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英烈谱之李特

作者:孙进柱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4-07-20 448

     李特(1913~1947)原名李格亮。蠡县南五夫村人。自幼接受进步思想教育,曾成立革命组织“青苗会”,开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本村抗救会主任,在抗日救亡活动中,组织妇女上夜校,动员妇女剪发,参加抗日宣传工作。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任蠡县二区人民代表会主席。1941年,李岗据点的日伪军经常出来烧杀抢掠,搜捕抗日干部。李特领导全区人民挖地道、堵街口、埋地雷,破坏日伪军交通,利用高房、地道进行村落战和游击战。一次,日伪军到中孟尝村“扫荡”,刚进大街,就遭到手榴弹的迎头痛击,拖着几具死尸逃回李岗据点,而干部群众无一伤亡。为此,冀中第九军分区奖给小炮一门、手榴弹200枚,《冀中导报》予以表扬。李特认真总结这次战斗经验,领导各村人民把地道挖成连络院、过街洞,形成了上、中、下三通的地下工事,有的挖到野外,使敌人不敢出来骚扰。

    1942年5月,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扫荡”后,境内日军据点林立,环境更加严酷,区委书记石介璞、敌工委员李福海等人惨遭杀害。在此情况下,区长李特和区委书记刘良从、公安员马峰三人领导全区人民同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组织“飞虎队”,趁集日深入李岗据点,砸死一名日军兵,获取其枪械;又摸入敌据点联保处活捉三个特务。使敌人不敢轻举妄动。为此,敌人悬赏5万元捉拿李特。为了控制日伪政权,实行革命的两面政策,李特把联保处、村公所里不可靠的人全部换成共产党员和可靠群众,使之成为执行抗战任务的地下组织。1944年秋后,日军在各个战场节节败退,形势要求老区干部到新区开展工作。1945年正月,李特率武工队挺进京津保三角地带工作。同年10月,任文安县民主政府县长。在县委领导下,全县人民开展除奸反霸、清算复仇斗争,沉重打击了汉奸恶霸反动势力。

    1946年,他按照中共中央“五四指示”精神,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把各种官地、公地、庙地、学田、教堂地、堤根地、旗地、荒地以及逃亡地主的土地和开明地主的部分土地分给贫雇农、烈军属,大大鼓舞了农民的革命热情。是年6月,李特响应领导干部带头参军的号召,第一个报名参军,在文安县很快组成一个团的兵力,编入独立七旅(后定编为十六旅第四十八团),李特任团长,先后参加了解放永清县城、霸县北关、徐水县城、元氏县城、清风店战斗和石家庄战斗。1947年10月,李特奉命开进大青山,追剿国民党残余部队,亲自带领一个营追击敌人,在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