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从总书记阐述的这个“不等式”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   来源:央视网  

  丨热解读丨 2月7日,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亲授这堂“新年第一课”。此次“授课”的主题是中国式现代化。

  如何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一个“不等式”,一幅新图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切入口。

  现代化作为一种世界现象和国际潮流,反映了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历史巨变。

  西方国家借助工业革命踏上现代化道路,中国则是现代化的后来者,这导致不少人陷入一种迷思,认为“东方停滞落后”、“西方先进发达”,现代化就是“西方化”。

  然而,世界历史进程愈发表明,各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实践不能套用西方理论,西方现代化道路也并非人类通向现代化的唯一途径。

  在开班式上,总书记再次点明中国式现代化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这些中国特色也正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显著标准。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努力实现现代化,但真正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不超过30个,人口总数加起来不超过10亿。

  正如总书记所说:“我国14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

  中国式现代化在为14亿多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同时,也将破解人口规模巨大的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发展的世界性难题,其艰难程度与巨大贡献也是西方式现代化所无法比拟的。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富裕是世界各国现代化追求的共同目标。

  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相较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以资本为轴心,一边是财富积累,另一边则是贫困积累,中国式现代化的比较优势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因为坚持这一原则,我们才能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以举国之力完成了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脱贫攻坚事业,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作为一种文明进步,现代化是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范式转变。在西方式现代化的字典里,现代化直接等同于工业化。这使得西方式现代化在追求工业化发展的同时,无暇兼顾到其他领域发展。

  我们提出的现代化目标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式现代化是“五个文明”共同推进的现代化,既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又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既涉及物质的富足,也强调思想的引领、文化的滋养、精神的支撑。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走老路,去消耗资源,去污染环境,难以为继!”所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不同于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老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时代的现代化新路。打破“人类中心主义”迷思,致力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代表的必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走和平发展道路”从中国和世界关系的角度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不是对外军事扩张和殖民掠夺,而是人民勤劳、维护和平。”与历史上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对内依靠剥削压迫,对外依靠殖民和侵略扩张不同,中国通过自我发展实现现代化,同时帮助他国发展。

  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他在开班式上给“关键少数”提出要求: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迈上新征程,铺展中国式现代化图景,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www.syxtk.com/wzzx/zyxw/gn/2023-02-09/80136.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