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习近平湖南考察第一天,这三点信息值得关注

作者:   来源:央视  

点击进入下一页

  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南考察。这是今年以来第11次国内考察。第一天他专门去了位于湘南的汝城县文明乡沙洲村。4年前,总书记就曾动情讲述过发生在这个村里的一个故事。这是一次有故事的踏访,也是一次释放丰富信息的考察。

  在沙洲村,习近平看了什么?

  沙洲是一个瑶族人口占64%的瑶族村。村里最响亮的名片是“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当天,习近平首先就参观了村里的“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

点击进入下一页

  △“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被确定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总台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习近平曾在4年前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专门讲过“半条被子”的故事:1934年11月,在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她们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徐解秀老人感慨地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点击进入下一页

  △徐解秀(中)一家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拍的合影。

  这个故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发现和报道。当年还曾发起过寻找3名女红军下落的行动。遗憾的是,直到1991年徐解秀老人去世,依然没有找到三名女红军的消息。

点击进入下一页

  △“半条被子”主题雕塑(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徐解秀的二儿子朱中雄,今年已经82岁。尽管身患腰疾,但他仍坚持向来陈列馆参观的游客义务讲解“半条被子”的故事。总书记这次也专程来到朱中雄家里,看望他们全家人。

点击进入下一页

  △朱中雄(中)一家当天拍的全家福。(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点击进入下一页

  △徐解秀老人的孙子朱小红开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这是今年6月朱小红在自家店铺前留影。

  在沙洲村,习近平重点了解当地开展红色教育的情况。当天,他还走进附近的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的四年级教室。孩子们正在上的一堂课,就与长征有关。

点击进入下一页

  △学校始建于1945年,现有学生142人,学前班、一到四年级各1个班。(总台央视记者石伟明拍摄)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红色教育课堂现场(总台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

  沙洲村所在的汝城县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去年3月脱贫摘帽。当天,习近平来到村服务中心、卫生室、现代农旅示范基地等地,重点了解当地发展扶贫产业、巩固脱贫成果等情况。

点击进入下一页

  △示范基地带动了11户农户入股参与种植小黄姜,预计每户每年增收8000元。(总台央视记者黄京辉拍摄)

  十几年前,沙洲村贫困户占了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二。2000年,村里才有了第一条通村水泥路。自从“半条被子”的故事被人们熟知后,村里在驻村工作队指导下重点发展红色旅游产业,还建立起了沙洲现代农旅示范基地,发展猕猴桃、小黄姜、白毛茶等种植产业。到2018年年底,沙洲村实现整村脱贫。

点击进入下一页

  △示范基地种植的猕猴桃有翠香、金红等品种,共240亩,预计产量达2000斤/亩,产值200余万元。(总台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

  透过习近平湖南之行第一天的行程,可以读到丰富信息。

  信息一:“解剖麻雀”

  不怕路远,哪怕一天只看一个点

  当天下午,总书记的考察内容很多,从产业到生活,从卫生室到小学,从纪念馆到服务中心……但地点基本上集中在同一个村。这一幕,似曾相识。

  去年4月15日,习近平曾换乘三种交通工具、历经7个小时专门到重庆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考察。总书记当时用了一个词——“抽查”,“就是想实地了解‘两不愁三保障’是不是真落地。”总书记对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等看得格外仔细。

点击进入下一页

  △去年9月,沙洲村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村支书朱中建还受邀参加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的现场观礼。

  今年4月,习近平在陕西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考察时,也曾做过一次“解剖麻雀”式的调研。他实地察看产业扶贫情况,到搬迁户家中走访,还去了卫生院、中心小学。这几次考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调研。

  “不怕路远,哪怕一天只看一个点,也要看到真贫。只有看到中国贫困的真实状况,我们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这样的理念,总书记一以贯之。

  信息二:收官之年

  再访“精准扶贫”理念提出之地

  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精准扶贫是打赢这场硬仗的重要方略。而“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正是七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提出的。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在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说,“把工作要做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精准扶贫的理念由此传遍全国。

点击进入下一页

  △湖南湘西十八洞村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道“加试题”,总书记重申,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他尤其强调,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从2013年到2020年,从湘西十八洞村到湘南沙洲村,两个普通的湖南村庄在中国脱贫攻坚战的宏阔战局中熠熠生辉,成为总书记指挥这场战役的重要落子。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 沙洲村当地的土特产以辣椒为主,包括鲜辣椒、干辣椒和腌辣椒等。(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信息三:生动课堂

  汲取风雨同舟的奋进力量

  四年前,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既讲了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故事,也讲了这个故事留给今人的启示: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早在2011年在湖南调研期间,习近平就提出这样的论断: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沙洲村的“半条被子”就是这样的生动课堂。这也是总书记专程来此的深意。

点击进入下一页

  △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全体教职工合影(总台央视记者赵化提供)

  过去的8个多月,中国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温“半条被子”的故事,激发的是更强烈的共鸣,得到的是更深刻的启示。今年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

点击进入下一页

  △考察当天,沙洲村雨过天晴。(总台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

  总书记湖南之行还将去往哪些地方,释放哪些信号?《时政新闻眼》继续为您关注。



//www.syxtk.com/wzzx/zyxw/gn/2020-09-17/65082.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