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如何教育身边子女?

作者:马社香 来源:党史文汇 2018-09-27 599

毛泽东如何教育身边子女?

马社香

毛泽东如何教育身边子女?

作者按:朱旦华(1911.12-2010.5),毛泽民烈士夫人。笔者对其访谈录之一《对毛泽东婚姻家庭的几点认识》发表后,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多家媒体转载。在笔者对朱旦华的长年访谈中,朱旦华对毛泽东如何教育身边子女谈得比较多,且有比较深入独特的认识。本篇是笔者根据这些访谈记录整理而成的,小标题为笔者所加。

德智体全面发展,抵制分数挂帅 

笔者: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朱老,毛泽东主席是如何教育身边子女的?这种教育体现了他哪些教育思想理念?您可以联系一些具体事讲讲吗?

朱旦华:当然可以。但我了解较多的是我儿子毛远新在主席身边的一些事。不介意吧?

笔者:只要是真实的,客观的,当然不介意。

朱旦华:说起来,远新是1951年10月到毛主席身边,回育英小学读书②。他只比李呐小半岁,由于从小坐牢发育晚,当时他的个子比李呐矮一个半头,主席笑他是个“小豆子”。

小豆子就这样叫开了。主席疼爱远新,喜欢给他讲故事。一次讲鲁智深不守寺规,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远新问:“守寺规吃什么?”主席说:“吃蔬菜。”吃晚饭时,主席夹空心菜给远新,他不吃,说:“我又不想当和尚。”一桌人都愣住了,唯有主席笑得饭都喷了出来。讲出原委,全家人也都笑了。前些年,李呐来南昌看我,还提到远新不想当和尚的“典故”呢。

笔者:毛主席对身边子女的教育既慈爱又风趣,老人家最关心的是什么?

朱旦华:我觉得,毛主席第一关心孩子们的身体。毛主席认为,孩子正处于发育长身体的阶段,要把身体好放在第一位。夏天,主席亲自教远新学游泳,冬天亲自到中南海冰面上看李敏、李呐、远新练习滑冰。上初中时,主席鼓励远新冬天在雪地里洗冷水澡,每天要保持一个小时以上体育运动。上高中后,鼓励远新报名参加业余体校,星期天放弃休息,从事大运动量训练。毛主席非常关注学校体育课的教学方法,对体育课雨雪天只在室内活动的做法很不满意。他对孩子们说:“体育不仅是锻炼身体,更是磨练意志。一个民族的青少年,有没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有没有健壮的体魄,关乎这个民族的前途。”又说:“德智体,德智体,离开了健康身体,德智就失去了物质载体,成了一句空话。”这是毛主席教育身边子女时常挂在嘴边的话。毛主席说他青少年时就立下誓言:“文明吾精神,野蛮吾体魄。”

笔者:毛主席注重下一代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求身体好,思想好,学习也要好。

朱旦华:主席要求学习好,不是分数好。这一点要正确理解,千万不能歪曲了。说起来我和主席一样,都是师范专业毕业。主席读的是湖南著名的第一师范,我读的是著名的上海务本女中,初中毕业时,成绩不错,由于父亲的国布庄破产了,我只好选择不要学费的师范科升学。我和主席参加革命前都想当一名老师,从事教育事业。几十年后,通过对身边孩子的教育过程,我发现,主席和我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主席强调,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发育阶段,天性喜欢玩耍,要给他们充分的玩耍时间,在玩耍过程中学习身边碰到的各种知识,反对给孩子强加沉重的课业负担。我却首先关心远新是否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各项作业,考试成绩是提高还是下降。主席更为注重孩子是否有真才实学,几乎从不过问学校的考试分数。远新的学业成绩年年都很优秀,我和方老③一直称赞他是好学生。但主席却很少称赞他,反而多次批评他学习没有重点,缺乏主动性,批评他只会跟着考试分数的指挥棒转,各门功课不分轻重,门门功课考试都要得5分(当时我国学校实行5分制),说这种思路,本身就是错误的。主席认为,学校应该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他批评远新不会独立思考,为考试得5分而死记硬背标准答案。说他并没有真正掌握学习的要领,只不过掌握了一些应付考试的本领。这种本领只在学校里有点用,可以得到老师的称赞,获得学习优良的奖状奖章,考上重点大学。但到了实际工作岗位,到了实践中,有用的不多。说这样的学习方式,将来肯定没有出息。当然也说过,这不能都怪孩子,这是整个教育制度造成的。

主席还给身边子女讲过自己上学的情况,说他读书时对文史类课程感兴趣,最讨厌数学,特别是几何。上几何课时,他基本不听,自己在下面偷着看历史书。考几何时就在考卷上画了一个圆圈交卷了。”并幽默地说:“第一,圆也是几何。第二,你给我打零分,不劳费心,我这个圆圈提前替你打好了。利用上几何课的时间,我读完了《资治通鉴》。”在主席读书的年代,学校是以各科平均成绩及格作为升级的标准,主席文史类成绩特别高,一平均就通过了。主席多次说:“人的一生时间是有限的,有所放弃才能有所获得。”听说钱钟书考清华大学时,数学考了15分,后来成了大学问家。吴晗考清华大学时数学是零分,考北大时数学还是零分。还有闻一多,赴美留学时数学考试也是不及格。我想他们和主席一样,都是懂得有所放弃才有所收获的人。

强调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 

笔者:“有所放弃有所收获”,反映了毛主席提倡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主动地独立地学习,反对提倡考试分数第一,反对教育制度方面的种种形式主义。

朱旦华:可以这样说。当远新说他最头痛是作文课时,主席说,“做文章必须有感而发。老师出的题目,往往是学生不熟悉或不感兴趣的事,硬要你搜肠刮肚憋出一篇东西,那可是人生痛苦的事情。出题目做文章,惨无人道啊!”主席认为,这种作文教学方式,只能逼孩子学会迎合老师的口味,东拼西凑,争取高分,甚至教孩子从小学会编造假话。他认为,评价学生作文,首先看文章是否发自内心的真话,其次才看文法文采。如果是讲真心话,尽管文法文采差些,大不了将来不当文人、作家。如果养成了编造假话的习惯,那可能要误了孩子的一生。我当过老师和中学教导主任,我能理解主席这方面的思考,他想得比一般人深透和长远。

主席曾问过远新每天每周时间安排,不解为什么在英语上花费那么多时间?说,外语只是个工具,汉语才是根本。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外语只要掌握了基本规律,将来需要用时能自学就行了。就像你骑自行车,汉语是你自己的双腿,外语不过是辆车子。用那么多时间背外语单词,还不如去读《古文观止》。

笔者:(点头)毛主席的这些想法,也是今天西方教育提倡的精要,更是针对国内学校教育弊端的一面镜子,联系历史联系现实仔细想想,会使人领悟很多。您和毛主席为了教育子女成为国家有用之才,都费心费力。但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方面却有很大的不同。现在您怎么看这些问题呢?

朱旦华:在我挨批斗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天天要学习主席的文章、语录,包括教育革命和知识分子的政策,身临其境,颇有感触。联系到我和主席在具体教育远新过程中的差别,我曾经想过很多。总的感觉是,主席对当时整个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很不满意,或者说他一直在酝酿对整个教育制度进行一场革命。我不赞同“文革”中教育战线的某些极左作法,也不赞同彻底否定教育革命中的一切。

比如,“文革”中许多学校把矛头指向老师,以批判师道尊严为名,把老师当敌人,甚至进行人身污辱,这是应该彻底否定的。但是,现在只片面强调师道尊严,搞分数挂帅,把学生培养成分数的奴隶,甚至赚钱的工具,从一个极端走另一个极端,这就不对了。毛主席提倡教育革命,提倡有远大理想的主动性学习,师生之间建立平等的教学关系。老师可以批评学生,学生也可以批评老师,相互促进,深入学习。

过去和现在,不少人都以为有知识就是读过很多书。毛主席认为,知识不仅包括书本知识,更包括实践知识。他反对学校只教书本知识,不创造条件让学生多接触实践知识,反对关门办学的教育制度。毛主席主张学生多走出校门,开门办学,多接触社会,接触实际,接触生产劳动,以增长实践知识。他提出教育要革命,包括大学生要从有三年以上实践经验的青年中选拔,不直接从高中毕业生中招生。选拔的方式,不能仅凭高考试卷的分数,来判定被选拔青年文化水平的高低,或知识多少。我想,这可能就是毛主席当年看重张铁生答卷,要求中央各大报刊头版转载张铁生那篇文章的根本原因。毛主席当时说过,张铁生④在考卷背面写的那篇文章,是一篇讨伐旧的招生考试制度的战斗檄文。毛主席那么肯定张铁生,不是不要知识,不要文化,而是在反对仅凭一张考卷,就决定一个青年命运的考试方法。毛主席生前多次说过,历史上考中状元的人,没有几个是有真才实学的。反倒是考到70岁连举人也没考上的蒲松龄,能写出《聊斋志异》。至于写《红楼梦》的曹雪芹,不要说举人,连何时考中秀才,还有待考证。谁能说蒲松龄、曹雪芹没有知识,没有文化呢?我们现在大学中文系教授,有多少人能达到他俩的文化水平?

毛主席曾设想,理工科大学毕业生,能不能在某一个技术工种上,达到相当于三级工以上的实际操作水平?还说,对农学院毕业生,要以能否胜任基层农业技术员为考核标准。并在辽宁朝阳农学院作过试验。其实,像今天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也就是基层农业技术员出身。主席还建议,医学院刚入学的大学生,有没有可能先用半年时间,下病房当护理人员,学会照顾病人,喂饭洗脚,端屎倒尿,同时学习一些基本护士知识;第二个学期再开始上课。要从学生一入学,就注重培养其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这也在沈阳医学院做过试验。

毛主席说过,国民党军队中那些能打仗的将领,大多是早期黄埔军校出来的学生,因为他们联系实际,从士兵做起。后来陆军大学出来的将领,书读的不少,却没有几个真能打仗的,就是因为他们脱离实际。远新从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后,原本分到指挥机关当参谋,主席则非要他下到基层连队,从战士当起。也是基于这种考虑。

主席多次对身边子女讲战国时期赵括的故事,他最担心我们的教育制度是在培养赵括式的知识分子。赵括书是读了很多,开口闭口一套套兵书兵法,讲得头头是道,连他父亲赵奢也辩论不过他,但到长平之战⑤却打了大败仗。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主席讲,书读得越多越蠢,赵括不如他的父亲赵奢。赵奢没有儿子读的书多,却有大量带兵打仗的实践知识。如果赵奢不死挂帅,赵国不会如此惨败。

我看到现在有些人完全曲解了主席的原意,好像主席讲教育革命是反对读书,反对知识,不要文化。其实主席读的书比我们都多,他反对的只是脱离实践的读书,脱离实践的知识。主席认为,只有书本知识而没有实践知识,上了大学,就觉得高人一等,当精神贵族,其实你只不过比别人多读了几本书而已。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真正到了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的第一线,如果理论脱离实际,恐怕也只能和赵括一样,几十万大军就白白葬送了。这种脱离实际的知识分子害人误国。

联想到我们当今的教育体制现状、学生思想状况、科研自主创新现状,某些干部现状,毛主席几十年前的担忧,真是发人深省啊!……

动手动脑,铸造认真刻苦精神 

笔者:毛主席对中国教育体制弊端的深刻认识,早就超过我们许多人。我一直在思考或研究,毛主席针对我国教育体制的弊端,对身边子女教育特别注意了什么?

朱旦华:我想,应该是自始至终注意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精神,刻苦认真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培养,毛主席是从孩子们的生活中,要求他们动手动脑,一点一滴地进行培养的。

记得1954年学校放暑假,远新一到南昌就跟我要地图,说他上次从南昌回到北京,主席问他火车经过了哪几个省市,哪几条大江大河。远新没说出几个。主席严肃地说:“在学校,你地理课考试得的5分,却连自己走过什么地方,都说不清,你那个5分顶屁用!”主席从床边拿出本地图册,沿着铁路线给他讲了一遍。主席又问他:“如果淮河发大水,在安徽把铁路冲断了,从南昌怎么回北京?”远新一句话也答不出。主席就把那本地图册给他,叫他“回去查查地图,就算课外作业吧”。接着问,途经哪个城市印象最深。远新想了想,很认真地说:“符离集⑥。’,问:“为什么?”答:“小炮叔叔(方老的警卫员)买了个烧鸡,可好吃呢。还有上海火车站。上厕所还要掏钱。”主席搂着远新哈哈大笑起来。远新说他这次要先从地图上查清楚,怕主席再问他。李呐上中学时买了个闹钟,主席要远新动手把它全拆开,然后再重新装好,远新做到了,主席很高兴。后来我给远新买了辆自行车,他上来就把车子拆到不能再拆的地步,然后又把车子重新装好。

笔者:很有意思,行走千里,动脑动手,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教育方法,毛主席几十年前就身体力行,指导身边子女了。

朱旦华:不仅如此,主席还特别注重培养子女做任何事,都要有一种认真刻苦的精神,不怕你说错话,做错事,也允许你说错话,做错事,就怕你说假话,做假事,怕你做事遇到困难就半途而废。要不就不做,要做就必须做好。

有一年暑假,主席在北戴河,受台风影响,海浪特别大,拍岸的开花浪有两三人高,主席要下去游泳,被大家劝阻后,回过头就问远新:“你敢不敢下去?”远新说:“敢!”结果,在岸边就被海浪砸倒了五六次,鼻子、嘴巴、耳朵都灌满了沙子,但他不退却,终于游到海中间的浮动平台上。当他费尽全力游回岸上,疲惫地走到主席身旁时,一边大口喘气,一边从耳朵里掏沙子。主席却说:“再去一次!行吗?”远新二话没说又向大海跑过去,又被海浪砸倒多次,终于游了过去。刚游到浮动平台,平台固定缆绳就被巨浪冲断了。等远新再游回来,摇摇晃晃走到主席身边时,主席连连称“好”,还伸手摘除他头发里的海草杆子,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主席的满意是在肯定一种不怕困难的精神、刻苦的精神、认真的精神。

毛主席多次对全党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毛主席也认真地身体力行,用具体行动教育身边孩子。

坚决反对干部子女的任何特殊化 

笔者:毛主席对身边子女的教育,您了解的还有哪些呢?

朱旦华:保持艰苦朴素,坚决反对干部子女的任何特殊化。主席身边几个上学的孩子周末和节假日回中南海,学校在西郊,离家很远,主席从来不许用小车接送。

笔者:当时他们怎么回家呢?

朱旦华:上小学时就在街上雇辆三轮车。后来也坐过类似现在的校车,集体接送。远新上101中学,学校在圆明园旧址,离中南海更远了,就靠挤公交车,中间要换三次车,我这才给远新买了一辆自行车。初中、高中他在101中学读了6年书,主席没有一次派小车接送。李敏、李呐也是这样。因为是住校,远新从初中一年级起,换洗衣服、拆洗被褥全是自己动手。衣服破了自己补,被褥拆洗后自己缝,从小得到了独立生活能力的锻炼。星期天回中南海吃饭,桌上掉个饭粒,主席都要孩子们捡起来吃掉。我有一次去北京开会,发现远新的上衣扣子是反的。我问江青的姐姐李云露:远新怎么穿女式衣服?她告诉我,那是李呐长高了,衣服小得不能穿了,就给远新穿,裤子也是女式的,把侧边开权改成前面开权。那时远新的个子比李呐矮,穿了好几年李呐姐姐穿不下的衣服。至今他们穿戴都是很朴素的。前些年,李呐到我家来,保姆感慨地说,毛主席女儿穿的衣服和下岗女工差不多。

毛主席从小就教育他们,公家的东西和自己的东西要分得清清楚楚,不许占公家的便宜。各国外宾送给主席许多礼品,主席全部交公,说这些东西不是送给他个人的,是送给中国人民的。只有苏联邮电部长送的一本邮票册子,主席叫卫士长李银桥拿给了远新。主席知道远新喜欢集邮,说研究邮票可以增长知识。

笔者:听说毛远新上大学可以保送,但毛主席不同意,要他自己去考。是这样吗?

朱旦华:是。1960年远新高中毕业,被保送上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⑦,没想到主席却说:“保送算什么本事,有本事自己去考!”还说,他怀疑保送是对干部子弟的特殊照顾,这种风气要不得。远新急了,说:“哈军工今年招生,全部都是各地优等生保送,都不用考试。又不专门对干部子弟。”主席说:“虽然我对现在的高考招生方法不赞成,但是,全国青年人进大学都要考,你也不得例外。我看你是怕自己考不上,才选择保送吧。”远新被逼得无路可走,横下心来说:“那好,我不上哈军工了。你说,哪所大学最难考,我去考!”主席说:“恐怕算北大、清华吧。”远新说:“那我就报考清华大学,我就不信考不上!”远新谢绝了哈军工的提前录取,参加高考,以优秀成绩考上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现在回想起来,主席用的是激将法。他既要反对干部子弟特殊化,又要激励年轻人的斗志,凡事都要靠自己努力,绝对不许靠父辈的地位,靠烈士的招牌。毛远新虽然考上了清华大学,但还是想去哈军工。1961年学校放寒假,主席在广州,要远新也去。阿曾⑧同志的儿子阿宁是远新的好朋友,在哈军工读书,他鼓动远新转学去哈军工。远新就去对主席说:“你说不要保送要自己考,我已经考上清华了。但我想转学去哈军工。”主席同意了他转学。远新在清华读了半年书转学到哈军工导弹工程系。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去哈军工,导弹系主任戴其尊同志对我说,远新各方面表现不错,当了班长、党小组长,年年被学院评为五好学员、优秀党员⑨。但是远新告诉我,主席对他不满意,经常批评他。学院按部队惯例,被评为五好学员、优秀党员后,院政治部都给家里寄立功喜报,喜报送到主席那里,主席连看都不看,丢到一边。我这些年才懂得,主席那是对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制度不怎么满意,对远新循规蹈矩式的优秀不满意。

要求子女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加强锻炼 

笔者:毛主席希望子女们怎样做,才满意呢?

朱旦华:理论联系实际,获得真知,独立思考分析,获得良知;无私无欲,不怕牺牲,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记得1964年1965年,两个寒假,远新都没来南昌看我。1966年1月他提前半年大学毕业了。远新下连队当兵前才来看我,说主席多次批评他,没当过工人没当过农民,不了解工厂农村,不了解中国社会的真实情况。1964年寒假,他便约了学院一帮同学前往黑龙江五常县农村进行社会调查。1965年寒假,他又利用假期和几个同学到哈尔滨电机厂,住进工人集体宿舍,拜师傅学习电焊技术。工余时间去老工人家里作社会调查。

1965年夏,远新在北京治病。毛主席从外地回来后对他讲:“越南战争可能会越打越大,如果越南要求我们支援,你敢不敢去打一仗?”远新回答:“敢去。”主席非常高兴地说:“你是我们家唯一的壮丁喽。”主席还通知汪东兴,从警卫中队调来步枪、冲锋枪、手枪让远新反复练习,并安排了打靶。

笔者:看来毛主席是准备一旦正式派志愿军赴越,就会送毛远新去越南打仗,是吗?

朱旦华:我想是这样。就像当年送毛岸英上抗美援朝前线一样。1966年2月远新下部队前,主席特意安排他先到南昌与我和方老告别。远新在哈军工品学兼优,学院原打算分配他到七机部研究机关,主席不同意,要他下部队当兵。因为他学的专业是防空导弹,就被分配到空军司令部第二高炮指挥部当参谋。主席一听不高兴了,说:“我是要你去当兵,不是去当官。”远新说:“参谋算什么官,比芝麻粒还小。”主席也笑了,说:“‘参谋不带长,放屁也不响。’算是最小的官了。我是要你离开大城市,到野战部队基层连队当战士。如果战士当得好,可以当班长,你那个班要成为全连先进的班。当连长,你那个连要成为全团先进的连。有了基层带兵经验,再考虑到机关当参谋。”远新只好又去找空军司令员吴法宪,把主席的话重复了一遍。吴法宪激动得眼圈都红了,说:“真没想到,主席要求子女这么严。”远新被分配到防空导弹部队一个基层连队当了战士。

笔者:他们部队后来到越南参战了吗?

朱旦华:没有。中越团结坚决抗美,反而抑制了战争的进一步升级。那时远新所在部队在云南山林,常年住帐篷,生活用水都得每天到山下去挑。不久文化大革命展开了,1966年8月中旬,主席把远新从部队调回北京,从那时到1968年4月,远新担任周总理的联络员,主要是在东北地区调研;1968年5月他被中央派到辽宁工作⑩,1975年10月到1976年9月,又调到主席身边当联络员。后来的遭遇你都知道了,判刑坐牢,风雨起落。

毛主席是一个为国为民考虑得非常深远的世界一流战略家,客观地讲,他从来没有为家人的私利考虑和安排过。你认真想想是不是这样?

载《党史文汇》2013年第11期

注释:

①2000年10月20日、22日上午,2003年9月1日、12月28日晚,2004年12月25日晚,2006年12月28日,2008年12月24日、25日,笔者多次访谈朱旦华,地点均在朱旦华家中。

②1949年6月,朱旦华在北京与新疆牢狱战友方志纯结婚,同月从中央妇委调到江西工作,南下南昌;1949年7月毛远新在育英小学一年级期末考试后被送到南昌。1951年10月毛远新随朱旦华来京,被康克清带到中南海,辞行时被毛泽东留在身边。

③方老,即方志纯(1905-1993),江西弋阳人,方志敏嫡堂兄弟。1924年入党,曾参加弋阳漆工镇暴动、八一南昌起义、弋横暴动。任赣东北团特委书记、红三十一师政委等。1938年1月派往苏联共产国际党校政治班学习,任班长,1941年初回国,在新疆与楼曼文结婚。同年9月被盛世才软禁。1943年4月入狱,任狱中党支部书记。1946年7月经党中央营救,集体回到延安。其后任中央社会部二室副主任、主任、中央卫戍司令部参谋长。1949年2月楼曼文病故,留下年幼的一女一子。后与朱旦华结婚。1949年6月任江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省委常委、副书记。1965年9月任江西省省长。1977年8月任江西省革委会副主任。1979年任江西省政协主席,兼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等职。

④张铁生(1950年一),辽宁兴城人。1968年下乡插队,1973年6月,被推荐参加大学考试。在理化试卷背面,写了一篇《对考试制度和方法质疑》的文章。7月19日,《辽宁日报》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为题,刊登该文并加编者按。8月20日,《人民日报》予以全文转载。张铁生旋被朝阳农学院录取。1975年任该院党委副书记。四届全国人大常委。次年10月被撤销一切职务,开除党籍。1983年以“颠覆政府反革命罪”被判刑巧年。刑满获释后和他人合办饲料公司,公司资产渐逾亿。

⑤公元前264年,秦军伐韩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郡守冯亭遂派使者向赵请降,赵王接受上党。秦君震怒,命秦军再攻上党。赵王派老将廉颇镇守长平。秦军不断挑战,廉颇坚守不出,秦军散布谣言,赵王上当,派赵括代替廉颇。赵括只懂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轻敌出击。秦将领白起设伏兵包围,并截断赵军粮道。赵军被围困46天,拼死突围,赵括被射死,赵军四十多万向秦军投降,绝大部分被秦军坑杀。

6 离集,安徽宿州小镇,以盛产烧鸡为名。

7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即新中国第一所多军种综合性军事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于1953年9月1日成立。由于该校地处哈尔滨,故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当时是亚洲最大军校,人称“中国的西点军校”,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治国治军人才。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哈军工”曾与北大、清华齐名,名师专家云集,优秀人才齐聚,高干子弟扎堆,辉煌鼎盛。1966年4月1日,根据中央军委决定,该校改变体制,退出部队序列,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197()年,原哈军工主体迁至长沙,即今国防科技大学。其余系一分为六于南京、西安、武汉、长春、北京等地。哈军工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

.8,.阿曾,指曾宪植一一时任全国妇联常委、书记处书记。朱旦华的好友。

9 毛远新于1960年高三下学期入党,介绍人是高中班主任冯静吉和初中班主任方春英。 

10 1968年5月,毛远新以军队代表身份“三结合”到辽宁省革命委员会任副主任,为15名副主任之一;1971年1月辽宁省第四次党代会推选毛远新等为省委常委、副书记,排名于陈锡联、曾绍山、李伯秋、杨春甫之后;1974年2月被中央军委任命为沈阳军区政委。1975年9月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团副团长前往乌鲁木齐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20周年。同年10月担任毛泽东与政治局的联络员。

【《毛泽民夫人朱旦华访谈录》】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2
0
0
0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