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子弟兵”意蕴考

作者:刘 意 来源:党的文献 2019-04-15 604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子弟兵”意蕴考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子弟兵”意蕴考

全面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团结和凝聚了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抗战当中。

以晋察冀边区来说,从晋察冀军区成立到“太行山上的铁的子弟兵”名称提出前,晋察冀边区民众踊跃参加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数月内军区兵力就由最初的不足3000人扩充到数万人,一年后已达近10万人。

在同一地域出现如此大规模集体参军的情况,影响很大,由此人们私底下经常把由某个地域村民参军组建的部队以地名来命名。比如当时在晋察冀边区出现了“平山团”“灵寿营”“阜平营”“曲阳营”等部队代称。

1939年5月,平山团(此时番号为七一八团)与七一七团在上下细腰涧战役中取得巨大胜利。

聂荣臻司令颁发嘉奖令,称平山团“是太行山上的铁的子弟兵!”号召边区青壮年广泛参加和充实边区的抗日队伍,做个顶天立地的光荣的民族英雄。

从此,“太行山上的铁的子弟兵”在晋察冀边区广泛流传,成为边区老百姓耳熟能详的称呼。

一、为什么要把晋察冀边区部队称为“子弟兵”

“子弟兵”的称谓古已有之,如唐《朝野佥载》中有“恩州刺史陈承亲,岭南大首领也,专使子弟兵劫江”;明何景明《诸将入朝(四首)》中,有“金装白马翩翩出,不见长安子弟兵”;清乾隆皇帝在《阅武》中,也有“八旗子弟兵,健锐此居营”的诗句。

全面抗战时期为什么要把边区部队称为“子弟兵”呢?《聂荣臻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当时是这样考虑的:

一是从边区部队的任务来讲,它担负着保卫祖国、保卫边区,首先是保卫家乡的任务,这样的称呼,使部队担负的任务和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了;

二是从它的组成成分来讲,绝大多数是边区人民的子弟,它同边区人民有着自然的血肉联系和亲缘关系;

三是从抗日的统一战线出发,既然是边区人民的“子弟兵”,它就不单纯是吸收某个阶层的子弟,所有愿意抗日的各个阶层的优秀子弟都可以参加;

还有一层意思,那时国民党的反共顽固分子总是妄图把我们的部队从根据地挤跑,我们土生土长的人民子弟,扛起枪来保卫家乡是理所当然的,它再想赶跑,当然是办不到的。

抗战形势随着日寇企图用“囚笼”政策分割和封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而日趋严峻。

1939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在对晋察冀工作的指示中指出:“我党应充分的认识当前困难,用一切努力巩固党、巩固军区,来与敌人进行长期的艰苦的奋斗。”

10月中央在对冀中工作的指示中又就如何巩固军队具体指示:“在军队方面,除三纵队整理一定数量的非地方化的正规化的主力团外,其它部队应当是与本地群众血肉不可分离的很多的小股游击队。”

这意味着各抗日根据地在保留精干主力外,其他部队要“化整为零”与群众真正打成一片,并且力量又不能削弱。

关向应在《论坚持冀中平原游击战争》一文中也指出:“兵团的行动,因为群众的屏障,隐蔽自己的企图”;“我们看到,人民对军队那样关心与爱戴。

冀中部队的一个特质,是军队与家庭联系起来:这个村里有战士的父母,那个部队里有人民的子弟。这一个巨流所汇合的巨大力量,是比水泥钢骨还要坚固的堡垒”。

在这样的背景下,晋察冀边区打造“太行山上的铁的子弟兵”的做法,传导到晋东南等周边抗日根据地就有了现实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扩大了子弟兵的范畴。

裴世昌在《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三卷第四期)发表题为《晋东南子弟兵的创立及其经验》一文,对此有所说明。该文开篇指出,晋东南子弟兵与晋察冀边区子弟兵是不同的,前者的基干武装都是由各县人民自己组成的,一般惯用“某某县子弟兵团”,而后者是晋察冀所有的正规军和游击队,他们都被边区人民称为“边区人民的子弟兵”。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也特别强调,要加强党对边区“子弟兵”的领导。

毛泽东指出:“以后无论何项性质之部队,一经编入八路军建制,必须从中建立党的组织,其指导员、教导员及各级政治机关的主要工作者必须是党员,并接受党的领导,否则宁缺毋滥。”

在《周恩来、刘少奇关于动员群众与独立自主地领导群众的指示》中特别指出:“以共产党代表的面目在群众中出现,不要使群众只看见八路军看不见党。”

陈毅在《介绍晋察冀边区党关于武装动员工作的经验教训》中指出,“因为八路军是共产党公开领导下的队伍,他的成份,应该是工农占大多数,在党基础好的地方,边区党规定百分之三十的党员比率,坚决清洗流氓兵痞和坏分子,这样新成立的部队才更容易巩固”。

一方面,强调边区“子弟兵”队伍中党员比重;另一方面,不断加强边区“子弟兵”的政治教育、军事教育、文化教育和业务教育等,把边区“子弟兵”打造成“一所战斗学校”。

正如李公朴在《华北敌后——晋察冀》中所描述的:“在这一个学校里武装了的人们,也武装起他们的头脑,成为最前进的,民族解放的战士,他们不仅在实际上担负起民族革命的神圣的战斗任务,而且在他们的头脑里还有着伟大而正确的理想,有着一个光辉灿烂的光明的前途!”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通过中国共产党对“子弟兵”的领导,团结“子弟兵”的力量进行抗战。突出强调由边区优秀青年组成的部队不仅是进行抗日斗争、保家卫国不可缺少的武装力量,而且还是与边区人民有着血肉联系的人民军队,从而凝聚更多地力量进行抗战。

二、根据地报刊和教材在界定“子弟兵”内涵方面的表达

《晋察冀日报》(前身《抗敌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创刊最早、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大区党报。《晋察冀画报》是一份由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晋察冀画报社编辑、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出版的大型摄影画报。

这两份报纸分别以文字和照片形式对晋察冀边区“子弟兵”内涵给予了界定。

《晋察冀日报》用文字记录了子弟兵的动员参军、英勇战斗和学习生活等方面情况。其中于1941年4月17日刊发由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办的副刊《子弟兵》(共计87期),把子弟兵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上的进步和发展,呈现给边区的父老兄弟姐妹,为子弟兵赢得更多关注和热爱发挥了重要作用。

《子弟兵》第二期(1941年4月25日)刊发《“子弟兵”的来由》一文,指出:“边区子弟兵,是在边区人民抚育培植之下,生长壮大起来的”,“子弟兵的光荣称号,就是从这样与人民血肉联系而得来的”,“边区子弟兵,又是八路军的一部分,是在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武装”,“边区人民是子弟兵的父母,而中国共产党又是它的保姆”。

这是《晋察冀日报》最早以独立成篇形式介绍“子弟兵”称谓缘由的文章。此后所刊登的一些教材内容中对晋察冀边区“子弟兵”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表达。

《晋察冀日报》于1942年1月15日刊登晋察冀北岳区文救会编的《开展军民誓约运动(冬学教材之三)第十课:爱护抗日军队》,文章开篇写道:“边区的八路军是咱们边区父老的优秀子弟,为了保卫家乡,保卫全民族而组成的武装;它是全边区人民的武装,是全边区人民的救星,所以他是边区人民的子弟兵。”

该文在界定“子弟兵”时强调“优秀子弟组成”“保卫家乡”“边区人民的救星”等内涵。

1942年9月1日,《晋察冀日报》刊发《预备兵政治教材第三课:子弟兵的来历怎样?为什么叫子弟兵?》。

该文指出:“说起子弟兵的来历来是很清楚的,他就是坚持敌后抗战,名扬世界的第八路军”,“这样边区人民就把这支被自己的子弟壮大了的队伍称呼为子弟兵了。更由于他在作战的时候是无比的坚决顽强。所以有时把他称呼为铁的子弟兵”。

该文把子弟兵来历的逻辑脉络清晰地展现出来:子弟兵是八路军,前身是工农红军,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还有一母同胞弟兄新四军,而且子弟兵抗日坚决、作战勇敢,是铁的子弟兵,还有边区人民的子弟壮大着子弟兵,子弟兵保护着边区。

《晋察冀日报》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喉舌,为宣传报道晋察冀边区子弟兵不遗余力,无论是刊登报道文章还是连载政治教材,所强调和宣称的共同一点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就是边区的子弟兵。

《晋察冀画报》从1942年7月7日出版第一期至1945年8月 15日日本宣布投降,共正式出版10期。该画报采用中英文双语作为照片说明,按照聂荣臻所指出“把边区抗日军民的英勇斗争、光辉事迹反映出来,以鼓舞人民更勇敢的斗争”的办刊方针,通过“血的控诉”与“血肉相关”为主题的照片对比,刊登大量战利品照片及子弟兵英雄人物照片等,阐明子弟兵是正义之师、仁义之师,必将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晋察冀画报》每期都刊登战斗场景照片、战利品照片和英雄人物照片,经过照片这种“眼见为实”的形式,让边区人民对“子弟兵”更加认同和支持。

如在某县征兵遇到困难时,“在一次群众集会上当干部拿着《晋察冀画报》讲完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后,当场就有两名青年报名参军,由此,这个县的扩军工作才蓬勃开展起来”。

尽管《晋察冀画报》没有对“子弟兵”内涵以精确文字来表达,但以其刊登的806幅照片(包括封面、封底、肖像)、28幅美术作品,形成了对晋察冀边区“子弟兵”意蕴最好的表达。

每个看过《晋察冀画报》的人,可能会对“子弟兵”的认识有不同的侧面,但晋察冀边区“子弟兵”是真真实实的抗日军队,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简言之,不管是以《晋察冀日报》刊登新闻通讯形式展现晋察冀边区“子弟兵”形象,还是以刊登教材和文章等形式突显晋察冀边区“子弟兵”的丰富内容,或是以《晋察冀画报》照片彰显晋察冀边区“子弟兵”的威武,其意蕴都是向边区乃至向全中国、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是边区的子弟兵,边区子弟兵是坚决抗日的抗日军队。

三、群众口述和抗战歌曲彰显了“子弟兵”内涵的人民诉求

“子弟兵”的称谓在边区老百姓口中广泛流传。

“子弟兵是老百姓的儿子”;“‘子’就是咱们老百姓的儿子,‘弟’就是八路军的弟弟,‘子弟兵’就是老百姓组织起自己的队伍,让八路军教我们打仗,去打日本鬼子,保卫自己的家乡。”

老百姓对子弟兵的认识与党的宣传、子弟兵的言行息息相关。

抗战初期,我们党想方设法让老百姓认识八路军,代表性办法有:

“一是无论晴天阴天,他们总是把写有‘八路军’3个字的大草帽背在身后;二是积极宣传八路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三是严格执行八路军秋毫无犯的纪律;四是从臂章入手,一有机会就指着左臂上的八路军臂章对群众说:‘我们是八路军,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人民的子弟兵,是救国救民的队伍。’”

随着晋察冀边区子弟兵发展以及周边根据地的效仿推广,子弟兵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这时对“子弟兵”的宣传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此外,1940年3月19日《傅钟、陆定一关于扩军工作中注意事项致各兵团政治首长等电》还要求,各兵团政治首长在扩军工作中,应“宣传子弟兵团是老百姓的儿子,八路军的弟弟”,“还应宣传八路军是工农的子弟,人民的子弟兵”。

这种在宣传中既注重血缘关系,又不让阶级因素缺席的辩证做法,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力量的高超智慧。

边区子弟兵勇敢杀敌、不怕牺牲、保家卫国,深受老百姓爱戴,在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也成为抗战年代老百姓口中常谈之事。

例如:“隘峪口有位老太太送她的十六岁的孤孙参加子弟兵,村长因见他家只有两口人,乃劝她带回去,她坚决不肯,还说:‘子弟兵是保家乡的,他在家也保不定要教鬼子杀了,我叫他去打鬼子,保住家乡吧!’。临去时,又对她的小孙子说:‘好好的干,打走鬼子回来要个好媳妇’。”

又如当平山团子弟兵王家川英勇牺牲后,又有一个叫王三子的年轻人报名参加子弟兵并说:“俺是来补我哥哥王家川的名字的,俺哥哥在一楼子牺牲了,俺没有名字,就叫王家川吧。”

当告诉他战斗英雄王家川已经登入烈士表,要求另填名字时,王三子坚定地说,“一定得叫王家川”,“如果一天我和日本鬼子拼了的时候,我的弟弟来补我的名字,还要叫王家川呢!”

老百姓口中所述的子弟兵的故事远远不止这些,这只是抗战历史零碎资料中的“一块”,也足可见边区子弟兵的意蕴存在于子弟兵杀敌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牺牲自我成全大我的英雄气概感染了无数边区民众。

边区子弟兵爱民,老百姓拥军,军民一家亲。

有老乡说:“八路军吃喝都给钱,不打骂老百姓,打日本鬼子比晋军强,比骑一军强。从陕西过来的八路军没有一个当汉奸,当汉奸的都是晋军里面的人。这里有很多人都当八路军了,村子里的人都说:‘迟早要当兵,早一点当八路军,免得给晋军拉去当兵。’”

对老百姓好、不当汉奸,老百姓认准的道理简约却不简单。

周而复的《解放区晋察冀行》记录了黄峪村老乡让其大儿子换回八路军伤员的事:“敌人从军区中心地区撤退,路过此处(黄峪村),两个治安军要把病员带走去带路,老乡不肯,被伪军打得死去活来,结果把病员抢走了。他醒来后,连忙把躲藏的自己的大儿子叫回来,追上伪军,央求敌人,换回了八路军病员,说他这个儿子地头熟,好带路。实际上他儿子在半路上瞅敌人不注意时,就逃回来了。人民这样爱戴自己的军队,请问:敌人有什么办法不败呢?”

老百姓为子弟兵敢于舍亲情血缘,这份情义决非一日之功,是子弟兵久久为功地为老百姓牺牲自我的真情回报。

边区子弟兵已深深与边区人民融合在一起,血肉不分,以至于到春节时,晋察冀边区群众家家都要贴上新“门神”(一面是八路军形象,一面是民兵形象)才满意。

以“子弟兵”为主题的抗战歌曲,反映了老百姓对子弟兵的认识实际上有一个过程。当时老百姓认为由边区群众的子弟组成的子弟兵不同于正规军。

以两首名为《参加子弟兵》歌曲的歌词为例,管平作词谱曲的《参加子弟兵》歌词一段为:“保卫家乡打日本,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到处打游击呀拆桥破路帮助正规军。”李伟作词谱曲的《参加子弟兵》歌词一段也有相近的表达:“叫老乡你细听,快快参加子弟兵,帮助正规军哟,保卫家乡最光荣。”

这类歌曲的出现,正值晋察冀边区青年广泛参加子弟兵,我党我军整编、整训子弟兵以及编备预备兵的历史时期。这也印证一点,晋察冀边区子弟兵并非开始就十分强大,新战士变成老战士,战斗力弱转变为强需要一个过程,也突显了我党我军有能力锻造出一支打击日伪顽的优秀子弟兵。

值得关注的是,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为着歌唱这伟大的斗争和更多地鼓舞我边区人民和军区子弟兵,特于1942年7月18日发出启事,向全边区文艺和音乐工作者征求创作一支适合于子弟兵普遍歌唱的军歌。最后,《子弟兵进行曲》(方冰词,周巍峙曲)、《子弟兵战歌》(蔡其矫词,卢肃曲)、《前进,子弟兵》(郑红羽词,徐曙曲)这三支歌曲入选。

从这三支子弟兵军歌的歌词来看,常见的词除了“子弟兵”外,还有“挺进”和“毛泽东”。

其中“挺进”体现了面对日寇的进攻,子弟兵决不后退,与日寇斗争以保家卫国;

“毛泽东”代表着党的领导,子弟兵在党的英明领导下前进,向胜利前进,向新中国前进。《子弟兵进行曲》词作表现了子弟兵威武雄壮、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

《子弟兵战歌》词作展现了子弟兵富有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战斗风貌;

《前进,子弟兵》词作彰显了子弟兵的庄严雄壮和战斗必胜的豪情。

此外,民间歌谣对子弟兵保护秋收等壮举,进行歌唱。例如“子弟兵,保家乡,军民团结钢一样;今年护麦得胜利,有吃有喝乐洋洋!”

围绕反抢粮的胜利,极大提升了子弟兵的形象,粮食为军需民用之命脉,保住了命脉也就保证了抗战的持续力,从而促进了军民关系,这也是对“子弟兵”内涵认识的具体体现。

基于以上所述,边区子弟兵的内涵在边区人民群众口述和抗战歌曲中体现了人民自身的诉求。

人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带领边区人民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决心和本领,喜悦于中国共产党锻造出一支能保卫家园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子弟兵”队伍,并用他们所喜爱的方式述说、歌颂和传唱出边区子弟兵的精气神。

四、小结

“人民子弟兵”既是一种称谓,又是政治工作的有力武器,让“人民子弟兵”这一称谓深深扎根于每个中国军人内心,并获得人民群众由衷的认同,是构建强军兴军生命线的最有力保障。

进入新时代,把强军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始终做人民信赖、人民拥护、人民热爱的子弟兵,这是时代和人民的要求。

考察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子弟兵”意蕴,启示我们在新时代建设强军事业,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子弟兵”之所以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热爱,就在于他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如果军队只注重自身而不注重人民利益甚至发生危害人民利益行为等现象,将直接造成军政军民关系的破裂。

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人民子弟兵永不改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最后一粒米,拿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人民群众的这份情感已经深深融入到子弟兵的血脉和基因之中。

因此,面对人民群众的困难和疾苦,军人总是义无反顾地去保护群众,群众有危险,军人首先冲在前头,在人民群众与灾害的斗争中,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从未缺席。

只有时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子弟兵这一崇高称谓才能赢得群众的口碑,才有不断发展的动力。

第二,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考察“子弟兵”的发展演变,不难发现,“子弟兵”军魂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子弟兵”战斗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治军能力,“子弟兵”作风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精神。

人民子弟兵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才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才能始终把人民放在首位,得到人民的支持和信赖。

第三,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断发展创新。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晋察冀边区把“子弟兵”这个称谓,作为唤起民众参军热情、动员人民积极抗日和密切军民联系的重要纽带,这就是在实践中落实民众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化工作的体现,恰恰这一工作需要不断创新来应对社会实践发展的变化。

战争中,子弟兵和老百姓合作奋勇杀敌;战争后,子弟兵和老百姓一同重建家园。

生产季节,子弟兵帮助老百姓春耕秋收,保护人民利益不受日伪侵害;困难时期,老百姓支军拥军,拯救伤员等。

“人民子弟兵”这一亲切的称呼,之所以如此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用实际行动赋予这一称谓以无形的力量,把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发挥到淋漓尽致,化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中去。

【刘意,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原载于《党的文献》2019年第1期。】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0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