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句话,美国总统就下台

作者:水莲斋主 来源:红歌会网 2018-11-24 1854

毛主席一句话,美国总统就下台

水莲斋主

  毛主席时代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今天的八O、九O、OO后已经很难知道历史的真相,是不是真如“公知”“精英”们几十年所宣传的“贫穷落后”“封建专制”“闭关锁国”“百姓食不果腹、衣不着体,饿死三千万”这样的凄惨情景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是一些人别有用心之人故意歪曲事实,恶意丑化毛主席时代,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是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

  真正的毛主席时代是我国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代,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震惊世界的人间奇迹,是中国历史翻天覆地变化的伟大时代,是人民无私奉献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是一个从国家开国领导人,到各级官员,两袖清风、清正廉洁的时代,是一个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人民站了起来了的时代,是一个人心齐,泰山移的时代,是一个路不拾遗,门不闭户的时代,是一个生产资料归国家人民所有,共同富裕,没有贪官没有官僚的时代,是一个人人为国家,国家为人人,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生产建设积极性无限提高,不为钱不为利的时代。

  在全民的社会主义觉悟空前提高的基础上,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创造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高度的思想觉悟,是今天被金钱私欲,唯利是图资产阶级价值观洗脑的人,已遗忘和不能理解的一个时代。

  下面笔者通过当年美国总统尼克松不远万里,来华拜见毛主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让今天的人们看到当年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有多高,有多重要,毛主席在世界各国领导人 和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中的威望和作用又有多高,多重要。

毛主席一句话,美国总统就下台

  当时美国说“美国总统没有到一个没有外交关系的国家访问的先例,让我来得先请我”,主席说:“我没有请他,我得实事求是,不好意思可以别来嘛!他得来,他找咱来的”。最后,1971年8月份《中美联合公报》这么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获悉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先生有访华意向,故发出邀请。”

  美国总统到世界各地访问为了安全起见,得坐总统防弹轿车,得乘美国空军一号,否则不安全。主席说了:“在中国,安全问题不是他该考虑的,到这来,就得坐中国汽车,乘中国飞机,怕死,怕死别来啊!”现在外国领导到中国来访问,全是他们的飞机,他们的车。毛泽东时代不允许,涉及到这个问题,毛主席毫不含糊。

  美国总统到世界各地访问,那得电视现场直播,美国人民得看,“电视直播系统”有吗?没有。它知道中国没有,没事儿我送你一套,不就几百万美元嘛,那时候东西贵。主席说:“我们这么大国家不用你送,我们买得起,打听打听去哪买?”一打听,美国出,日本出。主席说:“去美国买去”。采购人员带着支票去了。美国一看,送你一套不要,涨价,翻番涨。钱不够了呗,给国内打电报,希望通过外交途径斡旋,啥“斡旋”,不就讲价嘛。主席讲了:“咱们这么大国家不划价,有钱!要多少钱给多少钱!”

  大国跟你划那价,掉价!有人说:你看,毛泽东不讲经济,呸!你才不讲经济呢!毛泽东太懂经济了!设备采购回来了,调试好了。美国总统先遣组长黑格准将——后来的国务卿很满意,这设备为我们的总统访华购置了? “购置了,按国际惯例得出租金?”啊对,多少钱?“好说,我们多少钱买的,你就出多少钱租吧”。他傻了,还涨价你涨吧,涨了跟我没关系!对不对?看了吗,既维护了民族尊严,又白捞一套设备。你说毛主席懂不懂经济,你说?这样,先过三招,美国招招败。

  就这样,1972年2月21日中午11点半,美国总统专机在北京机场降落,开始了他历史性的跨越。11点半来的,这咱中国人叫饭口啊,赶着吃饭来的。尼克松为了吃中国饭,练了3个月筷子,倍儿溜儿。狗不理包子十八个褶,好吃!吃美了就犯困,咱中国人午睡他也睡午觉,他睡觉前得洗个澡,讲干净嘛,澡盆里的水放好了,准备往里跳了,基辛格来了说:总统阁下,澡洗不成了,毛泽东主席要见你。尼克松当时就翻了,(尼克松说)什么?我是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总统,毛要见我也不事先通知!不乐意了那意思。

  基辛格当时脸色不大好看:“毛泽东主席见外宾从来不事先通知,这么说你见不见吧,你要不见我不能保证此行还能见到他”。那时到中国要不见毛主席属于访问失败。看戴高乐了吗,戴高乐临死最大遗憾是没有见到毛泽东,也是最后遗憾。你看《戴高乐传记》都有写着。

  主席晚年身体不大好,中央规定了,每年会见20个外宾,多一个,列入下年计划。这次来没见着不坏了。(尼克松):去吧去吧,赶紧去吧,穿吧穿吧去了,临去还差点儿自信,问基辛格:“亨利,你看我这件衬衣颜色毛会喜欢吗?”。(基辛格):你别磨叽了,快走吧!

  一进中南海又愣住了,中南海这么冷清,新华门就4个卫兵,没人理他,他说:(这是他书里写的)“这里既没有爱丽舍宫的辉煌,也没有克里姆林宫的威严,但毛书房从地板一直到天花板的书仿佛要把我压垮,我知道,这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浓缩”。没有人接待你,你来了嘛,对不对。咱又没有外交关系,没有欢迎,特冷清。

  在书房见的,看毛主席这范儿。一见面,握手寒暄,落座。尼克松特直率地说:“主席阁下,我们这次来华的目的,想跟您探讨一下美中两国咱们共同抗衡苏联。”单刀直入。

  毛主席一笑,用手指一指身边的周恩来:“这些小事你去同他谈,我只同你谈哲学问题”。哲学是大学问,尼克松听不懂,他在传记中写道:“我云山雾罩般地听毛跟我谈了一小时十五分钟的哲学,我百思不得其解,但毛的风采,毛的睿智已经征服了我,站在他的面前,我不敢说半句假话,像犯了错误的小学生站在严厉的先生面前那样,因为毛智慧的双眼仿佛把我看透”。看见了吗,服吗?服了!临告别时姿势都变了,右手握右手,左手搀着毛主席的胳膊肘——这就是毛主席!知道吗。

  中美之间真正的较量是在台湾问题上——通过艰苦谈判,2月25号中美双方草签了《上海公报》,26号按计划周恩来陪尼克松去杭州玩儿一天,你想想白天看西湖,他夫人带喂鱼,玩儿美了吃美了,到晚上他找事儿,亨利.基辛格找到中国副外长乔冠华:“乔,我们国务院专家研究的公报,发现我们吃亏了,我们提出修改”。请问:“哪儿修改?”,基辛格:“100多处啊”。乔冠华当时头都大了:“这我可做不了主,我请示周恩来总理”。赶紧赶到周总理驻地,周恩来说:“这事我也定不了,得请示主席”。

  电话打到主席卧室,是1972年2月27日凌晨1点零5分,主席听完周总理的汇报之后略一思考,说了如下的话:“鉴于他是有勇气访问中国的第一个美国总统,我们可以适当照顾他。但是,在台湾问题上一个字都不能动!动一个字他就空手回去!”看见没,原则性。前面叫灵活性,这叫原则性。

  这边(周恩来)担心了,那就不签了?主席又说了一句:“恩来啊!(领袖的胸怀是不一样的)不要担心,要知道美国人比我们更需要这份公报”。主席把老美都研究透了。当中方把中国最高领导层的意思通知美方,美方:既然台湾问题不能动,别的地方修改没有意义,象征性地修改了一两处。27号上午在上海签字,下午尼克松跨太平洋经日本飞回美国。在太平洋上空的时候,他随后翻看他同毛主席谈话不懂的记录笔记,他还挺有好习惯,一边谈一边记录。它突然感悟,当初看不懂的那些东西,恰恰是《上海公报》每一段开篇的话,就是他看不懂的。

  他说:“我突然发现,毛泽东虽然年事已高,而且重病缠身,但他仍然牢牢地把握着这个世界!”服了。至于他的接班人——后来的总统福特,1975年来到北京跟毛主席说的话,我听了后作为中国人感到自豪!福特临告别说的:“尊敬的毛主席,在我们要离开北京的时候,我代表美国人民真诚的邀请您访问我们美丽的国家,我听说您70岁高龄还畅游长江,如果您能去美国,尽管我不会游泳,我冒死也要陪你游密西西比河,我不知道我有没有这个荣幸。”。

  毛主席面无表情,说了一句话,得够他琢磨半天的,主席说:“你没有这个荣幸了”。福特一愣,怎么说这话?“因为我已经接到马克思的请柬(因为身体原因去不了了)”。接着,话锋一转,把一个礼仪问题变成一个外交实质问题。“再说,台湾的大使还在你们那里,你叫我怎么去?”看到没,把客套话变成攻击,厉害吧?福特当即表态:“尊敬的毛主席,我向您保证:只要我明年连选连任,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同台湾断交,同北京建交。”。在场所有的人鼓掌!

  毛主席仍然面无笑容,又说:“中国有句老话:叫听其言观其行,年轻人还是看你的实际行动吧。”后面的话更狠:“再说了,你明年能不能当选还不知道呢”。他第二年就没当选!

  “毛泽东拥有压倒一切的魅力”——后来基辛格讲述和5位中国领导人交往事迹时谈对毛泽东的印象,《中国经济周刊》日前刊登了这篇报道,节选如下:对于毛泽东的印象,基辛格最开始感觉他是“高深莫测的”,但后来基辛格回忆毛泽东时,认为毛泽东“总是极富智慧,有很强的活力来控制谈话,在外交事务上很有见解”,拥有“压倒一切的魄力”。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0
0
0
4
3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