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雄郭沫若:两全家国殊难事,此恨将叫万世绵

作者:郑州李爷 来源:察网 2019-02-13 1284

  1937年5月18日,南京政府致电郁达夫,谓蒋公对郭沫若“有所借重,乞速归”。

  郁达夫喜不自禁,一面致信南京,要求先取消通缉,多汇旅费。一面致信郭沫若:

  【“强邻压迫不已,国命危在旦夕,大团结以御外患,当系目下之天经地义”,“万望即日整装,先行回国一走”。】

  郭沫若长年处于日本军警的严密监视之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

  1937年7月15日,郭沫若留下遗嘱交给金祖同:

  【“临到国家需要子民效力的时候,不幸我已经被帝国主义拘留起来。但我绝不怕死辱及国家,对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惟有以铁血来对付他。我们在物质上牺牲当然是很大,不过我们有的是人,我们可以重新建筑起来。精神的胜利可以说是绝对有把握的,努力吧,祖国的同胞!”】

  1937年7月17日,蒋公发出号召: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1937年7月25日,凌晨四点。郭沫若告别安娜和熟睡的孩子。毅然决然朝祖国走来。经过一天的斗智斗勇,郭沫若化名杨伯勉,于当天晚上六点登船回国抗战。

  1937年7月27日,郭沫若抵达上海。发表演讲:

  【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

  去国十年余泪血,登舟三宿见旌旗。

  欣将残骨埋诸夏,哭吐精诚赋此诗。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1937年8月6日,国民政府取消对郭沫若的通缉令。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

  1937年8月24日,郭沫若来到抗日最前线。作了《抗战时期青年的任务》的演讲,整个演讲进行了大约一个小时。演讲完毕,青年们起立热情鼓掌表示感谢。郭沫若挥笔题写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八个字,并签上了名,表达了其“为赴国难而来,当为祖国而牺牲”的精神。

  1937年10月初,郭沫若赴第八集团军司令部与张发奎会面。

  1937年10月6日,《救亡日报》头版头条登载了郭沫若张发奎并肩而立的合影。正在苦战的上海抗日军民,看到大文豪郭沫若居然在抗战最前线,军心民心一时盛极。

  1937年淞沪抗战,整个战役期间,郭沫若坚持战斗在最前线。由于郭沫若的知名度,北伐战争中他又是中将。所以,日本人曾经认为郭沫若是淞沪会战的重要指挥官之一,并认为郭沫若至少指挥了5万国军抗战。并因此在1937年10月逮捕了安娜,严刑拷打,关了一个月。

  1937年11月上旬,郭沫若得知安娜被日本军警严刑拷打。

  1937年11月20日,郭沫若写下《遥寄安娜》:

  【相隔仅差三日路,居然浑似万重天。

  怜卿无故遭笞挞,愧我违情绝救援。

  虽得一身离虎穴,奈何六口委骊渊。

  两全家国殊难事,此恨将教万世绵。】

  1937年11月12日,淞沪会战失败。国军转进。

  1937年11月27日,郭沫若撤离上海。

  田汉曾经如此评价郭沫若在淞沪会战的伟大作用:

  【“在前期的上海战役中,沫若的贡献实无可否认地大。”】

  杭州沦陷后,武汉警备司令陈诚致电郭沫若:

  【“有要事奉商,望即命驾。”】

  郭沫若不理他,去长沙找田汉。周恩来劝说下,郭沫若答应出任三厅厅长。

  1938年4月1日,郭沫若出任三厅厅长。再次被国民政府授予中将。

  1938年6月11日,武汉会战爆发。

  1938年10月27日,武汉沦陷。

  1938年10月27日晨,郭沫若中将作为最高级将领最后一个撤离武汉。

  同一时期,胡适在干什么?胡适在劝蒋公同日本和谈!劝蒋公承认“伪满洲国”!劝蒋公“放弃东三省,可继续剿G50年”!

  同一时期,沈从文在干什么?沈从文在公开污蔑郭沫若的三厅浪费了国民政府大笔资金。而实际上在长沙会战前,国民政府根本没有给三厅厅长郭沫若任何资金!武汉会战,三厅运转,几乎全靠中共和郭沫若及武汉民众的捐款维持!

  现在胡适、沈从文这种伪君子最受欢迎,一会民主,一会自由,实际上就是为了他自己,郭沫若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与千百万民众共命运,是真正的爷们!

  看看下图,叶挺,张发奎,都要请郭沫若站C位!

  

抗战英雄郭沫若:两全家国殊难事,此恨将叫万世绵

  这就是历史,郭沫若在民族大义面前,是顶天立地的爷们!中国公知祖师爷胡适,给郭沫若提鞋都是不配的!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5
1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