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要上去,论文的权重就必须下去

作者:莫 宅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1-02-22 509

把论文降下来,把科学搞上去

 

科研要上去,论文的权重就必须下去

论文=科学,这是一个荒唐的认识;论文≠科学,才是一个科学的认识。

由于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在科学定义上普遍存在错误认识,以至于近二三十年来长期陷入推崇“论文为科学”的认识误区。

为提升中国真实的科研水平,笔者在这里大声疾呼——

“把论文降下来,才能把科学搞上去!”

论文(Paper),在科学中的性质和定位是什么?论文本质就是“科学猜想、科学假说”,或者说仅仅是“科学的受精卵”,而不是“科学的婴儿”。因为在经过实践的检验后,有大量的“论文(Paper)受精卵”最后都是“死胎、怪胎”,只有极少数的“受精卵”最后得以成长为健康的婴儿。即便是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Nature》上发表的论文,也属于“科学猜想、科学假说”的性质,还是一种阶段性的科研文本。

“科学”是怎么来的?它来自大量验证,需要重复大数量级的试验、观测、观察、应用,融入工程、大规模产品制造,经过小(规模)试、中试、大(规模)试的逐次扩大的重复验证过程。尤其是大规模的验证过程,有应用发展、工程定型、产品制造等多种类型的验证形态,才能稳定而可靠地证实其“科学原理的技术构型”具备了足够的可靠性。比如大型客机的适航级标准,需要具备10-9次方的灾难失效概率,才能颁发适航合格证。多种“科学原理的技术构型”的可靠性,经过大数量级的重复验证产生了“科学真理的认知”,这才是当代科学的真正产生过程。

之所以说论文≠科学,是因为支撑学术论文的依据仅是实验室的试验数据。它来源于不够可靠的试验环境,数据参数,特征一般都是很不稳定的,其物理效应也容易发生失效。一旦试验数据发生了改变,就意味着所谓的“学术结论”的坍塌。在这个实验室的阶段,容易垮掉的不成熟“学术结论”是绝不能信赖为真实的。河北大学韩春雨副教授的所谓“诺奖级成果”,终于被全球认定为特大“学术谎言”。韩春雨之所以在国外学术界被推倒,就在于他的成果不可以进行重复试验。而日本岛津制作所的试验员田中耕一能够极其幸运地获得诺奖,就在于他发现的“生物大分子”分离方法,最后成为一种世界上普及的工业试验方法,是得到了极为充分的普遍性验证的。

现在国内学术界流行一种所谓“高被引科学家”的头衔和排行榜。这个命名极其可笑,完全违反了有史以来的科学规律。“高被引”的学术结论,并不是“科学真理”本身。即便是历史上获得诺奖的成果当中,也有一批后来被验证推翻了的。比如1949年沃尔特·赫斯和安东尼奥·莫尼斯因为发现大脑前额叶切除术获奖,这个技术是外科医生用锥子从眼眶扎前额,然后一通乱搅,破坏了脑区,后来简化的手术在街边诊所和精神病院都可以做。这个手术获得诺奖后15年左右,被全世界禁止使用了。再如1927年生理学医学奖成果,是认为发烧可以治疗神经病。还有1948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就给了 DDT 农药的发明者。到了1960年,发现 DDT 对环境、水和土壤都有很大的破坏,到1970年就全面禁用了。

中国的航天科研为什么长期以来能够不断进取,取得一批人类最高级别的宇航科技成就?关键就是坚持了验证的科研路线——

一切以发射成功(验证)为准。发射成功就是所有的科研设计、研制的根本验证表现。中国航天从不以论文发表为基准看待内部的科研成果,这就保证了科学研究的正确发展方向以及科研领导人才的正确选拔。如果选拔的科研领导都是所谓“发论文”的人才,就不可能有“月球取土”、“火星登陆”等伟大成果。因此我们说,中国要推进自主科研的进程,期刊学术论文发表的总体数量一定要降下来,论文因素在中国学术界的评议权重一定要降下来。只有这样,以验证为主的“真科学”才能搞上去!

(作者是国家工信部信息司、规划司入库评委、中国民航局适航司无人机适航工作组专家,中国科学院高级工程师)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2
0
0
5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