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学生血液

作者:汪瑞林   来源:中国教育报  

 学校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要让孩子们通过学习中国古代经典去更多地了解民族文化、热爱民族文化,从而树立坚定的民族自信心,让孩子们能在这个现代化、多元化的时代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和独特民族个性,这也是民族振兴与发展的重要标志。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应按照教育规律办事,科学规划、统一安排,让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融合起来。

  近年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校园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但是要达到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的目标,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在两会即将召开之际,中国教育报记者就此话题专访了部分校长和专家。

  学校是传统文化教育主阵地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去年教师节前夕到北师大看望师生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我们该如何认识和理解?

  左东岭:在教育中,重理轻文的倾向这些年一直存在。传统文化在重理轻文的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冲击更大。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传统和现代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一个断层,特别是在如何对待孔子、如何对待儒学的问题上,可能到文革为止都是断裂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个弱化的过程当中是首当其冲的。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把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这个经典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中国几千年形成的价值取向,还有人格、人生境界都包括在经典里面。人的修养、文化的素养、汉字书写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也都包含在经典学习当中。我们要纠正的不仅仅是价值观的问题,而是一个全方位的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以及如何建立我们的价值体系的问题,这需要经过很多人的努力才能实现。我今年提交的提案,就是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

  张思锋: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学校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要让孩子们通过学习中国古代经典去更多地了解民族文化、热爱民族文化,从而树立坚定的民族自信心,让孩子们能在这个现代化、多元化的时代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和独特民族个性,这也是民族振兴与发展的重要标志。只有教育,才能把断裂的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贯通。我们不仅要有匹夫有责的文化自觉,更要有舍我其谁的教育担当。

  冯爱东: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与反思我们固有的传统文化,唯有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教育,教育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才能使我们的教育获得创新与发展。以传统文化为抓手,促进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培养他们优雅的气质、良好的修养、丰厚的内涵,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艺术素质,与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记者:有人认为传统文化与当前盛行的网络文化、快餐文化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我们该怎么看两者的关系,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优秀文化进校园?

  左东岭:网络文化、快餐文化等,实际是媒介传播方式,它和传统文化并不是很对立,有人把两者对立起来,这是不对的。

  其实,在我国古代的时候,人们就很会利用这些“快餐文化”,比如说我们每家每户贴的春联、门神,戏台上唱的戏,流行的通俗小说,比如说《三字经》、《百家姓》这样的儿童读物,实际都是当时传播最快的流行文化。今天我们在推广国学、传统文化时也在利用新媒介。怎么把传统文化通过有效的、适合青少年胃口的方式传递出来,让大家乐于接受,这是最重要的。媒介本身不是问题,关键是怎么利用它。如果做得好,网络等新媒介会成为推广传统文化教育有力的手段和工具。

  传承创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记者:虽然我们经常把“中国传统文化”挂在嘴边,但却很难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强调哪些方面?

  左东岭:文化有一百多种定义,说起来比较复杂。传统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传统文化就是以中国儒家的思想为主流的思想体系,比如仁、义、礼、智、信这些传统的核心价值观。

  在传统文化当中,最核心的就是经学。什么叫经学?其实就是经典的学习。我们现在有四书五经、十三经,就是这样一种经典构成的系列,它是狭义的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狭义的文化也分层面,如可分为义理的层面、书籍的层面、制度的层面等。过去我们讲“礼”,它是等级秩序,会落实在制度的层面上,比如人分等级,穿衣服都有规定。但是,广义的传统文化就比较宽泛了,包括儒、释、道甚至中医,还有饮食、太极拳、中国武术、中国的音乐与美术等等,很宽泛,凡是能够呈现出中国特征的,都可以叫作中国文化。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主要是从狭义的文化入手,比如说价值观的教育、经典的教育。这和对待留学生不一样,留学生有好奇心,比如他先来少林寺学功夫、学烹调、练习中国书法,先让他们入门,有兴趣了再进一步深入学习,这样广义的文化就能够派上用场。但是对国内的青少年,如果仅仅限于广义的文化层面是远远不够的。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可以分成两个层面:一种是广义的宣传教育,可以是面向全国、面向社会大众的,在一些标志物、街道上甚至在一些公园里面都可以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让大家都来理解和重视这个问题;另一种就是狭义的教育,实际上就是学校的教育。

  冯爱东:南京夫子庙小学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校名,使我们具有了孔子文化的基因。但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将孔子文化和当今素质教育相结合,进行传承与创新,是创新素质教育实践的一条有效路径。基于这点,我们不断尝试“返回孔子,返回《论语》”,就是要从孔子及其思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教育变得更加具有文化灵性和历史厚重感。

  小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需要突出强调一个“仁”字。因为以“仁爱”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凝聚力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在人们的性格上、气质上,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

  进教材入课堂还要注重活动体验

  记者:目前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个问题上,主要问题是如何做。您觉得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目前面临的主要障碍是什么?需要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

  左东岭: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变成一种国家行为了,特别是去年3月份,教育部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这个《纲要》的出台非常及时、非常重要。

  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学校教育体系?《纲要》要求渗透到各个学科当中去。优秀传统文化要进到课堂并取得实效,还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变成一个学科。落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需要有学科做平台,没有学科做平台,不好进入课堂,不好落到实处。二是要设立课程,让所有课程都参与传统文化的教育,让所有学科都参与到传统文化教学当中去。这说起来很容易,但落实起来有一定难度,不如设立一门国学课程,以国学的价值观教育和经典学习作为课程最核心的东西,哪怕一周只有两节课。三是要考试,考试的方式和内容可以研究和商量,没有考试,效果如何就无法检验。四是要有教材,但是需要先有课程,才能去制定教材。五是师资。北京、上海的一些师范大学可以率先进行这方面的师资培训,可以培养国学方面的教育硕士。六是要进入升学考试中。在当前环境下,任何知识,如果跟考试、升学没有关系,就很难落到实处。

  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是短期行为,要变成长效机制,变成制度化的教育,必须有学科、有课程、有专任教师,必须进入考试系列,否则可能一阵风就过去了。

  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研究,研究哪些传统文化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了,得有一批人去做这个工作。大学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去讨论这些问题,但是中小学不允许,拿给中小学的必须是我们传统文化当中真正优秀的。

  张思锋: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进入学校教育应主要通过课程和教材,当下面临的主要困难有:第一,在功利化倾向的影响下,一些教师缺乏对传统文化深层次的挖掘和探讨,学生学到的也只是皮毛。推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少学校有热情有积极性,却因欠缺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难以形成系统、持久的力量,不能真正凸显中华文化经典的教育智慧、教育价值,缺乏从教育理念入手的操作和评价方法。

  第二,活动体验式教育与课堂教学尚未有机融合,传统文化进校园在实践中易于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在课堂教学中更多落实在口头上、字面上,更多的是诵读、讲解,但在学生的实践层面相对薄弱。有些学校把传统文化仅仅停留在外部环境的装饰和一些零散活动的开展上,而学生囫囵吞枣式的阅读也会对文化经典产生误读。这些做法没有将传统文化的学习上升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层面,忽视了未成年人的认知特点。

  第三,学习资源匮乏、师资建设不足,“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缺乏有力的保障。缺乏中华文化经典相关资源和学习环境的建设,学生的学习就缺乏整体氛围的支持与烘托。由于缺乏针对性的教师培训,使得校内的相关教育活动难以有效开展。

  冯爱东:作为小学校长,我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国家课程有机整合,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如何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人的发展对接、与素质教育实践相对接?如何通过“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走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如何有效地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当下的文化实践?

  我赞成开设专门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首先可以从校本课程开始做起。南京夫子庙小学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规划,汲取孔子等儒家思想的精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结合,由“仁”及“礼”,以礼育人,从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的角度,深化小学素质教育实践,构建了以“科学探究、社会交往、个性发展”为维度,以“亲仁、尚礼、志学、善艺”为主题的“星星论语”校本课程群。实现了从经验把握到自觉践行、从形象贴近到内涵丰富、从特色项目到总体建构的转变,走出了一条充盈着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教育探索之路。

  记者: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方式,您觉得现在应该更强调哪一个方面?

  左东岭:从学历教育来说肯定是自上而下的。现在我们就是先自上而下,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教育部出《纲要》,各个学校贯彻执行。作为一个大的教育战略,肯定需要国家统筹处理,如果大家都很随意,容易出乱子,但是在如何教的方面,完全可以发挥各个学校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发展程度不一样,还有不同的民族,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考虑各个地方的个性化特色,必须发挥各个地方的积极性。

  分学段制定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记者:要全方位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还有其他什么方式吗?

  左东岭: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让青少年在网络上学习。课堂外也可以组织一些活动,读书会就是很好的方式。但必须把课程教育和这些文化渗透结合在一起,全方位进校园指的是营造一个传统文化的氛围和环境,但仅仅营造氛围是不够的,仅仅有课堂教育也是不够的,需要把两个方面结合起来。

  记者: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各个学段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对此您们有什么建议?

  张思锋:作为市级教研部门负责人,我认为在区域推进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校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加强顶层设计并指导各校建立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形成符合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学生的认知规律,相互衔接的大课程观下的课程体系。结合课程改革,开发强化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教学形式应力求生动活泼,注重实效。

  第二,要挖掘思想品德、语文、历史、地理和音乐、美术等学科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并加强课程整合的研究,使之适应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教学要求。在此基础上系统研制、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内容。

  第三,定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主题活动。利用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把中华民族勤劳、仁爱、孝亲、坚强、包容、朴实和自省的美好品格教育融入其中。利用各种形式,营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

  第四,尽快补充和调整现有教师知识结构,通过培训等手段尽快使现有教师短时间内适应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结合学科特点,组织语文、思品、历史、地理、美术、音乐、体育、科学等学科通过课堂教学,统一开展相应的传统文化教学。

  第五,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尤其是中考和高考中充分发挥考试导向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纳入考试中,并在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工作中予以体现。

  第六,在学校切实推进传统文化课程,开展各种文化实践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渗透到教育生活的各个领域,真正化外为内,让文化真正重生。

  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应按照教育规律办事,科学规划、统一安排,让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融合起来。

  左东岭: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规定了幼儿园、中小学、大学等每个阶段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内容,但是最好能分解成可操作的东西,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学习阶段来制定。比如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我们可以吸取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些经验,一是把一些很重要的很优秀的篇章先背下来,二是先把汉字写好了。这个阶段以背诵和临摹为主。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可以把一些中国古代经典中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到了初中的时候,建议开经典导读课。现在很多人文科的学生说没读过《红楼梦》,可以在初中的时候把四大名著先读了,这样就会有比较好的基础。高中时候可以以选修本为依托,读精选出来的最经典的传统文化内容,如《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到了大学,就可以以原始经典作为他学习和研究的对象。

  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但经典并不是凝固的。在清代,小说是上不了台面的,但《红楼梦》却成了经典。所以,我们需要重新界定经典的内涵。把这些筛选出来的经典有效传播给各个年龄段的学生。经典嵌在脑子里以后,对一个人人生目标的确定,对一个人人生境界的提升,对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绝不仅仅是一朝一夕的事,绝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是全社会的事。但是,学校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通过学校教育走入社会的。



//www.syxtk.com/wzzx/llyd/jy/2015-03-07/30510.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