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求是网:莫用利润逻辑代替文艺逻辑

作者:吴晓迪   来源:求是网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在市场化浪潮已经席卷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在利用市场机制推动文艺发展繁荣,同时也出现一些过度市场化倾向的时候,总书记的这番要求可谓一针见血、发人深省。

  文艺生产的逻辑与其它商品生产的逻辑是不同的。人们对一般商品生产的评价,是能否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润,能否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使用价值。而文艺作品由于其意识形态的属性,承担着更大的社会责任,必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是因为,一般商品是向人们提供物质需求,而文艺作品则是向人们提供精神需求,它对人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和精神气质、心理状态的调整都会产生直接影响。那些健康向上的富有思想内涵的文艺作品,对人们的精神生活特别是对青年人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相反,那些庸俗低级的精神垃圾,对人们思想的消极影响也不可低估。

  市场对文艺作品的生产和推广具有强大的刺激和推动作用,对文艺资源的社会配置和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具有积极作用。但市场不是万能的,它会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失灵。近年来我国文艺界出现的娱乐化、低俗化倾向,就是过度市场化下利润动机的结果。在过度市场化的环境下,利润动机被转化成为了文艺形式,越来越多的文艺作品被忽略其精神产品的一面,而过多地强调了其商品的一面,像工业产品一样进行简单出售和市场交换。艺术家们对于作品艺术价值本身的追求随之淡化,他们出售自己的作品,本来并不妨碍去追寻每件艺术作品内在的精神逻辑,而在过度市场化的环境中,艺术首先被作为商品来评价,被作为一般商品来出售。艺术作品的经营者们则更是遵循其利润的逻辑,将其作为判断作品的标准。于是,作品的娱乐功能被过度强化,而其艺术价值被大大降低。

  从一些西方国家的现实情况看,过度市场化使得文艺成为资本积累的新场域,利润的逻辑主导了文艺的逻辑,文艺完全沦为市场的奴隶。如在美国,自由化、商业化和放松管制使得为数不多的几个传媒寡头控制了整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它们几乎把触角伸到了文化娱乐行业的所有分支:有自己的电视节目和电影,有用于制作它们的制片厂,播放它们的频道,传输它们的有线网络,租放它们的录像带商店,推广宣传它们的广播台和电视台,以及与此相关的主题公园、电子游戏、玩具和衣服商店等等。如此一来,一个题材能否被制作成电影,除了票房因素外,是否产生协同效应或做交互推广的潜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考量标准。一项很好的创意,如果没有产生协同效应或做交互推广的潜力,那么它将不会被制作;而如果哪部电影便于推广或者有着可以制成畅销玩具的人物形象,那么它就有了被制作和放映的优先权。利润的逻辑导致相同类型的电影被一次又一次地制作并搬上荧幕,而这对艺术本身无疑是非常有害的。对这种情况,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曾经拿起解剖刀进行过尖锐的批评和斗争。

  马克思指出,“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文艺也不例外。在过度市场化的环境中,文艺作品被笼罩上一层厚厚的偶像光晕,它能否作为商品出售出去决定了文艺工作者的命运,而艺术价值则彻底臣服于金钱和利润。“拜物教”一词深刻揭示了艺术沦为市场奴隶的后果。

  诚然,市场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方式,文艺的适度市场化有助于实现文艺作品的广泛传播,激发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我们说要警惕文艺成为市场的奴隶,并不是不要市场化,而是要把握好市场化的度。这个度的标准,就是要看是否把社会效益放在了首位。把传播好中国精神,满足好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作为文艺市场化的首要目的,这样的市场化就是适度的;如果是把金钱当作目标,把利润当作导向,那么这样的市场化一定是过度的,就需要我们高度警惕。



//www.syxtk.com/wzzx/llyd/wh/2014-11-28/29006.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