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回归本真——浅谈立德树人在青年教育中的重要性

作者:青年力网 Nancy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9-02-24 3296

教育回归本真

——浅谈立德树人在青年教育中的重要性

青年力网  Nancy

“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站在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强调的教育理念。教育回归本真,立德树人在青年教育中尤为重要。

最近网络中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先是央视名嘴曝光某女明星偷税漏税达十几个亿,牵出娱乐圈内大小合同等各种潜规则,近日网络又爆出某中年知名男星将自己的小三以勒索罪名送进监狱的狗血事件,当电脑前的吃瓜群众刚要吐出口中已经满嘴的瓜子,不料某明星博士又不幸因抖音一句得瑟“不知知网为何物”一言被热情的粉丝拔出了学术造假的泥来……吸毒、出轨等明星恶趣味已经不足以让群众感到惊奇,学术圈也不幸染指其中,因明星博士学术造假牵连出来其所在学院领导娶了比自己小24岁的师生恋此等私事不但抓住了群众们的猎奇心,更牵连出的一则去年旧闻也跟着热度上了热搜:某南方知名985高校硕士招生中个别领导窝案改分事件,这些学术造假、学术腐败问题令人瞠目结舌。

我们常说官员腐败尚有权力的寻租,商人的失信亦有利益的纠葛,如今的文艺学术界的腐败问题,实在令人非常愤慨,毕竟这本是一片净土。有人说戏子无情,娱乐圈就是看个热闹,不要太较真儿了,可我们拥有一大批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依旧不受诱惑,坚守着艺术界的贞操。当代的青年人对社会中爆出的这些负面的新闻也有自己的一番判断,有个别的青年对此不以为然,甚至有的人还觉得他们很厉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说是曝光他们的人都是因为嫉妒别人有钱,这些少数人的价值观想想就让人感到后怕。但批判从不是目的,更要进行反思——教育的缺失,缺乏对价值观的正确引导,都让这些心中只有个人,没有他人的名利小丑无处遁形。

什么是教育的本真?有人说就是聚天下英才,我想加一点,聚天下英才只是手段,目的则必须是引导之向善。

我们的大学也好,中小学教育也好,最重要的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青年。现在社会中不乏一些不良现象,通过网络的渲染,对我们的青年学生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正如前文提到的例子:某些明星偷税漏税的问题,明星博士某某某成为顶级学府博士背后所隐藏的涉嫌学术腐败的问题,一个萝卜带出泥,这些带出泥的萝卜,对青少年影响极为不好,但我们批评的同时,更要从深层次去反思我们的教育。过去我们常说高分低能,现在来说,更应该说是高分低德,甚至个别人的高分本身也是造假而得,有时候我不懂为何会有那么多本该是向青年引导正确价值观的粉丝千万的大明星涉嫌各种学术造假,吸毒,偷税,按理说,明星有钱,他们不是上不起税,他们是内心不愿意上税,没地方花那么多的钱财,吸毒也成了个别人自我膨胀的手法了,至于艺术生学习成绩一般般,这一点都是司空见惯的,当然也不乏学霸,但就多数艺术生来说,实践性的演练表演,这才是专业性很强的东西,偏偏要不惜造假来谋求一种所谓的“学术精英”的形象,难道自己完全没有自知之明么?恐怕不是,大概也是因为价值观方面认为无须诚信,自我定位膨胀,逃机取巧,钻营的体现吧,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这样的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呢?即便是个别人,但他们在没有曝光之前,的确掌握着一些资源,“混得不赖”,这会让一些青年学子怎么想呢?会对他们的价值观产生什么负面的影响啊?这才是最可怕的!

有个别高校教育者甚至在青年学子面前公然宣讲一些颇为扭曲的价值观,例如升官发财就是成功者的标配,这些孩子们还年纪小,他们如果小时候就受到这样的污染,或者是佛系为了个人享受生活而活着的理念的熏陶,那么他们一旦毕业走上社会,会怎样的钻营或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想而知,我们的教育改革中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本质,这个导向是非常正确的,德,是一个人的根本,而后再谈其他,假如单一升学率导向,以分数论英雄,不重视德育的引导,那么社会中个别人所带来的一些坏风气就很有可能染指到一方净土的校园。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对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如何贯彻到我们教育的实际工作中来呢。

一、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德育要落在实处,不喊虚伪的口号

今天若和孩子们谈,舍己为人的大爱精神,会被很多人当成虚伪的口号,近代有一所著名的爱国高校叫做西南联大,它是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学校的合体,当年这里面走出了不少爱国青年,科学家,医学家,政治家……这些人为了陌生人和社会甚至能做到牺牲自己,今天的不少青年人,在马路上遇到老人倒地,是不敢去扶起的,一个人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社会有人群构成,越是精英分子,按理讲就越是社会中的优秀分子,往往可以引导社会的风气,教育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假如使这些热血青年一心为了钱和权位,那么这样的教育就一定是有问题的,在古代,有一批文人知识分子就曾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情怀,假如只求禄位,那么收入和特权就是这些精英分子的人生追求,而这批作为最优秀最聪明的精英,却不去考虑自己应该对国家、社会有多大的奉献和付出,那么社会的风气一定就会越来越世风日下。

西南联大在特殊的历史阶段抗日战争应运而生,当时那么多爱国学生去自愿参军报效国家,社会精英感动着老百姓大家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共同利益,不畏强敌,团结抗日,那么今天我们的学生同样都是17、18岁的孩子,不同的到底是什么?恰恰是价值观的引导问题和教育问题。我国坚持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对教育是非常重视的,今天中国已经是世界经济排名第二的国家,我们有很多技术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这正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教育立国的理念,同时我们也要正视社会中的拜金主义和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不少人生存缺乏一种安全感,食品安全,经济安全,网络安全,我们似乎总愿意去抱怨周围人,但我们更应该反思自身,特别是教育工作者,社会中有些人为了经济利益不讲诚信,欺诈,犯罪,社会的风气,需要教育的正确引领,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就是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心和品德,给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南开就有这样的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习惯养成,小处着眼,当如是,公者:爱国爱群之公德,能者,服务社会之能力,这样的校训和办学理念至今丝毫也不会褪色。对孩子们要给予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大道理讲得越少越好,在处事中一点点得潜移默化的渗透,从自身做起,只有教师没有功利心,坚守人格和学术操守,才能赢得孩子们的发自内心的尊重。

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赋予时代意义

对于中国古代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不能照搬,要有所选择,有所扬弃,我们国家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仁、义、礼、智、信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我们应该继承发展,我们抛弃的是那些古代文化中的糟粕,这不仅仅是“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更重要的也是基于中国的国情和社情的一种反映,道德本身是一种自律,孔子讲慎独,君子之道,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批评任何人,而是要内省和自我检视,这样的道德追求,一定需要教育最为途径,才能真正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对于我们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对老师尊重,对学生爱护,对同学友爱,对人诚信,对自己和他人都有明确的定位,从小到大,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大爱是高等教育所引导的,服务于国家,社会,超越自己的私心,承担个人、家庭、民族和国家的不同等级和不同阶段的责任和担当。

三、建立德行操守的相关制度保障和法律保障,给青年人设置“德行目标”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出发点是个人的健全人格的培养,教会孩子爱人,无德之人,哪怕有些小聪明,也不是真正的人才,相反,无德之人只是技能层面上优越,那么危害更大,例如希特勒那样的偏激之徒,不得不说他有些演讲天赋,还在艺术领域中会一些美术绘画技巧,可他领导法西斯集团进行了人类大屠杀。当老师的朋友都知道,现在班中就有这样的一些孩子,学习成绩很棒,可不喜欢为班级做值日,也不愿意给其他同学讲题,觉得是浪费时间,觉得自己学习考高分比较重要,这样的孩子从小是被放大的个人的自由与任性,却忽视了一个人在集体中的责任的承担。我们评三好生啊,优秀生,往往忽视这样的问题,将来我们要建立“德行”评定的档案,将以班级评价,小组评价,个人评价都结合起来,开座谈会,开展匿名的调查问卷等形式,将每一个孩子的智育和德育结合起来,德行操评差的各项评优一律免谈,在社会上也同理,要有德行方面的一些制度保障,这里包括奖励类和惩罚类两种,有点类似,银行诚信系统一样,建立联网体系,某人德行操守差,诚信失德的话,加重惩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会多有不便,这样就不是靠吃瓜群众道德制高点的各种宣讲,而是实实在在的体会了,就像逃逸的那种撞人司机,和过失司机就有所不同的惩罚的原理一样。

另外,我们也要给青年人一个目标的设置,有一些孩子沉迷于网络中的不少鸡汤文,玩抖音,刷韩剧,喜欢看净是些“屎尿屁”的搞笑视频,各种乱七八糟的成功学,更不乏各种网红的宣讲,不少人喜欢佛系人生,说实话,我对佛系并没任何意见,相反我觉得淡泊平淡的生活是一个人的正当的人生选择。不过,对这个问题我也有些个人的看法,佛系来说是不是从年龄来看,老年人享受晚年更比较适合呢?而青年来说,我觉得还是积极向上,拼搏奋斗比较好一些,试想一下:一个十几岁的青年,在家沉迷网络,一个月不下楼,吃着外卖,穿着睡衣,啃着老,每天除了吃就是睡觉和玩电脑,刷微博,这样本该热情似火,奋斗拼搏的年纪,却自称是“佛系文艺青年”,这种人不仅仅是对佛系本身概念的侮辱,也是对自己的父母家庭的逃避责任,是不孝。有的孩子把自己的逃避现实,逃避责任说成是因为社会阶层固化,努力也没有任何用了,这种将所有问题都推卸给别人,从不自我检视的行为,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深感痛心,诚然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钱不是唯一衡量这种差别的标准,更多的是家庭教育,是对子女教育,视野,格局的一种差别。作为老师,就应该去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成长的正能量的轨迹,给他们一定的目标性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最后我想说,今天的教育要回归本真,最重要的就是立德树人价值观的引导,要让学生在这样的青春年华里有一种梦想,而不是陷入一种一毕业就恐慌,走到社会也是随波逐流,在名利漩涡中迷失良知,在这些孩子的求学时代,我们的学校教育要创设一种环境,帮助这些孩子能够对于对自身的学习和未来要有一种精神的追求和理想,特别是德行操守的价值观引领,这样未来社会风气必将一代更比一代强。青年会长大,变成中年和老年,对自己的子女也从家庭教育中给予应有的道德引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国家会让失德现象慢慢的销声匿迹。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2
0
0
8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