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钱昌明:“二战”是怎样打起来的?

作者:钱昌明   来源:红歌会网  

“二战”是怎样打起来的

——惨痛的历史教训不应忘记

钱昌明

发生于1931年到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自相残杀。这场人为的浩劫,是由日、意、德三个法西斯集团挑起的,历时14年,给世界人民制造了巨大的灾难:

战火波及五大洲四大洋的84个国家和地区,影响到17亿人口的命运(占当时世界人口的80%)有超过9000万人的伤亡经济损失高达4万亿美元。

这段惨痛历史,虽然已经过去73年,但人们决不应该“好了伤疤忘了痛”!只有牢记历史教训,才能不重蹈覆辙。在当今“核导”时代,人类再也经受不起这类自相残杀。笔者断言:如果世界大战再一次爆发,那就是人类的自我毁灭,谁也别想再存活!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想想历史,看看当今,决不能让世界历史悲剧重演。

“三十年代大危机”

“二战”是由“三十年代大危机”引发的。究其根本原因,则是资本主义私有剥削制度发展的恶果。诚如列宁所指出:“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市场出现抛售狂潮,股市开始崩溃。一些财团力图挽救,集资买进,但仅是回光反照。到29日早晨,市场开盘仅半个小时,50种主要股票的平均价格就下跌了40%!到11月中旬,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全部有价证券均贬值在50%以上!一场史无前例世界经济大危机,就这样从美国的金融市场开始,很快蔓延到加拿大、日本和欧洲,冲击到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危机所及,资金链断绝,商品积压,生产下降,贸易锐减,银行、工商企业纷纷倒闭,失业激增,社会矛盾激化。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又称生产“过剩”危机,这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个悖论。以美国为例,大危机前十年正是美国的经济繁荣时期,史称“柯立芝繁荣”。期间,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一定提高,但工人工资的提升,按比例远远跟不上工商业利润的增长。工商业的繁荣刺激着生产的不断扩张,结果导致消费力不足,使不断增产的商品无法销出。这种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不断尖锐,最终引发“过剩”危机。一方面,是“过剩”农产品堆积如山,被资本家大批销毁另一方面,是贫困的、饥寒交迫的广大劳苦大众被活活饿死。

生产“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痼疾。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性之间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确立,1825年在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社会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一时的野蛮状态仿佛是一次饥荒、一场普遍的毁灭性战争,吞噬了社会的全部生活资料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部毁灭了”(《共产党宣言》)。危机过后,就是“萧条”、“复苏”、再繁荣。但危机的根源未除,它就像幽灵一样,挥之不去,大约每隔十年左右就要轮回一次。

与历史上的经济危机不同,1929年爆发的“30年代大危机”,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这就是: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特别严重。

以往的经济危机,一般都是几个月,最长也就是一、两年时间这次危机长达四年之久。以往的危机一般只发生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这次危机则波及到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直至影响到资本主义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以往经济危机,生产下跌一般在10%左右这次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0%以上(美国为53.8%,德国为59.8%,英国为80%,法国为69.1,意大利为66.8%,日本为66.6%)!②

大危机促使各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厉行关税壁垒。由此,恶性循环,国际贸易锐减了三分之二,反过来进一步加深危机。最严重时,世界失业总人口高达5000万人!各国失业率均在30——50%以上,此外还有成千上万的半失业者和数千万破产的农民。

经济危机极大地激化了各国的国内矛盾,引发政治危机③。垄断资产阶级为维护其统治,想方设法。一面强化国内的资产阶级专政一面矛头向外,转嫁危机,加紧争夺,直至发动战争,寻找出路。鉴于各国的历史与现实的种种复杂因素,不同国家采取了不同的对策。

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由国家干预经济,推行社会改良主义政策。日本、意大利与德国,则彻底撕去资产阶级民主的外衣,采取了赤裸裸的法西斯恐怖统治,疯狂推行对外侵略政策,先后形成了亚、欧两个战争策源地,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战火的点燃与蔓延

“二战”战火是这样燃烧与蔓延的:

1931年日本法西斯炮制“九一八”事变,发动对华侵略战争,战火首先在亚洲燃起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法西斯发动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二战”战火蔓延至非洲。1939年9月1日,德国法西斯发动入侵波兰的战争,“二战”战火燃及欧洲,世界大战全面进行。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入侵苏联,挑起苏德战争。同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军基地、发动太平战争,战争范围进一步扩大。至此,所有大国全部卷入“二战”,无一幸免。

“二战”战火的点燃与蔓延,历经了1931至1941年的长达十年之久。特别是在1939年欧洲战场燃爆之前,如果当时的大国——英、法、美,能采取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法西斯主义侵略的必要措施,那么,这场世界大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遗憾的是,出于帝国主义极端自私、损人利己的本性,其时的英、法、美,出于垄断资产阶级的本性,在国际关系中,始终推行反共、反苏的“绥靖”政策。面对法西斯主义的侵略,步步退让、姑息养奸,纵容侵略,这不仅给世界人民以巨大的灾难,最终——特别对英、法来说,完全是“自搬石头自砸脚”,直落得个损人害己的可悲下场!

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发生,“二战”战火在亚洲战场点燃。面对侵略,作为半殖民地中国的国民党政府,天生害怕帝国主义。其时在东北空有30万军队,却不敢面对不到两万日军的侵略,只知退让,采取“绝对不抵抗”政策,极大地助长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仅仅三个月,整个东北陷落,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独占殖民地。

东北丢失,国难当头。蒋介石仍坚持反共内战的反动“国策”,幻想由英、法等国控制的“国联”来主持“公道”。英、法操纵下的“国联”,表面上接受中国控告,实际上袒护日本强盗的侵略。“国联”理事会仅就认定“日本是否武装侵入了中国东北?”这样一个“白痴”问题,就整整争论了3个月!最后总算派出一个“李顿调查团”(由英、美、法、德、意等5个国家的代表组成,团长为英国人李顿),于1932年4月下旬到达中国东北,活动了一个半月。迟至1932年9月4日才交出一份调查报告书,结论是:

东北是中国领土一部分,主权属于中国(废话一句)认为中国抵制日货运动是“中日冲突的重要原因”,苏联的“共产主义目前的传播”是造成“九一八”事变的最重要因素(为日本开脱侵略罪责)最终,主张中日两国都从中国东北撤出武装力量,中国东北由西方列强各国“共管”(强盗逻辑!变相承认日本侵略中国的现状)。

李顿调查团报告书,是英、法、美妄图牺牲中国东北,换取日本确认西方帝国主义在中国长江流域利益的一种利益交换,是“二战”期间最早、也是最典型的“绥靖”行为。这是一种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对法西斯侵略行径姑息妥协,纵容侵略,推动法西斯主义去反苏、反共的政策。正是这种“绥靖”政策,帮助日本在东方成为亚洲的战争策源地。

反观西方,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更是英、法一贯推行绥靖政策的恶果。

1935年10月,意大利墨索里尼法西斯不宣而战、入侵埃塞俄比亚,“二战”战火燃至非洲。其时“国联”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宣布意大利为“侵略国”,并决定对它实施经济制裁。但奇怪的是,却未把石油等战略物资列入禁运范围英国控制下的苏伊士运河,更是继续对意大利自由开放,致使“经济制裁”成为一纸空文。究其原因,墨索里尼系法西斯主义的创始人。他在国内镇压共产党和进步人士对外煽动民族沙文主义,推行军国主义侵略扩张政策。其所作所为,都为英、法等西方政客所仰慕。加上意大利与德国的紧密关系,为诱导德、意法西斯做反苏、反共的急先锋,英、法自然愿意牺牲埃塞俄比亚,而不愿在实质上得罪意大利。

1936年2月,西班牙由共产党、社会党和左翼共和党人组成的“人民阵线”,在大选中取得胜利,组成了共和国政府。同年7月,在德、意法西斯支持下,以佛朗哥为首的西班牙法西斯势力公然发动武装叛乱,导致西班牙内战。德、意法西斯支持西班牙法西斯势力,公然进行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就此演变成为一场西班牙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西班牙地处直布罗陀海峡要冲,是大西洋通向地中海必经之路,更是英、法同亚、非殖民地相连结的交通要道。德、意法西斯干涉、控制西班牙,实有重大军事战略意图。尽管如此,但英法为了祸水东引——反苏,同时扼杀西班牙人民阵线和本国的民主力量,宁愿与法西斯妥协、“绥靖”,实施了貌似公正、实为纵容的所谓“不干涉”政策。他们对西班牙政府实行严密封锁对德、意支持佛朗哥叛军的行为则听之任之。最终硬是让西班牙反法西斯民主政府,被国际法西斯势力所扼杀。

“绥靖”政策与纳粹德国势力的坐大

至于纳粹德国法西斯势力的坐大,终于变成“二战”的主要罪魁祸首、欧洲的主要战争策源地,那更是英、法“绥靖”政策的大功一件。

大危机激化了德国的阶级矛盾,使德共领导的工人运动高涨,严重危及德国资产阶级的统治。1933年1月,希特勒在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下上台执政。2月,随即炮制了“国会纵火案”,诬陷共产国际伙同德共“暴乱”,公然取缔了德国共产党,逮捕了18000多共产党人,其后又取缔工会、“排犹”,推行白色恐怖,实施赤裸裸的法西斯专政。同时,纳粹为转移矛盾,利用德国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情绪,竭力煽动民族复仇主义,积极扩军备战。

希特勒迎合英、法资产阶级的反苏、反共心理,利用英、法的“绥靖”政策扩张自己势力。1935年,希特勒突破《凡尔赛和约》限制,实施了义务兵役制,把陆军扩展到60万人(“和约”规定,限制在10万以下),英、法居然毫无反制。这极大地鼓舞了希特勒的冒险野心。

1936年3月7日凌晨,希特勒再次冒险,下令德军进兵莱茵不设防区(《凡尔赛和约》明文规定,德国在莱茵河东岸50公里区域为“不设防区”),此举彻底撕毁了《凡尔赛和约》。希特勒这次冒险行动,其实带有极大的试探性质。他事先作了预案:如果这一行动遇到法军的干涉,他就会立即命令德军“赶紧撤回”。据说进军莱茵的48小时,这是希特勒一生中最为紧张的时刻。不过,最终平安无事。

希特勒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是“一战”战败国——德国,在重整军备阶段最大的一次冒险行动也是英、法不必冒战争风险、能遏制住希特勒法西斯侵略的最后一次机会。结果,希特勒的冒险成功了!英法的软弱给自己种下了祸根。

1936年11月,利用英、法、美西方的反苏、反共心理,德、日法西斯公然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意大利加入,正式组成世界法西斯同盟。希特勒的纳粹德国势力不断坐大。

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此前,英国首相张伯伦早就表示过不会援奥事后法国政府也表示无意干涉美国政府则表示“完全理解”。

同年9月,再发生纳粹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事件”。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与希特勒、墨索里尼在慕尼黑会晤。会议在没有捷克代表参与的情况下,决定把捷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次年3月,德国随即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在这一事件中,英法再一次出卖盟国、牺牲小国利益,挑动纳粹向东扩张,纵容德国去进攻苏联,促使希特勒走上战争之路。

然而,事与愿违,希特勒欺软怕硬不敢进攻苏联。相反,却主动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8月31日,他贼喊捉贼,炮制“袭击格莱维茨电台事件”。9月1日以此为借口,德军发动了对波兰的进攻,英、法被迫参战。“二战”战火最终在欧洲燃起。

“二战”已全面燃烧。即便如此,英法的“祸水东引”的贼心仍然不死,还想以牺牲波兰为代价,继续推行“绥靖”政策。结果,英法虽已对德宣战,却制造了一场“静坐战争”——西线无战事。眼看波兰的覆亡,坐视不救。殊不知希特勒攻下波兰后,并未向前进攻苏联而是掉头向西。

1940年4月,德军突袭丹麦、挪威,只化4个小时占领丹麦,仅一天就占领了挪威首都奥斯陆。5月中旬,德军再在西线发起进攻。结果卢森堡不战而亡荷兰抵抗了4天即宣布投降比利时战斗了半个月屈服。其时比利时境内有英法盟军40万,未及对阵,慌忙组织“敦刻尔克大撤退”,仓皇出逃英国。

6月5日,德军向法国发动总攻,拥有300万大军、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居然不战而降!6月14日德军不发一弹占领了巴黎,22日签下了投降条约:法国北部由德国人直接占领南部由卖国贼贝当组织傀儡政权统治。从此,法国人民在纳粹淫威下经历了“亡国奴”的生涯,直至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战后才得以解放。这是法国资产阶级政府,长期推行损人不利己的“绥靖”政策收获的苦果。

值得记取的历史教训

法国投降后,1940年希特勒的铁蹄又横扫东南欧。到1941年6月,除了英国隔海峡龟缩在大西洋的英伦海岛,整个欧洲只有社会主义苏联不在法西斯德国的掌控之下。其后在纳粹德国发动对苏战争后,整个形势才发生了改变。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同年,日本法西斯发动太平洋战争,美国参战。1942年1月,苏中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共同宣言——《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国际反西斯统一战线建立。“二战”性质发生变化,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反法西斯战争。

苏德战争爆发后,社会主义苏联以一国之力,顶住了纳粹德国的疯狂进攻,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此后,苏联红军由防御转入反攻。1944年6月美英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失败。1945年5月2日,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德国法西斯覆灭。9月2日,日本宣布投降,“二战”结束。

回顾“二战”爆发历史,联系当今国际局势,颇有似曾相识之感。

“二战”过去已70余年,然而,地球村里资本主义私有制度未变,社会主义力量薄弱,周期性的“过剩”危机依旧来袭帝国主义极端自私、损人利己的本性未变,国际关系中的霸权主义和尔虞我诈愈演愈烈像希特勒、东条英机那样的战争狂人,像张伯伦、达拉提那样的傻瓜政客,时不时地会吹泡冒出。所有这些,不能不引起世人的警惕。

“二战”的历史教训已告诉人们:

“二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危害。人类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消灭危机。人类只有实现共产主义,从根本上解决人与人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对立,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战争。这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有待于各国人民的不断觉悟与共同斗争。

“二战”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英、法、美西方大国,长期推行反苏、反共的“绥靖”政策,是它们长期对法西斯侵略实行纵容的苦果。

假如早在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蒋介石政府敢于抵抗日本的侵略英法控制的“国联”真的能主持正义,坚决制裁日本的侵略,“二战”战火就不会在亚洲燃起。要不是美国在长达十年之久、持续推行“助日侵华”的政策,也就不会有1941年的美国的“国耻”——“珍珠港之辱”了!

假如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时,“国联”真的能执行严格的经济制裁,禁运石油,封闭苏伊士运河,“二战”战火就不会在非洲燃烧。

假如当年英、法对希特勒德国进行必要的斗争,纳粹法西斯势力就不可能坐大假如当年英法美等西方国家,不推行“绥靖”政策,欧洲就不会燃起战火,“二战”也就不会发生。

“二战”发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狼吃羊的借口盛行——弱者对强者的“挑衅”事件不断。如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就是“柳条湖事件”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借口,就是上一年炮制的“瓦尔瓦尔边境事件”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的借口,就是“袭击格莱维茨电台事件”。一无例外地都是弱方“挑衅”强方,致使强方“被迫”还手才诉诸战争的。

由此,联系当代萨达姆私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事件利比亚的“人道主义”灾难以及叙利亚的“化武”事件,确实值得发人深省。

1945年8月,美国人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后,岁月进入“核武”时代。此后尽管有美、苏为首——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期间局部战争和“代理人战争”不断,大国之间有冷战但未发生热战,这是对立双方均拥有“核武”,“恐怖平衡”的结果。

当今,随着“反导”技术与“精确打击”军事技术的发展,大有打破“恐怖平衡”的危险。这会极大地滋长了霸权主义战争狂人的幻想:以为己方已处“绝对安全”的网罩之中,可在战争中掌控绝对优势,稳操胜券,从而产生敢冒发动“核导”战争的风险。这不能不说是最大、最现实的危险。

殊不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事物的发展往往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聪明反被聪明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当今,霸权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已不只是局限于一时一地的危害,它已成为面向普世人类的公害那些妄图发动“核导”战争的狂人,更已成为人类的公敌。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只有动员起来,同霸权主义的战争狂人进行坚决的斗争,才能防止与制止战争。

注释:

①1929——1933年大危机,仅在最富裕的美国,有资料显示,被饿死的穷苦人口至少有900万!另据美国1932年9月号的《财富》杂志说:“应该说至少有7500万人(占美国总人口的60%)衣食不周,这才是美国经济状况比较准确的描写。”

②数据取自王春良、祝明主编:《世界现代史》上冊第319页。

③1929年美国参加罢工人数为23万人,1932年增至146万人1930年法国发生罢工1700多次,85万人参加1930至1932年德国每年有几十万人举行数百次罢工危机年代,英国还发生了水兵暴动。



//www.syxtk.com/wzzx/llyd/ls/2018-04-23/49970.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