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与水利建设

作者:李 崎 来源:旗帜中流 2017-07-04 995

毛主席与水利建设 

毛主席与水利建设

  早在1934年,毛主席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讲到经济政策时,就已经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们也应予以极大的注意”的号召。来自农村的毛主席,深知水利对农业的影响。在延安,他又把“兴修有效水利”列为提高农业技术首位的方针。

  全国解放后,毛主席先后作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一定要根治海河”等题词,做了“要准备大灾大难,赤地千里,无非是大旱大涝,还要准备打大仗……”的最坏准备,带领几亿人民在农业合作化、大办人民公社的基础上,进行了空前的水利建设。

  从1952年到1980年的近三十年间,国家用于水利的资金近800亿元,其中,地方及社队自筹也近百亿元,建成了大量的防洪、灌溉、排涝、发电等工程设施。期间,全国各地修建大型水闸241座,建成大、中、小型水库86000座(而解放前只有大中型水库23座),塘坝640万处,总库容量达4000亿立方米(包括电力投资的库容1100亿立方米);建设万亩以上灌区5000多处;机械排灌动力由解放初的9万多马力发展到7000多万马力;机电井从零开始发展到209万眼;水利结合发电装机900万千瓦。

  中国治水几千年,所有的功业加起来也抵不上这二十几年的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这些水利工程初步控制了普遍的洪水灾害,稳定了七大流域,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神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毛主席与水利建设

  毛主席三次提出要根治淮河

  建国之前,淮河是一条害河。那时,淮河流域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重灾地区。“根治淮河”、“治好淮河”,成为淮河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1950年7月,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灾害,受灾面积达4350万亩,受灾人口1340万,489人死亡。从7月20日到8月31日,毛主席连续批发三份有关淮北灾情的电报给周恩来,并且提出要根治淮河的意见。

  10月14日,周恩来部署召开政务院第一次治淮会议,正式发布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明确“蓄泄兼备”的治淮方略,提出对淮河要进行全流域、多目标的治理,“变水患为水利”。

  为了加强治淮工作的统一领导,于11月6日在安徽蚌埠成立了治淮委员会。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任曾山担任主任,下设河南、皖北、苏北三省(区)治淮指挥部,具体负责各段治淮任务。治淮工程于1950年11月下旬全面展开,到1951年7月,胜利完成了第一期工程任务。在初步治理的基础上,1951年冬又开始了第二期治理工程。经过三年多初步治理,淮河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从此,淮河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条得到全面治理的大河。

  当年,治理淮河的决定,受到淮河流域数千万人民的衷心拥护,到处出现了爹娘送儿子、妻子送丈夫、父子同上工地的动人场面。虽然已到冬天,千里淮河沿岸,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豫、皖、苏三百万民工奋战在淮河工地上,解放军水利工程队赶赴治淮第一线,华东大中专院校学生纷纷响应号召参加治淮工作,中央到地方大批白衣战士活跃在工地前沿……

  1951年春天,以邵力子为代理团长的治淮慰问团,送来毛主席亲笔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锦旗,更加鼓舞了百万治淮大军。这一年,百万治淮大军总计完成土方19500万方。若把这些土筑成高、宽各1米的土墙,其长约20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5圈。同时,这一年,还开始建设“千里江淮第一闸”——王家坝闸。

毛主席与水利建设

  毛主席批准“荆江分洪工程计划”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当地人每年汛期都在提心吊胆过日子,故有“荆江不怕刀兵动,只怕南柯一梦中”的民谣。

  荆江,地处长江三峡下游,上起湖北枝城市,下至湖南洞庭湖口城陵矶。下荆江裁弯后,荆江河段全长377公里。

  1951年冬,毛主席亲自审阅并批准长江水利委员会向中央报送的《荆江分洪工程计划》。1952年3月15日,中南军政委员会作出《关于荆江分洪工程的决定》,同时成立了以李先念为首的荆江分洪委员会及其所属机构。

  荆江分洪工程包括:荆江大堤加固,太平口进洪闸,节制闸,拦河坝,洪区围堤,南线大堤等。工程实施分为两期,1952年4月5日全面动工兴建。毛主席为工程的开工题词:“为广大人民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周恩来的题词是:“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

  当年,参加荆江分洪工程的有10万军工、16万民工;此外,还有技术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4万人。该工程于1952年6月20日胜利建成,比预定计划提前15天。工程仅用了75天的工期,速度之快,令中外水利界赞叹不已。

毛主席与水利建设

  毛主席四次视察黄河

  “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这是1952年10月毛主席视察黄河时的叮嘱。这次视察黄河,是建国后毛主席第一次出京巡视。此后,毛主席又于1953年2月、1954年冬、1955年6月三次视察黄河,了解、掌握治理黄河的情况。

  毛主席第一次视察黄河,是从徐州观看黄河故道开始的。沿着黄河故道西上,毛主席来到东坝头。这是清朝咸丰五年黄河决口改道的地方,而今黄河正从这里转向东北奔腾而去。毛主席查看了石坝和大堤,了解了修坝、修堤的情况和防洪能力。

  毛主席第二次视察黄河,了解了不修邙山水库转修三门峡水库的理由和情况,询问了三门峡水库的蓄水位以多高为宜以及水土保持和水库寿命等问题。

  毛主席第三次视察黄河,了解了水土保持和黄河规划情况。

  毛主席第四次视察黄河,询问了引黄灌溉及如何解决盐碱化问题。

  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作出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利用规划”的决议。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的黄河治理开发宏伟蓝图,也是人民共和国审议通过的第一部江河流域规划。

  根据规划,一场规模空前的黄河建设高潮在大河上下蓬勃兴起,迎来了大跃进的一年。1958年汛期,黄河花园口发生223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流量,这是1933年以来的最大一次洪水。黄河水利委员会关于“不分洪,保安全,党政军民齐动员战胜洪水”的建议,得到了周恩来的批准。经过河南、山东两省200多万军民的艰苦拼搏,取得了防洪的伟大胜利,避免了滞洪区分洪的重大损失。

毛主席与水利建设

  毛主席强调“要把农业搞上去,必须大兴水利”

  河南省林县红旗渠,作为人工修造的“天河”,被国际上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林县是个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的贫困山区。新中国成立后,全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决心,从1957年起,先后建成英雄渠、淇河渠和南洞水库、弓上水库等水利工程。但由于水源有限,仍不能解决大面积灌溉问题。

  1958年11月1日,毛主席在去新乡的专列上,省委书记史向生把新乡地委书记耿起昌、林县县委书记杨贵一一介绍给毛主席。毛主席认真听取了杨贵关于林县“青壮年劳力出来大办钢铁,庄稼顾不上收,棉花顾不上摘。群众住在野地里,大家都用棉花擦屁股……”的情况汇报。

  毛主席听后心情十分沉重地说:“好不容易了水渠和水库,长了好庄稼,却没有人收。这怎么能行呢?大炼钢铁不能再上人了,已经上去的留下少数人建设小高炉,其他人马上撤下来!一部分人收庄稼,一部分人搞水利。要知道,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把农业搞上去,必须大兴水利。”

  毛主席在专列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大家解开了“紧箍咒”,杨贵也有了主心骨。不久,林县数万大炼钢铁的村民愉快地回到了丰产的农田,回到了兴修水利的工地。

  到1959年底,林县已建成中小型管道1364条,水库36座,池塘2397口,旱井27120眼,水井5652眼,引山泉650个,有效灌溉面积20.1万亩,比5年前增加了20倍,使干旱缺水的状况得到很大缓解。

  1960年2月11日(农历正月十五),“引漳入林”大型水利工程(即“红旗渠”工程)动工。县委书记杨贵号召全县人民,排除万难,高举红旗前进!从此,一场“人定胜天”的战斗打响了。这天,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吃过饺子的林县民工就浩浩荡荡地从全县15个公社同时出发了。他们扛着工具,挑着行李,推着小推车,赶着马车,向着晋、冀、豫三省交界的浊漳河集结。

  10载寒暑,10年苦战,在这条总长约1525.6公里的红旗渠上,英雄的林县人民兴建了48座水库、364座堰塘;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其中鏨隧洞211个,架设渡槽151个,并在每条支渠上建起了45座小水电站和45座提灌站,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在林县全县基本形成,形成“能引、能灌、能排、能蓄、能电、能景”等综合利用的水利灌溉网,实现有效灌溉面积40万亩,410个村受益,从而让林县结束了山民“世代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

  红旗渠灌区共有干渠、分干渠10条,长304.1公里;支渠51条,长524.1公里;斗渠290条,长697.3公里。干渠、分干渠、支渠、斗渠合计总长1525.6公里,加上农渠总长度达4013.6公里。

毛主席与水利建设

  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号召

  1963年,为根除京畿水患,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海河人民积极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掀起了一次又一次治理与开发海河的高潮,取得了辉煌的治水业绩,在流域大地上树起了一座又一座造福人民的水利丰碑。

  海河流域解放前也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63·8”海河大水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海河的治理与开发。解放前是用井水浇菜灌溉,面积小力量有限,如今旱灾受灾面更广,粮食反而增长,因为有水库,有机井(打了100多万眼的机井),每年用地下水200多亿立方米。比解放前用辘轳井简直是天上人间。

  防洪方面,从1966年开始,海河进行大规模治理,到1979年仅13年的艰苦奋战,流域内新建、扩建大型水库30座,总库容221.8亿立方米,控制山区流域面积的83%。初步整修了各河中下游蓄滞洪区32处,滞洪容积达19亿立方米。新建、扩建了滏阳新河,子牙新河,漳卫新河等骨干行洪河道与北排河、南排河、徒骇、马颊河等排沥骨干河道50余条,洪水入海能力达到了24680立方米每秒,相当于治理前的十倍。各主要河道都建成了分流入海通道,从根本上改变了各河上大下小,洪水集中天津境内的海河干流入海,严重威胁天津安全的局面。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国家水利投资基本上都在海河,每年投入1亿元到2亿元。治理海河高峰时正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67年、1968年),但工程人员基本没有派性问题,工地更加热火朝天。

  在毛主席、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经过流域上下的共同努力,海河水利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初步建立了全流域防洪除涝、城乡供水、抗旱灌溉工程体系,为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毛主席与水利建设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是文革期间的重大水利建设成就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位于京杭大运河、新通扬运河和淮河入江尾闾芒稻河的交汇处。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终于在1961年12月挥开了第一锹土。

  工程位于京杭大运河、新通扬运河和淮河入江尾闾芒稻河的交汇处,全部由中国自行设计,全套设备自行制造和安装,于1961年开工兴建。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具有灌溉、防洪、排涝、引水、航运、发电以及为江苏沿海冲淤保港、改良盐碱地提供淡水资源等综合能力,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历时16年。第一抽水机站在1963年4月胜利完成,接着又投资1.7亿元兴建了二、三、四站及其配套工程,这是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的第一站。

  该工程由4座电力抽水站、12座水闸、2座船闸及配套工程组成,是一个具有灌溉、排捞、泄洪、通航、发电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其中4座抽水站装机33台套、53000千瓦,最大抽水站引进948项目改造,实现自动控制、优化调度,提高效益。

  全站共拥有33台机组,总功率为49800千瓦,每秒钟可提引江水473吨,自引江水550吨。一小时抽水量可供40500亩田插秧。一天一夜的抽水量,如果注入宽深1米的水渠,可以绕地球一周。

  第四抽水站是引江水利枢纽工程的主力站,于1973年11月动工,1977年3月竣工。该站安装了7台3000千瓦发动机组,总装机容量21000千瓦,总抽水流量210立方米/秒,水泵直径3.1米,设计扬程7米。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建成的我国最大的一座电力排灌工程。整个工程由三座大型现代化电力抽水机站、七座中型节制水闸、三个船闸等十多个部分组成。它既能自流排灌,又能电力扬水排灌。遇旱时,它能把长江水抽引到大运河的自流灌区,灌溉江都、高邮、宝应、兴化、淮安五个县的三百多万亩农田;受涝时,它可以把里下河地区的渍水排入长江,大大减轻这个地区的内涝灾害。

  苏北里下河地区的十多个县、市,连年来在遭到大雨、干旱等自然灾害袭击的情况下,农业生产仍然获得了丰收。1970年秋天水稻成熟前,这里连续降雨四十多天,抽水机站抽排渍水九亿零七百万立方米,及时解除了里下河地区三百多万亩稻田的内涝。其中受涝比较严重的江都、高邮、兴化、泰县、泰州,粮食总产量比上一年增长百分之十四以上。

  1971年夏天这里连续五十多天没有降雨,出现严重的旱情,影响了大面积的水稻栽插。抽水机站及时抽引江水六亿二千三百万立方米,通过大运河送到里下河地区,保证了水稻的适时栽插。这一年在干旱的情况下,江都、兴化、高邮、宝应、淮安五个县的农业生产仍然获得了好收成,粮食总产量比上一年增长百分之六。抽水机站又抽引大量江水,对里下河地区的二百多万亩麦田进行冬灌,保证了夏熟作物的丰收。里下河地区由于连降暴雨,河水陡涨,大面积稻田受到内涝威胁。抽水机站及时开放节制闸,把这个地区一千七百多万立方米的渍水排入长江,使三百多万亩秋熟作物正常生长。

  江淮两川从此跨流域互调,并通过8级提水站,将水直送徐淮地区和洪泽湖畔的安徽毗邻地区,直接灌溉360多万亩农田。1978年徐淮地区严重缺水,4站往北输送近60亿吨长江水,有效解决了三麦冬灌、水稻培植和工业、交通及人民生活用水,把过去那种“江水望不到,淮水不可靠”的哀叹抛到了九霄云外。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具有灌溉、防洪、排涝、引水、航运、发电以及为江苏沿海冲淤保港、改良盐碱地提供淡水资源等综合能力,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是江都人民的瑰宝,是江淮大地的骄傲,它以特有的英姿,吸引了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友人前来参观,其中包括一些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党领袖。一位外国总统参观后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步首先在于农业发展,农业又离不开水利。中国在这方面做得太好了。”

  附: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大事记

  1961年12月,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动工。

  1963年4月,第一抽水机站建成,它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电力排灌站。

  1964年8月,第二抽水机站建成。

  1966年12月,第三抽水机站建成。

  1969年9月23日,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建成。

  1977年3月,第四抽水机站建成,它是整个江都水利枢纽工程中规模最大的抽水机站。它的建成,也使江都水利枢纽工程成为远东地区排灌能力最强的综合水利枢纽工程。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2
2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