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上,十三根铁链扛起一个共和国

作者:石纯民 来源:中国国防报 2016-09-22 905

大渡河上,十三根铁链扛起一个共和国

大渡河,源于青海,流经四川,注入岷江。因河谷两岸地势险峻,水流汹涌,自古有着“天险”之称。

1863年,太平天国石达开的2万太平军在这里全军覆灭;1935年,共产党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也来到了这里,同样是前有天险,后有追兵,英勇的红军战士成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击碎了蒋介石“让朱、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美梦,创下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盛夏,站在四川石棉大渡河安顺场渡口,滔滔江水仿佛在讲述那一段段血与火的历史壮歌。在群山和激流的映衬下,古朴的泸定桥巍然屹立。三三两两的游人从桥上通过,或驻足留影或凝视远眺,更多的人抚摸着铁链,似乎想触碰历史的脉搏。铁链每根有碗口粗,在岁月的打磨下泛出幽光。建成310年来,这十三根铁链默默沟通两岸,承载川藏经济文化交流;而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它的价值更是不容忽略,正如“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的牌匾上的那几个大字——“十三根铁链扛起一个共和国”。

十三根铁链是怎样扛起一个共和国的?面对记者的疑问,强渡大渡河纪念馆讲解员赵敏没有直接作答,而是带着记者穿越时空,走近那段烽火岁月。“现在人们所看到的大渡河已不复当年那般壮阔了。当年渡口河面宽近300米,水流达到4米/秒,水深10多米……”

当时,红一军团袭击安顺场渡口后,17名勇士组成的突击队,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奋勇渡过大渡河,占领了北岸渡口。由于找到的船只太少,7天7夜只渡过8000人的部队,按这一速度,中央红军主力全部渡过需要1个月。敌情紧急,刻不容缓,夺桥成功与否决定着红军的生死存亡。

夺桥,谈何容易!当时,桥面上的木板已被尽数撤除,只留下光溜溜的铁链;桥下,是咆哮的河水;对面,敌人构筑起牢固的工事,重机枪不断扫射……夺桥,看上去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冲上去就意味着牺牲。然而,当年面对九死一生的考验,红军战士没有一人退缩,反而争先报名。战斗打响了,英雄的红军战士向死而生的战斗激情让敌人颤抖。“当时,国民党军队眼看挡不住英勇的红军,就在桥头放火阻挡红军前进。勇士刘金山的手被烧红的铁索烫得血肉模糊,也全然不顾,一往无前。”研究泸定桥战斗历史的泸定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王永模向记者介绍。战斗结果令人意外,整个夺桥战斗只有4名勇士牺牲,生存率为81.8%,让后来的研究者惊呼奇迹!

的确,这是突破人的生理局限、突破平常人趋利避害思维的奇迹,而创造奇迹的正是我们这支英雄部队的专长。作为红军的传人,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在不同的时代,他们接着创造出更多的奇迹。驱动他们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创造奇迹的,正是红军长征展示出来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今天的改革强军征途上,我们更需要传承长征精神,树立大局意识,坚决拥护改革、积极支持改革、自觉投身改革,勇敢承担起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历史使命,用实际行动书写改革强军时代的新篇章。

改革当前,雅安军分区官兵用实际行动传承红军长征精神。军分区政委杨树钊刚刚做过换肝手术,还没有彻底康复,就回到岗位上。雅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范后雄告诉记者:“杨政委的家人担心他,怎么劝他也不听,用他的话说,‘再累再苦也比不过飞夺泸定桥的22勇士。’”记者原本同杨政委预约下午采访,不料他中午突然接到上级工作组要来检查的通知,又匆匆忙忙投入迎检工作中去了。

望着滚滚而去的河水,记者仿佛听见了那从历史深处传来的胜利的号角。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革命英雄主义永远都是我军走向胜利的坚定基石。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7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