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王小强:迎接内忧外患“共振”——《史无前例的挑战》第五章

作者:王小强   来源:红色文化网  

第五章 迎接内忧外患“共振”

>>王小强:中国如何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战” 

>>张承志:忧国于危机之前——评王小强《史无前例的挑战》 

>>郭松民:对内和谐均富才能对外不让虎狼——读王小强《史无前例的挑战》

  桥梁能够通过载重汽车,扛不住一队士兵齐步走造成共振。2003年,兰德公司国防研究所完成研究项目《中国经济领域的断层线》,1 对八方「灾难」展开煞有介事的定量分析,包括(1)失业、贫困和社会动荡,(2)腐败的经济效益,(3)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和其它传染病,(4)水资源和污染,(5)能源消费和价格,(6)脆弱的金融体制和国有企业,(7)外国直接投资可能下降,(8)台湾问题和其它可能发生的冲突。

  这些灾难一个都不出现的概率很小,全部都出现的概率更低。如果灾难全部出现,我们估计,中国的年经济增长率会降低7.4-10.7%,如此,中国的整体经济效益将出现负数。尽管全部灾难都出现的概率很低,但是几个灾难同时出现的概率还是很大的。出现这种效果倍增的原因是:几个概率不是独立于其它个体概率而存在的;两三个问题的出现,会提高其它问题出现的概率。由于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旦一个灾难出现,极可能导致几个灾难成群出现。……例如,一次内部金融危机会对中国对外国投资的吸引力产生急剧的负面影响。同样,台湾海峡或者亚太其它地区关系的紧张和冲突都可能使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急剧减少,使产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增加。2

5.1 “共振”时间表

  布热津斯基一针见血,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必然遭遇内忧外患的严峻挑战。

  不论如何,中国对外的谨慎立场,最快将在2008年看出端倪。2008年的北京奥运,对中国的自尊太重要,不能让国际危机破坏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包括北韩及台海。

  更重要的是,中国政治领导人也知道中国内部的政治及社会问题正在增加。严重的话,可能会冲击到整个制度。会演变成政治、社会不安的问题不少,最重要的有两个:年轻人上网及社会不公。年轻人上网让中共长期垄断的资讯开放了。中国有3500万网民,这些人多半是年轻、受过教育的男性,对社会、政治有憧憬。他们多半以来网络获取资讯,也喜欢从外国获取资讯。有趣的是,日本只有4%的人上外国网站,而中国人上外国网站的有40%。

  第二个问题是,社会越来越不公的现象会冲击到政权以往的人人平等的教条。连共产党的机关报都公开承认“贫富差距开始拉升,并由继续扩大的趋势,分配领域的矛盾日渐突出。……矛盾冲突的对抗性增强。”中国其它的研究也说社会不公已经到了“危险的程度”。3

  2005年4月,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数据,大陆网民一亿零20万,4 是1997年62万的162倍。39%的「网民」18-24岁,35岁以下的用户占总用户的84%。5

  判断贫富差别的基尼系数,「0.4就属于危险的程度。到2002年,中国城乡不平等达到0.59,对社会安定威胁极大。……过去20年这项指标的变化多少也反映了一般人对少数人突然富有的反感。在强调人人平等,却又是贪污普遍的社会,尤其令人忧心。」6 2005年,「国家统计局6月份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10%的富裕人口享有国家总资产的45%,而最贫穷的10%的人口,却只拥有总资产的1.4%。」7

  2007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

  如今,全国各地一年时间几万起「弱势群体」抗争,一桩接一桩血汗工厂的悲惨事故,一件接一件耸人听闻的贪污大案,自然反映党内外各种不同意见剑拔弩张。8

  一方面,石油价格扶摇直上,2003-2004年价格上涨70%。9 进口铁矿砂占中国消费量的30-40%。10 2004年初,铁矿砂价格已经上涨了近20%。11 2005年初,又一次性猛涨71.5%。「全球铁矿石需求的增长中,只有1%来源于中国以外的其它地方。」12经济分析给不出任何解释,中国吨钢成本再增280元。13 2005年全行业生产成本上涨47%﹔2006年2月,再涨15%。14 2006年,艰苦谈判到年中6月,铁矿砂再涨19%!美元一路贬值,能源、原材料进口成本大增。

  另一方面,激烈竞争迫使中国出口产品降价,贸易摩擦制裁出口增加。「根据美国政府的数字,2002年至2006年5月,中国输美产品价格不断走低,期间原材料价格虽急升38%,但美国进口的中国产品却跌价5.2%。」15 高进低出已是勉为其难,结果加剧贸易摩擦,出口制裁雪上加霜。2005年全球纺织品贸易取消配额。中国纺织品出口大幅攀升。「根据中国2001年签订加入WTO的协议,如果中国纺织品出口大幅增长,在2008年前有关国家可以采取措施限制中国纺织品大量出口,目的是令全球纺织品贸易有序发展。」16 2005年4月开始,美欧相继对中国纺织品启动设限调查。美国决定中国棉制裤子、衬衣和内衣裤2005年在美国市场只准增长7.5%,同时受理业界对中国七种纺织品提出的设限申请,恢复受理对中国12种纺织品以「市场扰乱威胁」为由的设限案件﹔欧盟对中国九种纺织品展开特别限制措施调查。17「世界工厂」的发展梦想,正在被愈演愈烈的贸易摩擦打破。

  「在加入WTO协议中,中国在农业与零售业方面作出远远超过许多发达国家的让步。」18 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工业,既是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又是吸收民工就业的社会稳定器,骤然面临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出口市场压缩,老鼠躜风箱 — 两头受气。2005年2月,「我国生活数据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仅上涨0.4%,而原材料、燃料、动力的价格同比上涨9.8%,生产数据价格同比上涨7.2%。」19 加上人民币升值,这个趋势只会有增无减。「根据最新估计,若人民币升值10%,出口即会减少16.6%,以2004年计,相当于一千亿美元。纵使只升值2%,对边际利润已极低的纺织或农业,也会让棉纺业利润下滑12%,毛纺业下滑8%,成衣业下滑13%。」20

  与日本从研究开发到售后服务的「全纵深」产业结构相比较,中国许多「三来一补」式的「世界工厂」,不过是跨国公司价值链上劳动密集、资源密集、能耗密集、污染密集的一个环节。「在中国出口的产品中,高技术含量的部分只占五分之一,而西方跨国公司的出口则几乎全部是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占85%左右)。」21 中国就这点「高科技」,「85%的『高科技』产品都是由外国在华企业生产的产品。」22 与此同时,全国有毒有害企业超过1600万家,超过两亿职工受职业危害。23

  譬如,2003年,中国GDP占世界的4%﹔年钢材消耗2.6亿吨,占世界的25%﹔煤炭消耗15亿吨,占世界的30%﹔水泥消耗8.2亿吨,占世界的50%。24 2005年,中国每单位GDP消耗的原始能源,是美国的三倍,25 欧盟的五倍,日本的七倍。26 2004年,中国的二氧化硫排放是美国的八倍,日本的61倍﹔二氧化碳排放世界第二。27「日本每年向海外出口垃圾一千多万吨,相当于外贸出口总量的10%。而日本出口的垃圾中约有90%销往中国。」28「世界银行曾指出,全球20大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国就占了16个。」29

  譬如,一台出口DVD售价32美元,交外国专利费18美元,成本13美元,企业利润一美元。一台MP3售价79美元,国外拿走45美元专利费,制造成本32.5美元,企业利润1.5美元。30 中国彩电出口世界第一,89%得贴上外国商标。中国计算器毛利只有5%,因为芯片和操作系统是英特尔和微软。31 人人喊打的纺织品出口,行业毛利润5-7%,净利润只有2-3%。32 海外制裁,国内加税,结果都是企业经营陷入困境。33

  「两头在外」的增长模式,原材料进口价格弹性极低,产品出口价格弹性极高,企业利润空间极薄。「大进大出」忽然间进不来、出不去,维持工厂持续开工的应对措施,势必进一步压低工资、延长工时,往干柴烈火的劳资矛盾火上浇油。有研究称珠江三角洲地区12年来月工资只提高了68元,加班时间、工作强度有增无减。如今许多企业经营压力主要来自生产资料、原材料涨价。「它们没有能力通过提价向客户转嫁成本,只好柿子拣软的捏,拼命压低人工成本。」34

  中国的公开和隐蔽失业达总劳动力的23%,近1.7亿人。预计近期中国失业率还会增长,主要原因是,20世纪80年代人口的急剧增长,以及国有企业(通常是效率差、亏损严重的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和规模缩小,如果中国遵守其加入WTO时的承诺,那么回造成更多的失业。农村贫困加深了农村和城市地区收入的不平等,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移动,从而使城市失业率继续升高,造成社会的不安定。35

  一是爆发大规模的工人抗议活动和农民暴乱。城镇地区,农民工和下岗工人是造成社会不安定的潜在根源。多数农民工是年轻人,他们没有存款,没有官方的援助。为了生存他们会孤注一掷,超出法律范围寻求庇护。36 下岗工人可能会因为失去“铁饭碗”而觉得理想幻灭,又对微薄的失业救济感到愤怒,他们会将自己的不满对准政府,然后联合起来,制造一次社会动荡。37 农村地区,农民收入仍然比较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一直是一种不安定不稳定的力量。一次严重的自然灾害,地方政府的任何加税决定,或者农产品大量进口导致的农产品价格的急剧下降,都可能对农民的生存构成威胁,从而引发农民反抗。如果政党领导人用军队来镇压示威者和他们的同情者,那么大规模的示威活动可能转化为社会政治危机。38

  调查表明,弱势群体的失落感是全方位的;而他们的被剥夺感不仅仅在财富方面,还有社会地位、发展机会、精神领域、文化教育机会和政治权利等多方面。包括下岗工人在内的弱势群体反映最多的是收入低下、生活拮据。调查表明,70%以上对自己目前生活状况不满意,其中50%极不满意。他们与政府官员、企业老总等的对抗情绪强烈,认为社会进步的成果被这部分人“窃取”了。在“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使自身受损害”方面,调查显示,76%有强烈的被剥夺感。……在“社会地位”方面,调查显示,78%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39

  2006年,台湾公投修宪。40

  虽然麦克纳马拉担心,「普遍自决同和平与安宁是不可协调的。」41 台湾公投决定去留,是美国政府翘首以待的多年期盼。42

  尽管大陆多次军事演习,导弹试射打到台湾海域,台独照样胆敢实施公投。香港回归以后,抗议游行不断,陈水扁欢欣鼓舞:「一国两制在香港的落实彻底失败,助长了台湾认同及台湾意识的抬头」。43「一国两制」本是针对统一台湾提出的。44 台独不怕打,背后的政治逻辑是你好打不好治。极端假设台湾不设防,一枪不放,缴械投降,像香港一样回归祖国。解放台湾不易,「一国两制」更难。所以,尽管有大陆政府苦口婆心,「许多扁政府官员似乎并不相信北京心中真的有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蔡英文就曾多次向来访外宾表示,『中共的政策底线其实非常有弹性』。」45 甚至两岸的普通百姓,都不相信真会打起来。

  更重要的是,台湾社会民众的严重分裂,不是由于内部政策分歧,集中围绕统独国体之争,不可简单模拟西方的两党政治。硬要模拟,只有美国的南北战争。绿营虽然执政,根本无法通过任何内政改善,弥合社会分裂的深沟巨壑。夸大外部压力,以钳制蓝营反对势力,在台独道路上奋勇挺进,成为岛内政治形格势禁的自然选择。更直白的说,现在恐怕是台独盼打。46 万一擦枪走火,阿扁马上大叫大嚷「焦土抗战」,捍卫民主。

  中华民族同文同种,分裂不得人心。13亿人口的大陆市场和廉价劳动力,世界500强都不远万里,劳动密集型产业起家的台湾,想跑,能跑到哪里去﹖47 90年代初,台湾当局倒行逆施,跟日本一道「南进」东南亚投资,亚洲金融风暴损兵折将。48「近四分之三投资海外的公司在大陆运作这一事实表明,台湾的投资者和来自其它国家的一样,没有能抵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诱惑。虽然上述纪录的强有力的增长同来自台湾的对外投资更为全面的增长齐头并进,但是临近的大陆在语言、文化方面的优势,甚至是家族的纽带和经济上的互补,使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成为外向型的台湾商业团体(商业活动)的首要目标。」49「实际上,台湾人正在涌向大陆,他们在大陆的投资已经超过了六百亿美元。仅上海市就有近50万台湾人定居。」50 2005年,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破冰之旅,摩肩接踵争先恐后,认祖归宗点头哈腰。客观经济因素、主观政治姿态统统表明,时间站在我们一边。只要能够继续保持和加强经贸往来,在国民党「贵族」爱国和民进党草根「民粹」的复杂成份当中,建立平衡支点,台湾回归祖国,自然越走越近。51

  我们知道时间对我有利,对方何尝不知,需要格外警惕。如今,美国加日本,从武器支持到口头声明,发出的全是「错误信号」,越来越密集,越来越强硬。台独也表现出狗急跳墙的历史责任感 — 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稍纵即逝,分裂大梦在此一搏。亲哥当日本鬼子战死、本人曾任皇军少尉的李登辉,52 在日本杂志撰文,信誓旦旦「台湾国」参加北京奥运会。53

  按理想的战役先后秩序来说,台独应当是祖国动乱的结果,不是原因。先端上台独,容易引发普通百姓同仇敌忾,促进大陆团结稳定。可是从台湾岛内的政治态势看,经年累月,厚积薄发,台独已成拉开弓的弦上箭。连战、宋楚瑜越是亦步亦趋认祖归宗,台湾岛内丑闻倒扁越是汹涌澎湃,内外交困逼迫得陈水扁走投无路,放胆撒泼耍流氓,乱打独立牌的可能性越大。拿下陈水扁,换上吕秀莲,势必令台独越发理直气壮,勇往直前,连美国主子搂住搂不住都有可能两说呢。美、日、台苦心经营台独多少年,互相利用,各怀鬼胎,你想慢他想快,特别围绕钓鱼岛,中日争夺丰富的油气资源,台海局部惊涛骇浪一场较量,逻辑上很难避免。54

  一旦台湾海峡法甚紧张局势或者冲突,发生内部金融危机和外国直接投资缩减的先验概率会大大增加。……靠导弹来对台湾海峡两岸实行禁运的后果是货物运输的保险费将急剧上升,激励外商在中国投资的因素将急剧下降,其同中国的贸易也将下降。55

  2007年,香港特首换届。

  港人治港的根本难题,是什么港人治港﹖经济上,香港是祖国大陆的对外窗口﹔政治上,香港是中国共产党的难民社会。大多数港人,解放前夕、三年困难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种种政治经济原因,背井离乡,逃亡香港,爱国不爱党。港英当局从始至终的反共教育和妖魔化宣传,反共、恐共、拒共、疑共的社会舆论蔚然成风。改革开放以后,大陆涌来公私人群,掺杂些许政治动摇分子、经济腐败分子,崇洋媚外,化公为私,千姿百态。56 回归前,新华社一把手逃跑美国流亡﹔回归后,中联办秘书长甘当英国间谍。周北方、朱晓华、王雪冰、刘金宝,抓住的没抓住的,让不少大小仓鼠辈以为,共产党和平演变成了腐化堕落、随意欺负的「糖猫」。57

  香港610万有权登记选民的永久居民,50万外国港人,60多万台湾「关系户」(很多持台湾「护照」港人)。97以前,60多万港人海外移民,大部分持外国护照返港。港英当局一口气发出344万BNO护照 —「英国国民(海外)」。中国说是中国公民,英国说是英国公民。双方政府没有达成协议,交换备忘录各自表述。香港回归以后,未经履行国籍认证,发出244万特区护照。香港大多数中产阶级(如果不是绝大多数),事实上的双重国籍多种身份,是港人治港的政治生态。58 譬如,美籍华裔港人,只要愿意,可同时持有美国护照、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回乡证和特区护照。譬如,纯种美国人、英国人、澳大利亚人、日本人、印度人、菲律宾人、南亚人,白黑黄红各色人等,以及各类欧亚、亚亚混血及其后裔,金发碧眼,鼻耸腿长,登记选民,踊跃投票,组党参政,上街游行,百无忌惮,乐此不疲。所以,总有美国议员指手划脚,「香港并非纯中国内政」。59

  2004年,香港「公投」迈出公开讨论的历史性一步。60 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来港演讲,坚决支持公投2007年普选特区行政长官、2008年普选立法会议员。中、英文「港独」网站开张,明目张胆。61 2005年3月,董建华以健康理由辞职,美国政府正式表态支持香港普选。62 2006年以后,谁当下一届特首,凭什么以及应当如何产生,势必还有的折腾。

  2007年,金融全面放开。

  2004年,中国大陆外汇储备猛增两千亿美元;63 2005年,超过日本,名列世界第一;2006年10月,已经超过一万亿美元。人民币坚持不升值,投机热钱继续增加。人民币升值少许,等于验证必然升值趋势,吸引热钱继续赶来,鼓励老百姓用手中美元兑换人民币。如今,「促使私人美元资产转为人民币资产的压力已经存在,以后还会加重。」64 2001年底,中国大陆居民储蓄73762亿,居民外汇存款875.6亿美元。2005年底,居民储蓄141051亿人民币,居民外汇存款725.9亿美元。65 四年时间,居民储蓄翻一番,居民外汇存款减少150亿美元,明显标识出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骇人影响。然而,人民币升值像股票牛市一样,一旦超越谁也说不清楚的「阈值」,66 成了所谓「汇率超调」,市场预期担心人民币贬值,投机热钱撤出 — 抛售人民币换回美元,预言自我实现的效果,大量基础货币集中震荡市场。关于建立浮动目标区的荒谬构想,被包括欧洲汇率联系机制在内的各国惨痛教训彻底摧毁。索罗斯的名言振聋发聩:「目标是(攻击的)目标」。67 逻辑上,只有人民币汇率市场调节,纔能恰如其分。有全面开放金融的正式承诺摆在眼前,很难预期今、明两年投机热钱会自动离去。一边强调人民币与一篮子货币挂钩,一边承认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并不解决实际问题。

  金融自由化,包括香港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人民币完全可兑换,是经济规律之必然,时代潮流大势所趋。80年代全球金融自由化以来,中国是最后、最大、最肥的一块没有遭受金融危机洗劫的处女地。68 近30年经济高速增长,积聚了巨额金融资产和巨额银行坏帐,国际金融大鳄磨牙舔舌,垂涎欲滴。中国能够躲过亚洲金融风暴,惟一屏障是人民币管制,不能大笔炒作。大进大出的外贸占GDP总额的70-80%,再说产业结构调整,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中国的经济增长靠出口加工,出口加工依赖汇率稳定。1998年,印度尼西亚金融危机 → 经济危机 → 社会动荡 → 政权颠覆 → 国家分裂,一步一个脚印,惨痛教训值得慎思。69

  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问题非常严重。即使是官方估计,不良资产的数额也是相当大的,在2000年大约占总贷款额的26.2%。其实,不良资产的真正数额十有八九比官方提供的数字要大得多,因为银行通常将不良资产进行结转,所以不良资产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是看不见的。此外,中国银行对不良资产的定义远比西方标准宽松的多。

  中央银行不起作用,银行系统极度脆弱,非银行金融机构又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于是,经济危机的潜在舞台已经设定好了。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一系列突然变化就能引发一场金融危机。70

  兰德公司国防研究所的科学项目言犹未尽,另外补充了几个周边随时可能发生的灾难。

  由于涉及南海的石油勘探和开发,中国同有关国家就南海一些海域的主权问题常年摩擦不断,而且还时不时加剧。

  随着中国海军装备能力的不断提高,过去中国和日本只周期性就钓鱼岛问题发生冲突,现在冲突将可能反复出现。中国和日本都对这些岛屿生成拥有主权。如果日本出动其强大的海军力量来对抗和抵制中国对这些岛屿的主权要求(这种可能不是没有),那么中国和日本之间将爆发严重冲突。

图-1:钓鱼岛在东海的位置

资料来源:张植荣:《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第197页。

  另一个偶然事件可能发生在朝鲜半岛。一旦南北朝鲜陷入冲突——大概会由北朝鲜挑衅发起——中国可能会倾向于(即使不是被迫)支持它的共产主义邻居。

  最后,如果中国给巴基斯坦提供军事和技术援助的事情为印度察觉,中印关系势必会变得紧张,从而给克什米尔问题火上加油。71

5.2  决定胜败的敌情判断

  军事作家黎汝清着《皖南事变》,72 60万字长篇小说,史料征引,文学演义,惊心动魄,发人深省。当时共产党内部,毛泽东独立自主对敌斗争,王明「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两条路线鼎足而立。由此不难想象,「一个主义、一个政府、一个领袖」的蒋委员长,统一领导全民抗战的热烈气氛。

  项英雄心壮志,等待日军南下,创建华南抗日根据地。华南那里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老革命根据地,三年游击积累了雄厚的群众基础和坚强的干部队伍,这是八路军在华北不具备的有利条件。叶挺北伐铁军,攻城略地打硬仗﹔项英山区游击,深入农村基层,广泛发动民众。项英的党内老资格,73 叶挺的国军老关系,74 天造地设一对好搭档。华北一马平川,八路军只好挖地道、钻青纱帐。苏北交通、水网、城市密集,敌、伪、顽扎堆儿,新四军与敌军战斗、与友军摩擦,没处躲没处藏。华南崇山峻岭,交通阻隔,天高地远,纵情驰骋。眼瞅着华北敌后根据地的巨大成就和成熟经验,75 华南的军事政治、干部群众、地理地形,天时地利人和,只欠日本鬼子继续南侵一股东风。这是项英「赖」在皖南不走的战略思想,「党中央也并未绝对否定」。76

  不惟宁是,皖南事变一年以后,日军诱降蒋介石不成,终于挥师南下。围歼新四军的顾祝同,从上饶逃往闽西。几乎出于同样的战略思想,1944年,中央命令王震359旅从延安长途远涉,直插广东。随军组成华南老区出身的三个干部大队,「任务是回到原地区,恢复和扩大根据地。」77

  纵观皖南事变全过程,从不走到走,从北上到南下,从准备打到大搬家,从群众大会的延误到马拉松军事会议,从原地固守到分散突围,所有一连串的犹豫、争论,放松警觉,浪费时间,无所作为,坐失战机,归根结蒂,取决于一个敌情判断 — 蒋介石会不会大打出手﹖新四军战斗主力远在苏北,吃掉新四军军部,军事上占点小便宜,远远无法补偿破坏团结抗战的政治损失。冠冕堂皇发布军令,调项叶横渡长江天险,由等在对岸的敌伪动手,君子远庖厨。

  1940年底,第三战区六个师,对新四军军部近万人,完成铁桶包围的战斗姿态(可做迫我北移的解读)。蒋介石亡我之心不死,路人皆知。不皆知的是,重庆政府苟延残喘,迫切需要以统一抗战的名目,争取国际援助。在八路军奋不顾身百团大战的同时,虽然各地国共两党军队多次摩擦,叶挺所率之军部,机关后勤,三分之一非战斗人员。友军频繁往来慰问应酬,皖南并非直接冲突的是非之地。走不走,搪塞拖延到最后,不得不走。接下来的争论是走的路线。北渡长江的军令,提前泄漏给日伪,78 前途叵测艰险。先南下再东进北上,通过友军辖区,势必发生摩擦。准备打,用不着讨论。难题是准备小打还是大打。做好大打的准备,丢掉坛坛罐罐,精简非战斗人员,说起来轻巧。扔下辎重、机关、医院、后勤和地方干部自生自灭,特别是割舍大批行动不便的伤病员,决非轻易可下的决心。等到打起来了,又是判断的游移 — 但愿是必然发生的摩擦冲突。一直打成釜底游鱼,分散突围是共产党的看家本领,结果避长扬短,集中主力原地固守,图的是政治谈判解决纠纷的可能性。79 上官云相喜出望外:「给我们提供了聚歼的机会!」80 两天以后,延安发来指示,认为「似以突围出去分批东进或北进为有利」,又提醒「应注意与包围部队首长谈判」。81 又一天以后,通过周恩来竭尽全力交涉,蒋介石总算下达「解围」命令,新四军军部全军覆没。军长叶挺,在我方是谈判的代表,在对方是生擒的战俘。

  事实上,蒋介石的决心,从命令叶挺北渡长江那一刻,就是「消灭」,「就地解决」,「不走要打,走也要打」。早在项英开拔之前,「一网打尽,生擒叶项」的手令,下达到连排。82 全力以赴围歼,斩草除根清剿,彻底粉碎了一切迟疑幻想。重温事变前夕,料敌如神的毛泽东发给项英的严厉批评,至今依然电闪雷鸣!

  你们不要国民党存任何幻想,不要靠国民党帮助你们任何东西,把可能帮助的东西只当作意外之事。你们要有决心有办法,冲破最黑暗最不利的环境,你们是很危险的。全国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有你们这样迟疑犹豫、无决心无办法的。……似此毫无定见、毫无方向,将来你们要吃大亏的。83

  值得一问,小布什已经或正在或将要下达的,是一张什么手令﹖美国坚决支持日本「入常」,坚决反对德国「入常」,是战略重心从西线向东线转移的标志性说明﹖2005年3月,美国在伊朗核计划问题上态度忽然软化,交给欧盟去处理﹔5月,美、日、澳军事结盟﹔6月初,新加坡安全会议,美国国防部在马六甲海峡、泰国、越南到处高调插手,说明主攻方向确定﹖6月底,伊朗强硬派大选胜利,美国战略研究界马上重新评估同时进行两场战争的能力,说明战略决策犹豫﹖小布什-赖斯一届盎格鲁-新教极端政府,既定的强硬路线不撞南墙,很难回头调整。除非本·拉登再闹一场比9.11更厉害的恐怖袭击。

  小布什有着奇特的、高度个性化的信仰。布什内心深处,相信他肩负着上帝的使命。……他第一次聚精会神地逐行逐句阅读一本书,那就是《圣经》。

  布什沉溺于好斗的基督教福音派所谓大劫难之后出现救世主的思想。他似乎接受这样的世界观:善恶之间有一场大的斗争,最终导致对抗。具有这种世界观的人往往不惜冒不适当的、可怕的风险,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在执行上帝的意志。

  在竞选期间,小布什利用牧师作为中间人和代理人,依靠他们在各地的网络,收集关于选民的心态、愿望和爱憎的最新的标准信息。在小布什取得胜利以后,他说:“如果我不相信用上帝的计划取代人间的一切计划的话,我就不可能进行治理。”84

  一个奇怪的氛围弥漫在小布什的周围:白宫办公厅主任安德鲁•卡德的妻子是卫理公会的牧师;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头头赖斯的父亲是亚拉巴马的传道士;领导总统讲话写作班子的迈克尔•吉尔森毕业于素有“福音会哈佛”之称的惠顿学院。此人赞同基督教极右派的预言,认为世界末日的善恶大决战即将到来,反基督者将再次来临,然后是救世主重新显现。白宫的全体人员都参加每天的《圣经》学习小组。现在,总统府就像一个巨大的祈祷厅。那些当权的人早晚集体阅读《圣经》之余,处理着美国和世界大事。85

  2005年11月,小布什访华前夕在日本发表演说:

  现代的台湾充满自由、民主和繁荣。全方位拥抱自由,台湾已将繁荣昌盛交给了它的人民,并创造了一个自由和民主的中国社会。

  我已经指出,中国人民想要更多的自由来表达自己,尤其是没有官方控制的宗教自由,没有官方控制的印刷圣经和出版其他神圣的经书。86

5.3  生死存亡的战斗决心

  冷战期间,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两大阵营对垒,旗帜鲜明,势均力敌。虽然意识形态你死我活,有过古巴导弹危机一身冷汗,谁也不敢真动家伙。冷战不是热战,说得多做得少。反恐战争讨伐暴政,热战不是冷战。缺乏泾渭分明的意识形态,树敌都得东拉西扯。对手七零八落,打一个赢一场。说不明白,打得便宜,说得少做得多。本·拉登从未承认9.11是基地组织干的。美国对阿富汗、伊拉克两个主权国家两场侵略战争,不用理由,不用帮忙,不宣而战。接下来,小布什会对中国这个「更根本的挑战」如何下手﹖

图-2:达赖喇嘛英文自传用的地图

资料来源:Dalai Lama: Freedom in exile,扉页。

  中央放权松绑,地方自谋发展,地区差距急剧拉开。市场经济,唯利是图。铁板一块,分崩离析,一盘散沙。经济上,枝强干弱,外重内轻。政治上,联邦自治、民意公投,国家分裂的现成工具一应俱全。87 不仅台湾,而且达赖喇嘛多次提出公投「决定西藏和中国的关系」。88 土崩必然瓦解,瓦解必然土崩。

  经过多年党政不分、党指挥枪的体制政权,共产党成为维系统一的惟一全国性组织。一时间无可替代。多年执政的共产党,不单是意识形态的载体,更是超越民族、凌驾地方的主导力量。苏联解体的核心技术环节,是解散联共(布)。摧毁跨宗教、跨民族、跨地方利益的惟一组织,苏联分裂成16个主权国家。89 苏联解体十年之后,一个接一个「颜色革命」,展开「独联体」的再解体。是有美国人上下其手,推波助澜,处于核心地位的俄罗斯废了共产党,普京再有爱国主义,缺乏与「独联体」各国前苏共领导人沟通协调的组织机制。乌克兰颜色一变,马上申请加入北约。跨民族、跨联邦的凝聚机制付置缺如,「独联体」名存而实亡,早晚各奔东西。多亏普京急忙「民主倒退」,取消了地方政权「总统」直选。否则,现有俄罗斯89个联邦主体,包括21个共和国、六个边疆区、49个州、两个直辖市、一个自治州和10个民族自治区,不同党派当地竞选,分崩离析岂不没完没了﹖90 试想,万一没有了党中央的统一组织纪律、统一调配干部,黑龙江、广西、浙江、海南等省方面大员,一手遮天,集体犯案,该发生多少起「湖南驱张」式的颜色革命﹖前苏联仍在继续的解体进程足以证明,有台湾、西藏、新疆、香港问题愈演愈烈,颠覆共产党政权,与中国走向分裂,成为时代的同义语。不管是外部他人推翻,还是内部自己改变,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所谓「王纲解纽」,「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种无政府状态。」91「中国凌晨攻台,新疆下午就揭竿起义」。92 澳裔美人谭若思预言:「中共的倒台方式将很像满清」。

  今日,中共党国若倒台,也会像帝制中国的倾覆一样,初步都可以看成是政权与统治方法的结束。制度改变前,一定可以先观察到一种世界观渐进而无可逆转的消融。新型的政治势力都会打着国家利益的名号,去扫除已僵化的教条。马列主义会为了救中国而被丢弃,正如当年帝制被丢弃,也是为了救亡图存。

  辛亥政治大戏的第一幕是一批省份脱离中央。自10月10日开始,一个接一个,共有17个省份宣布独立。只是,各省革命党提出来反对旧秩序的理由是既分歧又抽象,可知中国将不会改变太多。93

  当年各省独立的诉求,与当今台独一样,都是反对专制,捍卫民主。中央民主宪政,94 地方尾大不掉,更有外国势力搅和(东北最典型)。地方只领饷不纳粮,逼迫中央气急败坏,不是借外债丧权辱国,就是开倒车复辟帝制。

  由于那时地方政府中传统的回避制度被彻底破坏了,全国各省差不多都被当地的军头所盘踞,应缴中央的各种地方税收,通统都被借口扣留了。袁氏的中央对他们可说是毫无办法,既不能行文,更不能动武。结果弄得中央政府分文不名,只有靠举债度日。而上下两院的国会,在国民党多数的控制之中,对外债又啧有烦言,把袁氏弄得捉襟见肘,有志难伸。95

  《走向共和》电视剧的结尾,根本不该是洪宪皇帝一命归天。府院之争,张勋复辟,马厂誓师,护法运动,南北分裂,……正剧的大幕从此拉开,巨大的代价始料不及。当年醇亲王审汪精卫:「你们搞这革命,当然是有原因的,是看到清朝太坏了。……假如你们革命成功了,我看你们也强不过我们多少。」96 数年以后翻天覆地,李大钊感慨推翻帝制的伟大成果,〈大哀篇 — 哀吾民之失所也〉,字字泣血:

  革命以前,吾民之患在一专制君主;革命以后,吾民之患在数十专制都督。昔则一国有一专制君主,今一省有一专制都督。前者一专制君主之淫威,未必及今日之都督,其力覆散在各省,故民之受其患也较轻。今者一专制都督之淫威,乃倍于畴昔之君主,其力更集中于一省,则民之受其患也重矣,则所谓民权民权者,皆为此辈猎取之以自恣,与吾民乎何与也?

  哀哉!吾民瘁于晚清俾政之余,复丁干戈大乱之后,满地兵灾,疮痍弥目,民生凋敝,亦云极矣。重以库币空虚,随处增巨,借款未成,司农仰屋,势不能不征重敛于民。……以致农失其田,工失其业,商失其源,父母兄弟妻子离散茕焉,不得安其居,刀兵水火,天灾乘之,人祸临之,荡析离居,转死沟洫,尸骸暴露,饿殍横野。……所谓民政者,少数豪暴狡狯者之专政,非吾民自主之政也;民权者,少数豪暴狡狯者之窃权,非吾民自得之权也;幸福者,少数豪暴狡狯之幸福,非吾民安享之幸福也。此少数豪暴狡狯者外,得起所者,有几人哉? 吾惟哀吾民而已矣!尚奚言!97

  袁世凯死后12年时间,北京九易政府,24次内阁改组,换26届总理。98 城头变换大王旗,军阀混战,生灵涂炭。1911-1931年20年时间,封闭割据的四川一省,军阀混战478次。99 一直打到日本铁蹄蹂躏大半个中国,打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满清割地赔款在先,100 民国外蒙独立在后,三分之一国土面积丧失,101 余下的祖国分裂至今!102

  问题的难点,真正的挑战,不是对诸多危机的性质、走向、严重程度如何周密分析,而是对敌情的准确判断和当机立断的决心。事后诸葛亮容易,事前下决心极难。总结皖南事变,长篇小说最后一段思辩发人深省。试想,假如蒋介石真的不敢冒天下大不韪,没有下达一网打尽的手令呢﹖突然抛弃辎重机关,扔掉几千伤病员和地方干部,挣脱广大群众的苦苦挽留,带领精锐仓皇出逃,惊弓之鸟路过友军驻地,崇拜叶挺的老部下一看来者不善,不敢动手,虚情假意握手言欢,端茶倒水送往迎来,「团结抗日」的口号声、欢呼声响彻云霄。新四军军部有惊无险,皖南事变从未发生,庸人自扰的叶项二人,向党中央、全国人民和蒋委员长如何交待﹖— 现在说起来是编故事。如果身临其境,新四军内部的不同意见没有顽强坚持,党中央没有坚决命令大打突围,都是由于常规摩擦和政治交涉的可能性,不仅极大,而且似乎更加合乎逻辑。103

  皖南事变的最大政治收获是,彻底粉碎王明「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右倾路线。日本投降以后,马歇尔来中国调停国共两党,虽然毛泽东亲自参加重庆谈判,共产党内部基本上再没有民主立宪、联合政府的幻想了。吃一亏,长一智。同样有和谈、摩擦的国际国内环境大局,1946年,李先念部坚决果敢的中原突围,与项英在皖南的迟疑幻想,形成极其鲜明的对照。

  老先人早有话,「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也。」104 第一次鸦片战争,钦差大臣两广总督林则徐虎门销烟,轻衅战端,撤职发配,罪不容逭。第二次鸦片战争,钦差大臣两广总督叶名琛老成谋国了。「以渊默镇静为主,毫无布置」。传谕「该夷如无动静,兵勇毋许挑衅」。两天时间,广州陷落,所有文武大员集体被俘,被世人誉为「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105 叶名琛「被掳至印度,令穿公服,红顶花翎,外用玻璃罩,沿途敛钱。」受尽三年屈辱之后,饿死在英国人的监狱里,一丝不苟,认真实践了束手就擒,坐以待毙。106

  小布什-赖斯一届强硬政府任期2009年。陈水扁-吕秀莲一届台独政府任期2008年。2006年,台独修宪公投。2007年,加入WTO承诺的金融开放条款到期,香港政府换届,中国共产党「十七大」。2008年,北京奥运会,台湾新宪法实施。用战役侦察的眼光,审视今后两三年光景,朝核危机升级,日本「入常」加核武装,钓鱼岛主权争夺,东海油气争端,南海油气争端,缅甸码头、输油管线和政局动荡,印巴冲突再起,巴基斯坦政局动荡,达赖喇嘛惹是生非,中亚反恐与新疆动乱,……,导火索嘶嘶冒烟一圈炸弹,团团包裹国内矛盾庴火积薪。石油、铁矿砂涨价,纺织品制裁。两头挤压之后,人民币汇率市场调节一把尖刀,直逼心脏。107 经济学家、各国政要、多维媒体齐心协力,拿血汗工厂酿就的贸易赤字说事,大会小会,座谈采访,口诛笔伐,墙倒众人推……

  内忧沉痼积重难返,外患嚣张变本加厉。内忧引爆外患、外患激变内忧的各种可能随时发生。108 万一本书的逻辑理解成立,合围之势已成,战斗已经打响。美国拉扯日本「入常」,用朝核争执替武装日本张目,南北朝鲜朝野强烈反弹,刺激中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中国政府退无可退,东海局势全面紧张。趁着「西风烈」,台独如期公投修宪,强调安全自保,参加美日「协防」,朝分离方向迈一大步,台海危机升级换代。

  期待着这一天到来,日本「分裂中国学」深入台湾学术研究。109 石原慎太郎撰〈战胜中国重建日本的道路〉,翘首以盼,望眼欲穿!

  针对中国制定反分裂法,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2005年3月4日大爆内幕指出,他与多位现任联邦政府国务院高层官员交换意见,大家看法一致,中国将分裂成六大块。110

  尽管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中国沿海和内陆地区的经济差距很大,而且有共产主义政权这个巨大的不安因素。许多专家预测,其政治危机一旦爆发,中国帝国就有可能四分五裂。在建立亚洲的中枢机能时,必须考虑到中国将来分裂的问题。视将来的情况,以日本为中心建立的亚洲经济圈可以把分裂的中国的上海及周围地区接纳进来。当然,同时必须同包括美国的环太平洋经济圈合作。111

  中国分裂有利于日本,……中国最好分裂成几个小国,日本应尽力促进这个过程。112

  必须让中国分裂,至少日本应该假手他人发挥作用,而且,要在分裂前后都要发挥主导作用。113

  早在1999年,日本通过《周边事态措施法》。审议过程中,政府列举六类型「周边事态」,包括「日本周边即将爆发武力争端」(第二类),「某国因政治体制混乱而出现大量难民,并很可能涌入日本」(第三类),「某国发生内乱或内战并扩大到国际范围,不再是单纯的国内问题」(第五类)。114

  「某国」是朝鲜,是台海,是中国﹖史无前例的挑战,对美国是,对日本是,对台独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更是。

  5.4  “能战方可言和”115

  一般人说,做好最坏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中间没有「纔能」两字连接。因为最好的结果,皆大欢喜,人人企盼﹔而真正的难题是做不做、能不能做好最坏的准备,丢掉伤病员和辎重,准备大打。能战方可言和,斗争纔能团结。需得先付出很大代价,真正做好最坏的准备,纔有资格争取最好的结果。皖南事变对敌情判断失误的教训,只对有能力大打一场的战斗部队有意义。百孔千疮的晚清政权,林则徐虎门硝烟,叶名琛坐以待毙,一个流芳千古,一个遗臭万年,个人选择,一念之间。但是,被动挨打之大局,其实一样难以避免。中国积弱,屡战屡败,败则割地赔款,而且「一邦得利,各国均沾」,结果越发国困民穷,越发无力自强。正李鸿章所谓「和局翻一回,更坏一回,求如前约之粗疏而不可得」。116 于是乎,宁愿忍气吞声,不敢轻言浪战。忍辱负重,人心所向。

  于是乎,宋人议论未定,金人兵已过河。历史的悲剧一再重演。由于先存了畏战、避战、苟且、求和的强烈渴望,中国近代史上每一次战败,战术总结几乎全是判断失误吃的大亏,包括二次鸦片战争广州沦陷,中法战争南洋舰队在马尾惨遭全歼,甲午战争北洋陆海两军毁于一旦。

  日本此次出兵自始拟乘此恢复其甲申事变以来消退之在韩势力,抱有不达目的,不惜一战之决心,此则中国方面自李鸿章以次皆懵无所知。故李鸿章于应付日本之行动时,实亦具有一错误之基本假定,以为日本终不敢悍然不顾国际情势而遂发动战争。其挑衅不过是一种姿态以求有所得于他日而已。中国自身实力既不足恃,故以避免一切足以刺激日人感情,使之有所借口之行为为上。因此遂极力不主张增兵,且嘱驻韩清军镇静,避免发生事端,而真正希望与努力则寄于国际调停;竭力怂恿在远东大局有决定性影响之英俄两国出面干预,而尤寄希望于俄。在对日交涉上则坚持不让,以待调停时还价地步。以为日本弱小,终将有所顾忌,而不得不谋妥协,战争因之将可避免。117

  中国近代史上,清议慷慨激昂,实干昏庸颟顸,只是表象。实质是自己不想打、不敢打,找出种种理由使自己相信别人也不想打、不敢打。外交上极其强硬,军事上毫无布置,一再令列强困惑不解,一再促成必败的战争:手无缚鸡之力,嘴上哓哓不休,岂不是犯贱找挨打﹖依循这条路线,吃一亏,不会长一智。9.18事变,根据张学良的回忆,照旧还是敌情判断失误的典型案例。

  9.18事变我判断错了!……过去我们对日本办事情,“南京事件”也好,“济南事件”也好,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没把日本人的情形看明白,我还是把这时的日本看作是平常的日本,就没有想到日本敢那么样来,我对这件事,事前未料到,情报也不够,……当晚,根本不知道这就叫做“9.18事变”也不知怎么向政府请示9.18事变该怎么办,因为那时间关东军经常寻隙挑衅,隔几日就找点事闹闹。

  我情报不够,我判断错误!我怎么个判断错误?我的判断是,日本从来没敢这么扩张,从来没敢搞得这么厉害,那么,现在他仍然也不敢。我也判断,这样干对你日本也不利啊,你要这样做法,你在世界上怎么交待?那个时候,我们也迷信什么九国公约、国联、门户开放,你这样以来,你在世界上怎么站脚?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我认为我这判断还是很有道理的。那时,我有个日本顾问,我后来也跟他谈了,他也承认,那样干不但不是我们中国之利,也是日本之祸啊!

  我现在也承认我那时的判断对了,为什么呢?要不是9.18事变,日本不会惨败到那种程度。

  皖南事变,项英对蒋介石心存幻想。甲午战争,李鸿章对小日本心存幻想。9.18事变,张学良对关东军心存幻想。貌似同样吃了判断失误的亏,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甲午战争之惨败,历史责任归结到晚清腐朽,慈禧挪用军费修颐和园的深度,毋庸赘述。民族英雄张学良,虽然海峡两岸推崇备至,无限同情的唐德刚们,还是总结出酿成「不抵抗主义」的八条原因:(1)幻想以夷制夷,(2)醉心全国抗战,(3)过分依赖中央,(4)迷信以和止战,(5)畏惧日本军力,(6)低估国民力量,(7)力避消耗实力,(8)缺乏决断能力。少帅从来没有认识到,「实际上,以退让求和平,不但得不到和平,反而会使侵略者得寸进尺,助长其嚣张气焰。」

  真正的问题是,即使当年张学良判断全对,又能如何呢﹖

  关东军端了东北军的老窝。张学良丢掉幻想,投入战斗,亲自指挥热河抗战,全力以赴,大打出手。这时再没有判断错误了。「这时因染有烈性毒品瘾,所以在热河路上每走30里,就要停车打一次吗啡针,及到承德,已疲惫不堪。」118 此情此景,热河抗战还能期待甚么更好的战果呢﹖—「两万多日军几乎没有遇到中国的有效抵抗,只用了大约一周的时间,就完成了军事行动。」119 由此可以断言,即便9.18事变敌情判断准确无误,当机立断誓死抗战,就凭最高统帅这把烟瘾,再有几个东三省也不够丢的。唐德刚说「孙子说:善战者要『不战而屈人之兵』。孰不知善败者,未待交锋,也早就一败涂地了。何待枪响﹖!」120

  王树增着《1901年:一个帝国的背影》,引述一段著名画家、书法家赵佶1125年的《罪己诏》,涕泪交迸,感人肺腑。

  多年来言路壅塞,阿谀充耳,致使奸邪掌权,贪饕得志,贤能之士限于谗言,缙绅之人遭到流放,朝政紊乱,痼疾日久。而赋敛过重,夺百姓之财,戍徭过重,夺兵士之力,利源酤榷已尽,而谋利者尚肆诛求;诸军衣粮不时,而冗食者坐享富贵。可谓民生潦倒,奢靡成风。灾异屡现,而朕乃不觉悟;民怨载道,朕无从得知。追思所有的过失,悔之何及!121

  杜牧《阿房宫赋》最后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注释:

  1「本项目的研究工作是由兰德公司国防研究所(National Defense Research Institute)完成的。该研究所是一个由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开发机构,资助单位包括国防部长办公室、联合参谋部、统一指挥部和其它国防机构」(沃尔斯等:《中国经济领域的断层线》〈前言〉)。

  2 沃尔斯等:《中国经济领域的断层线》第10、180页。

  3 布热津斯基:《美国的抉择》第127页。

  4〈中国网民数目突破一亿仅次美国〉,《信报》2005年5月20日,第11页。仅次于美国的1.8亿,名列世界第二(〈谁在控制国际互联网﹖〉《参考消息》2005年10月12日,第9页)。

  5 2003年6800万。相对数据为2003年调查数(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会:《中国与日本的他者认识》第311页)。

  6 布热津斯基:《美国的抉择》第243页。

  7〈大陆贫富悬殊达警戒线〉,《信报》2005年8月23日,第7页。

  8「我们提到的这些问题已经够艰难的了,但是它们还不是名单的全部。例如,我们没有提到由于领导阶层更迭,从第三代领导阶层向第四代领导阶层过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党内政治斗争」(沃尔斯等:《中国经济领域的断层线》第6页)。

  9 Elspeth Thomson:“China’s construction of strategic petroleum reserves:How urgent﹖”,Background Brief No.243,第8页,East Asian Institute,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2005年4月,四、五个月的期货每桶都历史性地突破60美元(〈60美元高油价震撼内地经济〉,《信报》2005年4月8日,第22页)。

  10 谢九:〈谁操纵了铁矿石〉,《三联生活周刊》2005年第10期,第68-69页。

  11 邢海洋:〈泡沫〉,《三联生活周刊》2005年第10期,第82页。

  12 李其谚:〈铁矿石谈判重上拳台〉,《财经》2005年11月14日,第145页。2004年中国进口铁矿石2.08亿吨,占全世界海运铁矿石贸易的三分之二(〈铁矿石卖方定价,中国无奈任宰割〉,《信报》2006年5月31日,第2页)。

  13 钢材占造船企业消耗原材料的60%以上,建筑安装的30-40%(郭大鹏:〈铁矿风云〉,《中国企业家》2005年第6期,第48-55页)。2005年10月,「淡水河谷表示,明年巴西出口铁矿石的价格将在今年上涨71.5%的基础上再上涨10-20%」(谢九:〈又到铁矿石谈判时〉,《三联生活周刊》2005年第38期,第80页)。

  14〈内地钢铁业过剩与不足并存〉,《信报》2006年2月11日,第15页。

  15〈高进低出钱照赚,釜底抽薪甚艰难〉,《信报》2006年7月20日,第1页。

  16〈欧美取消配额中国出口纺织品急增〉,《信报》2005年4月8日,第2页。

  17〈中国纺织品出口应实行新战略〉,《信报》2005年5月25日,第14页。

  18 高柏:《日本经济的悖论》,中文版序言,第16页。

  19 陈毅聪:〈何必害怕民工荒〉,《中国企业家》2005年第6期,第16页。

  20 笔锋:〈人民币迈开历史一大步〉,《亚洲周刊》2005年8月7日,第5页。

  21 伊兹拉莱维奇:《中国改变世界》第161-162页。

  22〈西报如何看待「崛起的中国龙」〉,《参考消息》2005年12月1日,第16页。「据海关统计,2004年,高新技术产品在中国工业制成品中的比例仅为27.9%,而这些所谓的高新技术产品中还绝大部分使用国外的核心零部件或者关键性技术。……现在,外商独资企业占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65%,而且它们主导了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吴越人:〈中国过度「外资化」的风险〉,《改革内参》2005年第19期,第15页)。

  23 据记者从卫生部了解情况(朱玉、周婷玉:〈过两亿人受职业危害,农民工为主体〉,中华网2005年1月7日)。

  24 卓勇良:〈另眼看中国经济「高消耗」〉,《改革内参》2005年第16期,第21页。

  25 沃尔斯等:《中国经济领域的断层线》第107页。1975-2000年,美国经济几乎增长了50%,其「能源密集度」(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40%(保罗·罗伯茨:《石油的终结》第203页)。

  26〈《华邮》:中国是能源浪费大国〉,《信报》2005年8月8日,第10页。「制造同样的产品,中国需要使用的能源是欧洲的三倍。中国经济消耗的钢铁总量是美国的两倍,而它的经济总量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伊兹拉莱维奇:《中国改变世界》第114页)。

  27〈我国名牌彩电90%需贴外国商标纔能出口欧美〉,《法制晚报》2005年5月24日。「虽然平均来说,一个中国人所排放的温室效应气体只有一个美国人的20分之一,也只有欧洲人的十分之一。但作为整体,中国在世界的排放量已经排名第二,只在美国之后」(伊兹拉莱维奇:《中国改变世界》第209页)。

  28 阎世辉:〈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汝信等:《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第184页。

  29「为了污染加环境恶化,中国每年必须付出1700亿美元的代价」(《经济学家》2004年4月21日,汤马斯˙佛里曼:《世界是平的》第349页)。

  30〈一台DVD赚取一美元利润,中国制造能走多远﹖〉人民网2005年3月11日(http://homea.people.com.cn/GB/41391/3236349.html)。譬如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Wanda无线电鼠标是罗技公司最畅销的产品之一,在美国的销售价大约40美元,其中,罗技拿八美元,分销商和零售商拿15美元,Wanda零部件供货商拿14美元,生产地中国从每只鼠标中仅能拿到三美元」(吴越人:〈中国过度「外资化」的风险〉,《改革内参》2005年第19期,第15页)。

  31〈我国名牌彩电90%需贴外国商标纔能出口欧美〉,《法制晚报》2005年5月24日。

  32〈曼德尔森:鸵鸟政策不是欧洲的出路〉,《三联生活周刊》2005年第20期,第100页。另有报道说,「中国纺织品生产商只能拿到10%的利润,90%的利润都属于品牌拥有者、批发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各个环节,而这些环节大多被进口国垄断」(〈中国纺织品出口应实行新战略〉,《信报》2005年5月25日,第14页)。

  33〈内地纺织企业面临经营困境〉,《信报》2005年5月23日,第17页。譬如,「中国制鞋业从业人员多达四百余万人。」2006年10月,欧盟对中国和越南产皮鞋征收反倾销关税,「影响到七万中国制鞋工人的就业机会」(〈七万中国制鞋工人或将失业〉,《信报》2006年10月11日,第12页)。

  34 陈毅聪:〈何必害怕民工荒〉,《中国企业家》2005年第6期,第16-17页。

  35「首先,尽管GDP增长加速,从1980-1990年间的9.3%提高到1990-2000年间的10.1%,就业人数的增长却明显下降,从20世纪80年代的4.2%下降到90年代的1.1%。总而言之,同80年代比,90年代的产量就业弹性急剧下降。第二,同就业弹性下降紧密相关的是,90年代主要劳动力吸收部门的就业增长放缓。例如,非农业就业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从1980-1990年间的6.8%,降到了1990-2000年间的3.4%。在非农业部门,非国有部分的就业增长率从11.2%降到了6.2%﹔乡镇企业的就业增长率从11.9%降到了3.3%﹔建筑业就业增长率从9.3%降到了3.9%﹔服务业就业增长率从7.9%降到了5.2%。第三,1980-1990年间总就业人数的年增长率为4.2%,远远超出了同期2.3%的就业年龄人口的增长(年龄组为15-64岁的人口,劳动供给的代名词)。相反,1990-2000年间就业人数年均增长率仅为1.1%,远远落后于同期1.5%的就业年龄人口的增长」(沃尔斯等:《中国经济领域的断层线》第6、11页)。「由于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的深入,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持续下降。改革初期,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够带动近0.4%的就业增长,但目前这一拉动作用降低到只有0.1%。近几年,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只能新增城镇就业人口一百多万人」(汝信等:《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第6页)。

  36「1984年,中国的犯罪案例仅为50万,到1995年,已经上升至160万」(沃尔斯等:《中国经济领域的断层线》第24页)。

  37「1993年7月至1994年6月间发生在上海、北京和天津的犯罪案例有56%是由失业人员犯下的」(沃尔斯等:《中国经济领域的断层线》第24页)。

  38 沃尔斯等:《中国经济领域的断层线》第15页。

  39「社会学家指出,弱势群体的生活贫困,以及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受社会排斥而造成心理失衡,都会使弱势群体这一庞大队伍中蕴藏着巨大社会风险隐患,极易演化成社会动荡的『火种』。这是当局不能不格外重视的」(〈中国弱势群体的困境引人关注〉,《信报》2005年5月27日,第13页)。

  40 陈水扁宣称「在2006年12月10日国际人权日当天公投台湾新宪法,并在2008年5月20日第12任总统实施」(苏起:《危险边缘》第329页)。台湾1991年第一次修宪,将中华民国宪法效力局限在台湾,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大陆统治权的合法性,确定国民大会及立法会议员由台湾人选出。1992年第二次修宪,确定总统、副总统由台湾人直选。

  41 麦克纳马拉、布莱特:《历史的教训》第92页。

  42 1949年6月9日,国务院远东局长Walton W. Butterworth提案建议与英国商量,由联合国在台湾进行「住民自决」投票(戴天昭:《台湾国际政治史》第338页)。

  1951年12月7日,美国国务院提出五种「符合美国利益的解决办法」,(1)确认台湾是中国一部分、(2)交联合国托管、(3)台湾独立、(4)交还日本、(5)以自由的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及台湾人民的地位,即在一项「可能由联合国监督的自由投票中,台湾人民可以对前述四种可能解决办法进行选择。」美国当时的顾虑是,「公民投票的方式,因为国民党军队驻在台湾,及国民党政府反对」,结论是「目前情况下似无可能。」

  1958年,澳洲外长卡西与国务卿杜勒斯探讨台湾前途,指出「最近有些报导说国民党的军队,有很大比例是台湾人。杜勒斯证实此现象,并称台湾人所占的比例还会更增加。他预言在台湾的大陆人,未来会更注意台湾本身的发展,更植根于台湾,而不是想回大陆。卡西评论说那实际上是迈向两个中国。杜勒斯同意如此分析,他说,『演变的自然力量是朝那个方向。』『我们不能强迫那种运动,但我们也不能阻止它迈向那个方向。』……其间也提及在台湾实行公民投票的可能性,并揣测如果举行公民投票,那可以确定绝大多数人民将选择保持与共党中国分开共存。杜勒斯在响应时提及『有人提议在联合国监督下,在台湾进行公民投票,以作为未来联合国行动的指标。』杜勒斯对卡西预测,『随时间的消逝,大部分台湾的人民将希望台湾被视为独立的国家。』他预测在『未来五年或更长的时间便会出现这种情况』」(王景弘:《采访历史》第279-281、292-293页)。

  1959年,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史蒂文森(Adlai E. Stevenson)对CBS电视访问说:「台湾的地位应在联合国监视之下,由台湾住民投票决定」(戴天昭:《台湾国际政治史》第454页)。

  43 陈水扁还说:「这是他能于两千年当选及连任成功的原因。……香港发生的事显示这个制度、这个模式彻底失败,我们无法接受。……根据香港过去一年的情况,台湾2300万人民正进一步强化排斥『一国两制』的看法」(〈陈水扁:一国两制彻底失败〉,《信报》2004年3月31日,第7页)。

  44「香港的交接是对北京正在向台北兜售的『一国两制』模式的一种考验。事实上,邓小平在1981年9月提出这个模式是针对台湾的,只是在后来纔运用到香港身上」(蓝普顿:《同床异梦》第160页)。「港督麦理浩访京和英国向中国递交关于香港『新界』土地契约问题的备忘录,促使中国领导人除了考虑台湾问题之外,也必须考虑香港问题」(李后:《回归的历程》第70页)。「邓小平在1984年指出:『「一国两制」的概念最初不是为香港提出的,而是针对台湾』」(罗汪˙卡立克:《在洋紫荆旗下》第144页)。1982年,「邓小平直接问希思,是否会同意以『对台九点方针』的方式作为解决方案:香港主权回归中国,但仍然保持自由港和国际投资中心的身份,由港人治港,成为特别行政区」(钟逸杰:《石点头》第123页)。「1977年10月,中共高级领导人廖承志在接见赴京参加国庆典礼的港澳代表团时透露,毛泽东生前曾表示,收回香港的时刻不应在解决台湾之前。……因此,北京收回香港的决定和方式可以说是她为统一台湾这一长远目标而制定的政策的一个副产品」(秦家骢:〈中国接受香港的整体计划部署与措施〉,朱云汉等:《1997前夕的香港政经形势与台港关系》第49、54页)。1984年7月31日,邓小平会见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时指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不是今天形成的,而是几年以前,主要是在我们党的11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的。这个构想是从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和香港问题出发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7页)。

  45 苏起:《危险边缘》第326页。

  46 譬如,1996年台海危机,大陆军事演习,战斗机频繁起飞,两次越过台海中线。「美国当时曾由极高阶官员明确警告我方,根据他们的军情显示,8月中旬当中共军机逐渐减少活动的情形下,台湾军机不仅没有相对减少,并且也有超越台海中线的情况,次数比中共更多,计达八次」(邹景雯:《李登辉执政告白实录》第234-235页)。

  47「韩国和中国台湾制造商在高端计算器和产品生产上的劳动成本比中国大陆高出16倍」(罗伯特·布伦纳:《繁荣与泡沫》第272页)。

  48 1991年,台湾在东南亚累计投资420亿美元。1996年,东南亚投资占台湾对外投资的17%,大陆占60%﹔2000年,大陆所占比例上升到80%,东南亚萎缩到不足2%。「南进战略」彻底失败(信强:〈试论美台「自由贸易协议」的动因及可能性〉,孙哲:《美国国会与台湾问题》第94页)。

  49 史蒂文·戈尔茨坦:〈接触的条件:台湾的大陆政策〉,约翰斯顿、罗斯:《与中国接触》第86页。

  50 普雷斯托维茨:《流氓国家》第12页。

  51 参见时殷宏:〈祖国大陆对台湾:长期优势对短期优势〉,《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七期,第33-38页。

  52 2005年4月,「台湾团结联盟」主席苏进强到日本参拜靖国神社,说是拜祭台籍阵亡将士,包括李登辉的哥哥李登钦。后经证实,新竹县济化宫供奉3.3万台籍日本兵,包括李登钦,用日本名字「岩里武则」,皇军上等机关兵,1945年在菲律宾阵亡(〈台联党主席参拜靖国神社引发民众抗议〉,〈台联党谎言被戳穿,李登辉兄长灵位移出靖国神社〉,http://b5.chinanews.sina.com/2005/0406/18134673 92.html)。「我向来热衷研读日本思想家和文学家的著作,所以日本思想对我影响很大。……或许有人会对我的沉迷日本文史哲,感到不解。但是,在1945年,也就是我22岁之前,台湾一直在日本统治之下。我接受正统的日本式教育,当然也深受日本传统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我正因学生动员,在名古屋担任日本陆军的少尉军官」(李登辉:《台湾的主张》第40-41、47页)。「他并不讳言终其一生,他自认是日本人的时间比自认是台湾人的时间长得多」(罗伊:《台湾政治史》第285页)。新加坡的李光耀体会出,「李登辉是用日本人的眼睛看世界。他常让人感到是站在日本的利益上讲话,以日本人的世界观,以一种与中华民族存在敌对的潜意识作为精神武器」(孙立祥:《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研究》第372-373页)。

  53 李登辉豪情万丈,「如果陈水扁当选连任的话,12月立委选举民进党将会获得压倒性胜利,国民党将会陷入崩溃状态,台湾将会加速民主化、本土化,然后出现的动向是制定新宪法。希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制定新宪法,并让正名运动成功,然后以『台湾国』参加北京奥运」(李登辉:〈飞弹问题非公投可决议〉,http://ec.chinatimes.com/scripts)。

  54 值得强调,中日分歧,绝非仅仅历史认识问题,道歉和修改教科书,更不简单是参拜靖国神社。东海油气资源,是眼下双方必争的巨大而现实的国家利益(推荐梁晓、冯英伦:〈油价高企的几点思考〉,《香港传真》No.2000-6﹔龙村倪:《钓鱼台列屿与东海「春晓」油田》)。

  55「如同台湾海峡地区的冲突将严重抑制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亚洲其它地区发生冲突也会产生同样的影响。例如朝鲜半岛问题,尽管其反响不像台湾海峡地区爆发意外事件那么严重」(沃尔斯等:《中国经济领域的断层线》第7、154-155页)。

  56「据商务部一份调查报告,外逃官员数量大约为四千人,携走资金约五百亿美元」(〈外逃官员携走五百亿美元〉,《信报》2005年3月21日,第23页)。其中许多坏蛋曾在香港有过精彩表演。

  57 小时候看卡通片。记不住为什么在老鼠窝门口摆了一只糖猫。先是吓得所有老鼠不敢出洞觅食﹔后来饥饿难忍,出洞觅食战战兢兢,小心躲避糖猫﹔再后来逐步接近糖猫﹔最后是咬噬糖猫争先恐后,相互争吵你比我多吃了一口。

  58「美国人中只有14%持有护照」(普雷斯托维茨:《流氓国家》第189页)。按610万香港永久居民计算,344万BNO占港人的56%﹔244万特区护照占港人的40%。

  59 Sam Brownback(参议院亚太委员会主席):“Backing Hong Hong’s dreamers”,Asian Wall Street Journal 2004年3月8日。有关香港问题的分析和数据出处,见王小强《再造一个香港》打印稿。

  60 港英统治期间,倘若有议员公开嚷嚷「公投」,政治部早就逮捕了。

  61 中文网站名叫「香港人」,主题词是「香港是我家,建国齐参加」(http://www.geocities.com/hkfront)。英文网站干脆叫「香港独立运动」(http://independenthongkong.tripod.com)。

  62「美国国务院就行政长官董建华辞职作出响应,表示会继续支持香港人透过选举改革和普选追求民主」(〈美称继续支持港人追求民主〉,《明报》2005年3月11日)。

  63「据人行统计,2004年12月31日,我国外汇储备达到了6099亿美元,比2003年底多出了2067亿美元。一年中从四千亿到六千亿,大基数上神奇地增加了一半,国际上少有。……据测算,两千亿新增外汇储备中,出于投机目的进入国内的外汇大约在1200亿左右」(邢海洋:〈6099亿美元储备〉,《三联生活周刊》2005年第4期,第83页)。

  64 麦金农:《美元本位下的汇率》第129页。

  65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2月28日,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060227_402307796.htm

  66「过去三年里,有关人民币汇价低估的问题,最极端的甚至宣称低估40%」(笔锋:〈人民币迈开历史一大步〉,《亚洲周刊》2005年8月7日,第5页)。

  67 索罗斯原话:「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提议建立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目标区。其初衷令人赞赏,但方法却不能令人佩服。因为正式的汇率目标区恰恰提供了其名称中所暗示的东西:投机者射击的靶子」(索罗斯:《开放社会》第304页)。

  68 一头是因为美元霸权,美国不会发生货币形态的金融危机﹔一头是非洲经济落后,金融资产欠发育,不值得发生金融危机。中间从欧洲发达国家到拉美、东亚发展中国家,包括俄罗斯和东欧国家,80年代金融自由化以来,已经统统遭受过金融危机的洗劫,有的还不止一趟。推荐王小强:《投机赌博新经济》中有「等待中国的金融危机」一章。

  69 梁晓:〈苏哈托垮台的国际压力〉,粤海金融控股研究部:《香港联系汇率保卫战》第163-178页。

  70 沃尔斯等:《中国经济领域的断层线》第126-127、137页。2006年,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发表全球不良资产研究报告,中国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2002年4800亿美元,2005年9110亿,超过全球第一的外汇储备(8573亿美元)。其中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3580亿美元,「差不多是官方公布数字的三倍」(〈安永:内地不良资产超过外储〉,香港《信报》2006年5月4日,第1页)。

  71 沃尔斯等:《中国经济领域的断层线》第170-171页。

  72 黎汝清的系列长篇小说还有《湘江之战》、《碧血黄沙》和《丛林战争》。

  73 项英1920年参加革命,1921年入党,历任湖北省总工会党团书记、上海总工会党团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江苏省委书记、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工农苏维埃政府副主席,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项英任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期间,处理富田事变,公允平和,深得人心。后被左派排挤,长征未能随队(刘晓农:《毛泽东的第一次政治悔过》)。

  74「叶挺与顾祝同、上官云相,同是保定军校六期生」(黎汝清:《皖南事变》第43页)。顾祝同确有过怕担政治责任,不忍下手的犹豫。

  75 抗战胜利之际,「河北全省132个县,中共占领94座县城,完全控制82个县,在山东,中共所占的城镇达到90%以上」(林桶法:《战后中国的变局》第18页)。

  76 黎汝清:《皖南事变》第9页。毛泽东把蒋介石命令新四军、八路军北上集中,看成是重庆准备向日本投降,合作夹击我军的大阴谋。1940年11月3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和刘少奇,认为「目前的反共高潮是直接投降的准备」,提议「将八路军编为三个纵队,各选五万精锐,准备出鄂豫陕边和陕甘川边。将新四军精锐组织一支两万人左右的挺进军,乘反共军封锁未成,从其间打到他后方去,然后以一小部(三千左右)配多数地方工作干部,在大别山地域创造游击根据地,准备独立支持半年以上,以待华北主力之到达」(〈1940年11月3日给彭德怀的电报〉,《毛泽东军事文选》第231-232页)。毛泽东反复考虑先发制人。苏联出于自身利益,坚决不同意主动与蒋介石翻脸。在国际交涉之后,11月21日,毛泽东同意,皖南新四军北移「可以拖一个月至两个月」。这件事成为毛泽东决心摆脱苏联控制的起因之一(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101、105页)。毛泽东的判断绝非空穴来风。1940年,恰为蒋介石与日本人秘密谈判最频繁的一段。「5月17日,宋子良邀今井武夫到香港近海小艇上密谈,他告诉今井:蒋委员长『内心希望和平确是事实』。阻碍和平的是共产党和冯玉祥等人。已经制定『讨伐』共产党的计划,可望在7月以前实行。……8月下旬,蒋介石指示张群、陈布雷、张季鸾草拟《处理敌我关系之基本提纲》、《中日恢复和平基本办法》和《中日恢复和平协议要点》等一系列议和方案。他参加讨论并亲自修改文件。台北《蒋中正总统档案》藏有上述文件」(沈予:《日本大陆政策史》第585-631页;今井武夫:《今井武夫回忆录》)。沈醉揭发蒋介石抗战期间派唐生智的弟弟唐生明投靠南京汪伪政权,身份暴露以后,居然公开以重庆代表身份活动,并得到日本人和汪伪政权的精心保护,以为共同反共的沟通、协调渠道。汪伪政府高官预留后路,几乎人人用反共为蒋介石立功。譬如,「胜利后第一个被枪决的大汉奸缪斌,为汪伪政府中的考试院副院长,他也是很早就与重庆勾结上了。军统派顾敦吉和一个姓金的特务和他联系,他认为最得意而对汪蒋两方面都立了大功的一件事,是由他把蒋介石派在江南打游击的『苏鲁皖游击副总指挥』李长江一个军的部队变成了伪军。这一做法非常之恶毒,当初李长江和新四军经常在一道,人枪还不少。但重庆方面对他的弹药接济不上,蒋介石便指示可通过缪斌出面和李长江谈判,将所部改编为伪军后,由汪精卫供给他几十万发子弹和其它装备后,立即掉过枪口去攻击新四军」(沈醉:《人鬼之间》第9-55页)。

  77 王震率军南下六个大队,359旅编成一、二、三大队,「四、五、六大队为干部大队。四大队以原湘赣苏区红六军团老干部为基础﹔五大队以原湘鄂西苏区红二军团老干部为基础﹔六大队以原鄂豫皖苏区第四方面军老干部为基础。」五大队政委廖汉生回忆,「党中央提出了『敌人攻到哪里,我们跟到哪里』的战略决策:决定组织八路军南下支队,跟在南侵的日军后面,挺进湘粤边界地区」。与此同时,中央命令粟裕率新四军一师主力从苏北重新渡江,南进天目山。刘少奇与陈毅就整个新四军的战略方向明确指出:「华中局及四军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担任发展长江以南地区」。粟裕在浙东发展,另有准备迎接美军登陆的任务(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专政》第40-43页﹔王人广:〈359旅南征记〉,《炎黄春秋》2005年第9期,第36-41页)。仅迎接盟军登陆一项,是项英当时没有、也不可能考虑到的。

  78「此前,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还故意播发新四军北移消息,暗示日军封锁长江江面,加紧『扫荡』苏南。12月9日,蒋介石在得知驻沪日军军部参谋长樱井赴宁同西尾寿商定了进袭新四军计划后,密令顾祝同对皖南新四军只准其由江南原地北渡,妥为部署并准备将其解决」(江涛:《抗战时期的蒋介石》第314页)。

  79 1941年1月10日,叶项发电报给延安:「我全军被围于泾县、茂林以南,准备固守,可支持一星期。请以党中央及恩来名义向蒋、顾交涉,以不惜全面破裂威胁,要顾撤围,或可挽回。上下一致,决打到最后一人一枪,我等不足惜。一周后如无转机,则将全部覆没。盼立示」(黎汝清:《皖南事变》第460页)。

  80 黎汝清:《皖南事变》第521页。

  81 1941年1月12日电报(黎汝清:《皖南事变》第511页)。

  82 黎汝清:《皖南事变》第61、329页。「蒋介石于12月7日批准了军令部一再呈报的〈剿灭黄河以南匪军作战计划〉」(江涛:《抗战时期的蒋介石》第314页)。

  83〈1940年12月26日给项英、周子昆、袁国平的电报〉􀄂《毛泽东军事文选》第233页。

  84 2004年大选,被称为美国现代史上「最充满宗教色彩的政治选战」。小布什被打扮成「以信仰为基础的总统」,「上帝在适当时间为适当目的拣选的适当人物」。小布什通过宗教信仰浪子回头的故事,「被其竞选班子和教会支持者印成无数小册子并制成诸如《乔治·W·布什:白宫中的信仰》和《上帝与乔治·W·布什》等专题片广为传播」(徐以骅:〈试析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中的宗教因素〉,徐以骅:《宗教与美国社会》第485-486页)。

  85 洛朗:《布什的秘密世界》第11-19页。

  86〈布什促北京准许更多政治自由〉,《信报》2005年11月17日,第10页。

  87「自1850年以来,瑞士已举办过将近五百次全国性公民复决投票,每年举办公投的日子多达四天。约四分之三的公投是由政府本身要求举办的,另外25%则是由下而上的提案,这类投票的数目还在增加中」(Swift:《民主不民主》第123页)。

  88 达赖喇嘛振振有词:「若西藏多数民众觉得生活幸福,也愿意接受中国统治,那么十万多名流亡藏人还一味唱反调,就不仅愚蠢,也说不过去了」(谭若思:《一中帝国大梦》第263-264页)。— 对美国支持的所有这些貌似合理的大义凛然,最简单的答案是,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呼吁、谴责美国,为什么不让世界各国人民公投,加盟美丽尖合众国﹖

  89 贾仕武:《全球化与共产党》。

  90 马晴燕:〈俄罗斯只有一个总统〉,《环球时报》2005年5月25日,第3页。

  91 唐德刚:《晚清70年》第2册,第164页。

  92「疆独的境外组织『东土耳其斯坦人民党』宣称,已在新疆网罗六万名党员,成立了178个地下党部」(谭若思:《一中帝国大梦》第250页)。不仅如此,辛亥革命一爆发,英国支持达赖喇嘛发布「驱汉令」:「苟其地居有汉人,固当驱除净尽,即其地未居汉人,亦必严为防守,总期西藏全境汉人绝迹,是为至要」(牙含章:《达赖喇嘛传》第240页)。1912年的「驱汉令」,到今天都是达赖喇嘛流亡政权闹分裂的法理依据 — 曾经独立(张植荣:《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第226页)。与此同时,俄国支持外蒙独立。接着,1913年《蒙藏协定》:「1、西藏国主达赖喇嘛赞同并承认蒙古为独立国家,其黄教首领哲布尊丹巴为蒙古国主﹔2、蒙古国主哲布尊丹巴喇嘛赞同并承认西藏为独立国家,达赖喇嘛为西藏国主﹔3、两国当于协商之后,设法促进佛教信仰﹔4、蒙藏两国从今以后,凡有外患内忧,双方皆当永远互相赞助」(张植荣:《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第231页)。不仅如此,1913年,中、英、藏在印度西姆来开会,西藏代表提出的要求是:「1、西藏独立﹔2、西藏疆域包括青海、理塘、巴塘等处并及打箭炉﹔3、光绪19年及34年之印藏通商章程由英藏修改,中国不得过问﹔4、中国不得派官员驻藏﹔5、中蒙各处庙宇向认达赖为教主,均由达赖委派喇嘛主持」(牙含章:《达赖喇嘛传》第252页)。

  93 谭若思:《一中帝国大梦》第99-105页。

  94 唐德刚认为,与中国后来的党国一体相比较,袁世凯是最符合宪政规则的「最正式的正式大总统」(唐德刚:《晚清70年》第5册,第9-17页)。

  95 唐德刚:《袁氏当国》第104页。「袁世凯的政府由于财政窘迫,必须靠举债度日。在袁世凯就任总统之初,国家每年岁入2.6亿元,……1913年,顶多只有两百万元是来自地方的土地税,政府每月的财政赤字高达1300万元」(史景迁:《追寻现代中国》第368页)。利用丰富而莫衷一是的史料,刘忆江的《袁世凯评传》,李洁的《文武北洋》等新着,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民初中央政府的艰辛与无奈。以后国民党发动国民革命,反军阀、反封建背后的社会制度语言是,反对地方自治,强调中央集权。美国学者看到:「在国民党政权那里,封建主义与地方自治的要求是相等的。」地方自治「从晚清开始,它就是这场民主运动的特征」,最后「让位于地方行政。1920年代的国民革命以政治革命开始,针对的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却以社会革命而告终,其矛头对准的是地方自治运动的社会基础。」当时的国共「两党都专注于国内政治的重新统一,同时反省自己对地方权威中自治力量的同情」(费约翰:《唤醒中国》第249、251页)。

  96 唐德刚、王书君:《张学良世纪传奇》第79-80页。汪精卫刺杀摄政王未遂被捕,醇亲王见汪精卫一表人才,大义凛然,「引刀成一块,不负少年头」,先就存了惜才不死之心。这份贵族气质,与日后国共两党拿自家人才大开杀戒,血流成河,形成对照,令读史者扼腕。

  97《李大钊选集》第2-3页。

  98 谭若思:《一中帝国大梦》第105页。

  99 李白虹:〈20年来之川阀战争〉,吉迪:《内忧外患中的蒋家王朝》第121页。

  100 章太炎为慈禧70大寿敬献生动对联:「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七十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朱卫军:《中华帝王身边的幕僚们》第844页)。

  101 根据顾颉刚、史念海绘制的「清代极盛时期国界」,朝鲜、琉球、整个印支半岛(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和缅甸)、尼泊尔、锡金、克什米尔、阿富汗北部,统统属于中国版图。按照这个版图计算,丢失的国土面积远远超过俄国夺走的150多万平方公里和外蒙古独立157万平方公里(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人民出版社地图室编:《百年国耻地图》)。

  102 唐德刚认为,「自中山于1917年9月1日在广州成立『军政府』,被选为『大元帅』之后,中国即未再统一,始终维持两个法统,以迄于今」(唐德刚:《晚清70年》第5册,第163页)。

  103 1940年12月24日,日本开始向鄂西、鄂北进攻﹔30日,日本政府正式承认汪伪政权。「关于蒋介石投降日本的估计已经不能成立了。」新形势下,毛泽东估计,「蒋是精于计算的人,他的流氓只用以吓人,并不用以决定政策。」毛泽东多次讲过,「国民党反共必然继续,进攻华中不会停止,但大规模内战与国共分裂目前是不会的」。「在蒋介石没有真正投降以前,向我大举进攻是不可能的,因为他没有便利的战场」。「只要蒋不投降,大举进军是不可能的,始终不过大吹小打而已」。「直到12月31日,他还估计:『蒋及国民党虽其势汹汹的举行进攻,实则他们很怕内战,很怕根本破裂国共合作,故其决心仍有动摇之可能。』不过,他还是接连去电提醒项英:『应估计在移动中可能遇到的特别困难,可能受袭击,可能遭损失,要把情况特别看严重些』」(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106页)。

  104《道德经》第73章。

  105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第154页。

  106 王树增:《1901年》第340页。有意思的是,华裔澳人黄宇和用英文史料撰专着,替叶名琛翻案,对薛福成概括的「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逐一展开深入探讨,反复论证,「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叶名琛比起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没有丝毫逊色之处」(黄宇和《两广总督叶名琛》第1页)。然而,在洋人眼里,叶名琛臭名昭彰,这位「广州屠夫」的案是翻不了的。「他用极度残忍的手段,镇压了他辖下两省的太平天国起义,……这位『广州屠夫』有时候每天要处死多达两百人。……叶名琛模棱两可的态度正是巴夏礼和包令所需要的开战理由。……叶名琛召集乡勇,但乡勇的响应并不热烈。与受人欢迎的钦差大臣林则徐不同,叶名琛缺乏正规军的支持,因为他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屠杀了许多无辜的中国人。……叶名琛在与对手唇枪舌战之际,对即将到来的真正的战争却表现得无精打彩和漠不关心。」广州轻易沦陷,「叶名琛对当地百姓的残暴使他们丧失了战斗热情」。叶名琛并非不想逃跑,他在府里安排了「一位酷似总督的人 — 叶名琛的一名手下打算冒充主人」。巴夏礼的「一名手下发现叶名琛正想翻过后墙逃跑,立刻抓住了他」(特拉维斯、弗兰克:《鸦片战争》第199-232页)。

  107 2004年以来,七大工业国领袖、美国前总统福特、老布什、基辛格、美国财政部部长斯诺、联邦储备局主席格林斯潘、欧洲中央银行总裁特里谢、日本财务省次官渡边博史、以及高盛、德意志银行、瑞士银行等都纷纷要求中国放宽人民币汇率制度,形成空前强大的国际压力(〈《金融时报》:美要求人民币升值最少10%〉,《信报》2005年5月25日,第3页)。

  108「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90%的中国青年认为日本是中国的敌人」(伊兹拉莱维奇:《中国改变世界》第188页)。

  109「1989年5月,『分裂中国学』的创始人、东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岛岭雄等人,与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中心共同策划成立了『亚洲展望论坛』。日方参加者主要是学界、财界右翼分子,也有不少类似前首相竹下登的政界巨头置身其中」(孙立祥:《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研究》第352页)。

  110〈十年内中国将分裂成六大块,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称与美高层看法一致:反分裂法不能对付台湾〉,《台湾日报》2005年3月5日(http://www.taiwandaily.co m.tw/index03.php?news_id=38994&datechange=2005-03-05&news_top=c2)。

  111 2002年,石原慎太郎撰〈战胜中国重建日本的道路〉如是说(王希亮:《战后日本政界战争观研究》第350页)。

  112 2000年4月12日,石原慎太郎接受德国《明镜》周刊采访(孙立祥:《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研究》第377页)。

  113 石原慎太郎如是说(王希亮:《战后日本政界战争观研究》第345页)。

  114 薛君度、陆忠伟:《颠簸的日本》第143页。

  115「能战方可言和,谈和更需备战」,是1971年5月29日,周恩来起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中美会谈的报告》中的名言(高文谦:《晚年周恩来》第436页)。1894年,甲午海战前,康有为忧心如焚,着《攻日篇》说:「必能战而后能和,能攻而后能自保,未有不能攻而能自保者」(朱卫军:《中华帝王身边的幕僚们》第734页)。

  116 李鸿章:〈和议会同画押折〉(李扬帆:《走出晚清》第230页)。

  117 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第61-62页。

  118 唐德刚、王书君:《张学良世纪传奇》第424、432-435、449-452、480页。

  119 赫伯特·比克斯:《裕仁天皇与侵华战争》第181页。

  120 唐德刚:《晚清70年》第3册,第54页。

  121《续资治通鉴》卷95(王树增:《1901年》第398-399页)。



//www.syxtk.com/minxinsuoxiang/lixiang/2013-05-02/12830.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