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宪之:傣家人至今感念“上山下乡”和毛主席

作者:宪之   来源:红色文化网  

傣家人至今感念“上山下乡”和毛主席  

   

 3月14日 与同事去云南转了一圈,短短十余日不觉变成了“桃花源中人”——“乃不知有汉,无论晋魏”。返程机上浏览“春城晚报”,见某某出掌某市检方大换血的新闻,有点感到震惊,但也不很意外,觉得不大像“孤立事件”了,至于其后的巨变沧桑,实在是未曾想到,也只好自愧于自己于世事判断的无知了。

之后, “攻坚”、“市场经济”、“民主宪政”、佐利克“顶层设计”,大概可以大大提前实现了吧。

还是来点“准风月谈”吧。

说道桃花源,云南之行的第一个感受,是香格里拉一点也不“桃花源”,以致旅伴大呼上当。山水固然名不副实,而人更使人感到不快。主要是导游。介绍风物时他表现得信仰虔诚,极力渲染活佛的灵验和神圣,说当地没小偷,谁拿了人家草场一根草棒,问活佛都能知道。但一到要钱,马上就换成威尼斯商人式的冷酷面孔。从丽江出发,就开始软硬兼施。因为同车有四个人不交240元“最低消费”,一路上恶言恶语相加,对一对可怜的母女进行肆无忌惮的人格侮辱,威胁要将其赶下车,弄得一车人的处于不快及恐怖之中。尽管合同上明明白白写着“自费自愿”,但这时早无理可讲。看来 仅仅靠“契约”还不行,“市场经济”也离不开仇和同志铁腕的“保驾护航”。

市场经济意识与活佛崇拜的结合,锻造着当地的软环境,与当年的“翻身奴奴把歌唱”和“金珠玛米亚克西”,再不能同日而语了。

一位导游在动员人们掏钱时还撂下了如下警句:“该玩的玩,该花的花,将来多党政治,共产党不执政了,百元钞票就变成废纸”—— 淡化政治30余年,偏远地区的普通导游居然有如此强烈的政治意识,令人感到惊奇。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也是主流媒体“思想解放”“突出主旋律”的功德。

去西双版纳,虽然“毛哆哩”与香格里拉的“扎西”一样逼索“最低消费”,但一进入傣家村寨,途中积累的不快立即烟消云散。

访问傣家人,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他们依然热爱毛主席,依然感念上上下下运动。

傣家是女人当家,家庭模式还保留着原始母系社会的遗风。他们是按母系构建家庭,婚姻模式不是嫁女,而是嫁男,既男孩子嫁到女家去。家中老婆婆是一家之长,村中是妇女主任是一村之长。与毛泽东时代的共产党干部一样,他们虽然女性当家,但并不作威作福,恰恰相反,她们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男子+来后,要出三年“苦力”,干三年活之后,就可在家“养尊处优”,抽抽烟喝喝茶打打牌,尽情享清福了。那么,田里的活谁敢呢?是女性!

这就要说道知青了,还在车上是,导游的少哆咧就开国戴眼镜青年的玩笑,劝他们留下来嫁给傣家。并告诉他们,傣家人非常尊重有知识的年轻人,称他们为“眼镜”——因为当年的许多知情都带着眼睛——“眼镜”嫁到傣家只干一年半的活就可以养尊处优了。这话到傣家后即为傣家女孩所证实。那位可爱的“少哆咧”还指着一位“眼镜”劝他留下来嫁给自己的妹妹。这位少哆咧很详细地讲了傣家人热爱 “眼镜”的原因。原来傣族原先十分落后贫穷。是毛主席派来的眼镜才把知识带到了偏远的落后村寨。原先,他们不知道种橡胶,是眼镜们带头交给他们种植橡胶树,才使他们能够从经济上翻身变富,至今仍是经济支柱。为此,许多上海北京的知识青年将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留在了西南边陲。因此,傣家人这才有改变祖宗规矩的做法。也因此,与西藏的翻身农奴一样,他们的堂屋,都悬挂着“红太阳毛主席”的大幅画像。

这是真实的朴实的讲述,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发自内心的讲述。自然平实,却使人感到震撼。

在傣家姑娘这朴实的讲述面前,梁晓声和叶辛的知青文学就黯然失色了。

再巧妙地糊弄,也只能得逞于一时。老百姓心中有一杆历史的秤,为百姓做好事的人,是会被人们永远感念的。

   



//www.syxtk.com/minxinsuoxiang/wangyou/2013-05-02/13251.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