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被消失”?荒谬

作者:佚名 来源:海外网 2017-06-21 629

中国史“被消失”?荒谬

“是台湾文化中包含中华文化,不是台湾文化属于中华文化。”“台湾史、中国史都是属于东亚史。”上述的这些话听起来荒谬,却是多年前一位台湾“独”派学者亲口跟笔者讲的。不过不曾料想,数年之后,这种个人的“台独史观”居然有可能变成岛内的“官方态度”,甚至是要塑造台湾青少年扭曲、混乱的历史观。

据台媒报道,台湾“12年国教社会领域课程纲要”草案日前曝光,在历史部分,以往要学生背诵大量史实,且史观以汉人为主轴,新课纲将略古详今,将重点放在台湾最近五百年脉络,摒弃过去以汉人为主轴的思维,强调台湾是多元族群,并将“原住民族”单独成项。同时,新课纲将不再明确区分台湾史、中国史及世界史,而是在台湾史之外将中国史并入东亚史学习,相当于将历史课本简化为台湾史与世界史两部分。

消息一出,岛内外舆论哗然。许多专家学者和网友批评这份课纲充满“台独”的意识形态。就连被称为“深绿喉舌”的台湾《自由时报》都坦诚说,新课纲目的为构建“以台湾为主体的下一代史观”。

众所周知,从李登辉时期开始,台湾的历史教科书就开始沾染“台独”色彩。到了陈水扁时期,“台湾史”在岛内正式独立成册,从而形成“台湾史”“中国史”“世界史”并列的局面。如今,蔡英文当局废止了意将“拨乱反正”的课纲微调,又提出了只有台湾史与世界史的历史课纲,可谓是在“文化台独”的路上越走越远。

自去年520以来,蔡英文当局在政治上不承认体现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经济上强推“新南向政策”,而文化方面就是不断搞小动作进行“去中国化”。除在历史教科书上动手脚之外,当局还大搞“去蒋介石”“去孙中山”“去孔子”、取消遥祭黄帝陵、降格郑成功祭典等一系列“文化台独”活动,目的就是要台湾人尤其是年轻人不再有中国人的认同。比起陈水扁时期正名、制宪、搞公投的“台独”激烈举动,“文化台独”的动作看似柔软,却伤及肌理,因为它们的出现直接割断了两岸在历史文化方面的联结,否认大陆与台湾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史实。比起“政治台独”,这种“文化台独”的恶劣影响更加深远。

新课纲的本质昭然若揭,但其论述仍具有迷惑性。究其原因,就是谋求“台独”意识形态的当局喜欢用“多元”这个看似客观中立的套路去“蛊惑人心”,让人觉得类似的论述很有道理。

比如持“台独”史观的历史学者们刻意把台湾当做一个“超然”实体,而不论是郑成功、清政府、“国民政府”还是荷兰、西班牙、日本,都说他们都是“外来政权”,在台湾的管辖统治就像“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感觉。所以在这种论调下,台湾时而被纳入中国版图,时而不是;对于中国大陆上的中央政权来说也是一种“超脱”的关系,不应该是属于中国的一部分。而在文化方面的论述,亲绿人士也用了类似手法,用起了“中华文化只是台湾文化一部分”的表述,把原住民文化、荷兰文化、西班牙文化、日本文化与之并列,俨然一幅“百花齐放”的格局。

这样的表达和论证乍看之下逻辑完整,实则漏洞百出。如果说自古就属于中国的台湾只是因为历史上某些时刻遭遇外族入侵,就可以让自己“超脱”,把祖国和侵略政权都称之为“外来政权”,那么美国西部的许多州是不是可以在自己州里的教科书写上该州经历“西班牙时期”“法国时期”“英国时期”“华盛顿政府时期”,而这些都是并列的政权呢?

而从台湾内部的角度来说,如果也遵照这套“客观中立”的说法,那么金门、马祖地区自古以来就隶属于中国大陆的福建,只是因1949年两岸分离而由台湾当局管辖,那么亲绿人士又是否愿意承认金门、马祖的历史特殊性,而单独用一套观念不一样的历史课本呢?恐怕这时候他们并不愿意再谈过去的“多元性”、而要塑造“台湾整体的统一性”了吧。

荒谬的史观,荒谬的论述,蔡当局之所以有这样荒谬的举动,目的就是为了一个荒谬的目的——让台湾年轻人不再有中国人和中华文化认同,造成事实上的“台独”。然而,这种做法最终只能是自欺欺人。

短期来看,台湾部分年轻人会出现“史观”和“国家认同”上的一时错乱,也会给两岸关系造成一定的冲击。而长期看,民间的中华文化之根并不随政治而动。就算是天天高喊“去中国化”的民进党人,私下里还是经常拜关公、拜妈祖,端午节也要组队划龙舟,甚至到福建去祭祖。而在网络时代,台湾年轻人可以接收到课本以外更多的信息,台湾年轻人亲自到大陆求学、旅游、就业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两岸是不是一家人,是不是属于同一民族,有共同的血缘、历史、文化,台湾年轻人自有辨别能力。想靠改教科书限定他们的史观只能是“痴人说梦”。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3
0
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