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朱启臻发言:城乡一体化要遵守两个规律

作者:朱启臻   来源:红色文化网  

image002.jpg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  朱启臻 

上大学之前,我当过生产队长;在大学,学的是农业;毕业以后,也一直从事“三农”问题的研究与教学。因此,参加今天这个会议感到很亲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关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讲话,非常重要、非常及时,既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又具有长远的战略指导意义,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要实现总书记提出的建立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根据目前城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迫切需要明确两个规律:一是正确认识农业发展规律,这涉及到农业制度、土地制度、农业组织等一系列体制机制问题,是形成健康的工农关系和发展健康的现代农业的基础;二是要正确认识乡村发展规律,特别是认识乡村存在的价值,落实总书记反复强调的“记得住乡愁”的问题,这是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实现以城带乡、城乡和谐的基础。

  首先谈谈农业发展规律问题。农业的本质是公共产品,或者说农业本质上是公益事业。这是由农业在人类生存中的基础地位所决定的。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不要指望任何国家来养活中国人,必须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这是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和基本要求。农产品具有需求的必须性,要求国家内部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起同时也买得到,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要从农产品的数量、质量和价格上保障消费者的需求。农业的特点进一步决定了耕地的特点,决定了农业与农民的关系,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以及政府的责任。从农业的性质出发,我们可以看出农业生产不是个人发财的手段,耕地也不能成为承包者获得地租的所谓财产收入来源。那些鼓励、强化土地流转收益的论点在理论上没有依据,实践上导致了非粮化、非农化,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要像习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土地流转要与城镇化速度相适应,要建立土地退出机制,而不是强迫或诱导农民流转自己的土地而成为失地农民或地租食利群体。必须坚持业已被实践证明了的农户经营基础,通过合作社的形式实现农民的组织化,通过工业支持农业解决现代农业的技术、装备、人才以及农民收入的问题。要克服简单、机械移植工业思维发展农业的倾向。农业有自身的规律,要用生态文明的思路指导农业。不认识到这一点,农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就会遭到破坏,新型工农关系就难以建立起来。

  其次,谈谈乡村存在的价值问题。目前存在的片面城镇化倾向,是以消灭乡村为代价的,甚至提出要用城市建设的思路改造乡村,其结果不是拆村并点,就是让农民上楼。无论哪一种做法都是无视乡村存在的价值,甚至认为乡村没有价值,必然被城市所取代。因此,必须了解中国乡村存在的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我们历经6年的研究,出版了《留住美丽乡村》一书,对中国乡村存在的六大价值进行了归纳:

  1、乡村的生产价值(产业融合的平台)。这是最为重要但又易被人忽视的价值,乡村生产包括了农业生产、乡村手工业和乡村旅游业。乡村的产生原本是适应农业生产需要,因为土地和农作物是需要时时呵护的,乡村的存在有助于耕地的保护、综合利用和精细化作业,有助于农业生产经验的交流和积累,有助于农业的减灾防灾。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农家院落不仅是乡村存在的基础,也是重要的生产空间,不仅可以满足村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也是村民重要的活动空间和满足精神需求的条件。乡村手工业和乡村旅游业也只有依托乡村才能存在,乡村是实现乡村产业融合的节点。乡村消失了,可持续的农业生产、特色的乡村手工业以及乡村旅游也就无从谈起。

  2、乡村的生态价值(生态循环的节点)。可以说乡村是生态文明的宝库,这里不仅孕育着生态的理念、信仰,践行着低碳生活方式,也有效地实现着生态循环。乡村对耕地的保护、生态的修复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等均发挥着重要功能。特别是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有机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不仅如此,乡村的生态价值还在于它是人们生产与生活能量交换的节点。在传统社会,对农民来说是没有垃圾概念的,地里生产出的所有东西都是可以利用的,粮食用于人的生活需要,秸秆是理想的牲畜饲料,家禽家畜的粪便以及生活垃圾又可以作为有机肥用于肥田。无论是现代可持续农业,还是低碳生活,抑或循环利用,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等生态文明理念与实践,都可以在乡村中找到其源泉。

  3、乡村的生活价值(综合生活的空间)。乡村作为村民的生活空间,是依据人的生活需求和情感需要构建而成的。这种生活空间具有综合性特点,从构成要素上看,包括了院落、乡村结构、邻里、公共空间、公共设施、公共资源、习俗与乡土知识等,从生活内容上看,则涵盖了生活资料的获取、闲暇活动、交往、娱乐、节日、时令与习俗活动。乡村生活综合地满足人们生理与心理,物质与精神,文化与感情等多种需要。研究乡村生活离不开田园风光,离不开与大自然相吻合的生活节奏。乡村生活不仅与乡村生产融为一体,也与乡村文化彼此交融。乡村消费的去货币化特征、休闲娱乐的群体特征、文化活动内容的乡土特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乡村生活对人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打造具有养老、养生、养心功能的新型农村社区,促进城乡互动,已经成为城乡功能互补与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

  4、乡村的社会价值(社会危机的缓冲带)。乡村的社会价值表现在解决就业、提供社会保障、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以及化解社会冲突等许多方面。

  5、乡村的文化价值(乡村文化传承的载体)。人们常说,乡村是中国文化的“根”,乡村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但是根在何处,载体又在哪里?迫切需要研究者给予回答。当我们从文化的视角审视乡村时,会发现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人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深刻的文化意义和乡土情怀。当人们试图改变的时候会发现就像动一件精雕细琢的工艺品,无从动手,生怕碰坏了什么。我们可以把乡村的文化传承载体分成有形与无形的两类:有形载体诸如民居、庭院、乡村结构,庙宇、祠堂、标志建筑,文化设施、农业景观,甚至古树、戏台、水井等,都可以成为凝结乡土记忆的公共空间;无形的载体就更丰富,诸如农业种植制度、乡风习俗、生活习惯、节日庆典、日常礼仪、道德传统、价值观念、乡土知识与民间信仰等。诚实守信、守望相助、尊老爱幼、勤俭朴素、孝敬父母、热爱家乡等一系列优秀品质就是凝结在这些载体上。有些文化载体是不可以替代的,一但消失就难以恢复。

  6、乡村的教育价值(实现教化的条件)。乡村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农业劳动过程可以让人们体验劳动的艰辛,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在与自然打交道过程中,人们养成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品质,掌握了利用自然的生存智慧;在乡村的社会生活中和各类仪式活动中学会了与人相处,掌握社会规范,明辨是非善恶的标准,培养了感恩与祈福的情操;在参与乡村事务过程中形成了参与意识,锻炼了参与能力。乡村对人的影响具有综合性,为培养健全人格提供了条件。这也是近些年来人们重视农业劳动价值和乡村社区行为矫正功能的重要原因。乡村对人的教育既注重向人们正面灌输道理,又注意结合日常活动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明事达理,其效果要比单纯的宣传说教要有效得多。对于中国传统社会而言,乡村属于“野”的范畴,但确是立国之本。孔子曰:“礼失求诸野”,乡村教化之于国家或社会的稳定作用无可替代。

  理解和认识乡村价值,为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提供了依据。美丽乡村建设不是要按照城市建设的思路改造乡村,更不是用城市取代乡村。而是要在突出城乡差异的基础上,实现城乡功能的互补。因此,美丽乡村建设的本质是要把乡村建设的更像乡村,是要使乡村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要像习总书记提出的那样: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www.syxtk.com/wzzx/llyd/sn/2015-06-30/32651.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