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完这部“毛主席读书心得”,含金量真的太太太太太高了!

作者:红色纪年 来源:红色纪年 2021-04-01 801

一口气读完这部“毛主席读书心得”,含金量真的太太太太太高了!

红色纪年

  毛主席从小便读了很多古代文学作品,在湖南一师时跟随当地有名的国学老师袁仲谦系统研习了《韩昌黎全集》等文学作品,对于《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主席一生更是不知读了多少遍。

  毛主席读书不是死读书,而是懂得去伪存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且善于将前人智慧活用于当时的革命和生活。

  今天,提到古代文学,许多红色网友都会反感。大家认为在封建社会,历史都是书写帝王将相的历史,文学也常是为了帝王歌功颂德之用。

  因为反感,许多同志不太愿意看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其实这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向毛主席学习,吸收古代历史和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智慧,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和实践中。

一口气读完这部“毛主席读书心得”,含金量真的太太太太太高了!

  那么,对于古代传下来的经典文学作品,我们该如何具体去分析和对待呢?

  许多红友也都知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首先,古代文学作品特别多,要想一一阅读则耗时太久;其次,对于同一文学作品,人们评价也不一样,如何甄别文学作品中的精华和糟粕也是一个问题。

  但幸好,我们不需要自己去一一甄别了。因为毛主席一生的读书实践已经帮我们做好了这项工作,我们只需要做毛主席的好学生,跟着毛主席一起去学习就可以了。

一口气读完这部“毛主席读书心得”,含金量真的太太太太太高了!

  我们专门搜集了“毛泽东读书心得”系列书籍,这套书为我们总结了毛主席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阅读与评价、心得与运用。

  这一系列书共有五本书,分别是:《毛泽东读三国》、《毛泽东用三国》、《毛泽东借古喻今》(上、下)、《毛泽东品书论人》。

  大家有没有想过,没有出国留学,没上过正规军事学校的毛主席,为什么总是能把国民党的众多将领耍的团团转?

  秘诀就在《毛主席读三国》和《毛主席用三国》这两本书里。

一口气读完这部“毛主席读书心得”,含金量真的太太太太太高了!

  《三国演义》是毛主席一生最爱读的书之一,从小读到老,一共七十多年,毛主席把《三国演义》用活了、用神了。

  在多年的革命中,无论多么艰难,毛主席都坚持读《三国演义》,即使是在长征和转战陕北途中,面对蒋介石数倍于己的部队围追堵截,毛主席依然会抽出时间来阅读《三国演义》,这本书的魅力在哪里呢?

  对于《三国演义》,主席评价说:“罗贯中继承的是朱熹的传统。”。即《三国演义》中,并没有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而仅仅是描写帝王将相的权术斗争。那么,为什么主席自己还特别爱看这本书?也推荐身边的工作人员读呢?

  纵观毛主席的一生,指挥了多场精彩绝伦的战争,其中吸收了多少三国的智慧呢?

  毛主席在自己的多篇文章中都提到《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如《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打退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等,毛主席是如何活学活用《三国演义》的呢?

一口气读完这部“毛主席读书心得”,含金量真的太太太太太高了!

  而在《毛泽东品书论人》这本书中,作者精选了毛主席对《诗经》、《楚辞》等经典古典文学的品鉴、评价和运用。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至春秋的诗歌,共311篇。它记录着时代的生活,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然而对于《诗经》,也曾有不少争议。宋代理学大家朱熹,他认为《国风》中的男欢女爱之诗为“淫奔之诗”。毛主席是怎么看《诗经》的呢?

  作为一代诗词大家,毛主席从《诗经》中又吸收了什么呢?在此基础上,毛主席对于诗词又有哪些革新呢?

  除了《诗经》外,毛主席对《楚辞》、唐诗等古代诗词又如何品鉴呢?

  梁启超、胡适、冯友兰、梁漱溟等国学大师,毛主席如何评价?彼此间又发生过什么故事呢?

一口气读完这部“毛主席读书心得”,含金量真的太太太太太高了!

  最后,我们一起来看看《毛泽东借古喻今》(上下)

  这两本书是“毛泽东读书心得”中内容最丰富的两本,集中选取了近100个毛主席活学活用古代文学作品的实例。涉及的古代文学作品非常广泛,既有我们常见的《三国演义》、《水浒传》,也有《论语》、《左传》、《世说新语》、《孟子》等古代文学作品。

  阅读这两本书,我们不得不赞叹毛主席庞大的知识储备量。毛主席究竟阅读了哪些古代文学作品?从这些文学作品中毛主席汲取到了哪些知识呢?又如何评价这些文学作品?在生活中、革命实践中、讲话中是如何具体运用书中内容的呢?对于一些经典名句,主席又赋予了什么新的含义呢?

一口气读完这部“毛主席读书心得”,含金量真的太太太太太高了!

  读“毛泽东读书心得”系列,跟毛主席一起吸收中华文化中优秀的智慧,活学活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指导我们更好的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6
0
5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