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陈云金融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作者:张秋震 来源:上海唯实研究 2019-01-25 580

改革开放初期陈云金融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张秋震

改革开放初期陈云金融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一、改革开放初期陈云金融思想的主要内容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这次全会实现了新中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陈云在会上被增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同时被选为新成立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1979年,陈云再次担任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领导全国的财经工作。他改革开放初期的金融思想在之前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和发展,不断趋于完善。陈云这一时期的金融思想概况起来主要有货币发行思想、外汇管理思想和金融人才培养思想三个方面。

(一)货币发行思想

货币的生命在于流通,而货币发行则是货币生命的开始。科学合理的发行货币对货币流通具有重要的意义。陈云主管中国财经工作之后,货币发行问题一直是他重视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陈云历来十分审慎地管理货币发行工作,从不放松。

1、货币发行量必须适度

金融稳定的核心是市场物价稳定。一般而言,要维持金融稳定,首先要维持物价稳定,因为物价稳定是金融稳定的基本标志。而要维持物价稳定,就必须控制好货币发行。货币发行过多,就会导致物价上涨。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大力实施引进战略,大量引进外国资金、技术和先进设备,造成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过快,货币发行过量,很快导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严重。通货膨胀对金融安全有重大冲击。对此,陈云指出,必须坚决扭转通货膨胀的趋势。否则,将不利于工农业生产的恢复,不利于市场的稳定,不利于经济建设的开展。

1983年11月,陈云就货币发行和物价问题致信国务院主要负责人,指出:“三位数的钞票发行情况绝不能继续了。”1985年2月中旬,陈云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话指出:我赞成货币发行量必须适度这个提法,紧缩银根的手段,必要时可以运用。另外,陈云还指出:

【“现在钞票发行失控。一年发多少钞票,要有人把关,而且必须由总理或者主持经济工作的副总理把关。五十年代我把关,发行计划由我向中央常委报告,如第四季度估计要用多少钞票,请中央批准发行权。执行结果,如果多了就不用,如果少了,需要追加发行,还要再请中央批准。总之,银行发多少钞票要有人把关。”】

20世纪80年代后期,全国物价已是一个异常敏感的问题。1988年上半年,全国物价总指数在1987年已上涨7.3%的基础上,又连月大幅度上涨,7月份已达到19.3%,大大超过10%的设想,引起了全国性抢购商品和挤兑银行的风潮。对此,陈云强调,要在物价平稳中促使经济逐渐发展。为了遏制物价过快上涨,稳定金融,1988年9月27日,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控制货币、稳定金融的通知。

1988年10月8日,陈云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对储蓄搞保值是必要的。同时,国库券也要保值。如果不从根本上采取稳定市场物价措施,提款抢购风潮还会再起。”在陈云的建议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整顿,整个经济形势正向好的方面发展,过热的经济开始降温,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基金膨胀势头有所控制,物价上涨幅度逐月趋缓,金融形势也开始好转,货币投放得到控制。

2、货币发行权要集中统一

在长期的金融管理实践中,陈云认为,货币发行权必须集中统一,这是陈云货币管理思想的核心之一。陈云认为:货币的发行有且只有一个发行中心,而决不能有两个或更多的发行中心出现,只能由这个中心掌握着货币发行大权。1988年10月,陈云同中央领导同志谈话时指出:“现在票子发得太多。票子发行的权力要高度集中,我看还是要‘一枝笔’。”[5]1992 年11月,87岁高龄的陈云在上海休养住地同前来看望的江泽民、吴邦国等领导同志谈话时仍然十分关心货币发行问题。他再次强调,货币发行要严格,发行权要由中央收得高一点。

在深圳特区货币的发行问题上,陈云也是持十分谨慎的态度。改革开放之后,深圳特区成立。当时香港与深圳两地生活水平和商品供应差异很大,在中国内地通行的货币是不能自由兑换且由官方厘定汇率的人民币。除此之外,由于中国内地对外汇有严格管制,改革开放后境外人员到内地消费增多,民间的货币兑换环境也较之比较宽松,为避免外汇流失,中国政府于 1980年4月另外发行与人民币等值的外汇券。外汇券只限境外人员使用,并可用于指定商店,售卖中国内地一般很难买到的商品。因为香港商品不断流入深圳,香港人到深圳消费以至于购买房产等皆用港元,到深圳投资的港商亦多以港元发工资,深圳流通的港元随之不断增加,形成深圳同时有人民币、外汇券、港元三种货币流通的局面。此时因为通货膨胀的因素,人民币呈贬值趋势,而外汇兑换券和港元则相对比较稳定,在特区一度发生外汇兑换券排挤和驱逐人民币的现象。1979年至1982年期间,深圳有人储藏港元。有专家提出用发行特区货币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深圳特区开始酝酿发行经济特区货币,以可自由兑换的特区货币与港元竞争,限制深圳经济特区只可用深圳特区货币。陈云非常重视此事,他从维护货币发行权必须集中统一的原则出发,明确反对,并在多个场合表示不同意发行特区货币。他在与国务院有关领导同志在杭州谈到“特区货币”时说:

【“如果各个特区都发货币,实际上就是两种货币并存。而两种货币并存,人民币的‘腿’会越来越短,特区货币的‘腿’会越来越长。因为,‘优币驱赶劣币’,这是货币的客观规律。”

他强调,如果大家坚持要搞特区货币,经济特区货币“发行权要集中到中央”。陈云对深圳特区货币问题的态度,体现了他的货币发行权必须集中统一的一贯主张;也体现出他一贯的稳健审慎作风。

3、货币发行要坚持经济发行为主的原则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是商品经济正常运行的润滑剂。货币发行量的多少,什么时间发行,首先不是满足财政开支,解决财政赤字,而是主要的满足商品经济正常运行的要求。陈云强调货币发行要坚持经济发行为主的原则,反对靠大印钞票解决问题的路子。1979年9月,陈云在国务院财经委召开的计划安排汇报会上指出:

【“既然基建投资决定于当年的财政拨款有多少,明年基建规模就应该按照财政拨款多少来安排,超过这个限度就会有赤字,就要多发票子。这条路我们不应该走,也不可能年年走。”

1979年10月,陈云在省市自治区第一书记座谈会上指出,

【“市场货币的流通量超过了市场必需的数量太多了,它可以成为一种流通手段存入银行;但是另外一方面,就会造成物价上涨,人们就会抢购东西,那个时候就要增加票证。……由于生产量的增长,生产资料的增加,这样增加的货币,是正常的增加,否则就是通货膨胀。”

对于赤字是不是可怕的问题,陈云指出:

【“如果说,今年搞生产,下半年、明年就见效,这不可怕。问题是基本建设的投资是长期的投资,大量的投资搞赤字,我是有点怕就是了。”

1981年9月,他在一次会议上又说,货币发行量“过去我们是在三百亿以内,现在到三百三,大概增加了三十多亿,这就是增加了的市场的必需流通量。所以增加了货币流通量……我们对市场的货币必需流通量,要心中有数。只要不用发票子搞基建投资,没有危险”。陈云还认为“基建投资年年有赤字是不行的,因为年年用发票子来搞基建,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爆炸’”。

(二)外汇管理思想

陈云十分重视外汇管理工作,他主张要增加外汇收入的来源,要储备一定的黄金和外汇。另外,陈云还主张通过灵活管理外汇牌价,集中、统一、有计划地使用外汇和优化外汇储备以实现外汇平衡。

1、搞外汇要成为一个大题目

1979年3月21日,陈云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讨论1979年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问题时,他明确指出:“外资还要不要,外国技术还要不要?一定要,而且还要充分利用,只不过把期限延长一点就是了。”

如何搞到外资?办法有许多。陈云提出:我们“要找增加外汇收入的来源,把它看作很重要的题目。外国人说我们支付能力差,的确差。光靠农产品出口,数量不大,要多找门路”。 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比如旅游业,就是一条重要的门路。大力发展旅游业,其赚取外汇的成本和数量相对于实物产品贸易来说,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发展旅游产业,不用担心出口物资太多影响国内物资供应,不用担心对外贸易风险。1978年12月10日,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东北组会议上讲话指出:“旅游收入,比外贸出口收入要来得快,来得多。……旅游收入实际是‘风景出口’,而且可以年年有收入,一年比一年多。”

虽然陈云主张大力发展旅游业以获取外汇,但他绝不认同外汇在中国市场的自由流通,认为外汇必须进行统筹管理,各单位赚了外汇要存到中国银行,这是应有的责任,也是光荣的责任,不要私自把钱存到外国银行。

2、储备一定的黄金外汇,风吹草动的时候可以应付

1981年12月,陈云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报纸上登全国有四十亿美元的顺差,所有权是属于中国银行的,使用权是属于地方的和各部门的,地方的三十亿,各部的十亿。……实际上,这些外汇属于周转外汇,而且中央已经在使用了。我希望一九八五年能达到一百二十亿美元的周转外汇,增加两倍。我们这个国家,有一百二十亿的外汇作为周转资金,很有必要。”】

1985年2月18日,陈云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话时,从现代金融市场体系的角度,详细论述国家外汇储备的问题。他指出:“我们应该储备多少外汇、多少黄金?这一点,过去我们许多同志并不是很清醒的。前一个时期,我们有一百二十亿美元外汇,还有几百吨黄金,有些同志就觉得手烫得不得了啦。我认为,我们有一百亿、一百五十亿、二百亿美元外汇,不算多。我们是个大国,储备一二百亿美元外汇,有风吹草动的时候可以应付。从长远来看,现在我们的外汇不是多了,而是紧了。去年七八月的时候,有人讲外汇多啦,没有地方用。先念同志和我谈过一次话,我说:有比没有好,多比少好。沙特阿拉伯在美国存款有三千五百亿美元,按现在的利率计算,利息一年就是三百五十亿美元。我们如果有一百五十亿美元外汇,利息一年就有十五亿美元。现在还没有哪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肯痛痛快快一年借给我们十五亿美元。”陈云把黄金和外汇储备问题,作为防止“风吹草动”,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可谓明智之举。事实也充分证明,陈云关于增加黄金储备的做法,对后来我国成功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保障国家金融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黄金储备作为一国的国际储备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际储备的一个部分是衡量国家财富的一个方面,在化解金融危机、维护汇率稳定、承担国际支付最终手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它在稳定国民经济、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国际资信、维护金融安全等方面有着特殊作用,其储备量的多寡直接关系到金融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社会安全和国家安全。陈云指出:“各单位赚了外汇,应该说对国家是一种贡献,必须存在中国银行。有一些经过特许存到外国银行是可以的,但有许多是不可以的。……现在要组织好出口货源,一定要抓紧。原则是国内销售让出口。国内销售要压缩一部分,保证出口换汇。”[19]“总之,一方面要有点外汇控制,另一方面要组织好计划规定的二百七十亿美元的出口货源。要紧紧抓住这两个方面,否则搞不好的话,计划就要翻船。”陈云的这番话对于我们深刻认识黄金储备的价值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金融人才培养思想

改革开放初期,陈云非常重视对财经干部的选拔、培养和教育,特别是中青年财经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

1979年3月,他在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讲话时指出:

【“找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者五个年轻一些的,四十岁到五十岁的干部,到财经委员会工作。要有一点工作经验的,人数也不要多。这些人不是当秘书,而是在我们这里当‘后排议员’。……我看是要有一些‘后排议员’,这些人参与讨论问题,参与决定大政方针的事。培养这样的人,我看很有必要。”

这也是陈云选拔中青年干部思想在财经干部选拔培养方面的体现。为了更好地开展财经工作,培养财经方面的人才,陈云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建议“成立中央书记处,调两个比较接触实际工作的同志上来,把财经工作好好搞一下。这是我们国家的大计”。

另外,陈云也十分重视财经类高校的建设,支持财经类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大力培养金融人才。

1985年9月,为了把学校办成一所以培养高级经济管理人才为主的、高层次、多学科、文理渗透的财经大学,经财政部批准,上海财经学院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陈云亲自为上海财经大学题写了校名,这表达了陈云对财经类高校建设的重视,对财经类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视;1987年9月,为了适应国家金融事业对人才的需要,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交通银行、光大金融公司等九家金融机构共同集资创办了中国金融学院,陈云欣然题词:“办好中国金融学院,培养新一代银行家。”突出了在新形势下对中国金融学院培养人才的要求,为中国金融学院指出了办学的方向和目标。

二、改革开放初期陈云金融思想的实现启示

改革开放初期,陈云的金融思想,对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事业的稳步推进起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7年7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关于金融工作的三项任务。陈云改革开放初期的金融思想,对于研究我国当前和今后金融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高防控金融风险的能力以及实现深化金融改革的目标,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做好金融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 一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1988年10月,陈云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目前财政经济遇到一些困难,在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和依靠党的领导,特别是党中央的核心领导作用。”陈云的讲话启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要坚持和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

(二)做好金融工作,必须大力培养金融人才

改革开放初期,陈云强调要培养财经人才,选拔财经干部。他建议要成立书记处,选拔接触实际工作的同志,把财经工作好好搞上去。金融是国之重器,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金融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而金融人才的培养是金融发展的关键环节。做好金融工作,离不开金融人才。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由我国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背景下,为了发挥我国资本在国际金融中的作用,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国家需要大力培养、选拔、使用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金融人才,特别是要注意培养金融高端人才,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

(三)做好金融工作,必须坚持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

陈云始终坚持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观点,始终坚持金融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陈云强调,货币发行量必须适度,就是考虑到要维持物价稳定,考虑到保障人们的实际生活。“搞经济建设的最后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这是陈云金融实践中的座右铭。因此,做好金融工作,必须坚持金融为民服务、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只有引导金融体系回归本源,回归实体经济,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负面作用。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贫,真正做到金融为民。

(四)做好金融工作,必须高度重视金融安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陈云历来重视金融安全,注重防范和遏制通货膨胀,不允许用大量发票子的办法搞基建投资,始终强调要注意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信贷收支平衡、物资供求平衡和外汇平衡。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科学防范,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着力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要推动经济去杠杆,坚定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总量的关系。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要坚决整治严重干扰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严格规范金融市场交易行为,规范金融综合经营和产融结合,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强化金融机构防范风险主体责任。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法治体系。

(五)做好金融工作,必须稳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要坚持循序渐进、积极稳妥的原则,要注意总结经验。金融体制改革要先试点,再逐步推广。1982年12月,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讲述经济形势与经验教训时明确指出:

【“我们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稳。因为我们的改革,问题复杂,不能要求过急。改革固然要靠一定的理论研究、经济统计和经济预测,更重要的还是要从试点着手,随时总结经验,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开始时步子要小,缓缓而行。这绝对不是不要改革。”

对于当时的价格改革,陈云更是强调试点的重要性。1983年1月28日,陈云在答复国内商业流通体制改革有关问题时指出:

【“第一,体制必须改革。第二,改革必须经过试点,因为试点而使改革的进度慢了,与为了加快改革的进度而不经过试点,以致改得不好,还要回过头来重新改,这两种损失相比,前一种比后一种要小些。”

、结语

陈云金融思想的内容远不止文章中所阐述的这几个方面,他对改革开放的贡献也远比文中所述的更加深刻。陈云在金融思想上的贡献并不仅仅局限于他所提出的金融理念,而是面对具体的金融问题时,他所提出的解决办法和具体的实践。

本文阐述了改革开放初期陈云金融思想的主要内容,并且结合当前实际,谈了改革开放初期陈云金融思想的现实启示。陈云金融思想所蕴含的金融原则和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条件下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对科学认识和解决当前我国金融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入关键时刻,重温改革开放初期陈云金融思想,对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将起到积极作用。

我们要认真学习改革开放初期陈云的金融思想,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金融改革的指示精神,努力深化金融改革,完善外汇市场体制机制,建立符合新时代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金融体系、现代金融制度和良好的金融秩序,充分发挥金融杠杆的作用,使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好地发挥出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0
0
0
4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