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记录下的奉献:走进“黑色脊梁”煤矿工人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6-07-31 681

镜头记录下的奉献:走进“黑色脊梁”煤矿工人

疲惫了一整晚,工人们终于可以坐着缆车出矿。矿工工作实行三班倒,每班工作8小时,可是算上准备和进出矿的时间,矿工每班的工作时间几乎都会超过十小时。一晚的疲惫,一途的艰辛,终于在矿口迎来光明,终于在矿口舒气歇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双宏 摄

煤炭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4%,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从业人员达到442.4万人。风驰电掣的列车,飞泻的钢水,闪烁的霓虹,拔地而起的高楼……都离不开煤炭业的发展,更离不开煤矿工人的奉献。

煤矿工,世界十大危险行业之一。他们头顶晨星走,身披晚霞还,每一次井下工作都是冒着生命危险。他们抡着大板锹、洋镐,开动YT-23苏式掘进机,噪音震得浑身发麻,一天三班倒,阳光成了奢侈品。他们是国家的“黑色脊梁”,是社会的“光明使者”。

为了进一步了解煤矿工人的工作环境,记录他们的点点滴滴,近日,四川农业大学寻陌团队来到重庆永川,下到矿井,近距离接触这些“黑色脊梁”,用镜头记录下这群可爱的人。

镜头记录下的奉献:走进“黑色脊梁”煤矿工人

对于工人来说,矿井下是另外一个世界:阴冷、黑暗、潮湿,陪伴他们的只有头顶一盏矿灯。出井那一刻,才是他们真正得以喘息的时候。志愿者的到来使得矿工感到些许不适,来不及关闭头顶亮了一夜的矿灯,在看到志愿者时,出井的疲惫姿态已然变成了警惕的眼神,向着志愿者扫来。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双宏 摄

镜头记录下的奉献:走进“黑色脊梁”煤矿工人

井下有大量易燃物质,一遇明火就爆炸,出于安全考虑,矿工们在井下时是禁止吸烟的。然而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让吸烟成为了他们放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刚刚结束了连续八小时的高强度作业,为矿友点一支烟,是安慰,是庆祝。也许条件艰苦,工作艰辛,但请让我用一支烟迎接你归来。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双宏 摄

镜头记录下的奉献:走进“黑色脊梁”煤矿工人

澡堂,这是每一位矿工出矿后都会去的地方。由于科技的发展,挖矿已从人工转变成机械,但尽管如此,矿工身上还是会铺满矿灰。热水放下,冲去他们一身的尘埃,冲去他们一身的疲惫。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双宏 摄

镜头记录下的奉献:走进“黑色脊梁”煤矿工人

自救器是一种呼吸保护器具,入井人员在井下遇到火灾或瓦斯事故时,需用其提供氧气,防止有害气体中毒或缺氧窒息。安全帽、矿灯、自救器是矿井工人每次下井前都必备的设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双宏 摄

镜头记录下的奉献:走进“黑色脊梁”煤矿工人

矿井口,两名煤矿工人在合力推一辆矿车,据说一车能装1000斤煤,烈日当空,他们,已经被晒得不想抬头了。不知道是习惯了还是赶时间,他们只顾着低头往前走,任由汗水滴落在沙石上然后蒸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双宏 摄

镜头记录下的奉献:走进“黑色脊梁”煤矿工人

工作做完了,也许是太累了,这名矿井工人在一个堆着钢筋石块的小土堆上,直接坐了下来。头顶的烈日,周围的暑气,凌乱的环境都不能阻挡他席地休息。他低着头,不知道是在躲避阳光,还是想抽烟解乏,亦或是累得不想抬头。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双宏 摄

镜头记录下的奉献:走进“黑色脊梁”煤矿工人

这是矿场的一个角落,石块、木板、废纸箱,就是他们的床。劳累一夜的矿场工人蜷缩着身体稍作休息,他双手抱臂,裸露着一双宽厚的脚掌,脚上布满了厚厚的硬茧,脚掌的裂纹里还夹杂着黑黑的煤灰,这是一双沧桑的脚掌,是它撑起了家庭的重担。注视着镜头的眼睛略显忧郁,但是里面装着的是真真切切的矿工生活!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双宏 摄

镜头记录下的奉献:走进“黑色脊梁”煤矿工人

上一班的矿工已经从井下安全返回地面,只剩下“猴车”(全称为矿山架空乘人索道)在隧道里等候它下一班主人的到来。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双宏 摄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0
0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