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年前的一场党纪教育

作者:佚名 来源:共产党员网 2019-02-17 1125

七七事变爆发后,全国的抗日运动风起云涌。在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和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千里迢迢,从海内外奔赴延安,投入火热的革命熔炉中。

时任中组部部长的陈云十分重视知识分子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为解决抗战急需人才的问题,陈云将云集延安的知识分子安排到各类学校进行短期训练,让他们接受党的理论思想和基本知识教育,然后分配到各条抗日战线上去,在实践中成长为抗日的骨干力量。

刘力功是一名由国统区奔赴延安的知识分子,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他先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进入中央党校训练班,专门学习了党的建设的课程。在党校学习的刘力功没有工作经验,性格自高自大,经常发些共产党员所不应有的议论。训练班毕业时,党组织根据他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决定分配他到基层工作,接受实践的锻炼。对于组织的决定,刘力功态度强硬,坚持要进马列学院,或回到距离延安很远的原籍工作,否则就退党。

陈云和党组织为了帮助他,先后与刘力功谈了7次话。在第一次谈话中,刘力功承认退党的想法是错误的,但仍坚持不到基层工作。党组织认为,马列学院是党的比较高级的学校,不能接收思想有错误的分子;而派回原籍工作,只是为了满足他的家庭愿望,对当地工作非但没有帮助,反而有害,因此拒绝了他的要求。

在最后一次谈话中,党组织告诉刘力功,“个人服从组织”是党的纪律,要你到华北去做基层工作是党的决定,必须服从。可刘力功却要求组织接受他的意见,实际是要“组织服从个人”。党组织决定给他一些时间去反省错误。几天后,刘力功找到党组织,表示愿意到华北去,但一定要到八路军总司令部工作,党组织若不同意,他就干脆拒绝执行党的决定。

中央党务委员会针对刘力功一再拒绝执行组织决定的事实,从维护党的纪律的角度出发,专门进行了研究。中央党务委员会认为,“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是党的纪律,不容许任何人破坏。鉴于刘力功违犯了党的纪律,又不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并改正错误,决定开除他的党籍。中央党务委员会将这个方案提交到中组部部务会议,经部务会议讨论后,正式作出开除刘力功党籍的决定,并向全党公布。

为什么要开除刘力功的党籍?陈云总结说:“中国革命是长期艰苦的事业,共产党及其党员没有意志行动的统一,没有百折不回的坚持性和铁的纪律,就不能胜利。因此破坏党纪,实质上就是破坏革命,我们必须与任何破坏纪律的倾向作斗争。”

对于刘力功的问题,陈云认为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为“我们党内今天有大批的新党员,他们还没有受过党的纪律的教育,还没有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就刘力功事件,陈云组织延安各机关、学校开展大讨论,并亲自写下《为什么要开除刘力功的党籍》这篇文章,论述共产党员加强党性锻炼,特别是遵守党的纪律的极端重要性。文章随着《解放》杂志的刊发,传播到各个抗日根据地。

在随后开展的严肃深刻的党性党纪教育活动中,干部和学生们纷纷对照刘力功检查自己的思想实际,进一步增强了组织性和纪律性。一时间,延安出现了“三多三少”的现象:讲个人要求的少了,服从组织分配的多了;图安逸比享受的人少了,要求到前线和艰苦地方锻炼的人多了;自由主义现象少了,严守纪律的人多了。一个严纪守法、团结奋进的热烈气氛悄然兴起。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0
0
3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