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源远流长的文化自信

作者:全根先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7-12-25 4046

汉字:源远流长的文化自信

全根先

汉字:源远流长的文化自信

汉字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发明。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延续与发展至今,靠的就是汉字。

以汉字为载体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汉字。汉字是中华儿女无远弗届、永不迷失的文化标记。

今天,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前所未有的豪情壮志,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阔步迈进。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伟大基石。

没有汉字,中华文化将失去依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汉字与汉字文化的复兴,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新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

汉字:源远流长的文化自信

汉字发展的独特路径

我们生活的地球,大约已有46亿年左右的历史;然而,兼具直立行走与制作工具这一社会文化特征的人类祖先大约在250万年前才出现。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不过是短短的5000余年!

在文字发明以前,人类经历了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漫长岁月,借助于一些标志性的记号或图画进行记忆。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岩画与陶符,就是文字发明前人类记录生产与生活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们所知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体系,无论是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钉头字,还是中国的甲骨文、南美的玛雅文字,在象形造字方面,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埃及的圣书字、南美的玛雅文字都以鸟的图形表示国王的名号,中国古代也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玄鸟》)之说,说明世界各地有着许多相似的文化现象。

世界上许多文字都曾经历一个基本相似的发展阶段,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假借。古代埃及的圣书字有不少同时表示意义和声音的图形字符,借数个表形文字读音来表示其它概念。晚清学者孙诒让指出:“造字之初,苟无假借一例,则逐事而为之字,而字有不可胜造之数,此必穷之数也,故依声而托以事焉。”[2]假借解决了汉字“字不敷用”的问题,对汉字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世界文字的发展在经历了假借阶段后,开始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是由初期表音阶段(假借字阶段)最终发展成为表音(拼音)文字,以数量不等的字母组合记录语言;二是向形声化发展,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发展成为结构简单、形音义统一的表意文字,这就是汉字。

形声字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实现了汉字造字的重大突破。何九盈先生说:“形声字如此突飞猛进地大发展,说明二元结构的造字优势强于任何其他造字方式。象形文字如果不进入二元化阶段,这种文字就不可能克服自身的障碍达到全面表达本民族语言的理想境界。”[3]

《说文解字》中,形声字已占汉字总数的80%以上。

世界上其它文字后来多数向表音文字发展,以字母文字记录其语言。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需要深入研究。不过,可以肯定,一种文字究竟朝着表音文字还是表意文字方向发展,是由这种文字能否充分满足记录语言的需要、能否适应文字所承载的文化发展等因素所决定。

王凤阳先生认为,“形声字是当时最完备的文字,最精密的文字。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说,形声字的产生都是文字史上的巨大进步。”[4]历史表明,汉字朝着形声化方向发展,成为一种表意文字,能够充分满足记录我们的语言需要,完全适应中华文化的发展需要。

在历史上,汉字不是没有向表音文字发展的可能,如佛教传入中国后出现的反切注音法、西方传教士用罗马字母为汉字注音,以及近现代一些学者提出的汉语拼音化方案。然而,汉字最终没有改变其原有的发展方向,一直沿着形声化的道路不断发展。

“世界文字的发展只有一种规律,这就是适应语言,但不是只有一种模式,汉字有它适应汉语的独特道路。”[5]

汉字:源远流长的文化自信

汉字:不被撼动不可取代的伟大基石

汉字的地位不可撼动,不可取代,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汉字是由主要栖息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汉族先人所创造的文字,逐渐传播至中国境内各民族与东亚邻国。汉字在中国境内传播过程中,被周边各族接受,有的还仿照汉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如彝文、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等。然而,有的文字随着政权的消亡而消失了,已成为“死文字”。

蒙元时期,先后创制畏兀儿蒙古字与八思巴字,蒙古文、汉文、波斯文都是元代官方文字。陈垣先生说:“大抵汉字用于中国本部,畏吾儿字用于葱岭以东,亦思替非文字用于葱岭以西诸国也。”[6]可见,汉字仍是一种主要文字。元灭以后,蒙古文几乎无人问津。

清代,努尔哈赤、皇太极时,额尔德尼、达海先后创制和改革满文,满文倍受尊崇,以至一些汉人为了入朝为官,开始学习满文。从皇太极开始,满文、汉文、蒙文,都是官方文字。然而,乾隆后期,已出现汉文一统天下之势。

元朝、清朝都不是汉族所建立,蒙古族、满族也都创制了自己的文字,然而这些文字非但没有取代汉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却逐渐趋于衰微,汉字依然是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主要文字,足以说明汉字在中华文化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文字可以独立于政治而存在,有自己的生命力,这在世界上并不鲜见。古代埃及曾遭到波斯、马其顿、罗马帝国等多次入侵,可是其文字却保留下来,直到639年阿拉伯人入侵以后才逐渐消失。苏美尔人被巴比伦所灭,其文字也继续被使用。罗马帝国早已灭亡,可拉丁文至今仍在学术领域使用。

由此可见,一种文字的存续与否,与这种文字所赖以支持的国家政权并非如影随形。在文化交流中,人们总是学习和使用他们认为最得力、最便捷的一种语言文字。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曾提出挑战与应战理论。汉字的发展,充满了挑战与应战。在不断的挑战与应战中,汉字不断地创新发展,从而拥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

春秋战国时期,“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故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李斯等“书同文字”(《说文解字·叙》)。李斯等人用秦国通行的小篆统一文字,至汉代发生“隶变”,汉字真正成为“方块字”。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汉字使用趋于混乱。颜之推说:“北朝丧乱之余,书迹鄙陋,加以专辄造字,猥拙甚于江南。”[7]儒家经典文字尚且杂乱如此,更何况其它社会用字!唐太宗时,颜师古撰《五经定本》;唐文宗时,刊《开成石经》;唐朝统治者还推广各种“字样”书,使文字混乱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元代出现了大量讹字与异体字,知识阶层企图恢复《说文解字》中的小篆、隶书等“正体字”,没有成功。清朝康熙年间,张玉书、陈廷敬等奉旨编撰《康熙字典》,这是中国古代对汉字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系统的规范与整理,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为什么汉字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根本原因,在于汉字是一种不断创新发展的先进文字,是中华文化数千年来历史发展的深厚积淀,正所谓根深叶茂,坚如磐石。

古代埃及的圣书字,虽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有所创新,如出现了易于书写的人民体,由于不易学习和阅读,流传不广。公元4世纪左右,只有很少的埃及人能够读出这些象形文字,此后逐渐成为一个“谜”。实际上,在阿拉伯人入侵埃及前,埃及的圣书字已经衰微。

两河流域的钉头字也曾经过不断的改进。苏美尔人对文字进行改造,使其图形更加简化,增加了符号的意义,使其由原来的象形文字发展为表意文字。公元前1500年左右,钉头字是当时国际性文字。不过,随着更加先进的字母文字的出现,这种文字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汉字通过吸收周边民族与外来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汉代,在与匈奴、西域各族的文化交流中,在对印度佛教的译介过程中;唐代,在与中亚、西亚伊斯兰文化交流中;明代,在与耶稣会传教士带来的西方文化交流中;近代以来,在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中。这些文化交流,对于汉字与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百折千回而勇往直前,海纳百川而乘风破浪,正是汉字的伟大生命力。

汉字:源远流长的文化自信

汉字兴则文化兴

中国曾是古代东亚最先进、最强大的国家,中华文化在历史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汉字也成为这一地区的国际性文字,并形成了“汉字文化圈”。唐太宗李世民在诗中写道:“粤余君万国,还惭抚八埏。”(《春日玄武门宴群臣》)“车轨同人表,书文混四方。”(《正日临朝》)

在历史上,越南、朝鲜、日本等国都曾把汉字作为他们的文字,也都仿造汉字,创制了自己的文字,如越南的“喃字”、朝鲜的“谚文”与日本的“假名”。他们都曾试图以自己创造的文字取代汉字,可是都没有成功。

越南现在通用的国语字,是西方传教士创造的,曾被法国殖民者称为“法国人的礼物”。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后,法国殖民者强令推行法文和国语字,排斥汉文。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国语字成为越南官方文字。

19世纪末,汉字在朝鲜的地位急转直下,朝鲜统治者宣布用正音文字(谚文)取代汉字,作为其官方文字。1948年,韩国颁布《韩字专用法案》;1949年,朝鲜宣布废除汉字,以谚文代替。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为了学习西方,有人主张废除汉字,用假名取代。然而日本典籍几乎都用汉字记载,日本政府采取了限制汉字、压缩汉字数量的办法。目前,日本常用汉字仍有两千余个。

汉字在“汉字文化圈”中的命运,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缩影。汉字之所以被错误地认为是一种“落后的文字”,根源在于中华民族所遭遇的民族危机。这个危机,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已基本解决。

20世纪80年代,王选领导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与王永民发明的五笔字型为代表的高效“形码”汉字输入技术,克服了汉字能否适应计算机时代这一重大危机,汉字在信息时代的发展自此已没有重大技术障碍。

然而,新的问题又开始出现,这就是文化自信问题。尽管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西方文化在世界以及国内巨大的冲击力不容小觑。怀疑自己的文化,进而怀疑自己的文字,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与此同时,耐人寻味的是,“汉字热”却在世界各地悄然升温。

民族兴,则文化兴;文化兴,则文字兴。这是已经被历史所证明的一条真理。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不伴随力量的文化,到明天将成为灭绝的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有许多文字曾独领风骚,随着民族及其文化的衰退而辉煌不再,甚至湮灭无闻。

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语言文字莫过于英语。英语历史地位的确立,是在国内取代凯尔特语、拉丁语、北欧语与法语,国际上经过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取代法语而获得。没有英国“日不落帝国”的建立,以及随后美国的持续繁荣,不会有英语现在的国际地位。

文化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这是千古不易的自然法则。

汉字:源远流长的文化自信

汉字:伟大的基石与新时代的使命

正本清源,肯定并确立汉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伟大基石,在中共中央十九大之后,汉字进入伟大的新时代。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相关专家估计,目前全世界大约有6000多种语言、2000多种文字。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有大量的语言和文字正在迅速地走向消亡。汉字虽无消亡之虞,但是,与英语相比,其影响力尚有很大差距。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中国当前的国际地位也不相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新时代赋予汉字的伟大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还说:“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8]汉字所承载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砥砺奋进、开创未来的征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汉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还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助跑器”。

几千年来,汉字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基石。

新的时代赋予了新的使命,新的使命将成就新的伟大、新的光荣。我们要热爱自己的文字,热爱自己的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注释: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4页。

[2](清)孙诒让:《籀庼述林》,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307页。

[3]何九盈:《汉字文化学》,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99页。

[4][5]王凤阳:《汉字学》,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第453、405页。

[6]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96页。

[7](北齐)颜之推著,江岸编译:《颜氏家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44页。

[8]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

2017年12月24日

作者简介:全根先(1963-),毕业于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现为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中国记忆资源建设总审校,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理事,文化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评审专家。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全根先
全根先
9
0
0
0
4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