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各种错误思潮威胁高校思政理论课话语权

作者:李庆霞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各种错误思潮威胁高校思政理论课话语权

李庆霞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旨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直接影响这一目标的实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在高校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目的在于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也曾几次调整,它在各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多元多变多样思想价值观念的出现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一定程度的冲击。中央实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和《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面临的挑战。但是,为了更深刻地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需研究社会体制转型、社会思潮以及复杂的国际环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只有如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一、社会体制转型中的诸多矛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的影响

话语权意味着言说者在一定的关系或范围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权是指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思想活跃的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从而使思想处于困惑中的大学生系统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而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入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能否掌握话语权,与多个因素有关,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当今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体制转型对教学主体的影响。课堂教学主体包括教师与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其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换言之,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讲清楚当今中国社会体制转型中指导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发展历程。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发展,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倘若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没有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不能从理论上给求知欲强且充满思想困惑的学生一个令人信服的讲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必将逐渐失去其在教学中曾占主导地位的话语权。因此,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教材语言转换成教学语言:梳理每一阶段具体指导思想的历史背景,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来龙去脉和内在逻辑,说明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间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特别是改革开放已进行了将近40年的历程,这其中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社会转变,这些转变无不给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比如,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市场和政府到底是什么关系?如何实现“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之间的良性运转?新时期是否还存在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十分关心的,也是他们感到困惑的,同时也是教师必须面对而且需认真思考并应在课堂上解答的,对这些问题的深入讲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的一种表现。只有如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权才有坚实的基础。

巨大社会变迁的过程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正视现实中的矛盾并予以分析,否则就很难成为现实的力量。现代化的深刻变化充满了复杂的矛盾,这其中有城乡矛盾、区域矛盾、行业矛盾、干群矛盾等,甚至随着矛盾的恶化出现了一些群体性事件,一些学生的家长可能是这些事件的参与者,事件的过程和结果又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对社会的评价和看法,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对象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则是一种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当这些矛盾一时难以解决的同时还可能引发其他矛盾时,更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引领学生关注现实、分析现实。比如对于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对这一复杂而敏感的改革中所涉及的所有制问题、私有财产为题、企业与国家的关系、工人与企业家的矛盾等诸多问题密切关注并深入研究,帮助学生了解改革的艰难,引导学生分析国企的困境和改革的方向,正视国企改革中的尖锐矛盾。在这种深入研究和回应现实问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会赢得话语权,学生会领略理论的力量和教学的魅力。

社会改革的利益调整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生活,致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部分教学内容、对教材产生了怀疑,于是会听到他们的不解和抱怨。此时,思想政治理论课理应考虑大学生的情感需求,结合学生的考研、就业、创业等展开教学,实现由理论话语向实践话语转变,在把握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方向的同时,注重使用贴近大学生实际和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新话语,如网络话语、动漫话语、生活话语等,以此来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同时,教师应时刻提醒自己,学生也是教学的主体,他们有充分的话语表达权,教师最好为他们提供充分的表达机会,尤其是营造一种各种观点论争、百花齐放的环境,使学生在论点交锋中提高认识。总之,师生共同拥有课堂教学的话语权,教师是话语权的引领者,学生是话语权的参与者,教师是话题的设置者,学生是话题的讨论者,连接二者的桥梁是教学内容、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其中最重要的是价值观的认同。

二、各种社会思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阵地的侵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深刻变化,大学生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也不断增强,由此导致纷繁复杂的多样化社会思潮在高校铺展开来,在课堂、网络和舆论等不同阵地中频繁出现并越演越烈,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当今各种思潮特别是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的课堂教学阵地被某些专业课教学、网络热议事件和部分舆论所侵占,丧失了一部分话语权。

社会思潮对课堂教学阵地有重要的影响。在高校课堂上,极少数专业课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不自觉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或质疑、或批判、或挑战,致使部分学生思想陷入困惑。比如有些教师在讲到新自由主义时,指出他们主张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私营经济、提倡个人自由时,往往伴随着鼓吹私有化,甚至否定共产党的领导、背离社会主义原则。“有些社会思潮会动摇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如社会体制转型期出现的贫富差距、贪污腐败及住房医疗等个别问题会给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思潮找到切入口。”[1]新自由主义思潮不仅影响了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而且影响到部分教师对社会主义的信心,这给思想政治理论课宣传正能量带来一定的压力。面对此问题,单纯理论上的说教和美化无法回应学生的质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引领学生分析当代中国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从历史和现实出发,不回避社会问题,深入剖析新自由主义的实质,认识到其局限和动机,从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正确性。

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对网络阵地的占领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网络最大的贡献在于话语权的解放,视野开阔、思维和情感都十分活跃的大学生自然成为这个阵地的重要参与者。一个时期以来,诸多抹黑英雄的帖子出现在网络上,如《拆穿西点军校学雷锋的谎言》《经不起推敲的邱少云》,还有部分势力极力贬低毛泽东的哲学著作,说《矛盾论》是哲学的“算术”,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功绩,认为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的落后与毛泽东有分不开的关系,有人借深化改革之机企图否定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和历史功绩。面对历史虚无主义对英雄、领袖、中共近代史甚至中国历史的丑化、妖魔化等,学生很难有分辨能力,于是他们的内心深处出现了混乱,对某些事情也失去了判断。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观念所造成的冲击不仅限于某一阵地,很多时候它还设置论题的优先权。我们不会忘记,在2015年5月2日发生的“徐纯合事件”中,别有用心者利用事先设置的议程不仅使当事警察遭到网络暴力的围攻,而且使当地政府和官员受到极大的干扰和困扰,并诱导舆论朝着“仇官”、“仇警察”、“仇政府”的方向发展。美国学者约翰·奈比特指出:“失去控制和无组织的信息在信息社会里并不构成资源,相反,它成为信息工作者的敌人。”[2][P23]总体上看,大学生群体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但他们的情绪性较强,世界观也较脆弱,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扰。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积极地运用社会热点如“徐纯合事件”、“雷洋事件”、“魏则西事件”等开展教学,引导大学生合理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增强理论说服力帮助大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辨析社会问题的能力,通过回答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关心的社会问题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重点研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产生严重干扰的社会思潮,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潮。只有在具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针对性地穿插对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评析,才能更有效地应对来自社会思潮的挑战。”[3]

各种错误的社会思潮对舆论阵地的抢占极大地威胁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权。每当社会发生重大事件时,都会有知名专家、学者在各大媒体上就党的政策、社会事件及改革的理论问题予以解读,理论研讨会、学术交流会、党校培训、电视访谈、专家讲座、杂志专刊等成为当下社会舆论宣传的重要途径,学生也成为这些学术报告的参与者和聆听者,在此过程中他们不仅形成了问题意识,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学术精英、商业巨头或者由于自身的理论局限,或者受其所代表的利益左右,或者被西方势力控制,发表了一些污蔑党、攻击社会主义、丑化领袖的言论,在公共舆论中,背离了最基本的政治方向,致使不明真相的学生信以为真,由此产生了对社会的不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疑,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和话语权的失效。高校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阵地,马克思主义必须占领这个阵地,否则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就会侵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阵地。面对各种舆论阵地中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论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掌握话语权的最好方式是深入分析部分专家错误言论的实质和动机,增强教育的说理性和战斗性,牢牢坚守马克思主义阵地,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穿透力和影响力,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影响较大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进行全面、客观、理性的分析,让学生自己在深入学习思考的过程中认清各种思想流派的起源流变、精神实质,并逐步提高鉴别、甄辨的能力。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不能就理论讲理论,而应该顾及人们接受理论的环境及其在人们思想上造成的影响。绕开社会思潮,就离开了人们关心的思想理论界的热点,就会陷入无的放矢的说教,那样接受的马克思主义就只能是理论条条;同时,回避社会思潮,也就离开了群众的思想实际,与教育对象形成了隔阂,这就不可能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4]不可否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法改进和手段改进是有效的,但也是有限的,真正能走进学生心里和思想深处的还是教学内容,是学生关心的、困惑的、敏感的、前沿的问题。

三、复杂的国际社会变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的挑战

理论发展首先要立足社会现实,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牢牢掌握话语权也必须关注并回应现实。当今国际社会的变化可谓一泻千里,发达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使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面对此环境,学生会反思,资本主义是否如马克思所言,它必然会走向灭亡的命运,社会主义国家又如何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对于这些困惑,不得不承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所描绘的世界与学生所关心的现实世界存在距离。所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现实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能力,是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的基本方式和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西方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挑战。作为当今世界大国的美国,在企图全面遏制中国的过程中,意识形态一直是其非常重视的领域,正如杜勒斯所指出的那样:人的脑子,人的意识是会改变的。只要把脑子弄乱,我们就能不知不觉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并迫使他们相信一种经过偷换的价值观念。杜勒斯的观点代表了美国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战略,《十条诫令》更是这种战略的具体化,其中的第一条如是说: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替他们制造对色情奔放的兴趣和机会,进而鼓励他们进行性的滥交。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吃苦耐劳精神。杜勒斯的言论和《十条诫令》可以说是美国在意识形态方面设置的“糖衣炮弹”,面对如此鲜明的针对中国的文化战略,思想政治理论课怎能无动于衷?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方面要勇于揭露美国的意识形态阴谋,识破其颜色革命的深层用意,另一方面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和引导大学生,避免学生陷入西方意识形态“糖衣炮弹”的包围,特别是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要预留一定的教学空间,让学生来演绎与诠释他们对美国的认识与理解,比如说让学生探讨,美国十条诫令的真实意图是什么?作为当代大学生,可以为我们的国家做些什么?通过透彻的学术分析和强烈的现实关照,学生会明白自己所面临的危险和应担负的使命,从而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者和坚守者,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资本主义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构成了一定的冲击。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按照马尔库塞的观点,由于资本主义社会中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不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带来了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而且改变了社会的结构,加剧了社会同化的趋势,蓝领工人朝着白领工人的方向转化,由此资本主义统治获得了更多的合法性。对此,学生不禁要问,资本主义真如所呈现的如此这般吗?作为曾经起过进步作用的资本主义是否具有永恒的合理性?在表面上繁荣的背后存在着什么样的危机?对此马尔库塞给予了明确的回答,“在使西方文明不断提高其效益的生产性压抑的高潮中,人所取得的成就就像滚雪球式的迅速增长,从而掩盖了主人与奴隶、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区分。但是效益的日益提高却导致了生命本能的日渐衰微,导致了人的退化。”[5][P92]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没有理由不对这一现象作深入思考并向学生解答。我们知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讲清楚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认识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那么,当今资本主义制度遇到的根本问题是什么呢?从总体上来讲,资本主义的本性是逐利的,而且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方面会导致资本垄断,并致使两极分化严重,另一方面资本的本性及其短期效益与生态构成了严重的对抗,它的逐利本性意味着对自然的最大索取和垃圾的最大排放,同时让欠发达国家吃下污染。正如福斯特所言,“资本主义经济把追求利润增长作为首要目的,所以不惜任何代价追求经济增长,包括剥削和牺牲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这种迅猛增长通常意味着迅速消耗能源和材料,同时向环境倾倒越来越多的废物,导致环境急剧恶化。”[6][P2-3]由此可以看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话语权的当务之急是深入研究当今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存在的各种危机,从而以理服人,促使大学生认识到这不重要的局限和社会主义的前景。

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面临着社会主义国家命运的严峻考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使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陷入低潮。当前,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枝独秀外,其他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都面临着发展上的困境。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不能不使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产生了极大的困惑。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掌握话语权的关键在于:帮助学生分析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了解并理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特殊性和艰难性,指出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7](P8)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深刻认识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必然性,了解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方面陷入的总体危机,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选择和内在逻辑,才能在课堂上有话语权、在学生心目中有影响力,从而在纷繁多变的环境中把握历史发展的社会主义趋势。

综上所述,牢牢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的关键在于:从当今我国社会体制转型的大背景出发,不回避矛盾,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地去认识社会变迁中的问题,深入研究利益调整中的各种社会思潮产生的过程及所代表的观点,洞察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世界各国主要是美国的遏制战略,说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牢牢掌握话语权的关键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所授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只要有科研,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会有话语权。

参考文献:

[1]吕云超.论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影响[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5).

[2][美]约翰·奈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M].梅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孙宜晓.试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评介社会思潮的原则与切入点[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4).

[4]王易.当前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挑战和回应[J].人民论坛,2015,(2).

[5][德]马尔库塞.爱与文明[M].黄勇,薛民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美]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www.syxtk.com/wzzx/llyd/jy/2016-12-28/41824.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