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美对台斗争艺术韵味悠长

作者:朱长生 来源:华语智库 2018-08-29 613

毛泽东对美对台斗争艺术韵味悠长

朱长生

十二年前曾有幸得到时任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沈卫平签名赠送的一本《8·23炮击金门》,一度爱不释手。这是沈老师历时1500个日夜,行程数万公里,走访百十位事件亲历者,查阅了浩如烟海的各类资料,史海钩陈,兵林觅踪,剔伪存真,去粗取精,闻鸡起舞,暮鼓方歇,赔上了几乎所有的双休日,以老愚公的精神每日爬格子不止,才还原了一段相对完整的史实。时值炮击金门60周年之际,重新拾起这段历史,还原当年围绕炮击金门决策过程(内幕),今天看来仍不失其现实价值。正如著名作家刘白羽在序言中所说,重温那场大炮击,我们充分理解了其不容置疑的正义性;同时叹服指挥者作为政治家的远见、军事家的韬略,作为伟大爱国者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原则性。

炮击金门背景

就大的国际形势而言,美军在黎巴嫩、英军在约旦相继登陆,对中东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进行镇压。1958年7月13日伊拉克人民举行了武装起义,推翻了费萨尔王朝,宣布退出由美英组织的巴格达条约组织,退出由英国一手炮制的伊拉克-约旦联邦。伊拉克革命政府同时宣布承认由纳赛尔总统组织的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58年7月15日,美国调动第六舰队运送美军在黎巴嫩登陆入侵,开始是2000人,后增至48000人。7月17日,英国出兵入侵约旦。美英两国军队随时准备对伊拉克发动战争。

中美关系继续恶化。1956年艾森豪威尔同蒋介石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使美国在台湾和台湾海峡的军事存在“合法化”。美监控、扼制、禁锢、窒息新中国的战略企图暴露无遗,对我显示出咄咄逼人的挑战意味。

台湾持续嚣张挑衅大陆。自1950年至1958年,蒋介石利用海空优势,几乎全面控制了闽台间的海空优势,向大陆沿岸发射、丢下了数以千万计的炮弹和炸弹,其并不占优势的陆军也放胆策动了千余次从连、排直至师、团规模的针对大陆的袭扰、突击行动,并有若干次小有所获。在得到美国人的共同防御保证后,蒋介石的战志更为高涨。

1958年8月上旬,台湾海峡又出现紧张局势:一方面,国民党调兵遣将,增加金门驻军;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就台海局势大肆叫嚷,加剧紧张局面。1958年8月8日,美国海军参谋长帕克称,美军随时准备像在黎巴嫩那样在台湾海峡登陆作战。

决策过程与技巧

在上述情况与背景下,1958年7月18日夜,中央军委召集紧急扩大会议。会上,毛泽东通报,政治局做出了一个决定——炮打金门!

炮击目标:“惩罚老蒋,牵制美帝”

毛泽东阐述意图:

“美军在黎巴嫩、英军在约旦登陆,镇压中东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我们游行示威是一个方面,是道义上的支援,从政治上打击帝国主义。同时,我们不能限于道义上的支援,而且要有实际行动的支援。

选择哪个方向进行实际行动的支援呢?只有选择金门、马祖地区,主要是打蒋介石。金门、马祖是中国领土,打金、马是我们的内政,在政治上有理,在军事上有利。美国找不到借口,而对美国则有牵制作用。

美国所有的远东部队都进行了备战,制造紧张空气,企图牵制我。我以实际行动回答他,牵制他在远东的兵力,使其不能向中东调兵,减轻美国对中东人民的压力。如能调动美国海军在中东和台湾间频繁调动则更妙……”】

毛泽东继续讲话:

“我们的主要作战对象是蒋介石,尽量不与美正面冲突,因此,我们的海空军不出公海作战,并要防止误击美机、美舰,既不示弱,也不主动惹事。”】

准备停当,引而不发。会后中央军委下令,各大军区立即进入紧急战备,并把作战任务下达给了福州军区、海军、空军、炮兵。要求在7月25日前,以地面炮兵实施主要打击。第一次炮击几万发炮弹,以后每天打一千发,准备先打三个月。以后怎么办,走一步看一步。毛泽东将此次作战的战略战术概括为“通过打蒋而打美;既要打疼蒋又要避免与美直接参与作战”。掌握好其中的“度”是达到目的的关键。7月21日接到命令,7月24日夜全军进入了阵地,按照要求完成了炮击准备。7月25日,中央军委命令全线炮兵立即进入射击位置待命。有无把握既打痛对手,又不致使战争无边际扩大?如何避免把一场带有惩罚、警告意味的局部、有限战争发展成同美国的直接对抗乃至全面战争?毛泽东进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7月26日经过一整夜的思考,毛泽东决定,充分做好打之准备,但暂且不打,以静观局变,等待更有利的时机。据称,毛泽东推迟炮击,还有更深一层考虑:苏联方面刚刚提出苏共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希望能于近日访华,同中国同志讨论当前紧张、复杂的国际局势问题。在赫鲁晓夫来华之前贸然出手,时机也不太合适。

毛泽东的缓打慎打思维逻辑是:在揣摩对手将会出什么牌之前,再认真盘算一下自己手中究竟有几样牌。

为什么是8月23日?8月20日,国防部长彭德怀、总参作战部长王尚荣奉召来到毛泽东住处,汇报台海形势和前线战备情况。美国因得手中东而在台海问题上调门愈加蛮横强硬。其远东海、空军得到加强,活动频繁、异常,屠牛式导弹已运抵台湾。美政要和军方不断发出准备干涉台海的恫吓性言论。台湾方面因有美国撑腰而很“牛气”,假想在大陆沿海大规模登陆的演习准备积极进行,“加速进行反攻准备”言论不绝于耳。台湾空军多次侵入福建与我空战,拼抢台海制空权的劲头很足,并在台湾首次发射了美制“响尾蛇”导弹。开打的时机已经成熟。毛泽东于是决定,先打三天,走一步看一步。王尚荣建议,再给前线两天准备,炮击时间放在23日,刚好是周六,敌人容易麻痹。得到了毛泽东的首肯。

1958年8月23日17时30分,炮击正式开始。炮击从首批炮弹出膛就是高潮。共有三个波次。这是一次震撼世界的行动,第二天全球各著名新闻社、大报,均作为最重要的消息予以播报刊发。而耐人寻味的是,新华社仅发表了一条简短(加标题200余字)的措辞又不十分尖刻的消息,在各报并不特别显著的位置刊出。

在瞬息万变复杂微妙的政治、军事、外交拳击台上搏技,老谋深算的战略家,有时需要“雷声大雨点小”,有时则需要“雨点大雷声小”。对一次重大军事行动只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寓意深长。看得出,毛泽东并不想对此事立即大事张扬,他已经把强有力的一拳打出去了,他要冷静审慎地观察一下,对方将打出什么样的拳路。

炮打金门而不占领金门。有夺取金门的胜算,而不占领,把它留给蒋介石,这样对国际政治斗争、对统一中国有利,毛泽东也因此多了一个施展军事、政治、外交斗争艺术的大舞台。据说,毛泽东曾经说过,蒋介石不从金门退,是他对中华民族立下的一个功劳。

产生的效果与影响

达成了突然性。一位时任小金门国民党军副连长的王老先生事后回忆,

“古人说:击其空虚,袭其懈怠。几十年了,我一直认为,‘8·23’炮战,大陆解放军确实是选择了我们最疏于防备的时间开炮,突然性时机掌握得恰到火候,把我们压得很难受、没办法。我以后经常以此教育、提醒部下,打仗的绝招在于出敌不测、攻其不备,毛泽东是一个善于用奇兵之人,同他打仗,你不能有任何一占麻痹松懈,晚上睡觉,都得像竖着耳朵半眯着一只眼睛的猫”。】

重创“国军”嚣张气焰。首轮打击三个波次共发炮弹31757发,对台军金门防卫部、第58师师部、蔡厝营房,小金门之第9师师部、第25、27团团部,后勤机关及停泊在料罗湾之中字号登陆舰1艘,实施炮击。观察发现,对敌指挥机关、雷达站,弹着较准确,效果良好。敌人反映:大、小金门到处叫喊威胁很大,称“非常厉害,防卫部下大雨”,“有线电全部中断”,“大、二担伤亡75人”,等等。事后了解,金防部3位副司令(2名中将、1名少将)阵亡。

更主要的是达成了目的。过后,毛泽东曾这样比较系统地阐释炮轰金门的想法:老实说就是为了支援阿拉伯人民而采取的行动,就是要整美国人一下。美国欺负我们多年,有机会为什么不整他一下。美国人在中东烧了一把火,我们在远东烧一把火,看他怎么办。1958年8月21日,联合国召开大会。会上通过了以第三世界为主的大多数国家要求美英两国从黎巴嫩和约旦撤兵的决议。美军最终于1958年10月25日撤出了黎巴嫩。另一个目的就是侦察美国人防御台湾的决心、考验美国人防御台湾的决心。事实证明,“所谓的美蒋共同防御条约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只要涉及美国的自身利益,要冒和我直接冲突的危险,它就不干了,就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了,如此而已。”同时也离间了美蒋关系,加深了双方之间的猜忌。

毛泽东也曾形象地说过,同美国作斗争,要学习武松打虎的样子。第一不怕他、敢于同他斗争,第二讲策略、善于同他斗。

在中美关系、美台关系与台海形势的当下,重温这段历史、重温毛泽东的教诲,无疑是有益的,也是很提气的。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3
0
0
16
3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