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从红色革命老区向共同富裕新区迈进的“罗庄实践”

作者:田忠民 耿  欣 王晓飞   来源:红色文化网  

从红色革命老区向共同富裕新区

迈进的“罗庄实践”

“四级红色文化浸润”工作法值得推广

田忠民   王晓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总书记在临沂考察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如何将沂蒙精神的时代特质与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融为一体,推动革命老区实现高质量新发展,成为摆在临沂市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份考卷。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以创建幸福小镇社区为试点,精心实施“四级红色文化浸润”工作法,探索出一条以文明实践为引领,以培育幸福文化生活新模式为抓手,以红色文化建设和社会治理融合发力为举措,经过长期实践,逐步实现了新建社区文化振兴的有效路径,在推动红色革命老区向共同富裕新区迈进的过程中 取得了优异成绩。据了解,仅2020年,罗庄区就新增城市社区15个。这些新建社区居民来源广泛,其中大部分来自原来的村庄农民和城镇务工人员,思想观念与价值认同存在很大差异,导致新社区居民认同感、归属感也参差不齐,导致社区共富感不同频。幸福小镇社区位于临沂市罗庄区傅庄街道共有1700户,6000余名群众。该社区是一个典型的新建社区,居民来源复杂。2016年,社区入住初期,管理方与居民互不理解,邻里之间关系紧张,争吵斗殴、赌博传教活动时有出现,社区治理难以有效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处于空白状态。如何改变传统的“大水漫灌”文化投送模式,激发社区文化同频自生的内生动力,成了罗庄区社区工作的拦路虎。

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支持下,围绕市委、市政府“六强、六富、六精”新临沂发展战略,罗庄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和旅游局、付庄街道办事处主动作为,邀请专家成立罗庄智库,将红色文化引领下的社区文化自生列为重点课题,在对社区大量调研的基础上,聚焦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全面实施“四级红色文化浸润”工程,通过实施“建立实践点、选树实践户、吸引链接户、评选文明户”,开启“新时代幸福社区共同富裕生活模式”。

一级浸润接地气。县级社区居民结构仍以农民为主,但呈现出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居多的特点。首先实现这一部分人的幸福感提升是一级浸润工程的主要任务。罗庄区通过党建引领,红色文化赋能,建设了一批文化实践幸福点。建设红嫂广场,展示各时期沂蒙红嫂精神,引领社区妇女成立新时代红嫂志愿团,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傅庄支前小推车”系列展览,让居民在社区中就能重温革命岁月。建立社区幸福大讲堂、“幸福研创馆”、“心灵驿站馆”、“艺术人生馆”、红色文化长廊等主题场馆,组建“百姓宣讲团”、“老姊妹公社”、“能人帮”、秧歌队、旗袍队等志愿服务队伍,大力开展各类主题文化活动,在短时间内快速实现了居民幸福指数攀升,社区向心力、凝聚力增强。通过定期举办社区百家宴,每月一次寿星宴,每年八月份举办小镇幸福节,六十岁以上老人每年一次免费健康查体,七十岁以上老人每天一个鸡蛋等活动。幸福小镇着力营造了孝敬父母、关爱老人的氛围,让敬老、爱老、养老、助老蔚然成风,让每位社区老人都得到了用心的关爱。万通社区是临沂市最大的经济适用房小区。社区聚焦群众需求,以“优化服务、提升素质、文化浸润、强化管理”培育带动“社区文化”,打造了“万民心相通,邻里共和谐”文化品牌,首创了“纳凉会”和“凉亭党课”,先后举办了万通大集、棋牌大赛、太极拳演出、露天电影等一系列接地气的文化活动,经济适用房小区不再是城市“候鸟”的临时落脚点,群众感觉到政府关心和社会温暖,社区真正成为了一个大家庭,逐步实现了社区由乱到治的变化,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二级浸润冒热气。二级浸润工程主要通过选树实践引领户,鼓励有一技之长的居民认领一项文化惠民项目,通过个人申请、审批、宣誓、签协议确立为实践引领户,牵头开展非遗技艺传习、承办喜寿宴、“直播售货”等实践授课活动,向社区居民传授一技之长,形成规模化聚集合理,成效突出的带头人由社区进行表彰奖励。如建成“老姊妹公社”实践点,就在“不当累赘,不做包袱,不安乐等死,我们要创业养老”的理念引领下,30多名社员已开发传统手工艺产品三大类十余种,产品供不应求,实现了既开心又创收。建设城南老街、老创街,帮助社区45名老人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胡婆婆传统技艺脱贫故事”、“老苗豆腐”等创业养老典型,成为幸福小镇老人幸福生活的缩影。建设社区创富基地,引导居民在家门口开展电商直播,改造6条文化赋能创业示范街,线下线上电商两种营销齐头并进。有的社区成立“有活就干俱乐部”,200余名能人带领社区居民共同创富;有的社区流转居民60个车库作为电商直播间,选拔、培养社区居民主播21名,直接和间接带动青年直播人员500余人,实现惠民增收200多万元,社区居民既富了“脑袋”,又富了“口袋”。册山街道义和村、顾沙沟“孔子学堂”讲出和谐新故事,在京创业人士顾文晓回家乡顾沙沟村创办顾里孔子学堂,确立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沂蒙精神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学堂坚持知行合一,教育村民崇德向善,涵育良好家风、文明乡风,寻找并回归乡村文化之根,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中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三级浸润有生气。三级浸润工程主要是通过实践引领户“链接”传导,在实践户的帮带下积极组织参与公益文化和市场产品供应活动,完成社区文明承诺,即可获得信德积分,产品赢得的信德积分可在信德超市兑换商品,链接户表现突出的可参加评选文明户。这种方法被称作吸引链接户。幸福小镇从人生四大节点入手,持续开展新式升学宴、简式“水果婚礼”等移风易俗活动,通过设计简约婚庆仪式、取消现场婚宴,打造288、388喜宴服务,树立新观念、推行新风俗;创新打造“快乐星期天”特色文化品牌,每周日社区提供场地和午餐,群众自发开展吹拉弹唱、展示文化技艺、分享幸福感悟等活动,将原来星期天参与传教、打牌的群众争取了过来;打造阅读文化长廊,开展每人每月一本书活动,打造了一个人人可学、处处可学、时时可学的文化场景;设立信德无人售货小超市,全敞开式自助购买,方便群众生活的同时,让文明诚信自觉育成。盛庄街道花埠圈社区是山东省最大的回族聚居社区,曾经是全市闻名的“落后村”。针对村风不正、吵街骂巷、打架斗殴等现象,社区以文化活动为载体,成立乡贤理事会、文艺宣传队、爱心志愿服务社等群众志愿服务组织,通过持续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群众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惠民活动,春风化雨、点滴灌溉,转变了群众的思想观念,社区精神文化生活焕然一新,“落后村”转变成了“先进村”。

四级浸润添喜气。主要以实践引领户和表现突出的链接户为主体,社区组织专家和居民公开评选文明户,设立专项资金进行奖励,文明户能够享受挂金牌匾、免物业费等待遇。目前已评选文明户36户,同时还有26人被评为“社区出彩人”荣登幸福殿堂,6户家庭被评为“社区孝善家庭”,反映先进典型思想变化和行为转变的《小镇故事》已编印两期,“幸福小镇广播”定期播报榜样故事,社区有了自己身边的明星和榜样,群众精神面貌从“消极被动”向“焕然一新”转变。

人民群众是阅卷人。四级红色文化浸润工程实施以来,全区各社区,特别是新建新增社区普遍形成了新的爱党爱国文化、孝老敬老文化、共同创富文化,实现了社区文明的共振自生,在继承和发扬沂蒙精神中,展现了沂蒙革命老区人民在建设共同富裕的时代新区进程中的创新实践,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肯定。



//www.syxtk.com/wzzx/hyzx/2021-11-22/72426.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