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英雄是我们永远的信念和责任
——访纪录片《英雄儿女》总导演闫东
2020年10月2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很多观众没有想到,10小时之后,这段句句铿锵、令人震撼的讲话内容,就出现在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型纪录片《英雄儿女》第六集《永远铭记》之中。
10月23日晚19:50,距离最后播出仅剩下约10分钟,片子终于上了播出线。但总导演闫东仍然沉浸在之前紧张战斗的情绪中,兴奋久久不能平息。过去的不到10小时,剧组与总台央视新闻中心时政部的同事默契配合、高效接力,完美呈现了这次令同行惊讶、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的压哨制作。闫东说,这次大伙儿是以做时政新闻的状态做了一次纪录片,尽管这对于纪录片人来说并不多见,但“纪录片最大的魅力就是纪实,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呈现事件的完整面貌和真实性,才能最终打动观众。”
而这一切努力付出,为的都是“永远铭记”。在闫东看来,《永远铭记》不仅仅是纪录片《英雄儿女》第六集的片名,更是制作这部纪录片的初衷,是一个永远要坚守的信念。这也是他为什么一定要把今年9月30日“烈士纪念日”的内容放在整部片子开篇的原因。“自2014年以来,每年的这一天,以国家的名义进行隆重的纪念,向英雄致敬。铭记历史,缅怀烈士,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不能忘却的责任。”
1953年10月颁发的“和平万岁纪念章”。
2020年10月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用抗美援朝精神来完成创作
10月21日至23日,六集大型纪录片《英雄儿女》在央视综合频道8点档黄金时段每天两集连播,平均收视率0.82%,跨频道首重播累计触达观众2.21亿人次。截至10月24日7时,央视网、央视频、央视新闻新媒体等平台视频播放量及相关报道总阅读浏览量约4.71亿次。人们纷纷追看,反响热烈。原吉林省省长、洪学智将军之子洪虎在看完片子后特别发来观后感,他说:“这种纪实的力量是别的片子不能比的。应该为你们点赞!”
为了这份对纪实的坚守,刚刚过去的“十一”国庆假期,纪录片《英雄儿女》剧组也并未休息,“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等内容被及时迅速地充实进片中。从建组以来,整个剧组一直如此紧锣密鼓却有条不紊地高效运转。
闫东说,这是他30年创作经历里创作周期最短的一次。6月30日,在台里的一次紧急会议上,“领导点了我的将”。这是总台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重点项目,而且距离播出仅剩下满打满算的3个月,所有的策划、文案、拍摄、后期、审片,都要在这3个月内完成,时间紧,任务重,但“我没有任何胆怯,内心反而非常兴奋,这是一个光荣的任务。”
闫东对长征和抗美援朝这两个题材充满了感情,用影像去触摸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一直是他的愿望。201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他创作了8集大型纪录片《长征》;没想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领导又将创作纪录片《英雄儿女》的任务交给了他。
201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闫东创作了8集大型纪录片《长征》。
在闫东看来,70年后的今天,重温那段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意义重大。“如今的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更需要从这段历史中汲取战略意志、战略智慧和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6月30日晚上,闫东将近一宿没睡。“此前有过不少同题材作品,正在创作中的也不少。不做则已,要做,就做有影响力的、有传播力的精品力作。我也在会上立下军令状,周期虽然紧张,但我和我的团队一定能够用抗美援朝精神克服任何困难,坚决完成任务。”7月1日一早,一个由精兵强将组成的团队在位于央视影视之家的创作基地集结。“总撰稿是江英和刘岳两位大校,6位分集导演里有5位都曾有过军旅生涯,他们都对这段历史有非常扎实的研究。”闫东说,“我们没有时间再去熟悉选题,有限的时间内唯一要做的就是创新,选择一个好的角度去突破,赋予这部片子独特的气质。”
2020年7月1日,纪录片《英雄儿女》在中央电视台影视之家召开建组工作会。
柴云振的故事每次看都感动
抗美援朝,打出了人民军队的军威,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打出了中国人的骨气和尊严,让世界震惊。“这是肉体上也是精神上的搏杀,人的因素至关重要。”闫东说,六集纪录片,每一集都围绕着“人”这一关键词展开,片中有高瞻远瞩的领袖人物,有浴血奋战的志愿军指战员,有踊跃支前的工人、农民、文艺工作者、医生、爱国工商业者,还有为志愿军缝军装、做炒面的普通群众,以及在各行各业努力为抗美援朝做贡献的人。这也是片名之所以叫做《英雄儿女》的原因,正是这一个个英雄儿女汇聚起来,多角度、全景式展现了抗美援朝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展现了志愿军将士视死如归、保家卫国的精神,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爱国情怀和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责任担当。
创作中,闫东提出的要求是,每一集里起码要有7到8个有血有肉而且能用影像支撑起来的典型故事。经过对大量素材的梳理和遴选,最终呈现在片中的很多故事都感人至深。“有一个故事,我每看一次都要流眼泪。”闫东说。那是志愿军英雄柴云振的故事。在朴达峰阻击战中,柴云振身受重伤,昏死过去,被转移到后方医院,与原部队失去联系。一度传说他已牺牲,但第15军军长秦基伟却坚持:“一定要找到柴云振,找不到柴云振,我死不瞑目!”1985年,老兵柴云振被找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他拿着三等乙级残废军人证书,复员回到自己的家乡四川岳池务农已有多年。面对迟来的荣耀,老人心静如水。当被问及需要组织为他做点儿啥时,柴云振云淡风轻般挥了挥被敌人咬掉半根指头的手:没得啥,没得啥,都好!都好!
10月21日晚,“一级英雄”柴云振的夫人和全家一起收看《英雄儿女》
还有1953年4月,黄继光壮烈殉国半年后,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当选为全国妇女代表,出席全国妇女大会。毛泽东特地请邓芳芝到中南海做客。一位烈士的父亲的手和一位烈士的母亲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毛泽东说:“你失去了一个儿子,我也失去了一个儿子,他们牺牲得光荣,我们都是烈属。”两位老人,领袖与百姓,共同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家国情怀。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音像资料馆中检索梳理出抗美援朝相关音频资料约1500分钟,其中发现了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珍贵原声资料15分钟,片中使用约20秒。(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我们特地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找到了黄继光母亲邓芳芝当年接受采访的录音带。”闫东介绍,创作伊始,主创们就一头扎进总台音像资料馆、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中央档案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资料库,共收集整理影像资料约1.5万分钟、音频资料约1500分钟,还有相当一部分从美联社、路透社等辗转购入的外媒资料,大量丰富、鲜活的原始素材造就了这部片子的真实感、现场感和独特魅力。
从中央档案馆发现的“1953年9月12日,彭德怀在中央政府委员会第24次会议作《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报告》的原声音频资料”。(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一段新中国成立初期,毛岸英作为翻译,陪同周恩来、邓颖超接见来访的苏联文化科学艺术代表团成员和中苏友好协会总会成员的珍贵影像,此次是在国内首次披露。闫东说,“这是当年由苏联方面拍摄,我们从俄罗斯一家档案馆找到的。”视频里的毛岸英清隽英挺,是一名出色的翻译官。“你看周总理一回头看毛岸英的眼神,多么温暖,多么慈爱,充满了对这个青年的欣赏和厚望。看了这个片段,再看到毛岸英牺牲的段落,很多人都哭了。”
从俄罗斯照片和电影档案馆发现的“1949年10月1日,毛岸英作为翻译陪同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北京会见苏联文化科学艺术代表团访问时的彩色影像”。(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每一位老战士都有一张表格
除了扎实的资料,片子里最动人的部分,要数这百位志愿军老战士的采访。一个个鲜活的面孔,一句句充满情感的口述历史,构成了这部片子最具情感冲击力的段落。
百名老兵口述历史30秒宣传片(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从《大鲁艺》《东方主战场》《长征》《我们走在大路上》等作品一路走来,闫东一直特别注重原创。之前做《长征》和《东方主战场》时,他们也曾大范围采访过红军老战士和抗战老兵,与之相比,健在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在数量上更多一些,但毕竟也都在八九十岁乃至百岁高龄,再加上疫情尚未全面结束,采访面临着许多困难。
不过,“困难再多,也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闫东说,“我们唯一关心的是,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们还能完成多少人的采访。”几乎是在建组的同时,一项复杂而系统的调研工作也在迅速铺开。“在军队和台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组成了一个几十人的、以导演团队为中心的联络工作组,去了解还有多少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给他们每个人都制作了一张表格,上面是他们的部队番号、个人履历、健康状况等等,在此基础上再去分析选择适合的采访对象。”
在科学高效的统筹规划之下,7月底的一个周末,剧组集中发力,兵分多路,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完成了北京地区近40人的采访。随后,采访组又先后奔赴山东、辽宁、吉林、江苏、上海、湖北、广东多地,最后采访到的志愿军老战士达101人,其中年龄最大的是102岁的时任志愿军炮兵第一师师长文击,年龄最小的是80岁的时任志愿军工程兵文工团团员艺兵。采访组每一次转道,会由专人专程将原始素材送回创作基地,“因为这些素材弥足珍贵”。
本片播出之际,志愿军老战士文击迎来103岁生日并收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在闫东看来,这次大范围采访志愿军老战士,不仅仅是为了《英雄儿女》一部片子,同时也是为总台乃至为国家留下一批宝贵的影像资料。除了大量原创采访,他们还从历年的相关采访资料中挖掘出不少精华内容。“可以说,这部片子是我们纪录片工作者不断积累、共同完成的思想表达。我们在每一段采访中都注明了采访拍摄的时间,以此向同行们致敬。”
空中“拼刺刀”打的是不要命
通过片中志愿军老战士的讲述,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有关那场战争的“活”的细节,那种真实而充满亲切感的、独具亲历者视角的体验和表达所带来的打动人心的力量,是采访任何复述者、转述者或者军史专家都无法达到的。
“遇上敌人空袭的时候,在坑道里面特别难受,这俩耳朵就像两个锥子扎进去再拔出来一样,五脏六腑都振动了。”91岁的汪学文老人告诉闫东。对闫东来说,这是一位“特别”的采访对象。“他是我的一个亲戚,我应该叫他表大爷(伯伯)。以前对他的了解不太多,只知道他参加过抗美援朝,借着这次机会,我和他好好地聊了聊。从他的身上,从这100多位志愿军老战士身上,我能感受到他们作为军人在战场上的那种气节,我们的战士也许年纪比较小,也许身材没有那么魁梧壮硕,但是他们的内心十分强大,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最有血性的!”
2020年8月17日,总导演闫东(左一)在张家口市采访时任志愿军第 46军136师407团参谋汪学文。
在上海,闫东采访了87岁的空军战斗英雄韩德彩。参加抗美援朝时,他还不到20岁。一次突遇美机偷袭,韩德彩为了援救战友,不顾自己驾驶的飞机油量警告灯已经亮起,一推油门撞向美机,最终迫使美国“双料王牌”飞行员费希尔不得不跳伞求生,后被我军俘虏。“我问他,您岁数这么小,怎么就这么厉害?他说,两架飞机空中‘拼刺刀’,打的是技术是智慧,但说白了,打的还是不要命,是你到底怕不怕死。”狭路相逢勇者胜。接受采访时,老人特意穿上一身军装,戴上珍贵的纪念章,言语之间,还带着当年横刀立马、敢打必胜的锐气与豪情。
2020年8月7日,闫东(左)在上海采访打下五架敌机时任志愿军空军第15师43团1大队飞行员韩德彩 (87岁)。
“感谢这100多位老战士,没有他们,片子不会有这样的质感,没有他们,我们不可能说清楚什么是英雄儿女。”闫东说。
经典作品打开了解历史之窗
在闫东看来,提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艺创作,就不能不提抗美援朝,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广为群众喜爱的优秀文艺作品,在新中国文艺史上写下灿烂的一页。在纪录片《英雄儿女》里,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我的祖国》;电影《奇袭》《英雄儿女》;豫剧《花木兰》等鼓舞了一代代中国人爱国热情的文艺佳作,被巧妙地融合进故事讲述之中。
纪录片还讲述了这些文艺作品创作的幕后故事。我们熟悉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歌词最早源自部队在进行临战动员时官兵们的请战书。“保卫和平,保卫祖国,就是保卫家乡”成了热词,战士们在发言中说要“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几乎所有发言中都有“打败美国野心狼”这句口号。当时身为志愿军炮兵第一师连指导员的麻扶摇,将此整理成一首出征诗,代表全连在团誓师大会上宣读。著名作曲家周巍峙在报纸上看到这首诗,激动不已,只用了半个小时时间,就在一张草稿纸上谱出了曲子。
许多人都知道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通过剧社巡演筹款,为志愿军捐飞机的故事,但您也许不知道,备受群众喜爱的豫剧《花木兰》,正是常香玉为抗美援朝义演专门创作的。常香玉生前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这样说:“《花木兰》里有两句词是这样讲的,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生动的细节伴着耳熟能详的旋律,为我们了解那段历史打开了独特的窗口。
纪录片片尾的主题歌最后选择了《英雄赞歌》,它是电影《英雄儿女》的插曲。“歌词、旋律都与那个时代、环境乃至历史的空气融在了一起,与我们纪录片的气质非常吻合。”闫东也曾和不少词曲作家朋友探讨过,是否需要为这部纪录片重新创作一首主题歌,但大家都觉得,“还是这些经典老歌厉害,太有魅力了!它们的生命力经过了时间检验。”
9月6日总导演闫东(左)在录音棚与合作30余年的作曲家刘为光(右)和音乐编辑(毛薇薇)讨论主题曲录制细节。
精神的力量不会随时间流逝
除了有经典老歌勾起中老年观众的怀旧记忆,一向重视年轻观众的闫东,还十分注重让片子在叙事上“寻找年轻人阅读的节奏”,许多色彩和运动镜头的运用,包括在讲述长津湖、上甘岭等重要战役时加入大量动画,都是希望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来观看这部片子。
本片地图特效用现代科技手段,选用卫星遥感风格进行故事化表达。纪录片采用三维特效镜头共50分钟,占全片总时长近六分之一。
闫东说,实际上当年大量的抗美援朝参战战士,都是在20岁左右,他们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和鲜血,捍卫了祖国安全,维护了世界和平。“从片子里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年轻人对家国、亲情的守护,对梦想、信念的追求。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和平安宁。‘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8个字是一体的、不可分的。敢于牺牲,敢于战斗,中华民族才能够生生不息。”
说起此前互联网上一些打着考据求证的幌子,对历史进行无中生有的质疑,甚至对黄继光、邱少云等烈士进行突破底线的恶搞和调侃,闫东说,“敲敲键盘就能‘扒’到‘真相’?多么荒唐。对那段历史没有了解或了解不够的人,应该好好补上这一课,来听听我们片子里的亲历者都是怎么说的。”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崇尚英雄、缅怀先烈,是我们最基本的价值观、最朴素的情感认同,也应该成为我们最坚定的信念和行为自觉。
闫东说:“这部纪录片就是要讲述英雄故事,讴歌英雄精神,虽然现在时代不同了,但这种精神的力量不会随着70年过去而流逝,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会从中寻找和唤起他们的战斗豪情,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事实上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战场’,比如这次中国战‘疫’,许多人‘逆行’踏上抗击新冠病毒的战场,他们是新时代的英雄儿女。”
文章来源:《中国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