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墙摄影师眼中的毛主席

作者:王耀忠 来源:党史博采 2022-01-10 664

红墙摄影师眼中的毛泽东:幽默风趣,平易近人

王耀忠

红墙摄影师眼中的毛主席

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人和与他老人家接触过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但在不同人的眼里也有不同的毛泽东。作为在主席身边时间最长的摄影师,10多年的拍摄生涯中,吕厚民看到了毛泽东作为一代领袖和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几种状态。这里,让我们从摄影师的眼里领略具有代表性的毛泽东的各种状态。

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像做一场梦,由紧张到不再拘谨

吕厚民于1928年9月9日出生在黑龙江省依兰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克勤克俭,供他读书到中学毕业。1948年3月谋得一份小学教师差事,同年7月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被分配到照相科从事照相工作。他勤于思,善于学,求上进,由于照相技术提高很快,同年11月,被调到北京电影制片厂,负责剧照资料工作。1950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成立摄影科,预选两名摄影师,由于吕厚民出身贫苦,热爱党,政治可靠,忠厚老实,被选调到红墙里的中南海开始他的摄影生涯,专门给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照相。1957年底,他所在的中央办公厅警卫局摄影科同新华社合并,他成为新华社记者。1961年,被调回中南海,任毛泽东的随行记者。

刚进中南海时,吕厚民还是一个24岁刚出头的小伙子。他做梦都不曾想到,歌中唱的“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那么伟大的领袖人物自己不仅能见到,还整天在他身边工作,他感到无比的幸福和荣耀。

第一次见到主席是个会见活动。吕厚民非常激动,甚至紧张得把照相都给忘了,只顾着看毛主席,因为以前只能在报纸上看到毛主席的照片,见到真人竟然怀疑是不是真的,自然很激动!活动结束后,他像做了一场梦,以致后来家人、亲朋好友等多人问他第一次拍的是毛主席会见谁,吕厚民怎么都想不起来。

领袖虽然是人民公仆,但毕竟与平民百姓不一样。起初,吕厚民一直紧张和拘谨,内心充满着矛盾:一是要完成新闻记者的任务,恪尽职守地拍出可敬的毛泽东的一面;二是要努力在本职工作中拍出体现人情和人性的可爱的毛泽东的一面。吕厚民自己总是担心有什么闪失,怕辜负了组织上的信任与期望。

经过一段时间与毛泽东的接触,吕厚民的顾虑渐渐地打消了。毛泽东的幽默风趣、平易近人、慈祥的笑容,很快地化解了他心中的不安,慢慢的也不再紧张了。他感到毛泽东既是一位伟大人物,又是非常可亲慈祥的长者、和蔼的普通人。吕厚民开始以职业化的状态面对这位开国伟大元勋。这时,在他的眼里出现了两个毛泽东。一个是在党务和国务活动中作为领袖的毛泽东,一个是在日常生活中亦师亦友的毛泽东。前者是伟人,后者是一名普通老百姓。

红墙摄影师眼中的毛主席

◆毛泽东与周恩来。

1953年,中共中央政府第24次工作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为了拍到珍贵的瞬间,整个会议上,吕厚民时刻保持紧绷的、高度敏感的状态,最后一天下午散会后,参加会议的台上台下的人员陆续退场,吕厚民仍守在现场认真等待观察。他看到台上周恩来站起身来,没有退场,而是手拿文件,大步朝正在看文件的毛泽东走去,找毛泽东主席研究什么事情,周恩来先给毛泽东看自己手中那份文件,还说了几句,表情看起来很高兴。毛泽东看了文件也笑起来,还把自己桌上的文件拿起来,边说边翻了两页给周恩来看,两人愉快地交谈着。两位伟人的瞬间使吕厚民震撼了,使他突发一种拍摄的冲动。于是,他马上进行现场抓拍。当时用的是美国产的手端相机,人们习惯叫它“新闻镜箱”,照一次需要换一个镁光灯泡,一个暗盒,只有两张片子。由于他的拍摄技术过硬,一次抓拍成功。这张他命名的题为《毛泽东和周恩来在一起》的照片,在全国广泛传播,产生深远影响,成为上世纪50年代的一张经典照片。照片中毛泽东和周恩来并排站着,表情愉快,呈现出两人在长期合作工作过程中形成的默契、自然。很快,这幅照片被制成大幅招贴画,在国内外销售。

吕厚民生前回忆说:“当时,这张照片家喻户晓,新华社还把它配了颜色,像年画似的摆在那里。作为我个人来讲,能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拍到这张照片,也觉得非常欣慰。”

有一段时间,吕厚民想拍一张毛泽东办公的照片。不打招呼惊动主席不好,想打招呼见主席太忙,又不好开口,正巧,主席去杭州,吕厚民作为毛主席的随身记者,这给了他机会。毛泽东将于当天下午在杭州饭店会见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主席金日成。吕厚民背着相机在走廊里遇见了毛主席,本是很自然的事儿,想不到毛主席意外地伸出手来,使劲地与吕厚民握了握,幽默地说:“啊,好久不见了!”吕厚民想,刚刚在车上还坐在一起呢!吕厚民跟着毛主席一起笑了起来,那情景早把领袖和下边工作人员的距离抹得一干二净,这充分说明毛泽东对待工作人员的热情态度。吕厚民更加放松了,便自然征询地问:“主席,我很想拍一张您办公的照片,现在有时间吗?”主席看看表,离会见客人还有一点时间,便说:“好吧,那就依着你!”吕厚民高兴的答应一声,急忙跑回住处取闪光灯。待他回来毛泽东已经坐在办公桌前,挥毫书写一首唐诗,吕厚民举起相机从不同角度照起来。毛泽东写完一首唐诗,放下笔,又顺便拿起一张《人民日报》,上面头版头条的大标题是“美帝必败,古巴必胜”。主席的密切配合,使吕厚民很快拍完一个胶卷,总共12张。毛泽东起身笑到:“好了吧?完成任务了吧?走,见客人去吧!”于是,吕厚民和另一个卫士坐在毛泽东的车里来到杭州饭店会见金日成。吕厚民再次感到毛主席的平和。

在中南海毛泽东身边,吕厚民感觉毛主席心胸开阔,没有一点官架子,就是一个普通人。从来没说哪个能拍,哪个不能拍,哪个能发表,哪个不能发表,非常尊重吕厚民的意见。所以在那个期间,他虽然任务重,但没有压力,心情也很舒畅。毛泽东对吕厚民的尊重也让他已不再“激动得有些紧张”,而是放松心境地完成了一张张具有历史意义的作品拍摄。

毛泽东既尊重工作人员,也关心他们,为他们前途从长计议

吕厚民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日子里,非常受到毛泽东的尊重,也深深地受到他老人家处世哲学态度的影响。毛泽东非常关心吕厚民等身边工作人员,经常鼓励吕厚民和工作人员不断努力学习,了解社会。工作人员无论谁出差,或探亲,毛泽东都要求他们走访社会,回来主席都要询问各方面的情况。毛泽东对吕厚民和其他工作人员同自己一样严格要求,生活上从不奢侈,到外地视察很少举行宴会,下边的工作人员同毛泽东一样吃工作餐。毛泽东不仅尊重信任工作人员,还为他们从长计议,不让一个工作人员长期在自己身边工作,而是把他们放到社会去经风雨,见世面,得到锻炼。

红墙摄影师眼中的毛主席

◆《欢送志愿军归国》

1958年9月,吕厚民随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朝鲜,当他看到朝鲜人民热烈欢送抗美援朝取得胜利,完成了历史使命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时到处是催人泪下的感人场面,他拍下来一张张感人至深的照片。其中有一张许多朝鲜人民军把中国人民志愿军抬起来的照片,题为《欢送志愿军归国》,就是这张照片后来在莫斯科、德国艺术摄影展中分别获金奖、银奖后,又在古巴国际摄影展览中夺得第一名,获得去古巴访问一个月的殊荣。当时,吕厚民正在随毛泽东在杭州,担任中央警卫局负责人的汪东兴知道此事也拿不定主意是否可以让吕厚民去古巴,便将这一消息通报给毛泽东,毛泽东让汪东兴征求一下吕厚民本人的意见,吕厚民毫无顾虑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他觉得自己在古巴拿了大奖,这不是他个人的事,是中国人民对古巴人民革命的一个支持,若能出去访问,了解外面的情况,也是一次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毛泽东欣然同意了吕厚民出访。吕厚民听到这个消息十分感动。

吕厚民访问古巴回国不久,他跟随毛泽东坐专列去了江西考察。散步时毛泽东细致地询问古巴社会、政治、经济、人民生活等各方面见闻,最后,毛泽东还蛮有兴致幽默地说:“吕厚民,你还不错嘛,短小精悍。”当时护士和警卫都笑了,以为毛主席的意思是指吕厚民长得矮呢。短小精悍有两层意思,一是吕厚民个头比较矮,二是他曾将古巴所见到的情况写了一个简明扼要的内参。

吕厚民与毛泽东合影最多。1965年,他调到新华社任江苏分社摄影组长。惜别之际,吕厚民和他的妻子(在中南海机要部门工作)一起来到毛泽东身边,请他老人家在自己精美的笔记本上签上字之后,夫妻二人又和毛泽东合了影。

吕厚民生前回忆说:“在中南海工作时,与毛泽东合影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事情,人们想象中的毛泽东一定很威严、神圣不可侵犯,不好接近,而实际生活中的毛泽东非常亲切,极随和,只要想和毛主席合影,有机会就能照。”

几十年来,吕厚民家里一直挂着一帧放大的照片,照片上他穿着白衬衣,背着摄影包,站在毛主席身后,毛主席坐在办公桌前微笑着看报纸,那氛围很自然很随意很轻松。这张照片是一次在毛主席散步时,吕厚民说想和毛主席合个影拍的。

1965年,毛泽东到江苏视察,还惦念着曾经在自己身边工作过的吕厚民,没下火车便通知秘书找吕厚民,遗憾的是吕厚民出差采访去了,他失去了最后一次见到毛主席的机会。

用镜头记录伟人毛泽东并不是神,而是普通人生活的一面

1953年5月23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中国人民志愿军文艺工作者归国观光团。那天,吕厚民发现,毛泽东的脸色一直很凝重,“毛主席的大儿子毛岸英此前在朝鲜战场牺牲,当时的情景或许有些让主席心里很难受”。接见时,按照安排,在抗美援朝中荣立一等功的解秀梅向毛泽东献花、握完手后,突然,比毛泽东矮半个头的解秀梅踮起脚,用左臂紧紧揽住毛泽东的脖子,扑到他的怀里,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当时搞警卫的工作人员谁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个问题,那一刻,在场的所有人全愣住了”。

吕厚民发现,此时的毛泽东不仅没有了以往常常挂在脸上的微笑,而是微微地闭上了眼睛。他毫不犹豫地把这一感人的场景凝固在胶片上。

红墙摄影师眼中的毛主席

◆1953年5月,毛泽东接见志愿军文艺工作者。一等功臣谢秀梅向毛泽东鲜花。

这张瞬间抓拍的照片,让吕厚民再次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领袖形象,人民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感情至深无法自持。

同年春,毛泽东在武汉随机地跟一位卖豆腐的商贩攀谈起来,询问他一天能挣多少钱,家住什么地方,家里有几口人,有几个孩子,都上学了没有……吕厚民把这个极富生活细节的场景镌刻在历史的图景里。也再次反映出一个伟大领袖的人民情愫。

在吕厚民的拍摄过程中,他强烈感受到毛泽东作为一个普通人、一个长者、一个父亲的平实、亲切、和蔼。

毛泽东从不干涉吕厚民的拍摄,即使在日光浴时,看到他对自己举着照相机,也是笑眯眯的,并不生气。吕厚民在后来回忆时说:“主席基本不太看自己的照片,游泳完晒太阳没有穿上衣,主席也没有说不可以照,或者照了以后不能发表,从来不管不问,可惜的是也不知道主席喜欢哪一张。”

毛泽东的儿女们都住在学校,每周回家一次。而毛泽东成天忙于国家大事,很少有机会与家人团聚。

1954年夏天,毛泽东去北戴河工作,顺便避暑,和提前到的李讷、李敏和侄子毛远新聚合。经常在下午三四点时,毛泽东会出现在北戴河海滨浴场。一天,毛泽东游完泳后,赤裸着上身坐在沙滩上,和孩子们一起聊天。

红墙摄影师眼中的毛主席

李讷和李敏在毛泽东左侧,毛远新坐在毛泽东右侧,侧身低头指着自己的胸前正说着什么,引得李讷、李敏扭头看着他,毛泽东也半侧着身子望着毛远新。一家人有说有笑,像每一个普通老百姓家庭一样,享有天伦之乐。跟随在旁边的吕厚民立刻举起相机,伟人家庭的温馨一刻被永久定格。

吕厚民生前对毛泽东个人生活的回忆:毛主席的生活并没有享受到什么个人特权,他的家庭和子女,也是普通老百姓。主席的孩子穿着普通衣服,吃着普通的饭菜,甚至李讷在60年代初挨饿时舔过盘子底,和其他同学一样住校。子女买蚊帐到学校去用,也是拿着国家分配的布票,到街上去买。我们随主席出差到外地,临走时也要付钱交粮票。他过生日不是像现在下级工作人员请领导,而是他老人家请我们工作人员一同吃个便饭,他最多也就是吃个红烧肉……吕厚民说,这一时期,他拍了很多主席一些很生活化的照片,让人们看到了伟人的另外一面,“主席并不是神,而是人,和普通人的生活一样”。

1961年,毛泽东的首任专职摄影师侯波离开中南海,吕厚民接到通知,由他接替侯波,专门负责毛泽东的拍摄任务。在吕厚民为毛泽东拍过的照片中,他非常满意的又一张照片,就是毛泽东在庐山的那张照片。

当时正处于建国后最艰难的时期,持续三年遭受特大自然灾害,中苏关系破裂,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作为大国领导人,思想压力很大。

红墙摄影师眼中的毛主席

◆毛主席与吕厚民握手。

这年夏天,吕厚民跟随毛泽东来到庐山,上庐山后,毛泽东心情很不好,连续几天都没合眼,也没走出房门。一个晴朗的上午,在身边工作人员的劝说下,毛泽东停止办公,走出办公室散步,登上含鄱口。

在一个长条石凳边站定后,毛泽东右手叉腰眺望着远方,一言不发。大约半个小时左右,他才在石凳上坐下,同英语翻译、秘书林克谈话。

林克走后,毛泽东一个人侧身坐着,望着远方的天空,微微皱着眉头,表情凝重,思想好像很复杂,似乎是在想什么问题。这时,吕厚民发现,在毛泽东身后,天空湛蓝,白云时卷时舒,山峦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山下的鄱阳湖上,笼罩着一层薄雾。

吕厚民突然意识到,时代的大背景、大自然的背景和毛泽东的心境,此刻完全融合。“真是很难得的、寓意深刻的历史画面”。

当时,吕厚民用的是黑白胶卷,他忙取出一只黄颜色的滤色镜片装在镜头上,“这样把天空压暗一点,把白云更突出一点”,坐在其中的毛泽东整个轮廓被烘托得更鲜明。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8
2
1
1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