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毛主席为何说红军有两个总司令,一个是朱德,另一个是鲁迅?

作者:   来源:博览历史  

毛主席曾说中国红军有两个总司令,一个是武司令朱德同志,另一个则是弃医从文的文司令鲁迅先生。要知道民国时期文人才子辈出,为何只有鲁迅先生让毛主席情有独钟?他又为中国革命做了些什么呢?

提起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举动以及对革命的贡献,还要从他的成长经历说起。

1881年,鲁迅先生出生在浙江绍兴,此时的中国封建统治日益腐朽、中华民族更是饱受屈辱,人民生活无比艰难,鲁迅先生也不例外,在鲁迅先生12岁的这年冬天,父亲一病不起,家道因此中落,鲁迅先生每天都要去药店给父亲拿药,希望可以治好父亲的病。

然而事与愿违,三年后父亲因病撒手人寰,年仅37岁。对于鲁迅一家来说,生活更加艰辛,鲁迅也因此备感世态炎凉。

毛主席曾说:红军有两个总司令,一个是朱德另一个是鲁迅,为何?

青年时期的鲁迅

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鲁迅先生一心向学,曾进入矿路学堂进行学习,在众多书籍中,鲁迅先生最爱读的是哲学类和文学类,对人性和“国民性”问题非常关注,毫无疑问,这些文学作品为他以后的非凡举动奠定了基础。

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中国逐渐接触到了许多西方的科学技术,其中就包括生理学和医学,吸引了许多青年人的兴趣,其中就包括鲁迅。

鲁迅先生的父亲在离世前不仅饱受痛苦,还遇到了许多庸医,给父亲开的全是稀奇古怪的药方,什么陈仓三年的老米,霜打三年的萝卜,甚至是一对蟋蟀,不仅折腾了家人的精力,掏空了仅剩的钱财,最后还把父亲“治死”。对于这些庸医,鲁迅先生深恶痛绝,为了治疗和父亲一样痛苦的病人,减少这种悲剧,鲁迅先生决心学医。

1904年9月,鲁迅先生远赴日本,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知识,希望能够学有所成,有朝一日可以医治病人,但一部“日俄战争教育片”却让鲁迅先生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1906年1月的一个课间,教室里播放了一部日俄战争的幻灯片,其中有一张是日本士兵正要砍下中国人的头颅,周围竟有一群中国人饶有兴致的看,鲁迅先生不禁联想到了国人的麻木不仁。

毛主席曾说:红军有两个总司令,一个是朱德另一个是鲁迅,为何?

侵华日军

在当时的中国,革命党人英勇无畏,为了中国抛头颅洒热血,而无数民众却逐渐习惯了这个人命卑贱如蝼蚁的时代,只要死的不是跟自己沾亲带故的人,就会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态进行围观,这样的情景实在是令人不寒而栗。

学好了医术,固然可以救死扶伤,但治好了肉体上的病痛又能怎样呢?即使恢复了健康,这些民众依然麻木愚昧,只是毫无用处的看客而已,对于国家和社会又有什么益处?鲁迅先生突然明白自己的第一要务并不是学医,而是搞好文学,通过文学改变民众的精神,医治民众的思想,这样才能拯救这个社会和国家。

说干就干,决定弃医从文的鲁迅先生立即着手进行文艺著作的翻译和外语的学习,积蓄力量,图谋解救国民的思想。

当时谁也没想到就是这个眼神坚毅的青年在随后的中国革命中震惊了无数人,也唤醒了无数人。

革命急先锋

12年前,鲁迅先生决心放弃医学,转投文学,从此执笔为刃,与封建愚昧不共戴天,成了一位勇猛无比的斗士。12年后,鲁迅先生成为了《新青年》的一名编委,不久之后发表了我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从此正式开始了和封建主义之间的战斗。在这个战斗的过程中,鲁迅先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战友,就连毛主席都对他情有独钟。

毛主席曾说:红军有两个总司令,一个是朱德另一个是鲁迅,为何?

狂人日记

鲁迅先生逝世一周年时,毛主席在陕北公学专门进行了一次演讲纪念鲁迅先生,称赞鲁迅先生:“不仅文章写得好,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更是民族解放的急先锋,给中国革命很大的助力”,在民国多如牛毛的文人里,只有鲁迅先生被毛主席称赞为“革命急先锋”,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毛主席之所以对鲁迅先生有着这么高的评价是基于鲁迅先生在中国革命中展现出来的一些过人之处

  • 第一,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精神。

被毛主席称为“党外布尔什维克”的鲁迅先生从未加入中国共产党,却总能做到实事求是和脚踏实地,也正是这种精神让鲁迅先生在革命的过程中保持头脑清醒,杜绝思想上的跑偏,并对革命运动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斗争和改正。

在我党左倾教条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不论是瞿秋白同志还是王明同志,都在“左倾”的错误路线上越走越远,没有做到实事求是,对国情也不甚明了,党和红军因此蒙受了惨重损失。而“左倾”错误不仅在政治和军事方面造成了不良影响,也给中国现代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带来了危害。

毛主席曾说:红军有两个总司令,一个是朱德另一个是鲁迅,为何?

鲁迅先生在演讲时

在这一严峻形势下,长期对社会进行观察和实践的鲁迅先生迅速认识到了“左倾”的错误,并对左倾观点进行了批判,对中国革命的顺利进行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第二,极强的政治远见。

毛主席曾评价鲁迅先生“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社会,所以看得远,看得真”,鲁迅先生的这种政治远见,体现在很多方面。

其一,对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认可和热爱

十月革命后,马列主义传入中国,鲁迅先生进行了认真学习,随着革命的发展,鲁迅先生认定领导中国革命的核心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另外鲁迅先生还坚定地站在毛主席这边,这种举动在当时的非党知识分子中是绝无仅有的。

其二,坚定拥护无产阶级革命

鲁迅先生对无产阶级革命非常信任,抱有必胜的信心,因此和无产阶级并肩战斗,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除了能预见正面的革命形势,鲁迅先生对革命即将遭遇的挫折也有着自己的政治远见,比如鲁迅先生认为北洋军阀的反动本性不会改变,国民党反动派会颠覆国民革命以及托派会沦为汉奸组织等等。

毛主席曾说:红军有两个总司令,一个是朱德另一个是鲁迅,为何?

鲁迅先生

事实证明,鲁迅先生的这些政治远见完全是正确的,这也是他能成为中国文化革命伟人的重要原因。

  • 第三,强烈的斗争和牺牲精神

鲁迅先生自弃医从文之后,就坚定地迈上了反封建、反愚昧的道路,也因此成了许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但鲁迅先生毫不畏惧,反而越战越勇,不屈不挠地和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作斗争,是一位真正的勇士。

总而言之,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虽然有学识,但在“民族大义”和“私德”上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鲁迅先生凭借着自己坚定的立场,多方面的过人之处以及对革命的巨大贡献脱颖而出,堪称“现代中国的圣人”,也因此收获了毛主席的高度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鲁迅先生和毛主席从未谋面,但两个人却神交已久,结下了特殊的友谊,那么两个人在革命的道路上究竟有着怎样的交往呢?他们之间的特殊友谊又是怎么产生的?

素未谋面,神交已久

都说英雄之间惺惺相惜,即使素未谋面,也能心意相通,毛主席和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是弃医从文的文学家,一个是领导武装斗争的革命家,两个人虽然从未见过面,但为国为民的坚定立场却让两人神交已久。那么两人具体是如何交往的呢?

毛主席曾说:红军有两个总司令,一个是朱德另一个是鲁迅,为何?

毛主席

在革命的进程中,鲁迅先生一直对毛主席充满敬佩,1931年10月曾向茅盾同志等人打听毛主席的情况,当得知毛主席等人在反围剿斗争中取得了辉煌战绩,当即就表示非常佩服。

毛主席的诗词,鲁迅先生也一一读过,曾向冯雪峰同志笑称诗词里的气概堪比“山大王”,一直以“山大王”自居的毛主席闻言自然格外开心,饶有兴致地拉着冯雪峰同志谈论起了鲁迅先生。两人通过冯雪峰同志对彼此都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不知不觉竟成了互相牵挂的知己。

1935年10月,毛主席等人顺利冲破蒋军的围追堵截到达陕北,得知消息的鲁迅先生分外开心,借写诗抒发对友人的牵挂,随后更是抱病给毛主席等人发了祝贺信。

或许是遗憾两人没能好好地见上一面,鲁迅先生也只能送些礼物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意,1936年4月,鲁迅先生托冯雪峰同志给毛主席和周总理捎去了书和火腿。

都说礼轻情意重,对于鲁迅先生的这份深情厚谊,毛主席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但没想到直到鲁迅先生离世两人也没能见上面。

毛主席曾说:红军有两个总司令,一个是朱德另一个是鲁迅,为何?

鲁迅先生葬礼

1936年10月,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享年55岁,接到这一噩耗的毛主席悲痛不已,立即提议中共中央发表了对鲁迅先生的追悼文件,随后更是亲自为鲁迅先生举行了逝世一周年的大会,并发表讲话,借此传达着对这位革命友人的敬佩和深深的思念。

对于毛主席来说,鲁迅先生的去世是格外令人惋惜的,不论是人格还是思想,鲁迅先生都是难得的圣人。然而斯人已逝,毛主席唯一能做的也只是将鲁迅先生铭记在心,时常读一读鲁迅先生的著作,似乎这样就能感知到友人彼时的心境。

毛主席对鲁迅先生著作的喜爱是出了名的,自己走到哪就把鲁迅先生所著的《鲁迅全集》拿到哪,纵使炮火轰鸣,戎马不断也好好地保存着它,时常拿出来看一看,就连访问时都不忘带几本。

1949年12月,毛主席首次赴苏联访问,饭前也不忘拿出书来读,甚至连吃饭都顾不上,听见工作人员的催促,毛主席笑着说:“我就爱看鲁迅的书,我们的心意息息相通,我在延安的时候夜读他的书,经常忘了睡觉”。

毛主席曾说:红军有两个总司令,一个是朱德另一个是鲁迅,为何?

鲁迅先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先生的两句诗,也成了毛主席的座右铭,对于鲁迅先生的战斗精神和牺牲精神,毛主席非常敬佩,时常用它们激励自己,在革命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如今通讯如此发达,按一个按键就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看到对方的脸庞,但在革命年代,鲁迅先生和毛主席的交流却如此困难而奢侈,他们互相钦佩,把对方看作珍贵的知己,却因种种限制从未见面,不禁令人备感遗憾又深为感动。

 
 


//www.syxtk.com/wzzx/llyd/ls/2022-02-16/73909.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