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周恩来对中美建交的杰出贡献

作者:水 石 来源:昆仑策研究院 2019-03-13 860

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

——周恩来对中美建交的杰出贡献

  

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周恩来对中美建交的杰出贡献

2019年,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7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建交40周年

这是两个影响世界的历史性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社会最底层的人民群众成了地球上人口最多国家的主人,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建交,地球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最大的发达国家握手,打破了冷战的坚冰,推进了世界和平发展。

2019年1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互致贺信,热烈祝贺两国建交40周年。认为,中美建交40年取得了历史性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利益,也为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吃水不忘挖井人中美建交离不开为此作出巨大贡献的奠基人

1979年1月1日北京,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为中美建交举行招待会。邓小平副总理在祝酒词中说;“在庆祝中美建交的时候,我们深切怀念生前为打开中美关系开辟了道路的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总理。”1月25日华盛顿,美国总统卡特就中美建交等问题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说:“这一机会,并非仅仅是过去几个星期中,我作为我国总统同中国的华总理和邓小平副总理谈判的结果,它是多年来中国的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同我的前任——我国的尼克松总统和福特总统进行谈判的结果,它得到许多伟大的领导人和我们人民的广泛支持。”

两国领导人的这两段谈话共同讲到了一个历史事实,在推进中美建交的历史进程中,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是奠基人。毛主席是伟大的战略家,是中美关系的决策者和把舵人周总理是伟大的国务活动家,是中美关系决策的参与者和坚定精细的实施人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任总理长达26年并兼任两届外交部长。在中国步入国际政治舞台的历程中,周恩来是处于中心的人物。他是新中国外交的奠基人,他的外交实践向世界展示新中国独立自主的风貌,代表着中国外交的正确方向。周恩来指出:“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的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 “任何国家都不能干涉中国的内政。”在处理中美关系中,周恩来不仅参与制定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决策,而且集决策与实施为一体,主持中美双方一系列重大谈判活动。周恩来以坚定的立场,高超的智慧,非凡的组织能力,为推进中美关系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出了最全面、最突出的贡献。

中美关系可追溯到18世纪70年代一位美国的历史学教授撰文说,没有中国就没有美国的革命和崛起。当时,太阳不落的大英帝国,在北美征收茶叶祱,引起激烈冲突。而茶叶来自中国。英国通过了一系列惩治法律,包括在北美殖民地驻军。像华盛顿、亚当斯和杰佛逊这样的北美殖民地精英怒不可遏,揭竿而起,于1776年7月4日宣布独立。通过中国贸易挣钱的欧洲梦在美国建国后成了美国梦。

1789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开往中国,启动了中美贸易。19世纪30年代末,林则徐领导的广州禁烟运动,美国鸦片贩子的利益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他们于1839年5月联合上书美国国会,要求美国政府与英、法、荷等联合起来对付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美国派加尼率东印度舰队来中国沿海护侨,保护美国利益。战后,美国与中国清王朝签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就是 1844年的《中美望厦条约》。该条约使美国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同时还扩大了侵略权益。如美国兵船可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等。1900年5月,包括美国的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中国首都北京。1901年,9月逼迫清王朝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自此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1931年9.18事变,美国总统胡佛10月公开发表讲话支持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三省。美国还给予日本巨额贷款、供应战略物资,支持了日本于对华发动的全面战争。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日反目。美国才和中国有了合作。

中国共产党与美国政府打交道是从抗日战争开始的。1936年,中共领导的红军长征历经千难万险胜利到达陕北后,美国记者斯诺和史沫特莱相继来到了延安。他们深度采访了中共高层领导人和红军官兵,他们的报道让世界认识了欣欣向荣的延安和生机勃勃的中共。随着抗战全面爆发,国际法西斯和反法西斯两大阵营逐渐形成,中共和美国也成为同一战壕的盟友,1941年12月9日,周恩来代表中共致函美、英驻华大使,表示将与两国并肩作战,此后中共和美方展开了多次深度的接触。中共曾经几次提出,美方可以派遣军事小组前往中共根据地考察。1944年7月22日,以包瑞德上校为组长包括美国驻华使馆二等秘书谢伟思等人组成的美军观察组抵达延安。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向美国政府报告了延安和解放区的比较真实的情况。从此,中国共产党和美国的交流正式开始了。美国多次用飞机运送物资给到延安。1944年11月7日,美国总统私人特使赫尔利飞抵延安。毛泽东、周恩来与他举行了多次会谈。11月10日,形成了《五条协定草案》。当天下午,周恩来与赫尔利同机飞重庆与国民党谈判。这在中美关系史上写下了浓重而奇特的一笔。

1945年8月,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为实现国共合作和平建国,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于8月28日下午,陪同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代表从延安飞抵重庆。经过谈判,国共签订《双十协定》。1945年12月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飞抵重庆,协调国共谈判。1946年1月,国共双方达成《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根据协议,由马歇尔、张群、周恩来组成3人小组,马歇尔为主席,并在北平成立军事调处执行部,负责调处国共军事冲突,监督双方执行停战令。后来,国民党撕毁协议,在美国支持下,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共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统治,蒋介石率残余跑到台湾岛。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周恩来为首任总理。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美国大使司徒雷登仍未离去。根据这一动向,如何处理中美关系?毛泽东提出,如果美国及英国能断绝和国民党的关系,我们可以考虑和他们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周恩来认为,美国正在试探中共的动向,我们既不完全断绝和它的来往,也不急于建立外交关系。如果急于要求承认,就会陷于被动。我们一定要使美帝国主义了解中国是不可欺侮的。帝国主义若要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就要按平等原则进行谈判。应司徒雷登要求,黄华按照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指示与司徒雷登进行了接触,并同意他前往北平,中共领导人准备与他会面。然而,美国最高当局很快作出司徒雷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访问北平的决定,这意味着美国关上了同新中国交往的大门。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为维护其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和利益,立即出兵干涉。6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驻日本的美国空军协助韩国作战,6月27日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基隆、高雄两个港口,在台湾海峡巡逻,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解放台湾。1950年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9月30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警告美国:“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美国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10月美军越过三八线,企图迅速占领整个朝鲜。同时,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威胁中国。为了维护中国的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英勇作战,打破了美国侵占全朝鲜的梦想,不得不坐在谈判桌前。1953年7月27日,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此后,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了全面封锁的政策。中共与美国政府的关系基本断绝。

毛泽东、周恩来没有泯灭同美国建立正常关系的想法。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第一次主动而明确地做出愿与美国缓和紧张关系的姿态,从而导致了中美双方关于解决滞留在对方的人员回国问题的会谈。1955年春,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再次宣布:中国人民同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缓和远东和台湾地区紧张局势问题。这次讲话直接促成了此后长达15年的中美大使级会谈。由于美国政府当时无意放弃其敌视、孤立和遏制中国的政策,中国政府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未能打破中美关系的僵局。

20世纪50代后,美苏进入冷战时期,中苏之间分歧也愈演愈烈。1969年珍宝岛事件发生后,中苏之间的矛盾到了剑拔弩张的状态。而美国在越南战争陷于泥坑,国内反战情绪高涨,1969年1月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后,希望利用中苏矛盾,从越南战场脱身,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美国不得不有求于中国。中、美、苏三方关系的基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客观形势为中美双方提供了相互接近的可能性。

1969年2 月19日,毛主席指示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四个元帅研究国际问题,提出书面看法。当年9月,他们向毛泽东交了 “作业”。认为,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美苏矛盾大于中苏矛盾。中国要从战略上利用美苏矛盾,有必要打开中美关系,为此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毛泽东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周恩来协助毛泽东,一步一步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启动。

周恩来指示有关部门加强研究美国的政策动向,摸清美国的战略意图,探讨同美国接触的可能性。他利用美、苏矛盾,通过与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的会谈有限缓和对苏关系,为中国争取到更主动的对美地位。他审时度势,及时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促进中美联系。1969 年12 月,在华沙举办的南斯拉夫时装表演上,美国大使斯托塞尔告知中国代办雷阳的翻译,美方准备恢复同中国大使馆联系。周恩来当晚收到中国驻波兰大使馆电文,立刻向毛主席汇报。第二天,周恩来发出积极的信号,通知美国方面,释放两名乘游艇进入中国海域的美国人。1970年10月1日的国庆大典,周恩来精心安排了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与斯诺会面。他们亲密交谈的大幅照片被刊登在《人民日报》头版上。斯诺也通过各种渠道转达了毛泽东对他所说的话,“如果尼克松访问中国,无论是以旅游者的身份还是以总统的身份都会受到欢迎。”与此同时,美国方面也是在试图通过巴基斯坦的领导人与中国政府取得联系。之后几天,尼克松公开表示:“如果我在死以前有什么事情可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去不了,我要我的孩子们去。”

1971年4月,经毛泽东批准,美国乒乓球队参加了在日本名古屋举办的世乒赛之后到访中国。4月14日下午,周恩来亲自接见了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全体成员和随行记者。周恩来在会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时的精彩谈话,引起了世界人民、特别是美国人民的关注。回答美国乒乓球运动员科恩关于嬉皮士的谈话,更是使世人耳目一新。第二天,几乎所有的世界大报与通讯社都报道了周恩来的谈话。4月16日,科恩的母亲从美国托人通过香港,将一束深红色的玫瑰花送给周恩来,感谢周恩来对他儿子讲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话。4月21日,周恩来通过巴基斯坦总统向美方发出邀请:“要符合根本上恢复中美两国关系,必须从中国的台湾和台湾海峡地区撤走美国一切武装力量。而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通过高级领导人直接商谈,才能找到办法。因此,中国政府重申,愿意公开接待美国总统特使如基辛格博士或美国国务卿甚至美国总统本人来北京直接商谈。” 4月29日,尼克松获悉后,先以口头方式回复中方,表示接受邀请。5月17日,美方又通过巴基斯坦驻美大使正式答复中方:尼克松总统“准备在北京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诸位领导进行认真交谈,双方可以自由提出各自主要关心的问题”。并提议:“由基辛格博士同周恩来总理或另一位适当的中国高级官员举行一次秘密的预备会谈。基辛格在6月15日以后来中国。” 5月26日,周恩来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商讨中美会谈的方针问题。会后,他写出《中央政治局关于中美会谈的报告》。29日,毛泽东批准了报告。同一天,中方向尼克松发出口信,欢迎基辛格来北京同中国领导人举行秘密会晤。6月2日,尼克松接到口信后高兴地说: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总统所收到的最重要的信件。美国《华盛顿邮报》载文称:“乒乓外交”不但使中国改变了它在美国公众中的形象,从暴风骤雨到阳光明媚,而且得到了美国政府的积极回应。“乒乓外交”取得“小球推动地球”的戏剧性效果,加速实现了中美高层接触进程。

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于1971年7月9日12时抵京,11日12时离京,在北京共停留48小时,同周恩来会谈了17个多小时。他回到巴基斯坦的第一件事,是向华盛顿发出密码电报“我找到了”,意即北京之行取得成功。10月20日至26日,基辛格第二次访华,“为尼克松总统访华作基本安排”。一周内,周恩来同基辛格进行了十次会谈,除商定尼克松访华日期和讨论其他国际问题外,双方主要就尼克松访华的中美联合公报交换意见。经过反复会谈,双方就联合公报草案达成初步协议。这个协议是遵循周恩来提出的“各说各的”原则创造出来的这种奇特的、“过去没有过的”外交公报草案,为尼克松总统访华成功奠定了基础。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 (第2758号决议)进行表决,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这是新中国在国际外交斗争的胜利,是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胜利,是美国及其追随者长期推行“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政策的失败。这是世界的进步,历史的必然。毛泽东、周恩来牢牢把握住这一历史契机,加速打开全新的外交格局

1971年年11月30日,新华社受权发表公告宣布:中美两国政府商定,尼克松总统将于1972年2月21日开始对中国访问。受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委托,周恩来直接领导接待尼克松的准备工作和主持中美谈判。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非凡的组织能力,高超的智慧和严谨的作风,使尼克松访华成功,树立了中美外交关系的里程碑。

在中美两国关系史上,第一次美国总统来华访问,是举世瞩目的大事。在接待工作中,稍有疏忽就可能在国际上产生不利影响。中国方面做了大量的周到细致的准备工作。周恩来明确规定了这次接待工作的基本原则。他对参加接待尼克松来华准备工作会议的有关负责人强调说:我们是主权国家,凡事不能触犯我国主权。对尼克松总统的接待,一定要反映出无产阶级的原则、作风和严格的纪律,一切事情有条不紊,实事求是,行不通的就改正,行得通的就认真办好。对外宣传上注意不要夸大,不要过头。经周恩来确定的接待工作的总方针是:“不冷不热,不亢不卑,待之以礼,不强加于人。”在具体工作中,周恩来实际上是接待组的大组长。下面有航空的、地面的、谈判的、报道的、警卫的、公报的等好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工作,他都亲自部署,亲自落实,对每个细节的要求都非常严格。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取得实质性的效果,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1972年年1月初,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黑格率先遣组来华,为尼克松访华进行技术安排。周恩来召集会议进行研究,原则同意美方提出的通过卫星转播尼克松在华活动实况。决定由中国政府出资买下供美方使用的通讯卫星,然后租给美方使用。周恩来说:在主权问题上,我们一点不能让。美方原来说他们自己带通讯设备,不要我们付费。我们说,这不行,我们是主权国家,我们买过来,租给你们用,你们付费。这样一方面维护了我们的主权,另外我们在跟他们使用时总能学到一点技术。

美国总统出访外国时在外国境内,从来都是乘坐自己的专机。但这次访问中国,却被要求在中国境内的活动乘坐中国提供的专机。因此,航空小组与美国的谈判格外辛苦。周恩来对大家说:美国总统历史上从不坐外国飞机,这次到我们国家来访问,在我们的国土就应该尊重我们的安排,我们很有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我们完全有条件,有力量保证总统的安全。航空小组没有辜负周恩来的期望,一切都按计划进行。我国的专机落地时甚至做到了分秒不差。尼克松后来说:飞得好,服务也好。听到这两句话,周恩来很高兴,说这个机组是我们自己培养的,我非常信任他们。基辛格说,在中国坐周恩来的专机是最安全的。

周恩来精心安排了欢迎尼克松总统的国宴。他为中国军乐团的现场演奏曲,选了《美丽的亚美利加》和《牧场上的家》两首美国乐曲。他对军乐团的同志们说:“《美丽的亚美利加》这首曲子是尼克松总统就职时选的曲子,他是个音乐内行,我们选这首曲子让他像回到自己家乡一样亲切。我们选择这些曲子是表达中国人民的友谊。”尼克松在国宴结束后,特意在周恩来的陪同下来到军乐团面前,对他们表示衷心祝贺和感谢,并对中方周到的安排赞不绝口。尼克松在晚年撰写回忆录时,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当我听到这首我熟悉的美国民歌时,心头不禁涌起一股暖流。因为这首曲子正是我在就职仪式上选择演奏的乐曲。”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 点30分,美国总统尼克松乘坐的“空军一号”飞机降落在北京机场。尼克松走下舷梯,向前去迎接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伸出了手,中美两国领导人的手越过太平洋,紧紧握在了一起。这是中美两国断绝关系20多年后的又一次握手,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和“世界最大发达国家”的握手,是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和人类发展历史进程的一次握手,是一次永远载入史册的握手,标志着中美关系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周恩来对中美建交的杰出贡献

2月21日下午,周恩来陪同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基辛格。在一个多小时的会谈中,确定了此次中美高级会晤的基本方针。周恩来与尼克松、基辛格进行具体谈判。他把原则的无比坚定性和斗争策略的高度灵活性巧妙而又和谐地结合起来,以卓越的谈判艺术,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有效地化解了出现的各种问题。

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周恩来对中美建交的杰出贡献

尼克松在华期间,周恩来同他们进行了五次会谈,主要就国际形势和双边关系问题交换看法。主要障碍是台湾问题。会谈之初,周恩来与基辛格在台湾问题上各抒己见。

周恩来指出:“台湾问题是中美两国之间的老问题,华沙会谈15年也一直僵持在这个问题上。我必须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的政府;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美国军队必须撤出台湾。这三条立场是不变的。”几句话,说得斩钉截铁。

基辛格也在坚持:“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不能背弃我们的老朋友。否则,别的朋友就会不信任我们。”

什么老朋友?台湾问题不是朋友之间的问题,是美国军队进驻台湾分裂我们国家的问题。再说,朋友之间的道义不能代替主权国家的领土完整问题!”

这一番入情入理的话,说得基辛格连连点头。他把助手洛德拉离座位,到会议厅外商量了一会儿。回到谈判桌上,他说:“我决定换一种方式表达美国的观点,即: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所有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怎么样?”

周恩来的脸上也绽开了笑容,说:“博士到底是博士,这可是一项发明。”明眼人不难看出,这样表述已推翻了台湾地位“未定论”,承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为下一步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打下了基础。基辛格也十分钦佩周恩来坚持原则与揖让精神相结合的谈判艺术,称他是“一块优质钢”,又如“一根收紧了的弹簧”。

随后,周恩来和尼克松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就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及双方关心的国际事务进行了“广泛、认真和坦率”的讨论。

双方在在讨论签署联合公报中,台湾问题也颇费周折。尼克松在重申美方对处理台湾问题的原则(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支持、不鼓励“台湾独立”,逐步实现从台湾撤军等)的同时,又强调美方在政治方面仍有“困难”,希望在他第二届任期内完成中美关系正常化。周恩来一针见血地指出:“还是那句话,不愿意丢掉‘老朋友’,其实老朋友已经丢了一大堆了。‘老朋友’有好的,有不好的,应该有选择嘛。”又说:“你们希望和平解放台湾”,“我们只能说争取和平解放台湾。为什么说‘争取’呢?因为这是两方面的事。我们要和平解放,蒋介石不干怎么办?”“我坦率地说,就是希望在你(下届)任期内解决,因为蒋介石已为时不多了。”

在尼克松作出了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在台湾的军事力量逐步减少直至全部撤出的承诺后,考虑到照顾美国方面国内的政治困难,周恩来从大处着眼,在请示毛泽东后,代表中国政府也作了一定的让步。他没有要求美方立即承诺废除美蒋共同防御条约,没有要求美军立即全部撤出台湾,允许美军在一定时期内逐步撤离。因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次会谈就解决一切问题。试图毕其功于一役,显然是不现实的。

周恩来告诉基辛格:反正双方观点已经接近了,我们也报告了毛主席,说已商定要写最后从台湾撤军的问题,但还要设法用双方都能接受的最佳措辞表达。基辛格非常感动,立即表示:我们十分欣赏中方所表现出来的慷慨和公正的精神。

在双方即将达成协议时,节外生枝又出问题。尼克松一行于2月26日到达杭州后,美方代表团中以罗杰斯国务卿为代表的一些人,不同意这个公报中的若干内容。尼克松感到很无奈,他对中方说,我们实在是很抱歉,有些问题还要重新谈。周恩来电话请示毛泽东,毛泽东说:“你可以告诉尼克松,除了台湾部分我们不同意修改外,其他部分可以商量。”于是,当晚中美重开谈判。但是谈判进行得十分艰难,一度无法谈下去。

实际上,罗杰斯作梗的原因,主要的并不是公报内容本身,而是在于他感到他这位负责美国外交事务的国务卿,在这次访华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不但磋商公报没有他参加,甚至连毛泽东的接见都没有他的份。因此,对于那份在杭州修改后的公报,罗杰斯等人仍然表示不满意,并准备到上海再“闹”一番。在2月27日去上海的飞机上,周恩来获悉了这个情况,明白了问题的症结。于是决定到上海后立即亲自上门拜访罗杰斯,解决这个意外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抵达上海后不到一个小时,周恩来就来到罗杰斯下榻的房间。当时他们根本没有想到中国的总理会来拜访,房间里的人正在激烈地争论什么。当周恩来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全都楞住了,争吵声也平息下来。周恩来不露声色,客气地对罗杰斯说,罗杰斯先生,我来看看你。很抱歉,我一直没来拜访你,我太忙了,所以没有顾得上。罗杰斯也客气地回应。于是宾主就坐下来交谈。周恩来根本不提公报的事情,只是赞扬罗杰斯作为国务卿,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中美关系的打开有很大的功劳。周恩来还指出,最初双方关系的改善是从文化交流开始的,民间交流乒乓球队访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接着,周恩来强调说,文化交流是多么的重要,人民之间的交流是多么的重要,你们国务院是很重要的一块。罗杰斯听了很高兴,说这是他应该做的。然后周恩来就说,我们应该谢谢你,中美之间打开这个大门,首先你这边同意了,才能够进行交流……我们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是不容易的,希望你继续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努力。这次谈话周恩来自始至终没有提公报的事情。但谈话后罗杰斯的情绪很好,再没有对公报提出什么“意见”。

2月28日,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发表。公报里美方关于台湾问题的措词为:

“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尼克松后来回忆道:外交上的突破,这体现于1972年的上海公报。首功应该归于一个人,就是周恩来。

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周恩来对中美建交的杰出贡献

美国总统尼克松成功访华,打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继1972年2月28日《上海公报》后,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82年8月1日,中美两国政府就美售台武器问题发表“八·一七公报”。至此,由《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组成的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和制度保障。

尼克松破冰之旅的冲击波影响了全世界,要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纷至沓来。在中美联合公报发表后只隔了两个星期,中英两国关于互换大使的联合公报公布。两国之间自1954年起建立的代办级外交关系,升格为大使级。接着,中国同荷兰、希腊、联邦德国等相继实现外交关系升格或正式建交。9月25日-30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宣布日本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出现重大变化,改变了世界政治版图,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斗转星移,历史的年轮转过了40圈世界在螺旋发展,中美关系在破浪前进。当今,中美关系是我国在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两国关系,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对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我们要感恩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领导人,为中美关系发展打下的良好基础学习继承发扬周恩来坚定的中华民族独立立场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卓越的政治智慧,高超的斗争艺术,求实严谨细致的作风,发展中美关系和各国关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1
0
3
5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