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在桂东苏区的红军高级将领蔡会文

作者:郭谦贵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8-05-13 2712

牺牲在桂东苏区的红军高级将领蔡会文

郭谦贵

牺牲在桂东苏区的红军高级将领蔡会文

  由于红军高级将领龚楚叛变,引导敌人大规模地对桂东东边山游击队进行军事“围剿”,1936年春季,蔡会文在桂东县东洛乡壮烈牺牲。蔡会文英勇战斗在桂东苏区,是牺牲在桂东苏区的红军高级将领。

  一、参加秋收起义

  蔡会文,生于1908年,号赤潮,攸县凉江乡山田村人。早在中学读书时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学生运动。1926年,加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7年,进入湖南省农民自卫军干部训练总队学习。“马日事变”时,负责保卫总队机关。大革命失败后,于1929年9月参加毛泽东组织和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上了井冈山,先后任连党代表、军官教导队党代表。

  二、转战中央苏区

  1929年,率部转战赣南、闽西,投入开辟湘赣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的斗争。1930年后,先后任红三军政治委员、湘赣省军区红军总指挥、总政委兼红八军政委。1934年2月,被“左”倾机会主义分子诬蔑为“右倾”,被撤销其湘赣红军总指挥等职务。4月,改任粤赣省军区司令员,后任中共湘赣省委委员、省军区司令员。

  三、担任湘粤赣特委书记

  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国民党集中兵力围攻中央苏区。1935年2月,留在中央苏区的红军分路突围后,他率部于4月初进入油山,与项英、陈毅等会合,成立南方游击总指挥部。长岭干部会议后,他率300多人进入桂东东边山,与原来活动在桂东境内的红独五团一个连、红七十一团一部、红独四团余部及桂东游击队会合,并将这些部队与游世雄率领的百余名红军合编为湘粤赣边区红军游击支队,蔡会文任支队长兼政委。下设8个大队,共有人枪千余,总部设在桂东东洛乡的赤水仙。为加强党对地方和军队的领导,成立了中共湘粤赣特委,蔡会文任书记。领导游击支队以桂东东边山、西边山为中心,向湘、粤、赣边界发展,坚持游击战争。

  四、领导桂东苏区游击中心工作

  红军游击支队与游击根据地得到迅速发展。桂东、汝城、资兴、酃县、郴县及赣南的崇义、上犹、大余、遂川,粤北的南雄、始兴、仁化、乐昌等县均是游击支队经常活动的范围,开辟了方圆900里的游击区,常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打击。

  湘粤赣边区红军游击支队的日益发展壮大,使国民党当局惶恐不安,他们立即调集湘粤赣三省三个师的兵力联合“进剿”。采取山烧光、屋烧光、人杀光的“三光”政策及并村移民,制造无人区,到处设关置卡进行封锁;组织“跟脚队”、“听响队”、“观烟望火队”,日夜观察守望,探听动静,发现可疑迹象立即搜山等手段,妄图困死红军游击支队。蔡会文等集中群众智慧,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斗争。他发动战士摘山蕨、采野菜、挖竹笋等充饥。当地群众也用巧妙的办法将粮食、蔬菜等物资送上山接济游击队。

  五、指挥数十次战斗

  1935年9月后,蔡会文与项英、陈毅等失去联系。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他经常深入到各中队、分队与干部战士谈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稳定部队情绪。生活中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战斗时他身先士率。游击队在桂东东边山的选垅、五里牌、小水坳、鹰打嘴、高山丛等地方,与国民党军进行了数十次战斗,均取得一定战果。

  1936年春,蔡会文率领的游击支队与粤军余汉谋部一个师在桂东东边山再次发生遭遇战,由于敌强我弱,战斗打得异常艰苦,粤军横尸遍野,游击支队也被打散。蔡会文与身边的十多名战士来到东洛乡小水山桃树窝,住在一个破烂的茅棚里。因连续不断的战斗,加上十多天未见一粒米,全靠野菜、野果充饥,个个又饥又累。蔡会文便派管理员下山买粮,不料此人被捕后叛变投敌,带着化装的敌人进山搜剿。蔡会文果断地指挥大家突围,自己却不幸重伤被俘。他苏醒过来后,怒斥叛徒,并与敌人拼搏,壮烈牺牲。

  由于蔡会文曾经先后担任红三军政治委员,湘赣省军区红军总指挥,总政委兼红八军政委,中共湘赣省委委员,湘赣省军区司令员,是牺牲在桂东苏区的红军高级将领。

  (湖南桂东县委党校)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0
0
0
0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