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四首词与古田会议前后

作者:李涛 来源:军报记者 2020-01-12 570

毛泽东的四首词与古田会议前后

矗立在古田会议纪念广场上的《丰碑军魂》雕塑。作者提供

毛泽东的四首词与古田会议前后 

大柏地战斗留在墙上的弹孔。1969年拍摄。刘波提供

九十一年前召开的古田会议为建立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确定了正确的思想工作路线,第一次以党的决议的形式明确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一永远不变的军魂。毛泽东曾经写过四首不同风格的词,从另一个角度记录了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的前前后后。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菩萨蛮·大柏地》

1929年1月14日,为打破湘赣国民党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的第三次“会剿”,红四军主力3600余人在毛泽东和朱德的率领下,冒着风雪撤离井冈山,以期出击赣南,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同时牵制敌人对井冈山的大举进犯,进而粉碎“会剿”。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加之“沿途都是无党无群众的地方”,红军的行军、宿营和侦察工作均十分困难。敌军4个旅轮番追击,紧咬不舍。此后半个月里,红四军在经粤北南雄向赣南信丰、寻邬转移途中,不断遭到敌军优势兵力的前后包抄和突然袭击。大庾、平顶坳、崇仙圩、圳下村四战皆负,就连毛泽东、朱德也曾数度陷于敌军包围之中,幸而脱险。毛泽东在给中央的报告中感叹:“追兵五团紧蹑其后,反动民团助长声威,是为我军最困苦的时候。”

2月10日,农历正月初一。濒临绝境的红四军在大柏地“以屡败之余作最后一掷,击破强敌,官兵在弹尽援绝之时,用树枝石块空枪与敌在血泊中挣扎”。情势危急之下,朱德亲自带队冲在前头,就连平时很少摸枪的毛泽东也提枪,带着警卫排向敌军阵地冲锋。鏖战至次日下午,红四军歼灭赣敌刘士毅旅2个团大部,“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大柏地战斗是一场悲壮而光荣的反击战,一举改变了红四军自井冈山出发以来近一个月令人沮丧的失败态势,摆脱了被动局面。

2月25日,红四军挥师闽西,开启新的征程。至年底,成功地在赣南闽西地区开创了一片新的革命根据地,并召开了彪炳史册的古田会议,成为我党我军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4年后,毛泽东再次途经大柏地。当他看到前村那一面面布满弹孔的墙壁,回想起当年绝地反击的激烈战斗场景时,不禁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菩萨蛮·大柏地》,以无比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吟出“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的千古佳句。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清平乐·蒋桂战争》

1929年初,以李宗仁、白崇禧等为首的桂系势力得到迅速发展,严重威胁着蒋介石的独裁统治。蒋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激化,一场新军阀混战不可避免。正在忙于“追剿”红四军的湘、赣两省国民党军接到命令,开始陆续收兵,掉头转向蒋桂战争的战场,从而为红四军到闽西发展造成了一个良机。

拣弱敌打是红军作战的一个重要原则。当时在福建境内并没有驻扎国民党的嫡系部队,只有各派军阀称霸一方,尤其是闽西地区仅驻有长汀一带的郭凤鸣旅和龙岩一带的陈国辉旅。这些部队虽有国民党福建省防军的正式番号,但实为当地的游杂武装,战斗力不强,且各自拥兵自重,相互间矛盾重重。于是,红四军决定避实击虚,进军敌人力量薄弱的赣南闽西交界地区。

3月,红四军由赣南进入闽西,取得长岭寨大捷,消灭郭凤鸣旅,攻占长汀城,沉重打击了闽西的反动统治势力,给闽西党和人民以极大的鼓舞,革命烈焰很快就燃遍了闽西大地。

3月20日,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在长汀辛耕别墅召开。会议确定了“以赣南、闽西二十余县为范围,从游击战术,从发动群众以至于公开苏维埃政权割据。由此割据区域,以与湘赣边界之割据区域相连接”的战略目标。这已经不同于井冈山时期仅局限于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考虑,也远远超越了红四军本身的意义,而是站到了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转折点上。随后,红四军回师赣南,抓住蒋桂军阀混战、江西反动势力薄弱的有利时机,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发展地方武装,建立红色政权,巩固并扩大赣南革命根据地。至5月中旬,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赣南革命形势发展迅猛,建立了雩都、兴国、宁都三县革命政权,各区乡村也都掀起了红色风暴。

这时,蒋桂战争已接近尾声,而粤桂军阀又大打出手。紧邻粤东的闽西大小军阀,为了各自的利益,先后投入到这场混战中。红四军乘闽西地区国民党军兵力极度空虚之机,二次入闽,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对付敌人”,忽东忽西,灵活作战,三占龙岩城,连克永定、白砂、新泉,消灭陈国辉旅,建立苏维埃政权,发展地方武装,开展分田运动,土地革命的烈火在闽西大地上熊熊燃烧起来。

至1929年初夏,长汀、上杭、永定、龙岩、连城、武平等县的红色区域已连成一片,形成了以龙岩、永定、上杭三县为中心的闽西革命根据地,构建了中央苏区最初的版图。这一胜利“影响到闽南、东江方面的革命势力的增长”,为日后中央苏区的创建奠定了基础,孕育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正确思想路线的萌芽,也为半年后古田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较为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面对闽西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毛泽东兴奋地写下了这首《清平乐·蒋桂战争》,描绘了闽西革命根据地正在掀起的“分田分地”的土地革命热潮。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采桑子·重阳》

军队归谁领导、听谁指挥,是军队建设的根本问题。能否确立党对军队的领导,是关乎党能否正确进行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但在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在官兵成分以农民、旧军人为主的特殊情况下,在农村进行游击战争、实行武装割据的特定环境中,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注定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是一条坎坷的探索之路。

红四军初建之时,在党和军队的关系上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一些出身旧军队的指挥员,虽为共产党员,服从党的领导,但并不清楚党究竟该如何领导军队,习惯于“长官说了算”,对一切行动听党指挥感到很不适应,提出“党不应管理一切”的主张。这一分歧引发的争论在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时集中地爆发出来,日趋激烈化、尖锐化、公开化,从湖雷会议,一直持续到龙岩红四军党的“七大”。在“七大”上,中央指定的前委书记毛泽东落选。

就这样,在1929年夏,毛泽东被迫离开了由他亲手缔造的红四军,去指导闽西地方工作,随即患上严重的疟疾,病倒了。

9月21日,红四军攻克上杭县城后,朱德在太忠庙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党的“八大”。目的就是希望解决“七大”未能解决的问题,稳住官兵情绪,整顿和加强部队纪律,以利今后的工作和战斗。但由于会前缺乏必要的准备,会上又缺少组织指导。于是,“一切问题都摆到会场上让大家来讨论”,但又“都毫不准备意见,到会场来争,往往争议终日得不到一个结论”。

这时,身患重病正在闽西山区养病的毛泽东被担架抬进了上杭城,赶到时会议已经结束。战友们见毛泽东病情加重,高烧不退,面色蜡黄,脸、脚、肚子都浮肿起来,身体十分虚弱,就让他留在上杭城里养病。

为了让毛泽东静养休息,朱德特意把他安排住在上杭南门紧临汀江的一座名曰“广福楼”(后改为“临江楼”)的二层小楼里,并让邓子恢、蔡协民、曾志等人与毛泽东同住,照顾他的饮食起居。隔三差五,朱德就前来看望毛泽东。在临江楼前的大榕树下,两位井冈山的老战友相互交流思想,畅谈国内形势、闽西土地革命斗争情况及红军今后的发展问题。

在此期间,经上杭名医吴修山的精心诊治,以及战友们的悉心照顾,困扰毛泽东两个多月的疟疾终于被治愈,身上的浮肿也完全消失了。时值重阳佳节,秋高气爽,从临江楼上放眼望去,近水远山寥廓无垠,汀江两岸霜花一片,院中黄菊盛开。

毛泽东远眺群山,近俯汀江,加之身体逐渐康复,心绪舒畅,有感于红四军二度入闽节节胜利以及闽西工农武装割据的大好形势,不禁触景生情,诗兴大发,吟成了这首脍炙人口的《采桑子·重阳》。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如梦令·元旦》

1929年12月28日,天降瑞雪,把山村、树林装扮得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红四军党的“九大”在闽西古田曙光小学里庄严开幕了。100多位代表济济一堂,围坐在篝火旁,聆听毛泽东、朱德、陈毅的报告。会场外,天寒地冻,风雪迷漫;会场内,欢声笑语,其乐融融。29日,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一个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就此诞生。艰难曲折而又跌宕起伏的1929年终于在红四军将士欢庆古田会议胜利结束的喜悦声中过去了,中国革命自此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就在这时,国民党当局又调集闽、粤、赣三省14个团的兵力,对闽西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二次“会剿”。鉴于敌人来势凶猛,毛泽东决定避敌锋芒,继续采取“围魏救赵”之计,转进赣南,以期调动敌人,打破“会剿”。

1930年1月7日,毛泽东率第二纵队离开古田,向赣南进发。时值隆冬,漫天风雪,赣水闽山一片苍茫,山路湿滑,行进困难。沿途群众纷纷赶来送行,从家里搬来稻草、谷糠,铺填在湿滑泥泞的山间小道上,让官兵们顺利通过。

历史是何等的相似。一年前的红四军同样是处于国民党军重兵前堵后追的危急关头,同样是在漫天飞雪的恶劣天气里,同样是采取“围魏救赵”的战术向赣南进军。

历史又是惊人的不同。一年前的红四军困顿交加,连战皆败。但经过古田会议后,如今的这支红四军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思想统一,行动一致,面貌焕然一新。只见白雪皑皑的山道上,一面面鲜艳的红旗迎风招展,红军队伍逶迤不绝,官兵士气高昂,冒寒风、跃溪涧,进抵闽赣交界的武夷山。

果然不出毛泽东所料,红四军主力离开闽西后,国民党闽粤赣三省“会剿”军一下子失去了目标,加之闽西各地广泛开展游击战争,调动敌军如无头苍蝇般疲于奔命。而红四军回师赣南后,连克宁都、乐安、永丰等县,气势如虹,不仅达到了“离开闽西,巩固闽西”的预期目的,而且在赣南分兵到各县发动群众,大大促进了赣南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1月30日,恰逢农历正月初一,取得第二次反“会剿”胜利后的毛泽东,回顾由闽西进入赣南的一路情景,不禁心潮澎湃,吟出一首《如梦令·元旦》,振奋之情,跃然纸上!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8
0
0
0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