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毛主席的造船文化:从“跃进”号到“东风”号

作者:李克勤   来源:济学  

毛主席的造船文化:从“跃进”号到“东风”号

李克勤

毛主席在造船业的道器变通——毛主席的造船文化,是历史的存在。】

毛泽东喜欢水喜欢游泳是有名的,老人家也喜欢船,更喜欢造船,造大船,他老人家最喜欢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造我们中国的大船。毛主席亲自领导了新中国的造船工业,创造了独特的中国式的造船文化。

人类造船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从独木小舟到艨艟大船,从横渡江河到郑和七下西洋,我国的造船工业拥有着辉煌的历史。但1840年以后,在帝国主义“坚船利炮”的摧残下,中国的造船业几乎沉寂!

建国初期,我国船舶工业伴随着共和国成长的步伐,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在非常薄弱的基础上艰难起步。鉴于当时船舶工业遭受战争的严重破坏,我国尚不具备自行建造现代化船艇的基本条件,引进成套器材在国内建造便成为首选。1955-1957年,我国船舶工业集中力量建造了一批苏联转让的护卫舰、木质鱼雷快艇、鱼雷潜艇、猎潜艇、基地扫雷艇等5型舰艇。

一、“跃进”号:自主与外援的结合物

1958年11月27日,由苏联转让技术和设备建造的第1艘“567”型万吨级远洋货轮——中国生产的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跃进号”下水。

毛主席的造船文化:从“跃进”号到“东风”号

这是归国华侨学生在大连造船厂参观正在制造的“跃进号”万吨巨轮。

“跃进”轮属钢质、双层纵通甲板、长艏楼、巡洋舰艉、单桨船型、船体结构型式属纵横混合式。船体采用cxπ-4高强度合金钢板,装备有先进的导航仪和大功率高参数蒸汽轮机。

总长169.9米、两柱间长156米、型宽21.8米、型深12.9米、设计吃水8.5米、结构吃水9.72米,满载排水量2.21万吨、航速18海里/小时,续航力1.2万海里、载重量1.34万吨,结构上考虑了冰区加强,适于装载谷物、杂货,可航行于世界任何航区,是当时世界上同类船舶中的先进产品。

“跃进号”是新中国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船,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她的建造成功,为中国船舶生产探索了道路,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造船职工队伍,提高了职工业务技术素质,也提高了我国造船整体水平。它标志着新中国造船工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这是中国造船业由建造小型船舶到建造大型船舶的飞跃。

尽管这个时候,还有苏联老大哥的辅助,但毕竟是我们造船业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毛主席的造船文化:从“跃进”号到“东风”号

1955年发行的特13《努力完成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之“交通运输”所绘船只即为“跃进号”万吨巨轮,可见其受重视程度。

毛主席的造船文化:从“跃进”号到“东风”号

这是跃进号正式下水后发行的邮票。

跃进号,无论如何是个奇迹,它的生产只用了58天就下水了,有人说该轮有质量问题,导致后来沉没。实际上,后来海军潜水员经过考察,没有发现因为质量问题沉没的迹象,而是由于触礁导致的事故。

央视《国家记忆》,专门有一集谈过此事。

可以说,跃进号,是一个造船业探索的里程碑。这背后反映出新中国在造大船上,从无到有的一个制造体系的形成。

由于那个时候是计划经济,跃进号是二五计划的项目,全国是一盘棋的,所以在制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新的流程、规范和方法,并且这是有生命的体系,我们完全可以称之为毛主席的造船文化。

毛主席的造船文化,是毛主席道器变通的具体体现,影响到后来的造船工业。

二、没有外援,只能自力更生

正当造船工业和海军装备计划大规模技术引进时,由于特殊原因,国外的技术援助突然中断,我国船舶工业步入了艰难岁月。

面对巨大的困难,根据毛主席一贯的思想,中央领导明确指出,仿制是手段,通过仿制过渡到自行研制才是目的,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点上把转让制造同改进提高和国产化相结合,走自我研制的发展之路。

在这期间,我们必须特别关注一件事情。

1956年1月10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上海市市长陈毅陪同下,视察江南造船厂正在建造的6603中型鱼雷潜艇。毛泽东视察江南造船厂,无疑极大地鼓舞了广大造船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后来江南造船厂创造奇迹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毛主席的造船文化:从“跃进”号到“东风”号

毛主席视察江南造船厂的情景

三、“东风”号是全国大协作的产物,真正的自主品牌

1958年,中国自行设计、自己制造万吨远洋船,被列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

一机部第九局第二产品设计室,于1958年初,着手设计,仅3个半月就完成了整个施工设计图纸。比过去5000吨货轮的设计周期缩短了3/4以上。

为提高载重量,节约钢材,冶金部钢铁研究院与鞍山钢铁公司联合试制,轧出船用高强度低合金钢材,为该船的船体建造提供了条件。

年末,交通部远洋运输局根据设计图纸,委托一机部第九局所属江南造船厂承造,双方于1959年1月正式签订协议。

江南造船厂修造过许多船,但建造国内自行设计的万吨船还是第一次,根据当时的设备、技术状况,困难是很多的。

1959年初,万吨船正式投料开工。第一道工序放样就遇到放样楼场地不够长,无法进行线型放样的难题。放样工人们经过研究,采用按比例缩小3/4的方法,解决了场地问题,并采用了线型活络多用样板,替代单用样板,效率成倍提高,结果用12天时间完成原计划15天的放样下料任务。在进入船体装配之前,工程技术人员参阅了数百份图纸资料,研究学习苏联的造船装配方法和大连造船厂的三岛式建造法,使万吨船底板一上船台,即可分三路同时施工,从而大大加快装配速度。从1960年1月起,全船一百多个分段相继上船台进行合拢。

万吨船有3根人字桅杆,每根高20余米,重20余吨。当时江南造船厂最大的吊运设备是40吨高架吊车,高架吊车高度只有30米,实际只能吊28米,而桅杆和船台以及船体甲板加起来的高度超过30余米,因此吊装人字桅杆成了重大技术难题。经过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运用平衡木的原理,把桅杆吊到甲板上,然后在底脚处烧“马”稳住,再用卷扬机慢慢地拉直竖起来,一次吊装成功。

正当万吨船开工建造之时,中共上海市委号召全市职工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活动。造船安装工人通过技术革新,提前完成万吨船主机轴系拉线、照光、安装任务;电气工人安装成航海仪器电罗经;坞吊工人创造了以砂箱代替楞木的下水新方法,改进了新船下水工艺。据统计:江南造船厂围绕万吨船生产技术关键,实现了300多项重大技术革新,改进设计和工艺180余件,大大促进了造船速度,提高了产品质量。

万吨船主要结构的焊缝优质率达到98%以上,节约钢材43.5吨,船壳建造成本降低5.5%。

毛主席的造船文化:从“跃进”号到“东风”号

该船于1960年4月15日下水。老工人吴裕其创造以砂箱代替楞木的下水新办法,摆脱原来靠人工敲木楞的笨重体力劳动,改进了新船下水工艺。

在新船下水典礼上,交通部上海海运局局长李维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命名该船为“东风”号。1960年第三季度,进入设备安装阶段,至年底完成全部工作量的50%。至此,由于配套设备的影响,设备安装工作无法继续进行而陷于停顿。

“东风”号是全国大协作的产物。

船用高强度低碳合金钢材,是冶金部钢铁研究所与鞍山钢铁公司共同研究成功,由鞍钢生产的。

船用主机是上海沪东造船厂试制的中国第一台8820匹马力的低速柴油机。

船用电罗经是上海航海仪器厂试制的中国第一套电罗经。

其它船用辅机、仪表仪器等配套设备的协作单位涉及全国18个部、16个省市所属的291工厂和院校,这些协作单位为“东风”号提供了2600多项器材和设备,其中包括40余项新试制的船用产品。“东风”号下水后进行设备安装阶段,至年底,已完成全部工作量的50%。

但是,由于配套设备的影响,设备安装工作无法继续进行而陷于停顿。

1962年8月,国家科委在北京召开交通部、三机部等有关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就“东风”号试制的设计、设备配套等问题作了研讨。会议决定适当降低原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配套设备以国产为主,适当采用少量的国外产品。

经国家科委审查决定,立即着手修改技术设计,成立技术鉴定工作组、设备配套工作组和8820匹马力柴油机技术工作组。

1964年7月,施工设计已基本完成,配套设备已大部分落实,得到了全国18个部、16个省和市所属的291家工厂协作配套,提供了2600多项器材和设备。

其中包括40余种新试制的船用产品。从而又继续施工。

1965年6月,沪东造船厂制造的主机船用低速柴油机到厂。该机重达400余吨,工厂不具备整机吊装的条件,采用将主机分解为三大部件,在吊杆船前舱加压载水,将东风号稍加横倾的吊装方案,完成了主机吊装任务。8月,机舱辅机和设备进行系泊试验。10月,主机以及附属辅机和设备,在码头试验提交完毕。各种制冷机以及附属辅机和设备也结束了系泊试验。

1965年11月5~15日,“东风”号船在长江口进行了轻载试航。技术鉴定工作组主持了这次试航,各专业组和主机技术工作组随船参加试航。

12月11日和13日,“东风”号技术鉴定工作组召开了工作会议。对重载试航前的准备工作进行了检查,认为轻载试航阶段所发现的各项缺陷已消除,船的技术状态已具备了重载试航的条件。

12月14日,“东风”号在长江口试验导航仪器,15日离长江口北上,16日下午到达青岛。在青岛载货9806吨,油684吨,淡水1184吨,吃水平均为8.46米,排水量为17082吨,符合重载试航要求。

在国家验收委员会成员、交通部副部长彭德清和六机部副部长刘星的主持下,“东风”号于20日晨八时离开青岛港出海进行各种试验,至28日各项试验全部结束,返回上海卸货。试航中曾二次遇到九级强风,但仍全部完成了国家鉴定大纲所规定的试验项目和轻载试航遗留补充试验项目,船的航速达17.3节,超过设计要求的16.65节。

该船主要尺度与性能:“东风”号的船型为单螺旋桨,双层纵通甲板,长艏楼,艏柱前倾,艉部巡洋舰式,具有中部机舱中部甲板室,有高裕干舷的钢质柴油机远洋货船。总长161.4米,设计水线长152.5米,二柱间长147.2米,型宽20.2米,型深12.4,设计吃水8.46米,排水量17182吨,载重量11642吨,载货量10000吨,每小时航速度17.3海里,能在海上连续航行40昼夜,远航至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东风”号为载运一般货物的远洋干货船,船上设有878立方米的冷藏舱及1145立方米的液货舱,能载运少量的冷藏货及液货。同时,在货舱内设有止移板设备,必要时可以载运散运谷物。在第二、三舱设有60吨重型吊杆1根,可以吊装重物。在第一货舱设有防爆措施,可以装运一般易燃易爆物品。

该船的船体采用了国产的高强度低合金钢结构材料,主机采用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8820匹船用重型低速柴油机。装置了比较新型的废气锅炉供汽的蒸汽透平发电机组,通讯导航设备和舱室空气调节装置等

“东风”号经技术鉴定工作组鉴定后认为,通过轻载试航和重载试航的各种试验,它的设计和制造是成功的,主要性能及质量是优良的。

1965年12月31日,“东风”号竣工交船。翌年,经国家船舶检验局检验,它的快速性、装载量、钢材消耗量和机舱长度等指标都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东风”号建成后,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和海内外各界人士的热情祝贺。

1966年5月6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陪同外宾到“东风”号参观,对“东风”号予以热情赞扬。

美国黑人领袖罗伯特•威廉参观后激动地说;“这艘中国自己造的船,不仅是一个巨大的物质成就,而且通过它还可以看到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和能力。”一位非洲朋友赞叹道:“在用毛泽东思想武装的中国工人面前,无论多大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当年,“东风”号在航运中,许多想念祖国的海外侨胞都把它当作是祖国的领土。每当船到一个港口,当地的侨胞纷纷来船上与祖国亲人相见。有一次,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侨胞,由亲属陪同,远道赶来。他从船头一直摸到船艉,激动不已地说:“我们华侨就盼着祖国早日富强啊!”

“东风”号的建造成功,开创了中国自行设计建造万吨级船舶的先河,给造船工业带来勃勃生机。

四、毛主席的造船文化:自主、协作、结合——道器变通

从“跃进”号的起步,到“东风”号的建造成功,毛主席领导中国造船业走出了一条新路,这是一条开创性的造船工业发展的路径。

从设计、试验、研制,到加工工艺、配套生产,再到装配,再到下水试航,直到完全水上航行,我们有了一整套的战略思想、管理方法、技术手段,尤其是我们有了一大批过得硬的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的造船队伍,这是中国造船工业最重要的最根本的资源,而这支队伍最具有竞争力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我们可以把毛泽东思想在这里的具体运用成果,是毛主席的道器变通,叫做毛泽东的造船文化。

毛主席的造船文化在这支队伍里得到了传承。

他们继“东风”号万吨级远洋船之后,又造出可携带射程达8000公里导弹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我国的第一艘30万吨级超大型油船、多次成功完成“神舟号”飞船测控任务的“远望3号”航天测控船、多次赴南极考察的“向阳红10号”科考船、第一代导弹驱逐舰首舰济南舰、率先叩开国际市场大门的“长城”号、可用于有冰海域的“渤海友谊”号浮式生产储油船、享有盛誉的我国第二代导弹驱逐舰首舰哈尔滨舰、集中了当时我国舰艇武器装备科研最新成果的新型常规潜艇,等等。

毛主席的造船文化,其特征在于:

——从设计开始,干任何事情都有道的指引,道器变通有根。有根方能有据,有依据,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正如大庆靠“两论”起家那样,这绝不是什么瞎说的;

——由设计到生产,依靠现有的技术、设备,不盲目冒进,道器变通有基(础),那个时候所有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都是自觉爱护国家财产,懂得浪费是犯罪,因此做事情不是凭空瞎搞,而是先做好调查研究,搞清楚现实情况,在着手做;

——最厉害的还是道器变通之变,那个时候的创新思维,创新行为可以表述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是道与器相结合,革命干劲与求实态度相结合,用社会主义大协作的管理方式,紧紧依靠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的结合来完成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除此之外,还有个过人之处,就是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气馁,不放弃,就像解放军那样——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下面,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在整个造船业体系里,从宏观到微观,许多过去想不通的事情,开始想通了,这就叫思想领先,从而大大带动了干部群众的实践勇气和智慧,对于社会所需要的东西,敢于推而行之——谓之通,对于说不通的事情,也开始说得通了,进而行不通的也行得通了——这就是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得到了激发,其威力是无穷的,是任何物质刺激都无法匹敌的。

精神可以变物质,道可以器化为轮船——这就是毛主席的道器变通——毛主席的造船文化。

无疑,这在世界工业历史上都是首创,值得今天我们认真总结和学习。

实际上,对此那些真正具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早就关注了。

毛主席的造船文化:从“跃进”号到“东风”号

李克勤(jixuie)后记:新中国建国初期,毛主席视察海军那件事,千万不要小看,凭着毛主席至高无上的威望,那对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文化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因此我们说毛主席的造船文化,绝不是随便说出来的,这只有我们的毛主席领导的社会主义实践——包括革命和建设,才能这么概述。

革命没有文化,就乱套,有了文化就可以治乱;建设没有文化,就如同有器而无道,搞点模仿还行,创造就难。有了文化的建设,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就能持续道器变通。

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不然我们的核潜艇怎么下水的呢?



//www.syxtk.com/wzzx/llyd/ls/2018-11-27/53733.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