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1965年,毛主席跟周总理说了一个计划,默默地守护了我们几十年

作者:   来源:老照片里的那些事  

图片

有一种精神,穿越时代的云烟,

日久弥新;

有一种怀念,历经时代的风雨,

更臻醇厚;

196510月下旬的一天,毛主席突然给周总理打电话,约他到自己的办公室见面。

电话那头的毛主席语气略显严肃,这位与其并肩作战将近半个世纪的老战友,还是第一次在电话里感受到主席如此严肃。

挂掉电话,他匆匆赶去了毛主席位于丰泽园菊香书屋的办公室,因为他非常了解毛主席。其如此严肃,事情绝对十分紧急,而且肯定不是小事。

见面后,主席并没有多余的客套,将周总理让进了里屋,接着挥了挥手,示意所有警卫员全部撤到屋外戒备。

紧接着,主席以一副严肃的表情招呼总理坐下,说了一番话。

听后,周总理心中咯噔一下,整个人瞬间警觉了起来。

因为毛主席讲了一个宏伟计划:着手建造一座地下核长城。

那么,当时的中国究竟面临怎样的困境,使得毛主席如此匆忙地召集周恩来前来商讨?毛主席口中的地下核长城是什么呢?

图片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上世纪60年代我国面临的国际局势说起。

一、国际局势风云突变

早在二战后期,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两枚原子弹时,随着腾空而起的两朵蘑菇云直接导致日本的无条件投降,全世界看到了原子弹及核武器的强大威力。

image003.jpg

其实美方也曾想对我国使用这一武器。在我国抗美援朝的时候,美国就已经将原子弹通过航母运到了朝鲜半岛附近,准备伺机对我志愿军进行核打击。

面对美国数次核大棒威胁,毛泽东意识到,中国要有自己的核武器。于是在苏联的支持和帮助下,我国的核事业在艰难中前行。

image004.jpg

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去世,新上任的赫鲁晓夫很快对斯大林进行批判,并改变了原有的对华态度。

两年后,苏联又将所有支援中国建设的苏联专家召集回国,临走时还销毁了很多技术图纸。

图片

自杜鲁门主义出台之后,美苏两国正式进入冷战的敌对状态,但是1955-1960年美苏关系趋于缓和,两国进入短暂的蜜月期,此时的中国面临两个拳头打人的艰难困境。

此时的中国随时面临着美苏两国的核威胁,1964年中国的第一课原子弹试验成功,中国自此有了自己的核武器。

其实,在我国制造核武器的消息被泄露出去之后,尤其是有消息透露我国准备进行核试验之前,美国就曾经制定了详细的突袭计划,目的就是迫使中国停止一切目前正在进行的有关核试验。

image006.jpg

1961年至1963年两年的时间内,美国就利用其间谍卫星对我国境内进行了多达24次的侦查,通过数据分析准确辨认出我国进行核试验的罗布泊基地,并最终确信中国将会在1964年实现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

随后,美国国防部长收到了参谋长联席会议提交的长篇报告,该报告中提出了对中国实施直接和间接打击的两种方案,目的是摧毁中国的核设施。

美国国务院甚至起草了一份《针对共产党中国核设施直接行动的基础》,不过美国高层一直对此犹豫不决,因为他们无法预测该计划实施的可能性。

图片

但是,19649月,就在我国核试验已经箭在弦上时,美国最终放弃了对中国实施直接打击的计划。

就在这时,我国领导人才意识到,虽然中国具备了基本的核打击能力,但是核防御能力却很弱,面对美国从东南沿海的攻势,我国的防御工事显得捉襟见肘。

这时候,毛泽东认为:中国的经济命脉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内陆的大城市,这对战备来说极为不利,所以要求各省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国家调整了战略政策,要搞三线建设

而此时的研制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404厂,是中国第一个核工业基地,此前已经多次暴露在美国间谍卫星的侦查之下,所以建造一个隐蔽性和安全性更强的核工业基地势在必行,这是我国加强国防力量的需要。

image008.jpg

二、主席与总理的密谋

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讲述的那一幕。

听了毛主席提出的这个绝密计划,周总理说:主席的想法很好,如果我们能够建造一条更加隐秘的核长城,那就使我国的核工业具备了基本的防御能力,不至于暴露在他国的侦查之下。一旦遇到他国的武力威胁,也能够有能力进行反击。

这是个绝密计划,此时不宜公布,现在只有你我二人知晓。毛泽东提醒道。

两人在办公室商量了很久,最终得出了结论——立即在我国西南地区寻址,秘密建设中国的核长城,代号“816”

image009.jpg

当年,我国就成立了负责选址筹备工作的勘探组。他们跑遍了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云贵川各省,最终最先选定了两个比较合适的地点,都位于我国的四川省境内,一个在洪雅县罗坝区,另一个则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

因为我国的西南地区,尤其是四川境内,具备山高林立的地形特点和富庶充裕的基本条件,成为了当时我国三线建设选址的中心。

最初选定洪雅县,是因为此地距离雅安县仅有25公里路程,且都归乐山地区管辖,在当时是中国核工业聚集之地,比如与816厂同期开建的812厂和814厂。

image010.jpg

由于过于集中,这并不符合我国三线建设的基本原则:靠山、分散、隐蔽中的分散原则。但其实最终让决策者放弃此地的最重要原因,还是此地地形的限制。

洪雅境内分布有很多小山,勘探组最初将厂址定在了两山之间的一片盆地,但是经过多次实地勘探后发现,此地山不够高,盆地也不够凹,这不利于隐蔽,所以勘探组最终放弃了洪雅。

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也因为同样的原因被放弃。因为核原料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稳定的水源来冷却,加上隐蔽性的要求,勘探组最终决定在位于乌江边上的涪陵和万县两地,寻找合适的厂址。

image011.jpg

专家先到了涪陵,沿着乌江岸边向上游一直寻找,在走到白涛镇时,他们观察到这里的地形条件非常符合选址要求:此地高山耸立,紧靠乌江,最重要的是这里山体坚固,很适合挖一个洞,然后将整座工程隐匿到地下,有了山体的掩护,安全系数就更高了。

后来,勘探组再次来到涪陵白涛镇,对此地进行第二次勘验,此地自然环境绝佳,山高林密、植被丰富,且山体的岩石足够完整,也够大。

背靠着乌江,水流丰富稳定,经过反复的科学论证,勘探组最终决定将816厂厂址定在白涛。

image012.jpg

为了保密的要求,自此之后,白涛这个地名就从地图上消失了。周边的很多群众被搬迁,而且襄渝铁路经过此地时被迫改线,并在附近不设立站点。

两年之后,一支神秘的部队出现在了白涛镇的深山中,他们是负责816厂区警卫任务的部队,代号为8342

要知道,当时负责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警卫任务的部队番号为8341,由此可见国家对此工程的重视程度。

内部员工需要对家人隐瞒工作,与这里保持联络的只有一个信箱——4513信箱,区区几个数字,没有具体的地名。

image013.jpg

家属并不能随职工进入厂区,只能回家探亲,职工入厂的第一课就是学习保密条例,其中有一条就是: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终生守秘。进入厂区后,员工不能随便出入。

从外面看,厂区除了那耸立的排风烟囱外,并没有什么地方能看出工程的迹象。

而这笔直的烟囱除了保证空气流通外,还有别的作用,因为在建造816厂时期,我国的西南地区经常受到来自美国和国民党的飞机侦查,为了隐秘厂区,职工从四川多雾的特点想到了一条妙计:利用烟囱向山体上方排放大量的水蒸气,人为制造雾气,将这个厂区都笼罩在雾气之下。

image014.jpg

三、地下核长城重见天日

1984年,经过了十七年的建设,前后投入了6万工程兵,但是就在整个工程接近尾声时,上级却突然宣布项目停建。

这是因为国际局势放缓,时代主题逐渐演变为和平与发展。

37年后,到了2002年,经中央军委同意,816工程被解密,这个经历了几代人建设的庞大工程得以重见天日,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两年之后,814地下核工程除部分用于其他单位库房等用途外,其他区域以旅游项目的方式对外界开放,至此很多人可以游客的身份一睹这项绝密工程的这面目。

image015.jpg

这座隐秘工程全长达到20多公里,并且全部隐藏在山体中,光建设时挖出的土石一共有151万立方米。这么大体量的土石,如果筑成一米见方的石墙,长度能达到1500公里,这个距离可以从重庆到达广州。

主洞室有20层楼那么高,高度达到了将近80米,这个工程深入乌江江底30多米。山体四周分布有大大小小19个洞口,为了满足不同用途的要求,工程规划有人员出入口、汽车通行洞等不同区域。

现在,游客可以选择步行或乘坐观光缆车进入参观,由于深入地下几十米,所以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游客们也不会感受到闷热,而是给人十分凉爽的感觉。

image016.jpg

步入洞中,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个模型,上面标有“A2923”的字样,这其实就是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的微缩模型。这里的布景让我们仿佛置身于二战时期的真实战场一般。

继续朝着地下走,就会发现里面的结构非常复杂,曾有人说过,在当初工程施工时,当地农户家养的牛不慎误闯入洞中,但是等人们发现它时,这头牛已经死了好几天了,由此可见,洞中环境有多复杂。

洞中共有大型洞室18个,隧道和竖井足足有130条,置身其中,仿佛身处迷宫之中,让人觉得错综复杂。

其中最大的洞室是101反应堆主厂房,这个用于控制核反应堆的监测大厅,从3层直接通向9层,高度接近八十米。

image017.jpg

大厅中密密麻麻排列着很多的监控仪表,让人感到惊叹的是,洞里的湿度接近80%,但是历经半个世纪的岁月侵袭,这些仪表仍然崭新如初,完全没有一点锈蚀的痕迹。

通过整个工程的游览,可以看出整个816工程设计极其复杂,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度也很大,因为其上方的覆盖层有大约200米左右,所以具备很强的抗核打击能力。

面对波云诡谲的国际局势,老一辈领导人及时审时度势,在研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之后,我国虽然具有了一定的核打击能力。

但是面对外国的间谍侦查,尤其是北部湾事件后,美国将战火引入了中越边境,这让当时的毛主席感觉到深深地担忧。

image018.jpg

为了提高我国整体的核防御能力,尤其是抗击美国从东南沿海发动的核打击,毛泽东通过缜密分析,决定进行三线建设,将我国主要的军工企业转移到防御纵深更强的西南腹地,自此才有了神秘的816工程。

而随着时代主题的演变,这一工程最终并没有发挥作用,但这也是我们全体中国人民的幸运,我们免除了遭受战争的苦难折磨。

这一工程的重新面世,让我们感受工程浩大的同时,也感叹前辈的默默付出,这些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



//www.syxtk.com/wzzx/llyd/ls/2022-04-04/74719.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