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逄先知:毛泽东从未向故宫博物院借过乾隆武英殿版《二十四史》

作者:   来源:昆仑策网  

毛泽东从未向故宫博物院借过乾隆武英殿版《二十四史》

——访原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逄先知

王志刚

最近从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蒋介石、毛泽东向故宫博物院借阅乾隆武英殿版《二十四史》的事。文章写得活龙活现,有鼻子有眼,涉及的人物用的都是真名真姓真职务。不明真相的人,很容易信以为真或者半信半疑。

对蒋介石是否向故宫博物院借阅过武英殿版《二十四史》,我不了解,无从查证。为了弄清楚毛泽东是否向故宫博物院借阅过这部书,我特地访问了原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逄先知。他曾长期为毛泽东管理图书,对这方面的情况比谁都清楚。这位近九十高龄的老人,思维敏捷,对答如流。下面记录的是我们之间的对话。

王志刚问:“网上有一篇文章,讲蒋介石、毛泽东向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借阅武英殿版《二十四史》的事,您看到了吗?”

逄先知答:“看到了,完全是作者在造谣,凭空编的‘故事’。”

问:“您为毛泽东管理图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答:“从1950年11月开始,直至1966年5月,有16年之久。”

问:“毛泽东阅读的武英殿版《二十四史》是从故宫博物院借来的吗?”

答:“不是。毛泽东从未向故宫博物院借过书。他要借书,都是我到北京图书馆(后来更名国家图书馆)去办理,而且都是如期归还。北京图书馆还为毛泽东办了一个借书证,编号为第1号。他们至今还保存着当年我写的那些借书条。”

问:“那么,毛泽东阅读的武英殿版《二十四史》,是怎么得到的?”

答:“我记得大约是1952年。当时在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担任领导职务的邓洁(延安时期,曾任中央书记处行政处长),知道毛泽东喜爱读书,找到田家英,说有一部武英殿版《二十四史》,字很大,想送给毛主席。田家英当然很高兴。不久,邓洁把书送到中南海,是我从汽车上搬下来的,放到毛泽东的书房里。毛泽东从来没有把这部书看作自己的私有财物。他逝世后,全部交给中央档案馆,由国家永久保存。毛泽东在书眉上写了许多批语,是留给后世的一笔很有价值的文化遗产。

那篇文章作者却无中生有地虚构出一个田家英向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为毛泽东借武英殿版《二十四史》的‘故事’。为了把假的说成真的,写得绘声绘色。大意是:当田家英说明来意,马衡一听,数声冷笑后说:‘真是异想天开,我这里每样东西都是国宝,任何私人都不能动。’田家英无奈,委婉说出自己的难处,也暗示毛泽东非他人可比。可马衡就是不买账,傲视君王的派头一点不比毛泽东差。不知是什么原因,马衡调到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马衡走后,田家英再借《二十四史》,自然是一路顺风。毛泽东如愿以偿。可以推断,他认为天下宝贝物都是自己囊中私物。

文章作者举不出这段‘故事’的任何来历。他以为当事人都已作古,为了攻击毛泽东可以随心所欲、不择手段地制造谣言,欺骗读者,这是极不道德的。没想到偏偏还有我这个当事人在,可以把事实说清楚。

文中所说的不论是田家英为毛泽东借阅武英殿版《二十四史》,还是从琉璃厂买了一部中华书局出版的《二十四史》,都是根本没有的事。至于马衡调离故宫博物院,更扯不上毛泽东。

问:“毛泽东向故宫博物院借过什么文物吗?”

答:“借过,不过很少。1958年曾向故宫博物院借过草书字帖。10月6日,他批示田家英:‘请将各种草书字帖清出给我,包括若干拓本(王羲之等),于右任千字文及草诀歌。此外,请向故宫博物院负责人(是否郑振铎?)一询,可否借那里的各种草字手迹若干。如可,应开单据,以便按件清还。’(见《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册,第467、468页)后来,他从故宫博物院借的草书手迹都由时任中办秘书室副主任陈秉忱全部送还。陈老懂得文物,是清代著名金石学家陈介祺之孙。

我为毛泽东管理图书16年,亲闻亲历,非常清楚。毛泽东凡是借阅公家的图书、手迹等,都十分爱护,如期如数归还。不仅如此,还把别人送给他的名贵文物交给公家。例如,著名收藏家张伯驹曾送给毛泽东一件极为珍贵的李白《上阳台帖》。毛泽东看过后,送给故宫博物院。又如,1951年12月3日,他致信郑振铎,说:‘有姚虞琴先生经陈叔通先生转赠给我一件王船山手迹,据云此种手迹甚为稀有。今送至兄处,请为保存为盼!’(见《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1册,第429页)郑振铎,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长,他将自己收藏的大量古代陶器和近10万册古籍全部捐献给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该文作者用对照的笔法,写蒋介石派陈布雷向马衡借阅武英殿版《二十四史》,完全是另一个调子。还说有人在蒋介石面前搬弄是非,说马衡坏话,想取而代之。蒋介石断然说:‘故宫文物,只可托马衡。国宝由他保管,国人放心。’文章作者制造谣言抬蒋贬毛,他的政治动机十分清楚。现在,网上常有一些凭空编造而又说得活龙活现的‘故事’,这只是恰恰遇到一件同我直接有关的例子。读者对这类骗子可要十分警惕。”

王志刚:“谢谢逄老,您作为当事人之一,说的这些事实,对那篇造谣文章是有力的批驳,很有说服力。我完全同意您的意见。”

(来源:昆仑策网)



//www.syxtk.com/wzzx/llyd/ls/2019-03-11/55494.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