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提升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传播能力

作者:卫志民 陈璐   来源:《红旗文稿》2015/04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中国文化中心在海外积极开展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使驻在国人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全方位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丰富驻在国人民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认知,提高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深入研究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基本职能和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加强建设,对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现状及基本职能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是中国设在境外的文化交流机构。建设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树立国家形象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的一种手段。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建立,也弥补了以往文化团组出行访问时间短的不足,提高了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效性,对建设和发展稳定的对外关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1988年,中国在毛里求斯和贝宁设立了第一批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2014年6月,我国已建成覆盖五大洲,包括毛里求斯、贝宁、埃及、法国、马耳他、韩国、德国、日本、蒙古、俄罗斯、泰国、西班牙、墨西哥、尼日利亚、澳大利亚、丹麦在内的16个中国文化中心。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在“优质、普及、友好、合作”的宗旨下,以专业的水准,为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文化活动,并与当地机构建立起伙伴关系,促进了双边文化交流,增进了相互理解,巩固发展了中外友好合作关系。

    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主要发挥三大职能。一是组织职能。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作为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在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中,通过举办各类演出、展览、汉语教学、文体比赛、艺术节等文化交流活动,积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二是培训职能。通过与国内外文化机构合作,利用中国文化中心的教学资源及远程教育平台,面向驻在国人民开展包括汉语学习、手工制作、武术教学等在内的多种培训项目,以满足驻在国人民的文化需求,并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增进两国人民感情。三是信息服务职能。通过图书馆等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对外开放,使驻在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艺术、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及价值观。

    二、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面对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日趋激烈的文化软实力竞争,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利用自身文化信息资源与技术优势,通过开展各种培训、学习和交流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向驻在国人民推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蓬勃发展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在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由于其目前还处于一个探索发展的阶段,还有许多不足和困难。

    第一,经费不足,资金投入保障机制还不健全。我们不妨对设在巴黎的中国文化中心和日本文化会馆进行比较,日方在其文化会馆的资金投入是中国文化中心的10倍,其展厅设施也足以与博物馆媲美,无论从软件还是硬件方面较之中国文化中心都更胜一筹,更具吸引力。投入不足、经费有限是目前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普遍面临的一个发展瓶颈。政府财政投入有限,也没有形成吸纳民间投资的有效渠道,对社会资源整合不足,资金投入保障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第二,人员缺乏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起步较晚,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完善,人才培养渠道狭窄,加之受经费不足的限制,造成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工作人员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非常普遍。同时,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基础设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如图书馆建设,目前普遍面临着文献资源数量不足、针对性不强、更新速度较慢、新媒体资源使用率低、科技含量低、数字图书馆建设不到位等诸多问题。

    第三,成效不足,对驻在国缺乏了解。目前在海外的中国文化中心普遍开设时间不长,对驻在国的社会风俗、历史文化、宗教传统等缺乏调研和了解,常常在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时继续沿用国内的思维方式和组织方式,在文化表现形式上往往难以满足驻在国人民的需求,致使一些文化交流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以在贝宁的汉语教学为例,由于采用的是为法国人编写的教材,缺乏针对性,其中很多内容不适合物质生活相对贫困的贝宁人民,因缺乏切身体会极大地影响了当地学员的汉语学习热情。

    第四,分布不均,中国文化中心有待在更多国家得到推广。目前,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主要分布在欧、亚、非三大洲,大多设在发展中国家。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作为中国设在境外的文化交流机构,应科学规划,抓重点文化中心的建设,然后以点带面。在分布上,应在考虑不同国家人口、区位、宗教、国情社情政情的基础上谋求布局均衡,形成中华文化传播渠道的网络。

    三、加强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思考和建议

    1.拓宽投资渠道,吸纳民间资本。可以采取与驻在国相关文化机构合作的方式,举办一些赢利性的文化活动。这样既可以获得一定的资金,又可以激励中国文化中心不断提高活动质量。还可以积极吸收民间资本与社会力量参与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建设。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可以通过与企业和社会团体的广泛合作,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海外中国文化中心还可以展开省部对口合作,就是在一定时期内与省级或市级文化部门开展对口合作,共同出资,优势互补,共同组织文化交流活动。这种形式的合作不仅可以扩大合作省份在海外的知名度,获得更多的投资和旅游收入,同时也拓展了中国文化中心的资金来源和人员、技术支持,实现双赢。

    2.提高驻外人员素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人员方面,尤其是在师资方面,除国家公派的师资之外,还可吸纳驻在国的汉语老师或曾在中国学习中文的当地人,方便其使用当地语言与当地人民更好地沟通交流,以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也可吸纳中国文化中心的优秀学员成为工作人员,这有利于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当地民众的关注度。同时,国内在选拔驻外人员的过程中,要注重考察其对当地社会风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思想观念的了解情况。在中国文化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中,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图书馆的建设。要加强图书馆文献管理及文献资源建设,丰富图书数量,提高图书质量,优化文献结构,增加适合国外汉语初学者的内容简单生动或有中外双语对照的图书,多一些反映中国当代经济建设、社会生活和价值观的书。同时,要加强数字图书馆、网络图书馆和影片放映馆的建设,及时更新网络资源和视频资源,使更多的人能在更大范围内对中国的时事政治、经济建设成就、文化艺术成就、科学技术成就和社会生活有更深的了解,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3.丰富文化表现形式,提高文化活动成效。在组织活动方面,要按照驻在国当地民众的思维方式及风俗习惯,使文化活动更加接地气,更好地被驻在国人民接受。在培训教学方面,可以对学员分等级进行考核并颁发中国政府认可的等级证书,此举有利于激励那些准备来中国工作的人参加中国文化中心组织的汉语培训。还可通过举行各类汉语比赛,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社会公众参与度。除了面向成人及青少年开展的各类培训教学之外,还可以面向儿童,开展趣味学习班,用生动活泼的方式让驻在国儿童群体更加了解中国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有重点地举办那些广受驻在国人民欢迎、已经拥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形成文化品牌,将文化品牌做大做久,使之成为中国的文化名片。鼓励海外文化中心结合驻在国国情积极开展文化创新活动,提高文化活动的成效。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www.syxtk.com/wzzx/llyd/wh/2015-03-09/30555.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