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先:以身许国的红色“听风者”

作者:刘汝山 闫 石 来源:解放军报 2020-01-16 945

以身许国的红色“听风者”

刘汝山 闫  石

胡正先:以身许国的红色“听风者”

人物小传:胡正先,1918年9月出生于安徽六安,1930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亲历长征,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军委某部中南局办公室主任、总参某部司令部副部长、顾问等职,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解放海南岛等著名战役战斗,先后被授予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问沧海问桑田,问远山问近水,你是否还在长征路上,听风吼雪吟,看冬去春归……”这是一首以“听风者”英雄事迹为原型创作的诗歌《等你》。在人民军队的序列里,有这样一群神秘的人,用耳朵听“天外之音”,以忠诚辨“秋毫之末”,被毛主席亲切称为“长征路上的‘灯笼’”。

在长征苦难中成长,在战火纷飞中历练,作为我军早期优秀的通信工作者,老红军胡正先正是这样一位身经百战、以身许国的红色“听风者”。

“红军就是我的家,我就跟着红军走”

1930年,12岁的胡正先在同村一名地下党员的指引下加入共青团。后来,他因和驻扎在附近的独山县保卫局特务连官兵相熟,便找到连长提出想参加红军。连长欣然同意他的请求,胡正先怕连长反悔,还同他拉了钩,“红军就是我的家,我就跟着红军走”。

1932年,胡正先遇到了永生难忘的一幕。那天清晨,在一个叫二郎畈的小镇上,红四方面军的前方电台和运输队赶了一夜的路,正在路边休息。不料敌人突然袭击,万分危急时,胡正先看到一名同志先是把口袋里的银元一把一把地丢掉,接着从包里掏出一个小本子,一边跑、一边撕、一边放在嘴里嚼,把整个本子都吞到了肚子里。当时,胡正先还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后来别的同志告诉他,那个人是电台老前辈,叫蔡威,他丢银元是吸引敌人去捡,借此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塞进他嘴里吃掉的是电台密码本,以防落到敌人手中。

这一幕不仅深深地印在胡正先脑海里,也永远镌刻在人民军队无线电侦察工作的光荣史册上。胡正先当时不会想到,没多久自己也要和电台结缘。

那时党和军队领导人对电台工作十分重视,能够进入电台队伍的都是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或文化基础较好的战士,但胡正先不属于这两类人。有一天,一个干事问他读过几天书、认识多少字,没读过一天书的胡正先拿起笔,吭哧吭哧写了大概400个汉字。这些都是他在千难万险的行军路上,看着前面战士背上的识字板背记下来的。那名干事看中了胡正先刻苦学习的劲头,但电台操作对人员素质要求很高,文化底子薄的胡正先先后参加了3期培训班才“出师”。

“你要在这个机关开追悼会,要在这儿干一辈子”

很多时候,起点并不能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如果说这400个汉字是胡正先“听风”生涯的起点,那么他以后的人生道路则是用使命和责任来定位坐标的。

1938年春,延河水叮咚作响。胡正先被调到中央军委担任报务员,来到距离毛主席所住的杨家岭仅5公里的裴庄村报到。这里条件艰苦,只有几台用水煤气和煤作燃料的发电机,但担负的任务非常重要。领导对他说:“你要在这个机关开追悼会,要在这儿干一辈子。”这不仅是由“听风”工作的性质决定的,更体现了报务工作者一辈子甘当党的忠诚哨兵的坚定信念。

这一年,胡正先刚满20岁。在无形的战场上,胡正先认识到只有苦练才能技高一筹、战胜敌人。他和战友日夜监控敌台,掌握了敌方联络的波长、时间、声音和手法,即使敌人把波长换了,胡正先也能迅速知道他们是哪个报务员发的报。

解放天津前夕,胡正先值班时偶然听到敌军一个电台里说:“共军司令部驻在杨柳青,房顶上放了一块镜子,明天一早去轰炸。”他和战友对这个电台进行分析研究,确认这是敌人的一个潜伏台,平时深藏不露,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对外联络。他马上向上级报告,当晚前指司令部就撤离了驻地。第二天,敌机果然把那个小村庄炸成了一片废墟,而指挥部却没有一人伤亡。

胡正先曾先后参加了辽沈、平津、解放海南岛等著名战役,负责信息收集工作,每次都能在很短时间内为前指决策指挥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多次得到党和军队领导人的高度赞扬。

“所有的困难都会被信念踩在脚下”

胡正先的一生有两个信念:一个是当红军,跟着红军走;再一个就是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1984年离休后,胡正先也从未丢下学习的念头,坚持读书看报,及时倾听党的声音,读书笔记和剪报加起来有十几大本。近些年,胡正先利用闲暇时间,经常到部队、学校给年轻官兵和学生讲革命传统,教导年轻人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作贡献。

“充电机要用汽油,没有汽油了用柴油,没有柴油了,在长征路上我们用的是猪油……”2016年9月,在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节目的舞台上,已经98岁的胡正先以一名老红军的视角讲述长征中的战斗经历。主持人听后深情地说:“这一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难不倒胡老和他的战友们。在长征路上,所有的困难都会被信念踩在脚下。”现场不少年轻人的眼眶都湿润了。

胡正先对天安门有着特殊的情结。1969年,新中国成立20周年阅兵前一天,胡正先守在值班台前整整一夜,最后综合分析研判,给军委送去“今日阅兵安全无事”的消息——这是老前辈的自信。

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身处抗战老兵方队,胡正先胸前的奖章熠熠生辉——这是老前辈的荣耀。

2019年,老人再次来到天安门广场,碧蓝的天空下,熙熙攘攘的游客们在广场游玩、拍照。胡正先感叹:“看到我们的国家建设得这么好,我觉得当年我们的苦没有白吃,我们的血也没有白流”——这是老前辈的幸福。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4
0
0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