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汪众华发言:改革促升级 百强勇争先

作者:汪众华   来源:红色文化网  

image002.jpg

江西省南昌县委常委   汪众华 

  2011126日,农业部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正式批复《江西省南昌县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制度改革试验方案》以来,我县充分依托这一平台,从2011年提出“拼争全国五十强县市”,到2012年提出“构建核心增长极的重要战略支点”,到2013年提出“三年倍增计划”,到2014年提出四大“三年强攻计划”,再到今年的“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等系列发展蓝图,坚持先行先试,大胆探索,政策“试水”,城乡一体化现实画卷徐徐展开。2014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和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完成87.3亿元和5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2%25%,两项指标总量连续五年稳居全省县(市、区)第一,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三年跨越30位,2014年跃居到第52位(第十四届),晋位速度居全国百强县第一,县域综合实力向省内部分设区市规模赶超。今年上半年,发展势头强劲,全县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完成51.6亿元和3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6%14.1%,继续领跑全省县(市、区),今年跻身全国五十强县(市、区)已成定局。

一、“五项改革”协调推进,促进体制机制创新

  1、“城乡一体化规划”改革全面覆盖。县总体规划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范执行,2个省级重点镇和4个市级特色乡镇的总规和控规、2107个自然村村庄规划、工业化 “一区带三园”、农业现代化“一带两园三区五走廊”、服务业“三圈三片一基地”等重点规划布局逐步完善。

  2、“创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步实施。县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13个乡镇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所全部建成服务,在全省率先建立完善集土地流转、调解、仲裁“三位一体”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到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近35万亩,占比超1/3。全县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总体稳定,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共核实263个行政村、2038个村小组,确权登记发证率达99.9%;按照《南昌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施方案》,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有序推进,涉及清理土地承包管理资料和涉及查清承包地块面积和空间位置的农户,均100%完成任务。此外,按照最近出台的《南昌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办法(试行)》,县财政计划每年筹集抵押贷款风险金3000万元,撬动银行贷款规模3亿元以上,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增加投入,提升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3、“创新农村住房建设管理”改革试行有效。按照《南昌县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农村新社区试点实施方案》,投资24亿元、建筑面积达110万平方米的16个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先导区农村新社区建设点现已全部建成,居民入住逐步提升;按照《南昌县整治“空心村”、建设新社区试点工作方案》,全县第一批5个整治“空心村”、建设新社区试点村推进规划建设全面开展;创新农村新社区房屋产权制度,新社区住户可与县国土部门签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按基准地价50%缴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即可到县房管部门办理商品房产权证。

  4、“实行城乡统筹社会保障”改革以人为本。按照《南昌县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全面开展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试验,注入财政资金达22亿元,已有1.5万失地农民开始享受月均1300余元退休养老金;按照《南昌县被征地农民就业援助暂行办法》,被征地农民凭《就业失业登记证》享受免费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小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税费减免等就业扶持政策;此外,试验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全县范围内实行“全程通”和“一站式”办理户口,全县新增城镇人口5万余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整合到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基金征缴和发放总量均全省领跑。

  5、“三次产业互动发展”改革成效显著。统筹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农村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联动推进三次产业互动发展。工业区域布局突出“一区带三园”,聚焦小蓝经开区发展主战场,统筹推进向塘物流园、武阳创业园、南新滨江工业园等中小企业配套园区和物流服务基地;在产业发展上突出汽车及零部件、食品饮料、医药医器等主导产业,集成电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小蓝经开区现有投产企业482家,其中规上企业181家,世界500强企业14家,上市公司23家,是全省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品牌企业最集中的开发区。设立了规模达6亿元的全省首家县域创业投资基金,发起了全省首家30亿元的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服务业以“产城融合”、“一城三圈”为支点,撬动承接省城中心城区服务业态转移、生产要素市场入县。目前,服务业已成为该县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引擎”,近三年累计新增商业面积近50万㎡;银行类金融机构倍增至22家,超过除南昌以外的所有设区市规模;中国十大物流公司招商局物流、平安物流、传化物流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相继落户;建筑企业从2011年的54家发展至2014年的166家,占全省1/9;实现总产值近700亿元,占全省1/6,全省首家建筑科技产业园启动建设,被评为“中国建筑之乡”。现代农业全县以“一带两园三区五走廊”规划布局,以农业产业化理念谋划发展,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我县土地流转面积增至35.4万亩,占比近1/3;农民合作社发展到1312家,家庭农场达7298家,种粮大户1665户,休闲大户409户,均居全省前列。水稻种植加工、水禽、饲料、兽药等四大产业入选全省农业重点产业集群,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数量继续稳居全省首位,生猪、家禽和水产品起水量均位居全省前两位,占全市三分之一以上;“三品一标”占全省1/10,同时,入选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县。2014年全县三次产业优化为8.764.826.5,城镇居民、农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26208元和13243元,收入比缩小到1.98

二、“城乡一体”均衡发展,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一是“清洁工程”城乡一体化管理。南昌县在推行县城垃圾网格化管理的同时,深化推行农村清洁工程“县里主导、乡镇主体、部门支持、社会资助、村组主抓、村民参与”工作模式,每个乡镇兴建了一座以上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每个村配备一辆农村垃圾运输车,按照“规划下管二级、处理下管一级”的管理方式和“户集、村收、乡(镇)压缩转运、县里奖补”的工作流程推进网格化管理;今年以来,全县又先期整合资金6000余万元,全面启动了农村清洁工程全覆盖工作,设立3794个农村清洁点,配发户用垃圾桶19.8万只,建设垃圾收集屋3126座,确保户户有垃圾收集桶、组组(自然村)有保洁员和垃圾屋、村村有垃圾清运车、乡乡(镇)有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和密闭式垃圾运输车。

  二是“安全饮水”城乡一体化覆盖。全县重点推进“千吨万人”供水、小型集中供水、扩网工程等三类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工程;目前,全县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整合资金达2亿元,完成“千吨万人”饮水工程六座,扩网及小型集中供水工程项目50处,解决不安全饮水人口40余万人,农村集中供水管网覆盖率已超过80%,并继续向偏远农村延伸;昌南片区农村饮水全部由县自来水公司负责延伸管网,90%的农户用上了安全放心水。

  三是“公共交通”城乡一体化运行。全县行政村100%通水泥公路;在建的投资7.02亿元的320国道改扩工程,将为加快向塘、莲塘城乡建设一体化进程提供主要支撑;投资6.9亿元的南外环高速公路、投资12.4亿元的昌南大道东延工程、投资5.3亿元金沙大道南延工程等将极大地完善昌南片区主干道路网络,促进全县城乡高标准交通网络不断密集,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至60平方公里。此外,财政补贴4500万元,全县区域开通了101条公交班线,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所有乡镇公交线路的全覆盖。

  四是“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建设。全县以自然村为单位,按照“改水、改路、改厕、改房、改栏、改环境、普及农村有线电视、普及电讯、普及沼气、普及太阳能”等“六改四普及”和庭院绿化、道路绿化、村旁绿化及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等“三绿一处理”的要求,开展了新农村建设,目前,共完成1300多个村点建设,栽植各类苗木1500万株;整合投资5.6亿元,在全县七条主要道路沿线两旁完成了以“房屋美化、管线优化、村庄绿化、卫生净化、产业强化”为主要内容的“五化”综合整治工程,改造农房1.8万多栋。

  五是“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配套。加大县乡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推进了“网上政务超市”建设,县乡网上行政审批服务一体化;投资2.3亿元推进了17所乡镇中心校建设;实行城乡学区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机制,仅2014年秋季开学前就有45名校长、副校长和235名教师进行了轮岗,有效统筹了城乡教育资源;在全省率先推行村级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年均补贴5000余万元推行国家基本药物零差价;年均投入1000万元全面取消农业灌溉水费;乡镇大型农民健身活动场、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络覆盖率达100%

三、存在的困难和下一步工作思路

  南昌县推进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已经三年多,全县改革项目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改革”试验涉及面广、难度大、影响深,推进过程中还主要存在以下困难:一是需要破解土地难题。南昌县城乡一体化试验改革工作已经进入“攻坚期”,在进一步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政策支持层面,尤其是急需农村新社区建设用地指标及配套的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倾斜。二是需要破解资金难题。南昌县作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承担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改革试点县和全省、全市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按照规划,需要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和增加巨额的民生投入,所需资金量大,仅靠县、乡(镇)财政协调解决,压力很大。三是亟待建立长效机制。南昌县推进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正进入改革“深水区”和“攻坚期”,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体制亟待建立和完善,需省、市上级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破解试点推进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县级层面难以解决的难题。

  下一步,南昌县推进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将把“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承担的试验内容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现代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承担建设内容有机结合,加大改革创新、政策整合、产业发展,不断将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工作引向深入:

  一是推进扩权强镇改革试点,选择向塘镇和蒋巷镇作为试点镇,通过扩大财政收支权、扩大行政管理权、赋予计划单列权、扩大经济社会发展权等试验,确保到2020年试点镇实现财政收入翻番,建成镇区面积、镇区常住人口分别增加30%以上,成为我县城乡发展一体化发展的先导区和示范区,为全县城乡一体化发展探索新路和积累经验。

  二是全面铺开落实人均低于0.3亩土地的农民和所有村委会干部按城镇职工标准参加养老保险,人均耕地在0.3亩以下的农业户口按比例转为非农业户口,没有耕地的农民全部转为非农户口。

  三是全面完善昌南片区的16个改革先行区的农村新社区建设配套设施和建成5个农业乡镇的空心村整治点,力争达到“七通七有二集中”;完成4个特色乡镇的集镇综合改造,并采取“限量实物安置、超标货币补偿”的置换方法,推进农房置换城镇商品房试点。

  四是着手完成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及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真正实现“以证用地、以图管地”;同时,完善县乡两级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化网络交易平台、农村土地流转价格评估体系和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保障体系及监督服务体系。

  五是继续加大推进乡村道路、水、电、气、排污、环卫、通讯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实现城乡生产生活无缝对接。



//www.syxtk.com/wzzx/llyd/sn/2015-09-01/33798.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