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第一块门匾的来历

作者:马社香 来源:党史文汇 2019-01-03 1218

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第一块门匾的来历

马社香

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第一块门匾的来历

194984日,程潜、陈明仁等30多名原国民党政军要员共同签署联合起义通电,宣布脱离国民党政府,率部起义。5日下午人民解放军进入长沙,9日解放军第四十六军一三六师先遣部队进入湘潭地区,15日其军部分指战员从宁乡经韶山如意乡向湘乡进军,韶山获得解放。

10月17日,韶山迎来首批参观毛主席故居的代表团。据湘潭《建设报》载,长沙专区慰问团一行45人,举着“长沙专区各界毛主席家乡慰问团”红色横幅,由湘潭地委副书记郭固邦、湘潭县委组织部长毛华初带队,偕湘潭专署教育科长杨汉三、职工代表王持久、商联何星南、教联李果、青联田桂娥、妇联樊少玲等人,列队步行向湘潭韶山走去。毛华初是毛泽民和王淑兰的养子,生前多次对笔者谈到此事。

慰问团成员中有不少南下干部和湘潭各方代表。二野还派了摄影队跟在后面。上午10点钟从湘潭县城出发步行了四五个小时到达了韶山冲。韶山的乡亲一见面就四面八方拥了过来,有的烈士家属认出毛华初,流眼泪的、哇哇大哭的都有,个个拉着慰问团同志的手前后涌进毛氏宗祠。当晚慰问团住在宗祠里。乡亲们送柴送菜,问这问那,直到深夜11点才依依不舍离去。

翌日晨6点,他们来到毛主席故居上屋场。毛主席的族叔、村老支部书记毛月秋已站在上屋场门口迎候,山羊胡笑得一翘一翘地。他是1925,年毛主席回韶山领导农民运动时人的党,长沙“马日事变”后一直做地下工作。抗战时期任韶山总支慈悦支部书记。1949年解放,70岁的他自告奋勇负责毛主席故居的接待和宣传工作。

他激动地带领慰问团参观。当时故居还未收集文物,门口无匾额,屋里也没家人照片,只有大大小小13间半房屋,大家跟着转了一圈,又回到老屋门前。商联代表何星南问毛月秋:“毛主席的老屋堂屋怎么只半间呢?那半间是哪个的?”他一捋山羊胡讲起这半间房的来龙去脉。

据《韶山毛氏宗谱》记载:韶山毛姓都是毛太华的子孙,明朝初年从江西吉安迁徙而来。毛泽东的老爷爷毛祖人是毛太华第17代后人,住在老辈留下的东茅塘,原址就在故居到滴水洞的公路边上。毛祖人有两个儿子毛恩农和毛恩普。毛恩普是毛泽东的爷爷。到儿子娶亲时,东茅塘住不下了,毛祖人借债买下上屋场,那时只有5间半房子。这半间就是今天上屋场的半间堂屋。湘潭地区堂屋较高大,不少人家都是两家搭伙。分家时抓阉,毛恩普来到上屋场。传到下一代毛泽东的父亲毛贻昌。毛贻昌是独子,当过几天兵,脑筋较灵活,做小生意有了点活钱,上屋场慢慢增盖到13间半屋。另半间堂屋是隔壁毛爱桂家的。1921年时毛爱桂家有困难要卖房子,毛泽东父母当时已病故,大弟毛泽民当家,付下定金准备买下这半间堂屋。不久毛泽东回家知悉后吩咐弟弟将买房钱交给毛爱桂,房子仍让他们留下来住。1922年毛泽东一家到长沙干革命,自家房子也免费给了乡亲们住。上屋场的半间堂屋就是这么来的。

1922年那时中共刚成立不久,毛主席就教导弟弟不要钱让出这半间堂屋和整个屋子且送买房钱给有困难的邻居。这种一开始的心胸令毛月秋思考了一辈子。毛主席一开始教育家人投身革命,就是无私、不留后路干革命,这点在其革命生涯中很重要,对理解毛主席怎样引导我党和教育干部都很重要。

从这半间堂屋,慰问团同志都感动得半天没有说话。郭固邦再次握住毛月秋的手连声说:“谢谢,谢谢毛主席给我们上了一堂课。”刚解放的年轻一代更是情绪激昂,激动地唱起《东方红》《解放区的天》《兄妹开荒》,唱湘潭迎解放大会上百姓自编的民歌。唱得毛月秋和围观的乡亲们直抹眼泪,有的人跟着唱了起来:放高嗓子唱人民,共产党领导人民翻了身。印把子掌握在人民手,人民从此挺起胸,铁打的江山万年春。//太阳一出鲜鲜红,人民的领袖毛泽东。他为人民谋解放,他是湘潭韶山人。难怪湘潭金光四射耀眼睛。

韶山话的身、胸、春、东、人、睛都带“eng"音,押韵上口,唱起来欢声雷动。

大家久久地站在上屋场,谁也不愿离开。那天上午慰问团还要到公桥广场开“韶山庆祝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欢迎二野战友及慰问团大会”。要离开了,突然队伍中有人说:“毛主席太伟大了,以后来此参观的人会越来越多,是否写个门匾?”

“应该挂个门匾,写啥好呢?”毛月秋问大家。摄影队有人提议写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慰问团代表讲写新中国毛泽东主席的家,都不错,毛月秋要说一个,毛华初说:“我肚子里没啥墨水,随军南下到处看见扛着毛主席像游行,上书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上屋场就写‘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要不要得?”大家异口同声说:“要得。”并且七嘴八舌说:毛主席太伟大了,旧中国一直是受帝国主义欺辱,割地赔款,中国人一生下就低别国一等。没有毛主席,就没有伟大的共产党,就统一不了中国。人人都觉得有理。

长沙专区慰问团来后,周边各县及全国访问韶山的人日渐多起来。毛月秋一人作讲解宣传忙不过来,韶山冲另一老党员、毛泽东大弟媳王淑兰赶忙从江西南昌女儿家赶过来协同工作。她是毛泽民发妻,小脚、不识字,1913年17岁嫁人上屋场,勤劳善良,夫妻相濡以沫。毛泽东、毛泽覃到长沙读书参加革命后,父母亲都是毛泽民、王淑兰长年照顾送终。毛泽东对大弟夫妇有不同寻常的亲情,不排除有这层原因。毛泽民和王淑兰育有一女毛远志。1927年大革命失败前后,毛泽民遵照中共中央安排前往上海工作,根据地下工作需要与王淑兰口头协议“离婚”。大革命失败后王淑兰被捕坐牢;1930年在狱中认养了烈士罗醒的儿子即毛华初;1937年王淑兰送他和毛远志经八路军驻湘办事处到延安,参加了革命队伍。

王淑兰返乡没多久,由“韶山一支笔”毛泽东塾师毛宇居书写的“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门匾挂到上屋场。新中国成立初中央领导人故居都挂“头衔”,如湘潭县彭德怀乌石老家上书“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的家”。

这块门匾在韶山也出现过是华国锋提议的说法。1949年至1950年,华曾任湘阴县委书记。后经多方核证,1949年10月华没有来过韶山。此后不久,湘阴县专门组织各界参观团来过韶山,由华带队。不过时间略后。为此事,笔者曾两次前往华府上核实。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7
0
2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