就是转换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建设方式。用计划经济的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推进国家现代化,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之初普遍采用的方式方法。计划经济有很强的集中性,也有很强的社会动员力,它可以使国家把有限的物力、财力和人力集中在重点建设上,解决政权巩固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原有经济体制有它的历史由来,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8](P212)因此,通过改革转换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建设方式,就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建设方式的更新,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的自我完善,也给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开放是全方位的,它所带来的最重要变化,就是使中国发展摆脱了封闭半封闭状态的束缚,与世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对外开放战略的提出和推进,为中国的发展和崛起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在各个领域的沟通和交流,并形成了良性的双向互动。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深刻变化,加之中国的快速发展,凸显了中国在世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明显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这既有利于中国继续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可以让中国发展更好地惠及世界。不断扩大和日趋紧密的联系,使中国与世界各国形成了多层次的利益交汇点,结成了多形式的利益共同体。与此同时,中国广泛地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和往来,在引进和学习世界各国优秀的历史成果的同时,也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使世界开始更多地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创新;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紧密联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面向世界、融入世界的重要体现。有了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有了与世界发展的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以全面贯通,展现出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4.它把社会主义的全面性与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具体化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并促进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配合,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事业,现代化是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建设,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早在新中国建立之前,毛泽东就提出,我们要建设的新国家、新社会,不但要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要有新文化。他说:“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1](P663)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邓小平更加明确地提出要把握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他指出:“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像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5](P249-250)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我们党对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全面建设、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不断深化,逐步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总体布局。据此,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也就具体表现为:“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9](P15)

5.它把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和现代化的建设外部条件具体化为坚持和平发展,既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在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途径,不仅要消除阶级剥削、阶级压迫,也要反对和抵制对外扩张、对外掠夺,促进和实现世界的和平发展、合作发展。这样的本质规定,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依靠与其他国家的互利合作来发展自己。没有和平的国际环境,就不可能有国际间的良好合作,任何国家的发展都要受到制约。早在新中国建立之初,毛泽东提出要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搞建设、谋发展。他说:“中国是农业国,要变为工业国需要几十年,需要各方面帮助,首先需要和平环境。”[10](P340)他还把争取世界和平,缓和国际局势,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作为新中国对外关系的主要目标。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邓小平更加明确地强调,争取和平是世界人民的要求,也是中国搞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他说:“不仅世界人民,我们自己也确确实实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所以,我们的对外政策,就本国来说,是要寻求一个和平的环境来实现四个现代化。” “这不仅是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也是符合世界人民利益的一件大事。”[5](P241)坚持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鲜明价值取向。从世界历史的视野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在开创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提出和阐释了一系列倡导和平发展的新理念新举措,如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强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强调不同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及其价值观念的共生共存,是世界充满活力的动因,是展开交流与合作、实现和谐共处的基础,人类社会的进步要通过不同的文明共同促进,各个国家的社会理想可以通过不同的发展道路来实现;强调审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问题,思考和制定中国的发展战略,要站在国际大局与国内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与他国发展的良性互动,坚持自身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的一致性;强调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着眼于人类共同利益,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等等。这些新理念新举措,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时代的进步潮流,也展现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新姿态。

三、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使当今世界有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新路径。这条道路以其新实践经验证明,国情和机遇不同,必然会有不同的社会主义或现代化道路,不可能有适应于一切国家、一切时代的固定模式或唯一途径。

社会主义与现代化都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进程,无论是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踏上现代化的征途,不同的国家因历史条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传统乃至历史机遇的不同,起点和时间肯定都是不同的。综观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进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或进入现代化的国家,所走过的路程是不完全相同的,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关于社会主义道路问题,列宁曾有过一个明确说法。他说:“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11](P16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不仅印证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道路论述的科学性,进而也突破了西方国家主导的现代化路径,证明了实现现代化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任何国家都需要根据自己的国情走出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有一种类似于“社会主义就是苏联化”的看法,即所谓“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现代化就是资本主义化”,这样的说法也曾风行一时,很多人也都接受和认同这样的看法。而且一些西方国家也一直把自己的现代化进程及其方式看作是标准模式、普世样板。随着世界的多样性发展日趋明显,尤其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人们早已不再认同社会主义只有一种模式,那种现代化只有西方一种模式的看法也遭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批评。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指出:“西方还有一种有失偏颇的观点,认为现代化只有一种模式,那就是西方式的现代化。但我对此并不赞同。事实上,现代化的模式有很多种,中国不会按照西方所设定的模式走现代化之路,而将会呈现出明显的不同,其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历史及文化与西方迥异。因此,中国的崛起将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新现象。”[12]邓小平当年曾经有过这样预言:“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我们相信会成功。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6](P135)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就及产生影响来看,应该说这个预言已经实现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引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消除了资本主义原有的对抗性,从理念和实践上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超越。资本主义的对抗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内部的阶级对立、阶级压迫;二是世界列强之间的殖民战争。关于这个问题,英国学者特里•伊格尔顿有这样一个认识:“对抗性是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本质。这不仅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冲突,也适用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为抢夺资源和势力范围而发起的战争。”[13](P242)这种对抗性也直接体现在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因为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就是由资本主义主导的。就资本主义来说,它的最显著特征,就是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制度。这样经济制度必然要衍生出资本与劳动的对立,这种对立反映在阶级关系上,就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对立。有了这样的对立存在,任何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都必然会有难以克服的社会矛盾以及持续不断社会冲突。资本主义向世界范围的拓展,主要是借助殖民掠夺和殖民扩张的方式实现的,它在获得世界性活动舞台的同时,也给西方的现代化进程打上了深刻的扩张和掠夺的印记。所以,西方国家的强盛,往往包含着殖民地国家在资源、财富、环境、人力等多方面的付出及牺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是以消灭剥削制度为前提的,也是以反对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前提的。所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消除了各种对抗性的根源。中国的社会内部虽然有各种矛盾存在,但都是非对抗性的;中国与其他国家虽然也时而有利益上的冲突,但中国从未有过以大欺小、倚强凌弱的举动。中国始终坚持以合作而不是对抗的方式与世界各国打交道,努力寻求和实现与各国的合作共赢,这是中国发展留下的深刻轨迹,也是中国给世界发展提供的重要经验。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相比,中国的发展和崛起没有对外掠夺,也没有对外扩张,更没有殖民战争。中国没有也不可能走西方那样的发展路径,也不需要像西方国家那样制造出一套把扩张主义正当化的理论,反而是在总结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思想理念,并努力以自身的发展促进和带动世界的发展与繁荣。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致力于中国自身发展,也强调对世界的责任和贡献;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14](P5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促进中国与世界良性互动的过程中,以其实际作为维护了世界的多样性和文明的多样性。世界的多样性以及各国文明的多样性,决定了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每个国家都可以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遵循各自的历史轨迹,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既然有种种差异存在,各个国家之间就理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处。但是,一些西方国家在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及价值观念视为普世样板的同时,总是以各种方式极力向其他国家推销,甚至不惜借用武力方式去强制推行。尤其是一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或背离了西方国家的发展轨道,更是被它们看成是“异端”,不遗余力地加以绞杀或遏制。这种无视他国基本国情及选择权利的行径,给许多国家的发展带来过灾难、造成过恐慌,甚至也导致了一些世界性或地区性的冲突和动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是尊重和维护世界的多样性、文明多样性为前提的。在这个方面,中国共产党的鲜明主张是: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对此,我们党领导人曾明确强调:“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15](P4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融为一体的过程中,积极维护世界多样性和文明多样性,不断推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交流,并努力推动形成新的合作模式,以求同取代同化,以共赢取代独占,避免产生各种冲突和对抗。

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一个不可动摇的原则。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拓展。中国的兴旺发达,同中国共产党的兴旺发达是相辅相成的。在推进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也在不断壮大,已发展成为拥有8 900多万名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的大党,集中了全国数量众多的先进分子和各方面优秀人才。有这样众多的先进分子和社会优秀成员集中在中国共产党内,并形成了一个步调一致的有机整体,这是当今世界任何政党都不具有的优势。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优势,中国共产党才具有了强大的组织力、动员力和战斗力。中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艰巨复杂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极为重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经验来看,坚持民主集中制,不仅有利于保障党和政府领导权威、领导作用,还有利于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诉求,克服彼此的分歧,凝聚社会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和运用各种社会资源,使党和政府决策部署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尽管西方国家的一些人总是对民主集中制抱有成见,也有各种各样的非议或质疑,但坚持和实行民主集中制,使中国有效地防止了一些国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那种群龙无首、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现象,也有效地避免了一些国家决策过程中出现的那种互相牵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现象。新加坡著名学者郑永年指出:“和其他政治体制相比,共产党体制最大的一个特点和优点就是其思想共识和动员能力。一旦党内达成共识,就可以动员各方面的力量达到其改革的目标。”[16](P74-75)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应对各种挑战和危机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在兴建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有力作为,充分展现了民主集中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3]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 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工作做得更好[N].北京:人民日报,2013-08-21(1).

[8]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0]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1] 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2] 姜红.历史和文化乃理解中国之关键——专访英国著名学者马丁·雅克[N].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5-12(2).

[13] [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李杨,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1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5]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16] 郑永年.中国改革路线图[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6.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2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