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李振城:鞍钢宪法在抵抗强烈地震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作者:李振城   来源:红色文化网  

鞍钢宪法在抵抗强烈地震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开滦井下万名矿工在唐山8级地震中奇迹般生还的原因解析

已退休研究员 李振城

  据《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庞清辉,于2010年8月19日在该刊发表的采访报告中说,1976年唐山发生8级强烈地震时,处于震中的唐山开滦煤矿正在井下作业的万名矿工,竟然奇迹般地生还。这个感人事件虽然距今已34年,却仍然是值得人们回味的特大历史新闻。在文中,记者还详细讲述了万名矿工得以生还的各种具体原因,但是没有点透其深层的历史原因。其实,通过这些具体原因的分析,人们已不难发现,万名矿工之所以能够生还,其深层的历史原因就在于,鞍钢宪法在抵抗强烈地震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万名矿工是怎样得以生还的?

  1.强震发生时万名矿工的生命处于万分危及之中。

  记者在采访亲历者的报告中说,当1976年7月28日3点42分53.8秒,唐山地下12公里处发生了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能量的强烈地震时,1万多名井下矿工的生命正处于万分危及之中。

  那场强震垂直颠起又跌落,随及左右摇晃,地上建筑物全都酥松,就在极短的23秒瞬间倒塌了。唐山被夷为平地。睡梦中的人们突然与桌椅板凳混杂在一起被地震波随意摆布,从床上抛到床下,被恶狠狠地摔来撞去,只能听凭死神吞噬。在开滦煤矿井下那“星罗棋布的巷道,宛若城市的大街小巷,在几百米的地层深处,瞬间变成了比闭上眼睛还漆黑的境界。”“在强震来临那一刻,先是一阵强烈震风,煤尘轰然而起,什么也看不见。紧接着从底板方向传来巨大响声,由远及近,震耳欲聋。整个巷道都在摇晃,顶板上的煤和矸石哗哗地往下落。钢制的拱形支架接头,在激烈的碰撞和摩擦中发出巨响,令人恐怖的火花四处乱溅,地下深处的矿井立即陷入地狱般的绝境。”

  亲历者说,“从采面撤到大巷,再从大巷撤到井口,就要在那撼人心魄的余震中走完十几里路,攀上一千多米的陡坡。这是何等的艰难!当矿工们正在井下蜿蜒蠕动时,井下供电全部中断,地下水往上涌,通风也快停止了,空气越来越稀薄,呼吸越来越困难,每个人的体力都快支持不住了。”“人们以为井下震害要比地面的轻,却不知道井下潜在的凶险。一旦断电、停风40分钟以上,地下水就会像猛兽般咆哮着,很快淹没矿井,而且各种有害气体也会接踵而至,使人们窒息而亡。”

  2.那个时期领导干部与矿工一起下矿井,强震刚发生就立即成立临时党支部指挥矿工有序地逃离矿井。

  当时全国工业战线上正在开展学大庆、赶开滦的劳动竞赛活动,开滦干部矿工们更是处在抓紧增产节约、创造更多佳绩的大会战活动之中。发生强震那天,开滦煤矿约有1000多名干部与近万名矿工一起下井采煤。

  当强震来临之际,下井的领导干部当机立断,马上成立临时党支部,做好思想工作,鼓励矿工们:“要看到光明,增强勇气,在撤离过程中,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互助,服从指挥!”临时党支部要求各矿井矿工们按照妇女员工、新工人、老工人排列顺序,先工人、后党员,先群众、后干部,领导干部最后撒的顺序,沿着有走向风井口标记的巷道撤离。

  吕家坨矿,当时在井下作业的1006名矿工中,有100多名是机关干部,还有

兄弟单位的打井队员,参加大会战的洗煤厂工人,下井不足半个月的新工人,以及40多名女同志。强震刚发生,与矿工在一起的该矿革委会副主任贾邦友立即组建临时党支部,由他担任支部书记和指挥员。在贾邦友指挥下,1006人按照上述顺序,历经近5个小时,终于走完十几里通道,并陆续向风井的梯子道上攀蹬。贾邦友最后离开风井口。吕家坨矿的井下零伤亡奇迹,就是这样创造的。那个通向风井口的梯子竖道高达90多米,分为 14节,每次只能上—个人。如果不是指挥得当,不是大家有先人后己思想,不是团结友爱、互相鼓励、互相帮助,那是不可想象的。

  除了吕家坨矿的矿工创造了零伤亡奇迹外,位于极震区的唐山矿,震时井下作业的1600多名干部职工也创造了零伤亡的奇迹。还有赵各庄矿,震时井下作业的3000多名干部职工中,只有2人遇难;马家沟矿是4人遇难;唐家庄矿是1人遇难。就是说,1万多名井下作业的干部职工中,只有7人遇难,全部开滦煤矿的震亡率仅为万分之七。这与正在家中熟睡的数十万唐山人伤亡相比,可以说是极其罕见的奇迹。

  3.那时开滦煤矿干部职工都能以主人翁姿态出现,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具有舍己救人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前面已经提到,一旦断电、停风40分钟以上,地下水就会像猛兽般咆哮着淹没矿井,各种有害气体也会使人窒息。亲历者张庆洲告诉记者,就在此时,巷道里突然吹来一阵凉飕飕的风。原来是负责通风的工作人员,在地震时逃出矿井后,并没有回家。没有电,他们就用人力代替电动绞车,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打开了全部风门,从而保证了吕家坨矿井下的自然通风。

  唐山矿负责通风的一位科长,在大地还在震动时,就从家里逃出,顾不上亲人的安危,立即奔向他负责的通风岗位,同样用人力代替电动绞车使矿井通风,使地处极震区的唐山矿亦无一人伤亡。

  其它几个矿井也一样,地面脱险人员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使井下通风,为矿工们向井上逃亡赢得了时间。

  唐家庄矿中唯一遇难的矿工张勇,是井下炸药库的保管员。地震发生时,张勇距地面仅有150米,个人生命处于非常危险之中。由于担心炸药库发生危险,他一直没有撤离岗位,直到飞速上涨的地下水把他吞没。地震发生时,林西矿的绞车房屋不断摇晃,正在值夜班的绞车司机吴显东,不顾个人安危,仍然按照操作规程要求,把闸把打到紧急制动的“O”位上。就在那生死攸关的几秒钟,车房倒塌了,把他砸在里面。当矿领导派人把他扒出来时,他仍然坐在操作岗位上,他的手仍然紧握着闸把。

  吕家坨矿先逃离的矿工们并没有立即跑回家。他们都在余震中焦急地等待后续逃离的矿工出井口,直到指挥员贾邦友最后出井口时激动地说:“矿上不要管了,都回家看看吧。”矿工们才跑回家抢救遇难者。

  当时中央电视台及时播放了开滦万名矿工生还的纪录片:《开滦奇迹》。随及,当时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和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代表已患重病的毛主席,率代表团到唐山慰问灾民,还向贾邦友等生还的开滦矿工们深表慰问和敬意。

  4.那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开滦煤矿领导班子具有为矿工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决心,提前采取了系列过硬的防震抗震措施。

  1974年,国务院向全国下发的69号文件提出:“要立足于有震,提高警惕,防备六级以上地震的突然袭击。”要求切实抓好地震专业队伍和群测群防运动,加强防震抗震工作。开滦煤矿领导班子意识到,开滦煤矿担负着北京、上海等地发电的用煤重任。因此,他们强调,“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立足于有震、大震、早震,始终把井下的防震抗震放在首位。在震前两年,开滦煤矿遵照国务院69号文件精神,制定了周密的防震抗震计划,并且全部得到落实。1975-开革震字281号文件和1976-开革震字第17号文件,已详细地为日后井下万名矿工安全脱险,制定了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抗震灾办法。

  1975年9月,开滦煤矿抽调了大批人力物力对井上井下的抗震能力进行了全面检查,并拨出专款进行加固和维修。9月4日,开滦煤矿革委会下发第646号文件规定:“生产系统关键部位的抗震是必保项目,必须在1975、1976年内解决,初步计算共需134万元;与生产关系密切、人员比较集中和存有重要设备的建筑物的抗震工作,初步计算共需133万元;在工房、宿舍中,确实比较危险的部分初步计算共需510万元……”为了抗震,在当时花费700多万元,确实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至今,世界各国普遍采取封闭式的防灾策略。而开滦煤矿所实践的却是一次开放式防抗震灾的成功范例。事实证明,“政府越封闭,老百姓就越恐慌。”是否发动群众防抗震灾,其效果是极不一样的。

  开滦煤矿地处唐山极震区,八个矿区和一个建设中的矿区都处在9~11烈度区内,360万平方米的建筑中,80%都遭到严重破坏;整个矿区,除了范各庄矿、吕家坨矿、荆各庄矿外,建筑物几乎全部倒塌,变成了一片瓦砾废墟。运煤的铁轨弯曲变形,有的竖起两米多高,运送工人上下井的井架扭成了麻花。供电、排水、通风、通讯、提升、运输系统全部中断,百里矿区陷于瘫痪状态。但是,从当时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开滦奇迹》画面中可以看出,强震后那些圆木支撑的狭窄主巷道基本上没有被破坏,那些竖井、斜井都没有脆弱到威胁矿工生命的地步。这正是开滦煤矿在震前已对基础设施和公用房进行加固维修起了保护作用。

  除此之外,震前已向全体矿工宣传有关防抗震灾的知识,并且使干部熟悉矿工撤退路线,在密如蛛网的坑道里标有逃生的标记,早已准备好在断电后用柴油发电机,等等,都对矿工安全逃生起了重要作用。由于震前掌握了防抗震灾知识,当巷道不断抖动,发生断电、断风时,各矿区负费人在井下就能很快地断定是地震,而不是瓦斯爆炸,必须立即指导矿工向有标记的巷道撤出。范各庄矿采煤一区副区长王同焕至今还记得,他和矿工们在半尺多深的涌水巷道逃离时,巷壁上用粉笔画的“去风井”大箭头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强震中的开滦万名井下矿工得以生还的奇迹表明,鞍钢宪法威力无穷

  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报道的上述事实,正是鞍钢宪法六大基本规则在防震抗震中得到实施的生动体现,正是鞍钢宪法威力无穷的生动体现。

  前面已经指出,大庆经验是对鞍钢宪法的继承和发展。而当时的开滦煤矿又是全国工业战线学大庆的先进国营企业。正是由于开滦煤矿领导班子和全体职工切实认真贯彻落实了鞍钢宪法的六大基本规则,即坚持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和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坚持维护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党的领导,坚持“两参一改三结合”,坚持开展“双革”群众运动,坚持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才使防震抗震的各项有效措施得到了全面落实,为万名矿工生还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和精神、政治、组织制度保障。

  下面再以李玉林为代表的矿工们的无私奉献为例,来说明鞍钢宪法在抗震救灾中是怎样发挥巨大作用的。

  42岁的李玉林,是当时开滦唐山矿的工会副主席和党委委员。震前的7月26日晚9点到27日下午6点,李玉林在矿井下工作了21个小时,走出矿井后已经精疲力竭。可是他又到生产一线查看一遍,晚11点才回到办公室,接到党委书记电话,他又与党委书记谈心一个多小时后,才与党委书记分手,回到家里只睡两三个小时。强震发生时,他把3个孩子和妻子放在空地上,立即光着脚跑回矿区,只见房倒屋塌,党委书记也不幸遇难。此时他想到只有解放军才能应对眼前的局面,必须尽快向党中央汇报灾情。此刻,矿区司机开着救护车迎面而来,还有曹国成、袁庆武两名矿工要一起到北京报信。他们4人闯过唐山与外界的唯一通道――一座木架桥(其它桥已被震垮),直向北京飞奔。到了玉田县,电话拔不通。到了蓟县,电话还是打不通,却意外遇到国家地震局派出查找震中的人马。简单交流情况后,袁庆武陪同地震局人员返回唐山,地震局的一位同志上救护车与李玉林一起去北京报信。他们于当天早上8点多到达国务院接待站,立即受到华国锋等6位中央领导同志接见。李玉林已在路上想好,向中央领导汇报灾情后提出3条建议;①“得派解放军,不怕多呀!”②从全国各大矿务局,抽调矿山救护队。③从全国各省市抽调医疗队。

  当李玉林汇报唐山地区和煤矿灾情时,6位中央领导同志都流泪了。当把灾情报告生命垂危的毛主席时,毛主席嚎啕大哭一场。当李玉林刚提出第1条建议时,陈锡联将军立即一声断喝:“命令”赶来开会的陆海空三军的军官:“XX军、XX军、XX军……接到命令,不集中、不宣讲,目标———唐山!”李玉林等3人回到唐山后,才知李玉林大家庭中已有14人遇难。这就是遵照鞍钢宪法,用毛泽东思想培育起来的一代干部矿工和人民军队的崇高精神境界。这是敢于面对任何艰难困苦和任何顽敌的无坚不摧的革命队伍!

  自1966年3月8日邢台地震发生后,周恩来总理亲临灾区视察,对防震抗震工作进行了系列指示,采取了极重要的措施,促使1970年1月17日召开全国地震工作会议,成立国家地震局,负责地震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同时建立地方专业地震队伍,并广泛组织群众业余地震队伍,开展地震预报和防震抗震工作。根据周总理指示,1972年,国务院确立地震工作的方针是:“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结合,依靠广大群众,做好预测预报工作。”

  1969年7月18日,周总理在地震工作会议上号召:“团结起来,共同对付地震敌人。” “中国地震活动不会停,每当发生一次大地震,就要抓住不放,抓住地震的各种现象,从各个角度去研究。到现场去试验,总结方法,锻炼队伍。一定要集中力量,通力协作。”

  1970年,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第一次全国地震工作会议全体代表时强调:“地震是伤害劳动人民的,劳动人民总会想出对付它的办法来。”“地震是可以预测的,有实践才能有预见,有预见才能预防。根据历史经验,集中劳动人民智慧,打一场人民战争,从预测到预防,以预防为主。自然现象是有规律可寻的。”周总理还说,“不但要有专业队伍,还要有业余群众队伍团结在专业队伍的周围,用土办法,不能都用洋的,要土洋结合实现预防。劳动人民也可以预测。”“世界上对地震预报都在追求,我们要在这条战线上放异彩,要自信,不要自卑,要靠毛泽东思想,靠人民战争。”

  由此可见,周总理关于防震抗震工作的指示,都是遵照唯物史观和鞍钢宪法的规则进行部署和实施的。其基本精神是要坚持毛泽东思想挂帅,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坚持群众路线,充分调动党委领导、专家专业队伍、人民群众三个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两参一改三结合”的防震抗震行动方针。

  遵照周总理指示精神和行动方针,中国首次――也是世界首次――在震前科学地预报了海城地震的发生。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辽宁海城发生7.3级大地震,震中处于人口密集地区。但是在这次大地震中,人员伤亡仅占人口总数的0.32%,死亡人数为1328人,是无地震警报、无疏散居民情况下预期死亡人数的10%,即比预期死亡人数减少了90%。对海城她震预报的成功,而且从国务院到基层的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采取了强有力的防震抗震措施,这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它验证了地震有前兆,只要遵循鞍钢宪法六大基本规则,三结合做好地震预测工作,大地震是可以预见、预报和预防的。这是中国人民在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所开创的人类历史的伟大奇迹。

  随后,有些地区的地震预报更加准确。如四川乐山地区在1976年的地震预报与发震时间相当接近,甚至完全吻合。请看历史记录:

  发震地点   震级  发震时间                  预报意见(时间)
  松潘-平武 7.2  1976年 8月16日22:06    1976年8月16日22:05~22:06
  松潘-平武 6.8  1976年 8月22日 5:49     1976年 8月22日 5:47~5:49
  松潘-平武 7.2  1976年 8月23日11:3     1976年 8月23日12:10~12:20
  盐源       6.8  1976年12月13日14:36    1976年 12月13日
  西昌       5.3  1977年 1月13日 1:43     1977年 1月12日晚至13日
  盐源       5.0  1977年 2月18日 0:28     1977年 2月17日晚
  盐源       5.2  1977年 2月25日14:02    1977年 2月24日晚至25日
  黑水       5.4  1978年 7月13日 5:49     1978年 7月12日20:00~22:00
  盐源       5.8  1980年 2月 2日20:29     1980年 2月2日至3日
  洪雅       4.2  1981年 2月28日 4:56     1981年 2月28日5:00左右
  天全       4.6  1982年 3月 2日 8:42     1982年 3月1日左右

  唐山大地震前也有预报。如紧靠唐山的青龙满族自治县,在唐山大地震发生时,房屋损坏18万多间,其中倒塌7300多间,而该县47万人口中只有1人死于地震。这是由于该县党委书记兼县长冉广岐等领导,听取了县地震办公室的地震预报后,果断决策,及时动员群众避震而创造的历史奇迹。青龙奇迹在世界灾害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唐山大地震20周年时,联合国官员科尔博士首先调查了青龙奇迹,并代表联合国向冉广岐颁发纪念章。

  青龙奇迹是怎样创造的?《瞭望东方周刊》2006年第31期,发表了《唐山警世录》作者张庆洲的采访对话:《青龙抗震奇迹考―访冉广歧》。冉广岐告诉张庆洲:“无伤亡固然值得欣慰,但最欣慰的,是老百姓奔走相告:听毛主席的话,相信科学,没错!”这就是青龙奇迹的基本答案,基本结论。

  离休老干部冉广岐在与年轻作家张庆洲的对话中,多次引用毛主席的话。例如,

当张庆洲问为何等到事发20年后才披露时,冉广岐说,老人家(指毛主席)有教导:“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老吹自个做什么呀?又如,当年受周总理委托研究地震规律的首席地质学家李四光断定,京津唐渤张地带近年有可能发生大地震。为此,1974年国务院下发了69号文件:“要立足于有震,提高警惕,防备六级以上地震的突然袭击。”这引起了冉广岐的重视。他想起了毛主席的教导,“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而且要“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于是,他委托县科委找来资料,认真学习了自然哲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力学、地震预测、预防和抗震等相关知识,因而有了自觉性,指导在全县建立16个地震观测点。当听取县地震办公室汇报震情后,冉广岐一方面亲临地震观测点观察核实,“冷口温泉的温度一年四季都很平稳,突然上升了2度多。我到冷口去落实,结果属实。”在回答当时为何不经请示上级就作决策时,冉广岐又引用毛主席的话说,“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地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再说,毛主席常讲,共产党员要具备“五不怕”(即坚持真理要做到不怕撤职,不怕开除党籍,不怕坐牢,不怕杀头,不怕老婆离婚)精神。“毛主席的话还真给我壮胆了。”

  从青龙奇迹和隔代二人的对话中,可以总结出如下几方面的经验:

  1.主管一方的领导干部,要挤时间认真学习自然辩证法,认真学习各种相关的专业历史知识和新知识,努力变外行为内行,由盲目被动者变为自觉能动者。正如冉广岐所说,“防灾备灾的关键是政府官员,尤其是处在全球地震断裂带上的官员,他们应该学点地震学。我体会,学与不学不一样。要是事先对地震一无所知,地球构造是什么,地应力是什么,地震是怎样形成的……什么也不知道,我也就谈不上拍板决策了。”

  2.主管一方的领导干部,首先要切实坚持唯物史观,凡事要走群众路线,亲临调查研究,掌握一手资料,发动群众,群测群防。如果不是建立16个观测点,坚持群测群防,那就不可能掌握一手资料,立即做出决断,也不可能在一两天内迅速地把震情宣传到全县每一个人。

  3.主管一方的领导干部,既要遵循党和国家的总方针,总政策,悉心听取专家意见,更要在调查研究、掌握一手资料后从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发,敢于拍板决策。在情急情况下,如果只按照常规层层向上级请示,势必会错过时机,酿成大祸。正如冉广岐所说,“如果出现了微观异常,又出现了宏观异常,再加上专家们的警告,这就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了。你发布了临震警报,结果没有发生,无非是生产耽误点,群众心慌点,听几句讽刺话儿,也许丢个官啥的,这都是小事一桩!但是,真要发生了大地震,像唐山那么惨,咋办哪?你咋跟老百姓交待?”

  4.主管一方的领导干部,应当眼观全球,立足于大局,恪守本职,切实斗私批修,树立“五不怕”的无私奉献精神。当时一边是青龙47万人口面临着生命安危,而另一边是一旦误断,就有可能被撤职。如果冉广岐有私心,也抱着 “少说话慢张口,遇到问题绕着走”的态度,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想法,青龙老百姓可就要与唐山人一样遭殃了,青龙奇迹也决不可能产生了。正如冉广岐所说,“有的人麻木不仁。李四光的预言怎么着,国务院69号文件怎么着,地震专家警告怎么着,大量的微观宏观异常怎么着,没往心里去!琢磨的是个人啊!”如果领导干部“琢磨的是个人”,那老百姓可就要被害惨了。冉广岐还说,“人这一辈子要活个踏踏实实,问心无愧。青龙县年产黄金万两。我手上四两半斤的样品,过来过去的数不清,没给老婆子弄两克打个戒指。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我冉广岐敢说没愧!我一生无憾事,不是没遇上憾事。我欣赏一副警世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沉浮莫叹,知天上云卷云舒,聚散任风。’”

  5.在做出临震警告的决断后,工作不可粗心大意,而要考虑周全,逐项做出具体安排,真正传达落实到每个人。在做出决断的短暂时刻,冉广岐要求地震办公室向县常委会汇报震情。此前,冉广岐先找两位县副书记交心,权衡利弊,表明自己勇于承担不利后果的责任,然后共商具体对策。1976年7月24日20点30分,青龙县委召开常委会,做出8项决定:

  ①7月25日,科委主任王进志受县委委托在县三级干部800多人大会上作关于震情的报告。会议决定:每个公社回去2名干部(其中1名副书记或武装部长)抓防震,连夜赶回所在公社,26日早8点必须到岗!

  ②必须在7月26日前将震情通知到每一个人。

  ③干部必须在办公室坚守岗位,不得留在家里或处理个人事务。

  ④立即开始地震和洪灾的预防和宣传工作。

  ⑤每个公社、每个村必须设立防震指挥办公室,向邻近市镇传递信息。

  ⑥建立24小时的通讯,联络,汇报,巡逻,保持与邻县的联系,了解周围地区一切有关情况。

  ⑦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宣传:广播、车间宣传、电话通知、黑板报、夜校等。

  ⑧门窗一律打开;不要在屋内煮饭、吃饭;如可能就睡在户外的防震棚内。

  7月25日,青龙县近百名干部十万火急地连夜奔向各自所在的公社。青龙是山区,那时交通很不方便。有班车的就坐班车,有自行车的就骑自行车,离县城近点的就翻山越岭地走去。7月26日早8点,全县43个公社的干部按照县委的死命令,全部到岗。此时距唐山大地震只有44个小时。随及,每个村都有防震抗震指挥部,每天24小时由民兵巡逻。

  6.由此可知,当时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的人民公社体制和民兵建制,是有利于防震抗震的极重要条件。

  7.以冉广岐为首的青龙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县47万人民所创造的青龙奇迹,正是遵照毛泽东思想和周总理提出的指导方针,全面坚持落实鞍钢宪法基本规则、实行领导干部与专家专业队伍和群测群防三结合而取得的可喜成果。正如冉广岐所说,“地震这种事很讨厌,大震不经常爆发,很容易让人产生麻痹思想。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遵照毛泽东思想,提出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结合,依靠广大群众,做好预测预防工作的方针,也许对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指导意义。”

  为什么开滦煤矿、四川乐山地区和青龙县能做到的事,而在唐山等其它一些地方却未能做到呢?这里有专家专业队伍内部的分歧问题,而关键在于领导干部自身的思想重视程度,对鞍钢宪法、对周总理提出的防震抗震指导方针,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到位。

  为什么国内权威专家李四光早就提出地震可以预测,周总理多次提出地震可以预测,要坚持群测群防、以防为主的方针,而且已经多次被实践证明地震是可以预测预防的这个客观真理,却被当今的有些地震专家所否认,引导人们对西方一些学者提出的地震不可预测这种观点进行崇拜和迷信呢?其实质并不在于地震本身是否可以预测预防的问题,而在于政治观点和思想政治路线上的歧见,在于社会主义公有经济制度被私有化之后,迷信西方资本主义企业的专制管理,有意放弃推行鞍钢宪法,背离周总理有关防震抗震的指导方针。据说,1986年之后,群测群防各种灾害的体制已经遭受破坏,因而导致对地震等灾害预测预防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乃至出现了找雇工当替身,用雇工代替矿长下矿井的奇闻怪事。近些年来,震灾、洪灾、矿难事故频发,伤亡惨重,其根子就在这里。

(2010年10月5日)



//www.syxtk.com/wzzx/llyd/ls/2013-05-01/4307.html
Baidu
map